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创新

搜索文档
在2025CAME,感受美妆行业“中国式创新”的力量
FBeauty未来迹· 2025-09-28 14:37
展会概况 -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2025CAME)于9月25日至27日在南京举办 主题为"科技、品牌、共进" 汇聚上百家企业、500多个品牌、1000多款新品、14个国际组织及超百位演讲嘉宾 搭建"政产学研资用传"深度融合平台 [3] - 展会以高品质、高规格、高精尖和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为特点 汇集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珀莱雅、上美股份、华熙生物等美妆企业及巴斯夫、帝斯曼等原料企业 阵容堪称行业"全明星" [5] 科技与创新成果 - 珀莱雅展出红宝石系列、能量系列、源力系列、双抗系列等多系列产品 能量面霜2.0版应用复合配方CELLERGY PRO™ 为线粒体抗老领域前沿技术成果 [9][10] - 珀莱雅线粒体研究成果在IFSCC全球大会荣获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 该奖项从68份现场发布论文中评选(总投稿1151份) 体现基础研究突破性 [11] - 上海家化发布行业首款皮肤糖化水平量化及成像设备AGEScan Lite 实现在体、实时、无创的皮肤糖化定量分析与成像 填补化妆品领域无创糖化检测空白 [12] - 半亩花田围绕"神经美容"理念开发产品 自创"闪式提取技术"提取格拉斯玫瑰有效成分 发现"牡丹肽"活性为普通提取物的1000倍 [14] - 欧莱雅展示全新第四代胶原小蜜罐 添加全球独家首发超分子重组胶原 协同玻色因PRO和四大胜肽 强化胶原抗老效果 并发布DARE科学传播模型 [16] - 资生堂呈现2000年起连续14届中国化妆品科学技术大会累计39个奖项成果 中国研发中心独立研究成果首次获奖 标志本土化科研创新里程碑 [17] 行业白皮书与科研发布 - OLAY联合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发布《中国化妆品行业胜肽应用与展望》白皮书 总结胜肽抗老科研50年成果 引领行业科学规范化发展 [18] - 欧诗漫举办"珍珠科技未来式"大会 展示58年珍珠科研成果 发布"PEARL"珍珠科技研发体系5维模型 创新成分"珍白因Pro"实现自噬级美白 [19][20] - 上美股份发布《2025韩束肽类研究与功效护肤品应用年鉴》 系统梳理全球多肽技术50年发展历程与三次技术跃迁 标志中国品牌具备国际研发实力 [22] 原料与技术创新 - 润辉生物创新研发"油溶玫瑰PDRN" 打破传统PDRN仅适用水基配方限制 提供多浓度、多规格定制方案 开发西洋参、侧柏等植物源PDRN产品 [26][28] - 珈凯生物通过AI算法自建植物分子数据和功效靶点库 实现植物成分与目标功效精准匹配 开发安糖优、修妍因等创新成分 [28][30] - 济肽生物应用AI实验室集成智能设计平台 提升研发效率 通过"肽矩阵"实现多维功效组合(如促胶原+抑皱+修护+抗氧化) [29][30] - 环特生物推出能量护肤、光感少女透白、细胞级抗衰等循证研发解决方案 提供多维度、多链路服务支撑体系 [30][31] - 诺斯贝尔发布"植物细胞智能制造平台" 推出GreenCall™植物愈伤细胞定向培养技术 布局创新原料开发高维度服务模型 [31][33] 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化交流 - 展会开设数十场主题会议 邀请超百位重量级嘉宾 覆盖全产业链关键领域 包括IFRA主席、PCPC全球战略副总裁等分享全球法规动态与技术创新案例 [35] - 多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完成 包括化妆品功能植物成分研发和智造平台产学研合作项目 推动产业化促进与"科技+品牌"双轮驱动价值竞争 [37] -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自2023年起连续两年超万亿元 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 国货品牌在海外市场掀起"中国风"热潮 [38]
民生加银尹涛:投资要有时代感 市场正经历一场创新驱动的牛市
证券时报· 2025-09-20 15:18
基金经理尹涛投资策略 - 构建宏观周期研判加行业轮动配置加个股深度挖掘的三维模型 形成差异化投资策略 [1] - 牛市打持久战 平衡市和熊市打游击战 让基本面与活下去同频 [1][5] - 仓位灵活调整 2023年二季度股票仓位91% 四季度降至67% 有效控制组合回撤 [6] - 2024年提高股票仓位并调整组合结构 成功抓住红利行情 [6] 投资业绩表现 - 民生加银内核驱动基金过去半年净值增长率达19.18%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18.70% [3] - 该产品过去两年业绩排名位列同类前5%分位 [3] - 管理5只公募基金 总规模超14亿元 [2] 行业配置与选股逻辑 - 每年优选3至5个高景气行业重点布局 关注阶段性趋势而非长期配置 [4] - 2024年减仓电力设备行业 增配汽车与家用电器 获得行业配置超额收益 [4] - 倾向选择成长类股票 深挖高ROE可持续成长的白马股 [4] - 通过敏感扎实严谨耐心四关键词发现超额收益个股 [4] 宏观与政策研究能力 - 具备独特政策破译能力 源于财经媒体时期接触发改委财政部官员专家的经历 [2]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通过加大债券仓位低配权益资产 使组合保持稳健收益 [2] - 大类资产配置被视为财富管理生存刚需 [2] 创新驱动投资主题 - 提出AI创新药新消费三大领域正爆发中国式创新的化学反应 [1][6] - 创新药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基本面强劲且快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6] - 认为市场处于创新驱动牛市 创新构建的壁垒使相关企业发展越来越突出 [6] 持仓特点 - 组合连续重仓多个龙头超过8个报告期 部分持仓股票期间涨幅较大 [6] - 对重仓股采用外科医生模式 深入研究财务报表细节包括附注和会计政策 [4]
市场正经历创新驱动牛市、固态电池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用“冷门”ETF开辟新战场!三大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搜狐财经· 2025-09-20 00:31
编者按: 当前资本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如何借助专业投研力量优化资产配置,成为投资者迫切关注的核心命题。与此同时,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经 历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生态变革,基金经理队伍的迭代更新与投研体系的深度重塑,为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在行业变革与市场波动交织之际,券商中国推出《基金经理周周看》栏目,以"拨云穿雾"的专业视角锚定产业趋势研判。栏目将通过深度对话优秀基金经 理群体,系统解构其投资框架的底层逻辑与市场前瞻思维,构建连接产业变革与资产配置的专业桥梁,为投资者提供兼具行业深度与市场时效性的价值参 考。 本期《基金经理周周看》栏目中,方正富邦基金汤戈认为,固态电池行情加速上行,并非单纯的资金炒作,当前固态电池技术已跨越实验室概念验证阶 段,进入"从0到1"的工程化关键期;民生加银基金尹涛表示,当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创新驱动的牛市,AI、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正在爆发"中国式创 新"的化学反应;永赢基金蔡路平则表示,指数投资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复制,更需要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布局。 方正富邦汤戈:固态电池打开行业第二增长曲线,需警惕三大风险 近期,创业板行情由芯片半导体和锂电池两大主 ...
市场正经历创新驱动牛市、固态电池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用“冷门”ETF开辟新战场!三大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券商中国· 2025-09-19 23:31
固态电池行业分析 - 固态电池指数8月以来上涨23.31% 今年累计涨幅超50% [4] - 技术跨越实验室验证阶段 进入"从0到1"工程化关键期 [1][6]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商业化装车 清陶能源产品搭载上汽10万元级车型 大众与QuantumScape合作产品应用于摩托车 [6] - 氧化物与聚合物路线因工艺成熟有望率先量产 硫化物路线仍面临界面优化等技术瓶颈 [6][8] - 国内单GWh设备投入约5-10亿元人民币 海外产线成本更高 [8] - 硫化物电解质核心原材料硫化锂价格达数百万元/吨级别 [8] - 传统锂电材料企业积极转型 硅碳负极/隔膜企业探索固态产线 [9] - 2030年乐观情景下市场渗透率有望超30 达到TWh级别产能 [11] - 设备环节估值已包含技术突破预期 需订单落地速度支撑股价 [11] 投资策略与布局逻辑 - 投资逻辑沿"设备先行-材料突破-场景放量"链条展开 [8] - 设备环节呈现高资本投入特征 头部厂商通过订单验证确立优势 [8] - 材料环节投资价值取决于技术路线产业化潜力与成本控制能力 [8] - 规模化降本路径尚不清晰 当前制造成本显著高于传统锂电池 [12] - 需警惕技术落地节奏不确定性 硫化物体系量产受限于工艺兼容性 [12] - 部分环节估值透支短期成长空间 需业绩超预期维持溢价 [12] 创新驱动型投资机会 - AI/创新药/新消费领域爆发"中国式创新"化学反应 [1][13] -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强劲 快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2] - 经济发展结构变化剧烈 创新驱动部分持续上升 [22] - 投资需具备时代感 捕捉行业阶段性趋势而非盲目长期配置 [18] 指数投资差异化发展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 [24] - 采取"切蛋糕"策略 在大行业中寻找细分机会 如医疗器械/通用航空/卫星通信 [25] - 左侧布局前景好但未被充分挖掘领域 黄金股ETF两年规模破百亿元 [26] - ETF总规模超190亿元 较年初47亿元增长近3倍 [26] - 完善产品矩阵 涵盖宽基/指增/策略/细分行业领域 申报人工智能ETF等产品 [27] - 量化业务以指数增强策略为主 覆盖中证A500/中证500等多个指数 [28]
投资要有时代感 市场正经历一场创新驱动的牛市
证券时报· 2025-09-15 00:05
基金经理尹涛投资策略 - 构建宏观周期研判、行业轮动配置、个股深度挖掘三维模型形成差异化投资策略 [1] - 牛市采取持久战策略 平衡市和熊市采取游击战策略 注重基本面与风险控制同频 [1] 从业背景与专业能力 - 拥有27年证券行业经验 前10年从事财经媒体 后17年专注证券投资 [2] - 媒体生涯练就政策破译能力 建立宏观研究视野 [2]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通过加大债券仓位低配权益资产使组合保持稳健 [2] - 现任民生加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助理 管理5只公募基金规模超14亿元 [2] 投资业绩表现 - 民生加银内核驱动基金过去半年净值增长率达19.18%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18.70% [3] - 该产品过去两年业绩排名位列同类前5%分位 [3] 行业配置与选股方法 - 每年优选3至5个高景气度行业重点布局 关注行业阶段性趋势而非长期配置 [4] - 2024年减仓电力设备行业 增配汽车和家用电器行业带来超额收益 [4] - 倾向选择成长类股票 深挖高ROE可持续成长的白马股 [4] - 重视财务细节研究 包括附注和会计政策 以规避风险获取超额收益 [4] 仓位管理实践 - 2023年二季度股票仓位91% 四季度末降至67% 有效控制组合回撤 [6] - 2024年提高股票仓位并调整组合结构 成功抓住红利行情 [6] - 连续重仓多个龙头股超过8个报告期 部分持仓期间涨幅较大 [6] 行业观点与投资方向 - 认为市场正经历创新驱动的牛市 创新构建的壁垒使企业发展更突出 [6] - 重点关注AI、创新药、新消费三大领域 认为这些领域正在爆发中国式创新 [1][6] - 特别指出创新药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基本面强劲且快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6]
民生加银尹涛: 投资要有时代感 市场正经历一场创新驱动的牛市
证券时报· 2025-09-14 18:02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构建宏观周期研判+行业轮动配置+个股深度挖掘三维模型 形成差异化投资策略 [1] - 牛市打持久战 平衡市和熊市打游击战 让基本面与活下去同频 [1][5] - 仓位管理灵活 2023年二季度股票仓位91% 四季度末降至67% 有效控制组合回撤 [6] 投资业绩表现 - 民生加银内核驱动基金过去半年净值增长率达19.18%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18.70% [3] - 产品过去两年业绩排名位列同类前5%分位 [3] - 管理5只公募基金 规模超14亿元 [2] 行业配置策略 - 每年优选景气度较高的3至5个行业进行重点布局 [4] - 2024年减仓电力设备行业 增加汽车和家用电器配置 获得行业配置超额收益 [4] - 重点关注AI 创新药 新消费等创新驱动领域 [1][6] 个股选择标准 - 倾向于选择成长类股票 深挖高ROE可持续成长的优质白马股 [4] - 通过敏感 扎实 严谨 耐心四关键词发现超额收益个股 [4] - 对重仓股财务报表细节仔细研究 包括附注和会计政策 [4] 宏观与资产配置能力 - 具备政策破译能力 建立宏观研究视野 [2]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加大债券仓位低配权益资产 组合保持稳健 [2] - 大类资产配置被视为财富管理生存刚需 [2] 创新驱动投资机会 - 创新药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基本面非常强劲 快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6] - 创新构建更高壁垒 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越来越突出 [6] - 市场正在经历创新驱动的牛市 [1][6]
毕马威:中国式创新开启生成式人工智能新范式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16:13
中新社上海7月28日电 (记者刘育英)7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毕马威发布《新 智启新质:生成式AI赋能产业变革的实践与路径》白皮书,认为中国式创新开启生成式人工智能(AI)新 范式。 毕马威中国"智慧之光"数智化解决方案主管合伙人柳晓光当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 有三大支柱:算力、算法、数据,在这三点上中国的发展都有特色。 在数据方面,柳晓光说,大模型时代不仅要积累数据,还要用大模型去深度理解这些数据,挖掘其业务 价值。在国家推动数据交换、合规、共享的背景下,通过机构和机构间、企业和企业间、整个行业间的 数据合理流通,再加上大模型应用的能力,将为数字中国带来很多新变化。 柳晓光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数据或市场等静态资源上,更体现在一种动态能 力,即高效的社会协同与执行力所带来的AI技术规模化部署速度,这种速度能够将技术潜力转化为产 业实践能力。(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算力角度看,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东数西算"等政策措施将全国的算力基础设施、公共行业云的能 力集中在一起,为千行百业提供服务,而不单纯是头部的大型企业自建自用。柳晓光认为,中 ...
在中国造好物创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21 23:09
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革命下的先进制造 - 先进制造行业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革命双重浪潮,需以"韧性"穿越周期、"智变"引领未来 [1] - 中国供应链韧性与AI创造力结合,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增强全球供应链应对变局的能力 [1] - 西门子面向中国市场推出18款智能化升级产品,其中16款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耗时仅9个月 [1] 中国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 中国供应链具有"全""大""好""快""韧"特征,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3] - 霍尼韦尔在中国与1000多家供应商合作,认为中国供应链"不可或缺""稳定""韧性" [3] - 空客A320飞机关键部件由中国制造,第二条总装线即将落地中国 [2] 跨国企业的本地化战略 - 西门子采用"中国式创新"模式,以国内需求场景为底座,结合中国生态链与供应链 [1] - 施耐德电气从追随全球技术演进为立足中国需求研发,并将"中国方案"反向输出全球 [6] - 瓦克在中国新建有机硅生产线,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缩短实体工厂建设周期 [7] AI与数字化重塑制造业 - 施耐德电气将AI与开放自动化平台融合,应对制造业智能化与绿色化需求 [6] - 中铝国际建成国内首个铝板带加工"黑灯工厂",实现高危环节无人化操作 [7] - 南钢推进数字化,实现千里之外遥控26条生产线,数据毫秒级同步 [8] 行业创新实践与未来方向 - 瓦克建立深度学习模型用于新材料配方研发,降低试错成本 [7] - 御风未来探索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轻量化、智能化供应链 [9] - 南钢提出"智慧生命体"概念,目标成为"原生数字企业" [9] 生态圈建设与合作模式 - 金光集团提出"织网布局、标准赋能、长期共生"三大生态圈建设路径 [5] - 链博会促成航空、钢铁、自动化等领域跨界合作,推动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 [9] - 空客携10余家航空供应链企业联合参展,展示高度全球化行业特性 [2]
三届“老友”星巴克首次携即饮业务亮相链博会 本地洞察驱动中国式创新,产业链协同诠释绿色承诺
中国食品网· 2025-07-18 10:29
公司参展与战略定位 - 公司连续第三年参展链博会,以"扎根中国,链创未来"为主题亮相"健康生活链"展区 [1] - 即饮业务首次参展,全面展示从创新、采购、生产到分销的本地化产业链布局 [1] - 亚太区高管强调即饮业务在中国市场率先实现全球海外市场中首个全供应链本地化运营 [3] 产品创新与本地化研发 - 100%产品在中国本地孵化生产,目前拥有8大即饮系列 [5] - 最新产品茉莉拿铁融合广西横州特级茉莉花茶与巴西阿拉比卡咖啡,体现"中国式创新" [5] - 独立研发团队开发"中国原创"产品如轻咖啡因生咖果汁饮品、茶咖系列,部分产品已出口韩国 [7] - 针对健康趋势推出0糖0脂黑咖啡、低糖馥芮白等产品,茶咖系列采用低糖配方 [7] 供应链与运营本地化 - 原材料本地采购:广西横州茉莉花茶、福建安溪铁观音用于茶咖系列 [9] - 包装100%在中国采购加工,星选系列包装获2023德国红点设计奖 [9][10] - 在天津、苏州、广州布局生产线,覆盖全国1300余县域 [12] - 线下销售点计划2025年扩展至55万个,线上覆盖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 [12] 可持续发展举措 - 目标2030年实现碳排放范围1、2、3内全球50%温室气体绝对减排(对比2019财年) [13] - 采用铝罐、PP杯、PET瓶等易回收材料,产品标签用料减少50% [13] - 2款即饮产品采用食品数字标签试点 [13] - 生产基地推行节能减排、节水降碳及数字化生产 [13]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4财年中国即饮业务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14] - 市场份额常年稳居行业第二 [14] - 通过链博会分享本地化经验,提供价值链创新共赢范式 [15]
经济日报:平台送外卖代表了中国式创新的“隐形赛道”
快讯· 2025-07-16 00:34
平台企业战略布局 - 美团、淘宝、京东等平台在"超级星期六"活动中加大投入,推动外卖市场竞争升温 [1] - 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被视为高频刚需的流量入口,成为数字时代竞争的战略高地 [1] 行业发展趋势 - 互联网红利见顶背景下,平台企业通过外卖等业务掌控流量入口以维持竞争力 [1] - 外卖业务代表中国式创新的"隐形赛道",与硬科技突破共同构成中国创新的双轨模式 [1] 业务模式本质 - 外卖送奶茶和即时零售卖白菜等业务本质是通过高频消费场景获取用户流量 [1] - 平台企业布局外卖领域既满足就业与生活便利需求,也体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