高温合金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长江证券:西部超导业绩迎来快速释放期,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格隆汇APP· 2025-09-28 07:53
核心观点 - 西部超导作为钛材行业优质白马 长期兑现度高 盈利可观 三驾马车合力驱动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稳步向上[1] - 公司作为国内新材料龙头 三块业务齐头并进 业绩迎来快速释放期 长期配置价值凸显[1] 钛合金业务 - 钛合金作为基石业务支撑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2023-2024年受下游提货节奏等因素影响增速短期波动[1] - 长期来看钛合金业务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并有效支撑公司业绩[1] 超导产品业务 - 超导产品业务发展迅猛 产品规模和盈利水平均有显著提升[1] - 超导产品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高铸壁垒 盈利能力有望再上新台阶[1] 高温合金业务 - 高温合金业务具有强盈利弹性 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1]
西部超导(688122):再论西部超导:功名有志,大器已成
长江证券· 2025-09-25 14: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 核心观点 - 西部超导作为钛材行业优质白马 长期兑现度高且盈利可观 高温合金业务具备强盈利弹性 超导产品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三驾马车合力驱动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稳步向上 [2][5][9] 钛合金业务分析 - 钛合金作为基石业务支撑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2023-2024年受下游提货节奏影响增速短期波动但长期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6][19] - 军用高端钛材长期景气 未来10年我国军用飞机钛材需求量约5万吨(不含发动机) 民用飞机未来20年钛材需求量约26万吨(不含发动机) [26][27] - 公司率先奠定新一代飞机结构用钛合金应用框架 龙头地位稳固 成功研制TC4-DT、TC21等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填补国内空白 [45][46] - 海绵钛价格维持低位 2024年国内海绵钛产量约25.6万吨同比增加17% 而钛锭产量仅16万吨 供给相对过剩 成本压力缓解留足利润空间 [49][54] 高温合金业务分析 - 高温合金业务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相应产品已通过多个牌号认证资质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7][57] - 未来10年军用航空发动机对高温合金市场需求约1755亿元(平均每年超175亿元) 未来20年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对高温合金市场需求约2.4万亿元 中国市场约5000亿元 [61][62] - AI数据中心爆发牵引燃气轮机需求 24-27年数据中心新增用电对燃气轮机高温合金需求累计约900亿元 [71][73] - 公司现有高温合金产能逐步爬坡 扩产项目进展顺利 2023年实际总产能3500吨 2027年预计提升至6000吨 规模效应形成提振盈利 [74][75] - 镍价逐步回归理性 2023年后SHFE镍价从20万元/吨下移至12万元/吨 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 2020-2024年高温合金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1%/4%/3%/16%/22% 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80][81] 超导产品业务分析 - 公司是全球唯一的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 技术和产品位列行业头部地位 [8][83] - MRI市场容量稳步增长 中国MRI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3.0T MRI设备超导线材用量是1.5T设备的三倍(1.5T设备需0.5吨 3.0T设备需1.5吨) [84][90] - 公司绑定GE、PHILIPS、SIEMENS等优质客户 定增募投MRI超导线材产能1250吨 预计2025年满产形成2000吨实际产能 [92][94] - 聚变项目用超导线材需求巨大 公司作为国内外聚变项目低温线材核心供应商 深度参与ITER、CRAFT、BEST等项目 超导业务收入及毛利率显著提升 2020-2024年超导业务营收从低基数持续增长 [108][110] - 超导磁体产品背靠半导体和光伏赛道 半导体12英寸硅片出货面积占比从2000年1.69%提升至2024年76.39% 光伏N型硅片渗透率提升 公司成为晶盛机电第五代单晶炉超导磁场材料战略配套商 2024年300mm超导磁体首次实现年交付超百台 [112][115][125]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2亿、12.5亿、15.1亿 对应当前市值PE为37/31/25倍 [9]
聚焦强治理、优供给等5方面 钢铁行业稳增长路径明确
新华网· 2025-09-23 06:02
此外,《方案》还提出推进工艺设备更新、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绿色低碳改造,促进转型升级,通过 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管理、维护出口竞争秩序等方式,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表示,据测算,截至2023年底,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中,1000立方 米以下高炉数量和100吨以下转炉数量占比分别约为26%和27%,部分区域限制类装备数量大于行业均 值,设备更新及升级空间较大。 具体而言,《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 升。 围绕上述目标,《方案》共提出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其中,聚焦消费达峰、需求下行突出矛盾,提 出加强行业管理,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促进供需动态平衡、优胜劣 汰。聚焦提升供给质量,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稳 定原燃料供给,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肖邦国认为,为促进钢铁行业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亟需抓住"落后低效产 能有序退出"牛鼻子,实施精准调控。同时 ...
利好来了,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22 15:13
钢铁行业迎来重磅利好政策。 9月2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 五个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举措,其中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到 2025年底,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受此影响,A股钢铁板块探底回升,马钢股份盘中一度大涨近7%,武进不锈、杭钢股份、友发集团、 常宝股份、鞍钢股份等个股跟涨。有券商机构指出,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未 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 9月2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 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该方案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 与高质量发展指明实施路径。 《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强治理、优供给、促转型、扩消费、增合作等,共提出5 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 在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实施产能产 ...
控产能拓需求 钢铁行业稳增长转型提速
北京商报· 2025-09-22 11:29
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同时拓展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消费潜力。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 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方案》不仅提出严禁新增产能,通过 产量调控促进优胜劣汰,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还提到围绕汽车、机械、造船、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升级需求,促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当前,钢铁行业供给 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是影响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矛盾。该方案在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方面提出目标和要求。 4%的目标 2025—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 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方案》明确了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和主要方向,该方案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 整与高质量发展指明实施路径。 当前,钢铁行业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是影响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矛盾。4%的目标设定旨在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通过 ...
刚刚,大利好来了!工信部等部门重磅发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9-22 06:06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事关钢铁行业,重磅文件来了! 9 月 2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钢铁 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 - 2026 年)》的通知。 通知提到, 2025—2026 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4% 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 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 著提升。 通知明确,要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修订发布钢铁行业产 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对发展电炉钢、氢冶金等低碳炼铁工艺和兼并重 组、高端特殊钢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给予差别化减量置换比例支持,促进产业减量发 展和转型升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 2025 年版)》, 全面开展钢铁企业分类评价,按照引领型规范企业、规范企业、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 级管理。 通知指出,要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一是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聚焦高 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等领域所需高 ...
继续产量压减、增强高端供给,钢铁行业稳增长锚定年增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5:57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 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到,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修订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 度,对发展电炉钢、氢冶金等低碳炼铁工艺和兼并重组、高端特殊钢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给予差 别化减量置换比例支持,促进产业减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按照支持先进企业发 展、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的原则落实年度产量调控任务,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同时,推进钢铁企业分 级分类管理。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全面开展钢铁企业分类评价,按照引领型规范 企业、规范企业、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级管理。 《方案》还提出,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 在此方面,《方案》提到,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聚焦高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等领域所需高性能 轴承钢、齿轮钢、高温合金、工模具钢等关键钢材,组织钢铁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 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持续发挥船舶与海工、超超临界等新材料重点平台作用,加快 ...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22 05:57
受此影响,A股钢铁板块探底回升,马钢股份盘中一度大涨近7%,武进不锈、杭钢股份、友发集团、常宝股份、鞍 钢股份等个股跟涨。有券商机构指出,长期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 势,具有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势的钢企将充分受益。 重磅发布 钢铁行业迎来重磅利好政策。 9月2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五个方面提 出了10条具体举措,其中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到2025年底,80%以上的 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影响多大? 专家表示,新方案确立的"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成为未来竞争的两大核心议题。根据方案,钢铁企业必须加速淘汰落后 设备,尤其是老旧高炉、转炉等限制性生产装备。同时,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底,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 放改造。 为了确保钢铁稳增长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方案》提出了3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方面,强调央地协作、部门协作、行业自律,协同抓好任务落实; 9月2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地,未来两年年均增长4%左右
第一财经· 2025-09-22 05:52
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 新一轮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正在陆续出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5部门22日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 方案(2025—2026年)》(下称《方案》),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 《方案》聚焦强治理、优供给、促转型、扩消费、增合作等,共提出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以"稳增长、防内 卷"为核心,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指明实施路径。 工信部表示,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对稳定工业增长,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钢铁大省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行业协会要在遏制恶性竞争方面积极作为,组织企业正确认 识和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形势,严格落实国家产能产量调控等政策;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引导企业逐步建立 自律机制,着力营造依法依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分析,《方案》总体是2023年版《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延续,将成 为近两年推动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指南。将进一步稳定行业发展预 期,对钢铁行业实现"十四五" ...
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发文,事关钢铁行业稳增长
中证网· 2025-09-22 04:56
行业增长目标 - 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1] -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市场供需更趋平衡 [1] -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1] - 绿色低碳 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1] 产能调控政策 - 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 修订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2] - 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 对电炉钢 氢冶金等低碳工艺项目给予差别化减量置换比例支持 [2] - 支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钢铁产能向区域外减量转移 [2] - 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 落实年度产量调控任务 [2] 企业分类管理 - 落实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 全面开展钢铁企业分类评价 [2] - 按照引领型规范企业 规范企业 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实施三级管理 [2] - 加强规范企业分级管理与产业政策 产量调控 财税 金融等政策协同 [2] - 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 培育若干引领型规范企业 [2] 产品供给升级 - 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聚焦高性能轴承钢 齿轮钢 高温合金 工模具钢等关键钢材 [3] - 组织钢铁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 [3] - 持续发挥船舶与海工 超超临界等新材料重点平台作用 [3] - 研究提高产品和应用标准 协同下游行业推进产品应用升级 [3] 绿色低碳发展 - 加快完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 推动绿色低碳钢材产品认证 [3] - 支持有条件地区在重点项目 重大工程推广应用绿色低碳钢材 [3] - 对钢筋等实施生产许可证的钢铁产品开展质量安全追溯 [3] 设备更新改造 - 加快高炉 转炉 电炉 捣固焦炉 顶装焦炉 烧结机等限制类装备升级 [4] - 推进一代炉龄服役到期的老旧设备更新 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 [4] - 推广先进电炉 特种冶炼等高端装备应用 [4] - 支持有条件地区退出高炉—转炉长流程 发展电炉短流程 [4] 数字化转型 - 研究制定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估标准 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 [4] - 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 标杆工厂 标杆企业 [4] 下游需求拓展 - 深化钢铁与船舶等重点用钢领域的上下游合作 签订长期稳定合作协议 [4] - 积极推广钢结构在住宅 公共建筑 中小跨径桥梁等领域应用 [4] - 支持行业协会搭建钢材生产 钢结构加工 部品部件制造等全产业链合作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