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材料

搜索文档
为火箭披上“一体化护甲”——记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新一代运载火箭表面特种防护涂层技术与应用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02:58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朱新远教授团队完成的"新一代运载火箭表面特种防护涂层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成果在航天热防护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践 了"超支化聚合物涂层一体化防护"全新路线,替代了传统隔热片拼接工艺。这种新型"护甲"避免了大量 拼接界面,解决了以往防护技术可靠性低、制造周期长的问题。 他们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等航天核心单位强强联合,组建了一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攻关团队, 建立了上海航天特种环境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基础研究源头创新—核心技术攻 关—工程化应用"的完整闭环创新链条,一同勇闯航天材料"无人区"。 攻关团队提出极具颠覆性的构想,即抛弃传统的"拼拼补补",采用一体成型的防护涂层。这种方案只需 一次喷涂即可成型,彻底消除拼缝隐患,理论上能大幅提升可靠性,显著缩短生产周期。 攻克四大核心技术 实现规模化生产 实践发现,这种涂层必须拥有三大"技能":"粘得牢""耐极温""喷得好"。其核心在于将超支化聚合物与 无机功能填料的优势相结合。团队另辟蹊径,创造性提出两种或多种聚合反应协同进行的杂化聚合新思 想,实现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与规模 ...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证书互认,京津冀企业跨省迁址“搬家不搬证”
新京报· 2025-09-26 01:50
各地围绕优势产业布局建设了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北京聚焦石墨烯、航天材料等前沿领域;天津创 新成立水运监测装备产业联盟;河北服务轨道交通、轴承等制造业升级;山西助力玛钢、煤炭等特色产 业转型;内蒙古则在稀土、乳制品等领域解决产业测量难题超百个。同时,北京筹建全国首个汽车自动 驾驶计量数据应用基地,天津筹划数智电力计量数据基地,计量数字化转型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在绿色转型赛道,华北地区率先布局。京津冀联合建立碳计量实验室,构建区域碳排放监测体系。天津 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构建全链条碳计量技术支撑,河北重点培育钢铁行业国家碳计量中心,山西明确44项 碳计量重点任务,内蒙古依托全国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研发的核心设备已投入实际应用。 民生计量监管方面,五地深入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北京推动公平秤管理规范区域推广,河北试点 推广"物联网防作弊秤",山西建立快速投诉响应模式,内蒙古运用智慧监管平台有效破解加油机作弊难 题,切实守护了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油瓶子"。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9月25日至26日,2025年华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记者 获悉,京津冀晋蒙五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资源互补、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