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用电需求

搜索文档
中广核矿业(01164):2025年秋季策略会速递:国际贸易跨期合约25H2起预期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8-29 07:14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3.01港币 较当前股价2.55港币存在18%上行空间 [5] - 基于2026年21.5倍PE估值 参考Visible Alpha可比公司2026年22.1倍PE估值中枢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亿/10.39亿/11.23亿港币 同比增速1.84%/198.42%/8.04% [3][9] 盈利预测核心数据 - 2025年EPS预计0.05港币 2026年跃升至0.14港币 2027年达0.15港币 [3][9] - ROE指标显著改善 从2025年8.57%提升至2026年22.31% [9] - 股息率逐步提升 2025-2027年分别为0.34%/1.01%/1.09% [9] 行业供需格局 - 全球天然铀一次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预计2030年达6000吨 2035年达31000吨 [10] - 供给端收缩明显 哈原工下调2026年SSU名义产量9.3% 西非新增矿山项目进展延迟 [10] - 需求端强劲增长 中国核电常态化核准 美国计划2030年前开工10座大型核电站 AI用电需求激增推动核电需求 [10] 市场价格趋势 - 2025年上半年现货成交量约1万吨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核电业主占比35% [10] - 长协价格出现探涨迹象 现货价有望小幅走高并向长协价靠拢 [10] - 9月WNA大会后预计进入新一轮长协签约期 [10] 公司业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68亿港币 同比下降160% 主因国际贸易合约价格波动导致采销价差倒挂 [10] - 上半年交付合约中2021-2023年低价合约占比55% 平均售价48美元/磅低于存货成本60-70美元/磅 [10] - 已签订未交付量4256吨铀 平均售价80.8美元/磅 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高价合约交付占比提升 [10] - 已调整签约策略 缩短交付周期以降低跨期错配风险 [10] 财务指标预测 - 营业收入2025-2027年预计为80.69亿/86.86亿/94.76亿港币 增速-6.44%/7.65%/9.09% [9] - EBITDA预计2025年5.65亿港币 2026年大幅提升至13.32亿港币 [9] - 净利润率从2025年4.32%提升至2026年11.97% [9]
再再call铜:金融与商品属性的拐点时刻
2025-08-11 14:0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铜行业[1] - 公司:未提及 核心观点与论据 铜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美国电力设备对铜需求上半年同比增长4%,远超过去十几年平均增速(1-2%),主要受AI用电增加和制造业回流驱动[1][3] - 美国用电量每增长1%,铜需求拉动约2-3%[1][3] - 美国实际铜消费量达270万吨,占全球总需求10%,电力用铜需求以每年超10%速度增长,每年拉动全球铜需求增速1-1.5个百分点[1][4] - 中国85%的新增出口来自电线电缆和变压器,美国新增需求也主要来自这些领域,表明需求更多是消费而非抢库存[3] 铜价定价权变化 - 金融属性曾主导铜价,但特朗普关税落地后,投资基金净多头持仓下滑,LME和COMEX表现强劲,套利空间导致库存下降,商品属性逐渐接管定价权[1][5] - 非商业多单持仓下降过程中铜价依然稳住,表明商品属性已逐步接管定价权[2][9] 铜价未来走势 - 降息预期对铜价影响有限,除非出现经济衰退(如库存大幅提升且"金九银十"未现),否则铜价预计保持稳定[1][6] - 未来几个季度,"金九银十"旺季交易和降息后全球复苏预期将推动铜价上涨,宏观资金回流可能将铜价推升至11,000美元左右[1][8] - 投资股票EPS有望增长40%,公司估值从11倍提升至15倍,产量增加10%-20%,未来三个季度内铜相关股票可能翻倍[8] 供应与库存 - 过去铜价未因供应问题大幅波动,因上游铜精矿和冶炼厂库存过高,目前产业链处于低库存状态[1][7] - 今年供应从年初预期的75万吨降至15万吨,下调60万吨,市场处于供应和库存双低状态[7] 其他重要内容 - 当前市场低估了AI用电需求对铜需求的拉动作用,许多需求被误判为宏观抢库存[9] - 美国市场对全球铜需求影响显著,过去误认为美国表观铜需求为200多万吨,实际为270万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