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指数基金

搜索文档
年内券商发债总规模达到1.14万亿元;券商基金代销延续强态势,指数基金成新战场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1:05
券商发债规模 - 年内券商发债总规模达1.14万亿元 远超去年同期6937亿元 [1] - 7月1日至9月17日券商发债规模5438亿元 占年内总规模47% [1] - 9月多家券商获发债批文 包括华安证券、国泰海通、中信证券等 单日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超80亿元 [1] 基金代销业务 - 前100家基金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374亿元 环比增长5.89% [2] - 57家券商跻身代销百强榜 中信证券(1421亿元)和华泰证券(1266亿元)稳居行业前两位 [2] - 券商在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占比达55% 23家券商规模超百亿元 [2] 公募基金动态 - 月内87只公募基金恢复大额申购 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53% [3] - 恢复产品涵盖主动管理型与被动指数型基金 包括南方安泰混合等产品 [3] 私募行业格局 - 百亿级私募数量达92家 其中量化私募增至45家 占比接近50% [4] - 量化私募崛起与主观策略私募分化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4]
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名单出炉: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和天天基金排前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23
行业格局 - 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构成中券商占57席 银行24家 独立销售机构18席 保险公司仅1家[1] -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8229亿元 招商银行4920亿元 天天基金3496亿元[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万亿的机构为蚂蚁基金1.57万亿元和招商银行1.04万亿元 天天基金6374亿元位列第三[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3910亿元 中信证券1223亿元 华泰证券1150亿元[1][2] - 前十名销售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合计3.03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8.90%[2] - 前十名销售机构非货基保有规模合计5.8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6.89%[2] 规模增长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856亿元 增幅5.89% 同比增加4088亿元 增幅8.65%[3]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6626亿元 增幅6.95% 同比增加1.34万亿元 增幅15.08%[3]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483亿元 增幅近15% 同比增加5919亿元 增幅43.51%[3] 竞争态势 - 股票型指数基金前十名机构中券商占据七席 反映财富管理转型成效[3] - 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差距持续扩大 43家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不足100亿元 24家不足50亿元[4] - 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出现明显分层 头部机构突破千亿的同时 多家机构规模仅为个位数[4]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强者恒强局面预计将持续[2][4]
西藏东财基金更名为东财基金 股东东方财富多次增资或自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20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法定名称由西藏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章程相关条款已相应修改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1][2] - 公司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变更 法律主体和对外法律关系不变 原合同及法律文件的条款、效力及履行均不受影响 [1][2] - 公司注册地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 办公地址在上海市徐汇区 客服表示改名对投资者不会带来任何影响 [2] 管理规模与业绩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管理规模达360.02亿元 较2024年同期激增583.28% 全市场排名从第130位跃升至第94位 [1][3] - 2024年底管理规模骤增至233.56亿元创历史新高 此前2024年三季度末规模仍在60亿元左右徘徊 [3] - 规模增长与旗下最大债券型基金东财瑞利相关 最新规模147.85亿元 同时发力ETF等指数产品 [4] 产品与业务发展 - 2023年以来成立超过20只股票型指数基金产品 包括ETF和联接基金 不同份额合并计算 [4] - 目前旗下共有37只股票型基金 总规模123.20亿元 其中14只ETF规模合计104.57亿元 [4] - 公司为券商系公募 由东方财富证券100%出资设立 成立于2018年10月 [1][2][4] 股东支持与资本动作 - 东方财富证券多次注资 2020年10月注册资本从2亿元增至4亿元 2021年7月增至8亿元 2023年1月达10亿元 [4] - 2024年10月东方财富证券拟投资公司旗下ETF、股票型指数基金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不超过20亿元 创公募行业自购纪录 [4] - 2023年东方财富证券曾公告拟申购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1亿元 [4] 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戴彦同时担任东方财富证券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 [5] - 总经理沙福贵2024年7月新任财务负责人 本月代任督察长 曾任职湘财证券和天安财产保险资产管理中心 [5][6] - 2025年3月华安证券原分管财富管理业务副总裁顾勇加盟出任副总经理 [6]
西藏东财基金正式更名“东财基金”,股东东方财富多次增资或自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5:09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法定名称于2025年9月15日由西藏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2][3] - 公司章程条款已修改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变更 [2][3] - 名称变更后法律主体和对外法律关系不变 原有合同及法律文件条款效力不受影响 [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26日 由东方财富证券100%出资设立 注册地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 办公地址在上海市徐汇区 [2][6] - 东方财富证券多次增资:2020年10月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至4亿元 2021年7月增至8亿元 2023年1月达到10亿元 [8] 管理规模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达360.02亿元 较去年同期激增583.28% [2][6] - 行业排名从第130位跃升至第94位(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 [2][6] - 2023年底规模突破历史新高至233.56亿元 较去年三季度60亿元规模实现大幅增长 [6] 产品结构与业务发展 - 旗下最大债券型基金东财瑞利规模达147.85亿元 [8] - 自2023年以来成立超20只股票型指数基金产品(含ETF及联接基金) [8] - 目前共有37只股票型基金 总规模123.20亿元 其中14只ETF规模合计104.57亿元 [8] 股东支持与自购行动 - 东方财富证券2023年10月宣布拟自购公司旗下ETF及权益类基金不超过20亿元 创公募行业自购纪录 [9] - 2023年曾发布东方财富证券拟申购公司权益类公募基金1亿元的公告 [9] 管理层架构 - 董事长戴彦同时担任东方财富证券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 [9] - 总经理沙福贵2021年就任 2024年7月新任财务负责人并代任督察长 [9] - 2024年3月华安证券原副总裁顾勇加盟出任副总经理 [9] 行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被业内视为公募行业"鲶鱼" 背靠东方财富体系内庞大的基金代销渠道 [9] - 通过股东渠道优势发力ETF等指数产品 推动管理规模持续增长 [8][9]
基金代销:蚂蚁、招行断层式领先,银行、第三方加码指数基金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3:27
行业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Top100中券商57家、银行24家、第三方销售机构18家、保险公司1家 [2] -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1.57万亿元、招商银行1.04万亿元、天天基金6374亿元 [2][4] - 百强机构非货币基金总规模10.2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9% [4] 产品结构变化 - 权益类基金规模5.1万亿元(较2024年末+5.9%),固收类基金规模5.1万亿元(较2024年末+8.1%) [4] - 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1.95万亿元(较2024年末+14.6%),主动权益类基金3.2万亿元(较2024年末+1.2%) [5] - 指数基金增长受益于指数化投资趋势及"国家队"增持ETF,主动权益基金增长跑输Wind偏股基金指数7.9%的涨幅 [5] 银行渠道表现 - 银行渠道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占比43%(较2024年末-1.2个百分点) [6] - 主动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1.9万亿元(占59%),固收类基金2.2万亿元(占44%),股票指数基金2667亿元(占14%) [6] - 招商银行以1.04万亿元非货币规模断层领先,兴业银行4998亿元、工商银行4624亿元分列二三位 [8] - 银行渠道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长38.7%,显著高于第三方(+16.0%)和券商(+9.9%)渠道 [6] 第三方渠道表现 - 第三方渠道非货币规模3.56万亿元(较2024年末+8.9%),占比35% [9] - 蚂蚁基金固收类规模7446亿元(+4.3%)、主动权益4319亿元(+3.2%)、股票指数3910亿元(+22.1%) [9] - 天天基金权益类规模仅增长0.1%,其中主动权益下滑1% [10] 券商渠道表现 - 券商渠道非货币规模2.09万亿元(占比20.4%),股票指数基金1.08万亿元(占比55.3%) [11] - 中信证券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12%),华泰证券1150亿元(+6%),头部效应显著 [11][12] - 券商主动权益规模3278亿元(较2024年末-3.5%) [12] 机构排名特征 - 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五:蚂蚁基金3910亿元、中信证券1223亿元、华泰证券1150亿元、天天基金964亿元、国泰海通757亿元 [12] - 农业银行指数基金规模增长169.3%,兴业银行增长98%,多家银行增速超40% [8] - 国泰海通证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86%,增速居主要机构之首 [12]
券商代销公募大展身手:57家跻身百强,股指代销“霸榜”
新京报· 2025-09-15 12:40
基金代销市场格局变化 - 公募基金代销百强榜单中57家券商上榜 较2024年下半年增加1家[2][3] - 券商在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保有规模1.08万亿元 占百强机构总规模的55%[1][3] - 第三方销售机构在权益基金代销方面表现突出 蚂蚁基金以8229亿元规模位列第一[2] 各类机构代销表现对比 - 银行机构24家进入百强榜单 在非货基金代销前十中占据主要地位[2] - 券商在股票型指数基金前十中占据7席 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机构[2][4] - 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15家进入百强 在权益基金代销领域保持领先优势[2] 头部券商代销规模数据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基金2397亿元 股票型指数基金1223亿元 均居券商首位[3][4]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1266亿元 非货基金1752亿元 股票型指数基金1150亿元 位列券商第二[3][4] - 国泰海通权益基金978亿元 非货基金1605亿元 股票型指数基金757亿元 排名券商第三[3][4] 市场整体规模变化 - 百强机构代销非货基金规模突破10万亿元 环比增长近7%[2] - 权益基金代销规模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6%[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规模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5%[2] 费率改革影响分析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降费规模预计达到300亿元 涉及认申购费率降低和赎回安排优化[1][5] - 费率改革对券商整体影响有限 因股票型产品为主且收入占比小(代销收入占经纪收入10%以内 占营业收入仅2%)[1][6] - 差异化费率安排有望重塑基金代销行业格局 推动投顾牌照广泛化[5][6] 股票型基金市场发展 - 股票型基金数量从年初2656只增至3209只 资产净值从4.07万亿元增至5万亿元[3] - 股票型基金在整体基金中占比从12.6%提升至14.37%[3] - 23家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规模超100亿元 其中6家超500亿元[4]
券商基金代销最新排名出炉!头部格局生变,马太效应再加强
搜狐财经· 2025-09-15 11:12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权益基金合计保有规模5.14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5.89% [2]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0.199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6.95% [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4.57% [2] - 百强名单中券商57家 银行24家 互联网及三方销售机构15家 公募基金3家 保险公司1家 [2] 渠道竞争格局 - 银行渠道基金代销市占率从超50%下降至40%多水平 [2] - 券商渠道市占率逐年提升 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占比高达55% [2][5]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十名机构占百强总规模近59% [2] - 蚂蚁 招商银行 天天基金稳居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三 [2] 券商渠道表现 - 57家券商进入百强榜 较2024年下半年增加1家 [1][3]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 均居行业第一 [3]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1266亿元 非货币基金1752亿元 位居行业第二 [3] -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超千亿元的券商包括国泰海通 广发证券 招商证券 中信建投 [3] - 23家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100亿元 其中6家超500亿元 [5] 重点公司动态 - 国泰海通合并后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升至券商第三 全渠道第12位 排名较2024年下半年提升11位 [1][3] - 招商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838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约20% 排名升至券商第四 [3] - 华源证券 诚通证券 财达证券新进入百强榜 国盛证券退出百强 [1][3] - 头部券商出现非货基规模增速高于权益基金现象 如中信证券非货基规模环比增长14.8% 权益基金仅增4.72% [4] 业务发展特征 - 券商在权益基金优势基础上发力债基 推动非货币市场基金规模高增长 [4] - 权益基金规模与份额出现背离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净值上涨而非净申购 [4]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受公募费改冲击较小 [6] - 基金渠道降费落地后 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强化 头部机构掌握主动权 [6]
券商基金代销最新排名出炉!头部格局生变,马太效应再加强
券商中国· 2025-09-15 11:03
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整体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权益基金合计保有规模5.14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5.89% [2]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0.199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6.95% [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万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14.57% [2] 渠道竞争格局变化 - 银行渠道保有规模占比从超50%下降至40%多水平 [2] - 券商渠道在百强榜中数量达57家 市占率逐年提升 [2] - 券商在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占比达55% [2] - 百强机构中包括57家券商、24家银行、15家互联网及三方销售机构、3家公募基金和1家保险公司 [2] 头部机构排名情况 - 蚂蚁、招商银行、天天基金位居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 [2] - 前十名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占百强总规模近59% [2] - 中信证券以1421亿元权益基金和2397亿元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稳居券业第一 [4] - 华泰证券以1266亿元权益基金和1752亿元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位居第二 [4] 券商渠道具体表现 - 国泰海通合并后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升至券商渠道第三位 全渠道第十二位 [4] - 招商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838亿元 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约20% [4] -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超千亿元的券商包括国泰海通、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和中信建投 [4] - 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新进入百强榜 国盛证券退出百强 [1][4] 产品结构变化趋势 - 头部代销机构出现非货币基金增速高于权益基金现象 [5] - 中信证券非货币基金规模环比增长14.8% 权益基金仅增长4.72% [5] - 权益基金规模与份额出现背离 规模增长但出现净赎回 [5] 股票型指数基金格局 - 23家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100亿元 [9] - 6家券商规模超500亿元:中信证券(1223亿元)、华泰证券(1150亿元)、国泰海通(757亿元)、招商证券(659亿元)、中国银河证券(563亿元)、广发证券(509亿元) [9]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受公募费改冲击较小 [9] 行业发展趋势 - 基金渠道降费落地后 行业马太效应或将强化 [9] - 大型互联网平台、头部券商及财富管理特色商业银行可能掌握主动权 [9] - 公募基金改革有助于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9]
上半年公募代销机构百强出炉 股票型指数基金成发力重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9-14 23:23
行业格局 - 公募基金销售百强机构包括24家银行、57家券商、18家第三方代销机构和1家保险公司[2] - 前十名机构排名保持稳定,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工商银行等继续领跑[2] - 银行代销前十为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2] - 券商代销前十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平安证券、东方财富[2] - 第三方代销机构前十为蚂蚁基金、天天基金、腾安基金、盈米基金、雪球基金、同花顺基金、京东肯特瑞、基煜基金、好买基金、汇成基金[2] 规模增长 - 百强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合计51374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2856亿元,增长5.89%[3] - 百强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01993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6626亿元,增长6.95%[3] - 百强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9522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2483亿元,增幅14.57%[3] - 蚂蚁基金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加841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增加1146亿元并突破1.5万亿元[3] - 招商银行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加超800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增加915亿元并突破1万亿元[3] - 天天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6000亿元,增加620亿元[3]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超1000亿元机构增至11家,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超1000亿元机构达26家[3] 指数基金发展 - 股票型指数基金成为代销机构发力重点,百强规模增幅达14.57%[1][4] - 券商在指数基金领域占据绝对优势,57家券商进入权益基金代销百强[4] - 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0804亿元,占百强总规模55%以上[4] - 前十强机构中券商占据7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位居前列[4] - 42家券商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过其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的70%[4] - 商业银行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2667亿元,较2024年底1923亿元增长38.69%[5] - 农业银行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从75亿元增至202亿元,排名从42位升至26位[5] - 光大银行排名前进19名,兴业银行排名前进15名[5] - 蚂蚁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增加709亿元[6]
券商发力!公募代销保有增势正猛 多券商将凭“权益类保有规模增量”加分
智通财经· 2025-09-14 22:49
行业整体表现 - 前100家基金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374亿元,环比增长5.89% [1][3]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01993亿元,环比增长6.95% [1][3] - 债券及其他基金保有规模50619亿元,环比增长8.05% [1][3]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9522亿元,环比增速高达14.57%,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1][3] 机构类型分化 - 券商系以57家上榜数量占据百强榜单半壁江山 [1][4] - 券商系非货币基金、权益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环比增速分别达9.43%、6.48%、9.94% [1][4]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占据全市场55%以上份额 [1][4] - 银行系股票型指数基金环比增长38.69%,市占率提升1.3个百分点至6.4% [1][5] - 银行在传统主动权益和固收领域根基稳固 [1][5]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均位列行业第一 [6][10]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1752亿元,排名第二 [6][10] - 国泰海通权益基金保有规模978亿元,环比增长78.47%,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77.15% [6][14][18] - 前十名券商非货代销规模合计超过万亿 [6] 券商排名变化 - 国泰君安排名上升11位,招商证券上升6位,中信建投上升4位,中金公司上升9位 [7][10] - 部分中小券商实现突破,如方正证券排名上升6位,华西证券上升4位 [7] - 华源证券、诚通证券、财达证券首次进入百强榜单 [7] 基金代销结构特征 - 权益类基金占比普遍超过60%,部分中小券商如诚通证券和天风证券占比超90% [8] - 银河证券权益基金代销占比达84.51%,而山西证券仅36.13% [8] - 券商股票型指数基金代销比例普遍高于主动权益基金 [8] - 部分券商如山西证券债券及其他基金占比高达63.87% [8] 规模增长分化 - 中金公司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61.04%,中信建投增幅29.45% [13][15] - 国金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幅-2.60%,非货币市场基金增幅-7.75% [13][15] - 部分券商如长江证券、长城证券通过债券型基金增长实现非货基规模提升 [13] 政策影响与行业转型 - 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增设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专项指标 [2][17] - 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增量前10名加1分,前20名加0.5分 [17] - 国泰海通、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上半年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居前10名 [17][18][19] - 新规引导券商从"重首发、轻保有"转向关注客户资产长期增值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