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产品

搜索文档
指数开始“走弱”啦!热点过于集中,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27 07:59
QFII持仓与行业配置 - QFII在64家已披露中报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现身 其中新进28只个股 增持18只个股 [1] - QFII对汽车行业持仓市值超13亿元 对建筑材料及电力设备行业持仓市值均超1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集中在稀土磁材 智能音箱 半导体 小家电及信托行业板块 [1] 资金流动与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10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昨日成交量达2.7万亿元高位 [11] -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前五包括新易盛 北方稀土 寒武纪 中科创达及中油资本 [1] - 南向资金净流入额超8000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 跨境ETF资金净流入数据亮眼 [11] 商品与原材料市场动态 - 钨产品价格频创新高 因国内首批钨精矿配额及环保督察导致供应下降 海外缺口较国内更明显 [3] - 巴库塔钨矿投产但缺乏当地冶炼产能 需运回中国冶炼后再出口 [3] - 黄金价格短期波动不大 市场对滞涨担忧升温 目前保持震荡态势 [3] 基金与消费板块动向 - 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达1415亿元 同比增长近40% 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达348.84亿元 为2024年同期的3倍多 [5] - 权益类基金分红激增因业绩表现强劲及基金公司重视投资者体验 [5] - 传统消费板块关注度上升 贵州茅台获中央汇金及证金公司坚定持有 多只ETF增持 券商维持买入评级 [5] 市场趋势与风格特征 - 短期大盘趋势偏强 增量资金入场明显 但市场赚钱效应弱 [7] - 创业板指数呈现领涨领跌特征 交易型资金推动主题行情活跃 红利与小盘股风格阶段性回归 [11] - 上涨家数3042家 下跌家数4586家 涨停48家 跌停11家 资金净流出4268家 净流入707家 [8]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8-15)
金十数据· 2025-08-15 11:45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四季度初前后央行可能再度实施降准降息 [1] - 8月央行继续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 [1] - 下半年货币政策优先目标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货币宽松或超预期 三季度可能再次调降政策利率10-20BP [4] 钢材与金属市场 - 若唐山独立轧钢企业8月25日至9月3日严格执行停限产措施 日产量影响约9万吨 钢材利润有望修复 [2] - 钨产品价格频创新高 国内首批钨精矿配额和环保督察导致供应下降 海外桑东海豚钨矿增量不及预期 平衡表整体偏紧 [3] - 内盘锑价已基本触底 商务部将依法依规对锑相关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并批准合规申请 [3] 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 电池厂和整车企业中试线逐步跑通 产业链上游设备环节将最先受益 [2] - 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的核心差异驱动设备价值量重构 主要体现在工艺流程前段和中段 [2] 欧洲国防与能源 - 近30个欧洲国家承诺将国防支出提高至GDP的5% 其中3.5%用于核心国防支出 1.5%用于广义安全支出 [3] - 欧洲国防支出5.8万亿美元总增量中约46%集中在德英法三国 [3] - SOFC在数据中心领域具有高发电效率和减碳潜力优势 未来三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亿美元 [3]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份供需两端数据出现小幅收缩 内需回落幅度相对明显 [5] - 7月生产法拟合GDP增速约4.8% 前值5.4%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前值6.8% [5][6]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较5月6.4%和6月4.8%下行幅度较为明显 [6] 银发消费市场 - 银发消费市场正不断扩容升级 日常消费、医养看护、养生保健和精神情感构成四大主力板块 [7] - 未来10年银发群体将成为拉动国内消费增长的生力军 当前或为布局银发市场的机遇期 [7] 机器人技术应用 - 免示教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与焊接软件实现自主规划焊接路径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角焊缝工件 [8] - 在技术难度更高的船舶领域 免示教机器人正初步切入小组立结构件并探索具身智能路线 [8] - 随着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免示教焊接有望加速渗透 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充分受益 [8] 化工与能源行业 - 化工行业正从要市占率转向要利润 扩产进入尾声和政策逐步落地有望开启周期新起点 [9] - 风电相对光伏具备低成本优势 但从发电特性来看风电的系统成本显著低于光伏 进一步提升相对优势 [9]
稀有金属板块多重催化共振,稀有金属ETF(562800)半日收涨2.12%
新浪财经· 2025-08-15 04:07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截至2025年8月15日午间收盘上涨2.12% [1] - 成分股中科三环上涨8.73% 铂科新材上涨8.02% 盛和资源上涨5.52% 正海磁材及三川智慧跟涨 [1] - 稀有金属ETF(562800)半日收涨2.12% [1] ETF流动性与规模 - 稀有金属ETF半日换手率4.49% 成交额6455.75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1.27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规模增长1.43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份额增长1.95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5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1.25亿元 [3] 历史业绩表现 - 稀有金属ETF近1年净值上涨65.05%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354/2961(前11.96%)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02%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29.68%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3% [3]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17% [3] 指数权重结构 - 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85% [3] - 权重股包括北方稀土(8.47%) 盐湖股份(8.51%) 洛阳钼业(7.95%) 华友钴业(6.76%) 赣锋锂业(5.12%) 天齐锂业(4.46%) 中国稀土(3.62%) 西部超导(3.16%) 中矿资源(3.13%) 厦门钨业(2.68%) [3][7] 锂矿供应事件影响 - 宁德时代江西宜春枧下窝锂云母矿因采矿证到期停产 该矿碳酸锂资源量约657万吨 占全国月度产量8% [4] - 停产事件短期推高锂价并削减供给 对正极材料厂商 电池厂及终端车厂形成压力 [4] - 资源端不确定性强化"锂矿稀缺"逻辑 具备在产资源及合规采矿证的龙头企业将更具溢价优势 [4] 钨市场供需格局 - 钨产品价格频创新高 因国内首批钨精矿配额及环保督察导致供应下降 [5] - 国外桑东和海豚钨矿增量不及预期 巴库塔钨矿虽投产但缺乏当地冶炼产能需运回中国处理 [5] - 供需平衡表整体偏紧 海外缺口较国内更明显 价格走势整体乐观 [5]
8月15日证券之星午间消息汇总:事关稳定币!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联合声明
搜狐财经· 2025-08-15 03:47
宏观要闻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 除汽车外消费品零售额34931亿元增长4.3% 1-7月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 除汽车外零售额257014亿元增长5.3% [1]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229亿元同比增长1.6%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 [1]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环比增长0.38% 1-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1] - 财政部发行830亿元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自8月25日起计息每半年付息一次 2055年偿还本金 [1] - 央行开展238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40% 实现净投放1160亿元 [2] 行业监管动态 - 香港金管局与证监会就稳定币市场波动发布联合声明 强调牌照审批采取高门槛审慎方式 提醒投资者警惕市场投机风险 [3] - 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金融监管机构提出"反内卷"举措 针对房贷返点车贷返佣等现象 呼吁银行避免低水平价格战 [3] - 移动电源锂电池3C认证新规正式实施 未认证产品禁止生产进口销售 电商平台充电宝产品已普遍标注3C认证标志 [4] 细分行业机会 - SOFC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适配数据中心需求 未来三年市场规模有望达70亿美元 建议关注零部件生产及技术研发企业 [5] - 钨产品价格创新高 国内首批配额与环保督察导致供应下降 海外矿山增量不及预期 平衡表偏紧支撑价格乐观 [5] - 黄酒行业通过高端化年轻化全国化转型重塑市场 龙头公司会稽山古越龙山有望引领行业复兴 [6]
内盘锑价已基本触底;下半年货币宽松或超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0:59
钨产品市场 - 国内钨精矿配额和环保督察导致供应下降 钨产品价格频创新高 [1] - 国外桑东和海豚钨矿增量不及预期 巴库塔钨矿投产但需运回中国冶炼 海外缺口较国内更明显 [1] - 平衡表整体偏紧 价格整体乐观 [1] 锑价走势 - 内盘锑价已基本触底 商务部将依法依规审查锑相关出口许可申请 [1] - 下游终端需求处于底部 光伏玻璃减产预期已实现 阻燃剂传统旺季9-10月即将到来 [1] - 出口需求恢复叠加阻燃旺季有望对内盘锑价形成明显拉动 [1] 固态电池产业链 - 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 电池厂和整车企业中试线逐步跑通 降本持续推进 [2] - 上游设备环节最先受益 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液态电池差异驱动设备价值量重构 [2] - 前段环节增加干法混合、干法涂布等工序 价值量占比有较大提高 [2] - 中段采用"叠片+极片胶框印刷+等静压"技术路线替代传统卷绕工艺 删减注液工序 价值量占比小幅提升 [2] - 后段化成环节高压化改造 设备对工艺环境要求提升 单机价值量显著提高 [2] 货币政策展望 - 下半年货币政策优先目标为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货币宽松或超预期 [3] - 美联储9月或再次降息 为货币宽松创造顺风条件 [3] -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冲击中国出口 经济增速或阶段性放缓 面临就业压力 [3] - 下半年可能仍处低通胀环境 实际利率偏高 有调降必要性 [3] - 预计三季度将再次调降政策利率10—20BP 引导LPR下行 传导至贷款、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3]
中信建投:锑价方面,内盘锑价已基本触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3:46
钨产品市场供需 - 钨产品价格频创新高 国内供应因首批钨精矿配额和环保督察影响而下降 [1] - 海外桑东和海豚钨矿增量不及预期 巴库塔钨矿虽投产但缺乏当地冶炼产能 需运回中国加工 [1] - 全球平衡表整体偏紧 海外供应缺口相较国内更加明显 价格整体乐观 [1] 锑价走势与需求 - 内盘锑价已基本触底 商务部将依法依规对锑相关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并批准合规申请 [1] - 下游终端需求处于底部 光伏玻璃减产预期已实现 阻燃剂传统旺季9-10月即将到来 [1] - 若出口需求有效恢复叠加阻燃旺季到来 有望对内盘锑价形成较明显拉动 [1]
中信建投:钨价内外盘再创新高,供需紧张态势维持
新浪财经· 2025-08-14 23:39
钨产品市场 - 钨产品价格频创新高 国内首批钨精矿配额和环保督察导致供应下降 [1] - 国外桑东和海豚钨矿增量不及预期 巴库塔钨矿投产但缺乏冶炼产能 需运回中国冶炼后再出口 [1] - 行业平衡表整体偏紧 海外缺口相较国内更加明显 价格整体乐观 [1] 锑产品市场 - 内盘锑价已基本触底 商务部将依法依规审查锑相关出口许可申请并批准合规申请 [1] - 下游终端需求处于底部 光伏玻璃减产预期已实现 [1] - 阻燃剂传统旺季9-10月即将到来 若出口需求恢复叠加旺季到来 有望对内盘锑价形成明显拉动 [1]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18:15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核心观点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 65%至240 604 26万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 54%至11 510 62万元 主要受益于钨原料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 [2][3] - 剔除加计抵减政策影响后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5% 反映主营业务实际增长动能 [2] - 钨行业供应偏紧推动原料价格持续上涨 公司凭借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2] 财务数据表现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2 65% 变动幅度超30%的主因是钨产品量价齐升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 510 62万元 若剔除加计抵减因素 实际净利润为10 666 55万元 同比增长16 89% [2] 行业与经营分析 - 钨原料市场呈现供应偏紧格局 价格持续上涨为行业共性利好因素 [2] - 公司被认定为先进制造业企业 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5%的政策红利 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抵减额已一次性计提 [2] - 通过聚焦主业和市场拓展 公司实现销售量增长 维持稳健发展态势 [2] 其他说明 - 本次业绩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与最终年报可能存在差异 [1] - 公司未发布过前次业绩预告 故无差异说明事项 [4]
章源钨业: 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证券之星· 2025-08-07 16:1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4.06亿元,同比增长32.65% [1] - 营业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19% [1] - 利润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2.2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4.36% [1] - 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同比增长11.11%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29%,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52.61亿元,较期初增长5.77% [1] 经营业绩 - 钨原料市场供应偏紧导致价格上涨,公司凭借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实现销量增长 [2] - 剔除加计抵减因素后,营业利润1.28亿元(+15.96%),利润总额1.26亿元(+16.19%),净利润1.07亿元(+12.45%) [2]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受钨产品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影响 [2]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主业并积极拓展市场,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2] - 未披露前次业绩预计情况 [2]
章源钨业(002378.SZ)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5亿元 同比增长2.54%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08:45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06亿元,同比增长32.6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2.54% [1] 收入增长原因 - 营业总收入增长主要受钨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及产品销量增加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