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固收产品

搜索文档
理财资金借道含权产品入市“潮涌” 规模扩张引发收益挑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12:10
一家国有大行华东地区分行的理财业务主管直言,他们之所以 尝试引入含权产品,一个重要驱动力是应对市场利率下行所带 来的纯固收产品销售困局与理财产品代销业务增收压力。 作者:陈植 封图:图虫创意 股市火热,银行理财市场也出现了新变化。 近期,一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的权益投资经理程勤贵感受到理财资金对含权产品的投资热情。"以 往,部分国有大行代销渠道主要销售纯固收产品,即便代销'固收+'产品,也要求其权益类资产投 资占比上限不得超过15%。如今,他们开始主动引入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中枢在30%的含权产 品。"程勤贵说。 所谓体内循环,指的是越来越多的理财资金从纯固收产品与现金管理类产品,流向权益类资产投资 占比较高的含权产品。 "尤其是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在20%—45%的含权产品,理财资金净流入量相当大。"顾晓强说。 一家国有大行华东地区分行的理财业务主管向记者直言,他们之所以尝试引入上述含权产品,一个 重要驱动力是应对市场利率下行所带来的纯固收产品销售困局与理财产品代销业务增收压力。 借道含权产品淘金股市 "原先一款规模不到2亿元的含权产品(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中枢在30%),在1个月内实现规模翻 番,现在逾5亿元。" ...
理财资金借道含权产品入市“潮涌” 规模扩张引发收益挑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04:53
借道含权产品淘金股市 "原先一款规模不到2亿元的含权产品(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中枢在30%),在1个月内实现规模翻番, 现在逾5亿元。"程勤贵透露。目前他管理的多只含权产品均出现规模快速扩张,且绝大多数新增资金都 是从纯固收产品转投而来。 (原标题:理财资金借道含权产品入市"潮涌" 规模扩张引发收益挑战) 股市火热,银行理财市场也出现了新变化。 近期,一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的权益投资经理程勤贵感受到理财资金对含权产品的投资热情。"以往, 部分国有大行代销渠道主要销售纯固收产品,即便代销'固收+'产品,也要求其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上 限不得超过15%。如今,他们开始主动引入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中枢在30%的含权产品。"程勤贵说。 含权类理财产品的增加,让银行理财在这一波"资金搬家潮"中经受住了考验。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 8月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31.2万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理财规模没有缩水主要原因是理财资金 正在体内循环。"9月11日,一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的权益投资经理顾晓强向记者透露。 所谓体内循环,指的是越来越多的理财资金从纯固收产品与现金管理类产品,流向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 较高的含权产品。 "尤其是权益 ...
【银行理财】信托新规冲击非标理财,银行半年报揭示理财业绩分化——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8.25-2025.8.31)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9-03 09:06
监管和行业动态 - 信托登记新规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不再接受底层资产为单一融资方的信托计划预登记 预计影响1.82万亿元非标理财产品[3][6] - 银行理财业务表现分化 部分机构存续规模涨幅达17% 杭银理财规模突破51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3][7] - 理财产品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达1.82万亿元 较去年末上升4.6% 新规将推动银行理财从"一对一"非标通道转向组合投资结构[6] 收益率表现 - 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31% 环比持平 货币型基金收益率1.19% 环比下降1BP 两者收益差0.13% 环比上升2BP[4][8] - 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回升 债市维持震荡格局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环比下行0.5BP至1.78%[4][9][10] -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宽松 短端利率获支撑 长端利率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承压[4][10] 市场特征与趋势 - 理财产品估值整改进入关键阶段 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调 收益率中长期可能承压[10] - 长期限产品因负债端稳定性和久期匹配能力更优 收益率通常高于短期限产品 对利率波动敏感性更高[10] - 债市对基本面因素反应趋于钝化 当前主线聚焦股债跷跷板效应和央行态度之间的博弈[4][10] 破净率跟踪 -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2.11% 环比下降0.94个百分点 信用利差环比收窄0.22BP[5][12] - 信用利差维持低位震荡 位于2024年9月以来历史低位附近 性价比有限[5][12]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呈正相关 若信用利差持续走扩 可能令破净率再次承压上行[12]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8.25-2025.8.31):信托新规冲击非标理财,银行半年报揭示理财业绩分化-20250903
华宝证券· 2025-09-03 08:5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3][4] 核心观点 - 信托登记新规限制单一融资方信托计划预登记 预计影响1.82万亿元非标理财产品 [4][11] - 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分化格局 具备理财子公司牌照的机构规模正增长 未获牌照区域银行面临收缩压力 [4][12] - 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回升 但中长期仍承压 破净率下降显示短期市场情绪改善 [5][16][21] 监管和行业动态 - 信托登记新规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 不再接受底层资产为单一融资方的信托计划预登记 [4][11] - 理财产品持有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达1.82万亿元 较去年末上升4.6% [11] - 银行半年报显示理财业务分化 杭银理财存续规模突破51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 [4][12] 收益率表现 - 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31% 环比持平 货币型基金收益率报1.19% 环比下降1BP [5][13] - 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收益差为0.13% 环比上升2BP [5][13] - 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回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度环比下行0.5BP至1.78% [5][16] - 债市维持震荡格局 短端利率受流动性宽松支撑 长端利率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压制 [5][16] 破净率跟踪 -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2.11% 环比下降0.94个百分点 [6][21] - 信用利差环比收窄0.22BP 目前维持在61.65BP 处于2024年9月以来历史低位 [21][25]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呈正相关 信用利差若持续走扩可能推动破净率上行 [21]
资管机构如何度过低利率时代? 被动投资策略显“张力”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04
债券市场环境变化 - 纯固收产品收益率逐渐走低导致偏保守投资者考虑放弃此类产品[1] - 债券投资性价比降低成为机构和个人的共同担忧[1]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推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 安全性高且流动性好的资产受青睐[1] - 市场利率中枢下行至低位 债市利率博弈至市场底部 资本利得空间有限且票息收益缺乏吸引力[3] - 低利率环境使主动管理获取超额收益变得日益艰难[3] 债券型ETF市场爆发 - 债券型ETF市场规模从2024年底不到2000亿元增至2025年7月底5160.29亿元[4] - 债券型ETF数量从2024年底21只扩容至2025年7月底39只[4] - 债券型ETF在整体ETF市场规模占比从2024年底不到5%跃升至2025年7月底10%以上[4] - 2025年7月债券型ETF资金净流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4] - 信用债ETF数量达21只(含科创债ETF) 在数量和规模上超越16只利率债ETF[5] 被动投资策略优势 - 被动指数型基金2024年三季度末持有A股市值3.16万亿元 超过主动权益类基金2.89万亿元[6] - 被动产品整体规模截至2025年6月末达5.79万亿元 季度增速12.6%[7] - 债券型ETF单季度规模增速高达76.2%[7] - 被动投资10年可节省约6%成本 低费率优势在低利率环境下愈发明显[9] - 债券型ETF通过组合投资化解个券信用风险识别难题 个别违约对整体影响有限[9] 政策与市场需求驱动 - 证监会2025年1月推出《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信用债ETF发展[6] - 利率持续下行使主动投资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增加 被动产品因获取市场平均收益受关注[6] - 债券型ETF兼具低费率和高流动性 成为低利率时代理想投资工具[8] - 银行理财对债券型ETF需求强烈 视其为"合意资产"[9] - ETF精准命中机构投资者对透明化、低波动配置及低成本、高效率运营的需求[9] 资管行业转型方向 - 低利率时代催生资管行业结构性变革 指数化固收产品成为稳定收益新选择[11] - 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成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核心竞争力[12] - 被动投资工具降低大类资产配置成本 实现资源最优化[12] - 资管机构需覆盖股、债、商品及另类资产以实现周期跟踪与行业轮动[12] - 海外债券和股票等资产成为重要选择 需额度管控与资格准入制度改革[11]
【银行理财】多元资产配置新探索,银行理财收益延续回升——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8.4-2025.8.10)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8-13 13:17
监管和行业动态 - 招商银行举办2025财富合作伙伴论坛,成为观察财富管理市场变化的重要窗口,市场潜力巨大但面临"低利率、低增长、低风险偏好"环境制约,机构需应对盈利模式承压、资产配置难度攀升等挑战 [3][7] - 行业需在长期投资理念培育、科技赋能深化、资产配置优化及客户体验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招行行长提出聚焦长期价值创造、提升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深化AI与金融融合创新等倡议 [7] - 财富管理行业需实现从本土竞争转向国际化发展、经营理念从"规模导向"转为"以投资者为本"、经营模式加速向买方投顾转型等转变 [7] 同业创新动态 - 徽银理财推出"星徽+"多资产多策略产品体系,整合七大系列构建"投资策略化—策略指数化—产品标签化"闭环,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并提升收益 [3][8] - 兴银理财与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合作完成福建省首笔认股权登记业务,覆盖生物医药、半导体、高端制造等行业领域,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 [3][9]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34%,环比下行2BP,货币型基金收益率1.21%基本持平,二者收益差环比下行2BP [4][10] - 各期限纯固收、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多数环比回升,1个月以上期限产品收益回升较显著 [12] - 债市呈现震荡格局,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于1.69%,信用利差小幅收窄,央行流动性呵护与股债跷跷板效应主导短期表现 [12][13]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0.91%,环比下行1.44个百分点,信用利差环比收窄1.81BP,二者呈正相关但破净率变动存在滞后性 [16] - 信用利差当前位于2024年9月以来历史低位附近,性价比有限,若持续走扩或令破净率承压上行 [16]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8.4-2025.8.10):多元资产配置新探索,银行理财收益延续回升-20250813
华宝证券· 2025-08-13 08: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3] 核心观点 - 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巨大但面临"低利率、低增长、低风险偏好"环境制约 机构需在长期投资理念培育、科技赋能深化、资产配置优化及客户体验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 [4][11] - 招行提出发展倡议:聚焦长期价值创造 提升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 深化AI与金融融合创新 坚持市场规范化发展 [11] - 理财公司普遍迈向多元资产配置转型 徽银理财构建"策略→指数→产品"转化路径提升投研资源复用效率 [12] - 兴银理财完成福建省首笔认股权登记业务 覆盖生物医药、半导体、国产超算、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 [13]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34% 环比下行2BP 货币型基金收益率1.21% 环比持平 二者收益差收窄2BP [5][14][18] - 各期限纯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多数回升 1个月以上期限产品回升显著:1-3个月期从2.15%升至2.30% 3-6个月期从2.22%升至3.05% [15][22] - 固收+产品收益率普遍回升 1个月以上期限回升明显:1-3个月期从2.22%升至2.45% 3-6个月期从2.54%升至3.41% [15][23] - 债市震荡格局源于央行流动性呵护与股债跷跷板效应角力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于1.69% 信用利差小幅收窄 [5][15]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0.91% 环比下行1.44个百分点 信用利差同步收窄1.81BP至62.22BP [5][24][26]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呈正相关 当前信用利差处于2024年9月以来低位 性价比有限 [24] 同业创新动态 - 徽银理财推出"星徽+"多资产多策略产品体系 整合七大系列构建"投资策略化—策略指数化—产品标签化"闭环 [4][12] - 兴银理财与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合作落地福建省首单认股权登记项目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 [4][13]
【银行理财】债市情绪边际改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回暖——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7.28-2025.8.3)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8-06 11:14
监管和行业动态 - 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银行理财产品持有相关债券的利息收入将按3%缴纳增值税 [3][7] - 截至8月3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46只公募权益类产品中43只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正,其中17只收益率超10%,华夏理财以5只高收益产品居首 [3][8] - 华夏理财旗下"天工日开6号(微盘成长低波指数)"表现突出,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达30.51% [8] 同业创新动态 - 宁银理财在10天内参与3次IPO网下打新,涉及3只产品,包括宁赢平衡增利国企红利混合类日开理财6号等 [9][10] - 苏银理财推出"理财+慈善"模式产品"恒源封闭债权公益主题1期",将超额收益捐赠用于白血病患儿随访资助,预计帮助30名患儿 [11]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1.38%,环比上行3BP,货币型基金收益率1.21%持平,两者收益差扩大3BP [13] - 纯固收、固收+产品收益率普遍回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环比下行3BP至1.70%,信用利差走扩幅度收窄 [16][17]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2.22%,环比上升0.17个百分点,信用利差同步走扩1.28BP [20]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呈正相关,若信用利差持续走扩可能进一步推高破净率 [20]
【银行理财】合资理财规模高增,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分化——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7.14-2025.7.20)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7-23 09:05
监管和行业动态 - 合资理财规模今年以来增长显著,截至7月23日,5家合资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达1917亿元,较年初增加逾50% [2][5] - 法巴农银理财管理规模达611亿元,贝莱德建信理财管理规模为428亿元,均实现大幅增长 [2][6] - 法巴农银理财以固收为核心策略,产品以R2风险等级为主,注重稳定回报;贝莱德建信理财侧重多策略和产品全覆盖,覆盖R1到R5风险等级 [6] 同业创新动态 - 民生理财活钱现金产品与活钱现金+产品赎回到账速度升级,普通赎回最快T+1个开放日早9:00前到账,较此前提速明显 [2][7]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37%,环比下行3BP;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22%,环比下行1BP [3][8] - 纯固收产品中,6个月以下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上升,6个月以上产品收益率普遍下降;固收+产品中,1年以下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上升,1年以上产品收益率普遍下降 [3][9] - 央行借助OMO、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对冲流动性扰动,带动利率债短端收益率小幅下行,长端收益率保持震荡态势 [11] 信用利差与破净率 - 信用利差持续收敛,处于2024年9月以来的历史低位区间,环比继续收窄 [11][15]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0.84%,环比下行0.02个百分点,持续位于低位 [3][15]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呈正相关,若信用利差持续走扩,可能令破净率承压上行 [1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理财公司普遍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预示理财产品收益率中长期或承压,配置重心或向低波动、高流动性资产倾斜 [12] - 加强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布局,强化投研体系和风控能力,是理财公司破局的关键路径 [12]
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6.30-2025.7.6):跨季后资金面转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回升-20250709
华宝证券· 2025-07-09 1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银行理财市场展开,涵盖监管行业动态、同业创新动态、收益率表现和破净率跟踪等方面,指出市场存续规模稳中有升,产品收益率有回升但中长期或承压,需关注信用利差对破净率的影响 [4][5][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闻提炼 监管和行业动态 - 国家外汇局发放 30.8 亿美元 QDII 额度,以满足市场合理投资需求,推动跨境证券投资平稳健康发展 [4][11] - 截至 6 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 31.22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 5.22%,净值型理财存续规模坚守 31 万亿,或因“存款搬家”现象 [4][12] 同业创新动态 - 招银理财推出浮动管理费理财产品,创新分档费率模式,主投高等级信用债和权益资产,分散投资风险 [13] - 工银理财参与 IFBH 港股 IPO 基石投资,后续将挖掘新消费领域优质港股 IPO 项目 [14] - 交银理财首款慈善理财产品到期并完成捐赠,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14] - 建信理财战略投资今年首单购物中心公募 REITs,成为获配战配份额最大的理财子公司之一 [15] 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 7 日年化收益率 1.48%,环比上行 5BP,货币型基金近 7 日年化收益率 1.27%,环比下行 5BP,二者收益差环比上行 10BP [5][16][17] - 各期限纯固收和固收 + 产品年化收益率环比回升,利率债窄幅震荡,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且环比收窄 [5][18] - 理财公司下调业绩比较基准,理财产品收益率中长期或承压,理财公司需加强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布局 [19] 破净率跟踪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 0.70%,环比上行 0.26 个百分点,持续位于低位,信用利差环比收窄 2.44BP [5][27]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正相关,信用利差若持续走扩,破净率或承压上行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