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甜牛奶
icon
搜索文档
产能利用率仅66%,李子园如何消化过剩的“甜”产能?
搜狐财经· 2025-09-26 14:59
项目终止与产能调整 - 公司终止云南子公司2亿元含乳饮料二期项目 原计划建设3条无菌灌装产线 因土地规划及产业规划等客观因素搁浅 [1] - 公司强调优化资源配置 但产能扩张进入审慎期 [4][5] 核心业务表现 - 含乳饮料收入连续两年下滑 2025年上半年营收5.83亿元 同比下滑11.19% 占总营收比例降至93.8% [6] - 2021-2024年含乳饮料收入从14.27亿元降至13.54亿元 增速由正转负 [6] - 核心市场华东与华中地区收入分别下滑8.12%和6.65% 经销商净减少415家 [6] 行业趋势与竞争压力 - 健康消费趋势导致高糖含乳饮料需求萎缩 近八成消费者关注糖量信息 超五成选择无糖或低糖产品 偏好高糖饮料者仅占5.4% [6] - 现制茶饮市场2023年规模达2585亿元 预计2028年以17.3%复合增长率增至5732亿元 分流公司核心客群 [7] - 运动饮料与植物饮料2025年一季度增速超30% 含乳饮料整体市场份额持续收缩 [7] 产能利用率与财务压力 - 2024年公司总产能37.59万吨 实际利用率仅66% [7] - 云南基地设计产能5.1万吨 利用率约75% 鹤壁工厂设计产能7.28万吨/实际3万吨 龙游工厂设计产能13.36万吨/实际6.44万吨 [7] - 有息负债2025年上半年达7.57亿元 同比上升30.79% 有息资产负债率24.66% [7] 成本结构与供应链 - 原材料占含乳饮料成本70%以上 全脂奶粉依赖进口恒天然奶源 [8] - 2024年国际奶粉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1.0个百分点至15.8% [8] - 投资3.2亿元建设宁夏日处理1000吨生乳深加工项目 计划2025年底投产 年产值4亿元 [8] 产品转型与创新 - 推出植物蛋白饮料 维生素饮料 茶味啤酒 营养素饮料 调制乳及果蔬汁类产品 [9] - 2025年上半年非含乳饮料产品营收仅3582.51万元 其中乳味风味饮料收入456.11万元(毛利率-8.91%) 复合蛋白饮料收入103.65万元(毛利率9.31%) [9] - 维生素水产品定位"6零极简配方" 2025年目标销售额仅大几千万元 [9] 渠道与品牌建设 - 2024年电商收入增长90.5% 2025年一季度再增58.9% 占比提升至5.4% [11] - 传统经销渠道占比仍超95% 计划拓展零食量贩与早餐店等特通场景 [11] - 2025年5月升级全球代言人并启动千万公益计划 通过校园活动及国漫IP联名触达Z世代 [11] 未来产能与挑战 - 截至2025年6月末有5个在建项目 总预算15.8亿元 预计2029年产能达59.26万吨 较2024年增长58% [5][12] - 新增产能消化存在不确定性 需匹配销售与产品发展 [12]
西安市未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抽检通告(2025年第25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7 06:56
| | | | 索引号 | 2025-049150 | 发布日期 | 2025-09-08 11:22 | 来 | | --- | --- | --- | --- | --- | | 内容概述 | 近期,西安市未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1类食品共51批次样品,抽检项目合格样品51批次,不合格0批次,检测项目 | | | | | | 件。 | | | | 西安市未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2025年第25号) 特此通告。 西安市未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9月2日 合格产品信息 | 序 | | | | 被抽样单 | | | 生产日 | | 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号 | 标称生产企业名称 | 标称生产企业地址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位所在省 | 食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期/ 批 | 检验机构 | 注 | | | | | | 份 | | | 号 | | | | 1 安徽新希望白帝乳 | 业有限公司 |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经济开发区 镇西路55号 | 西安市汉长城保护区承泽 便利店(个体工商户) ...
西安市未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抽检通告(2025年第27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7 06:53
抽检概况 - 西安市未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22大类食品共261批次 其中合格260批次 不合格1批次 合格率为99.6% [2][3] 不合格产品详情 - 标称生产企业西安市户县亨利达食品厂生产的井龙锅巴(5kg/袋)酸价(以脂肪计)检测值为7.0mg/g 超出≤5mg/g的标准限值 该产品由西安曲江新区筑梦烧烤店销售 [4] 合格产品企业分布 - 涉及陕西本地企业包括西安叁宝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香辣小龙虾调料)[5] 渭南长安花粮油有限公司(成品大豆油)[5][6] 陕西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猪五花)[12] - 省外知名企业包括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未加碘精制盐)[5] 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有限公司(多款啤酒产品)[7][10][11] 蒙牛特仑苏(银川)乳业有限公司(纯牛奶)[7][8] 莲花健康产业集团食品有限公司(味精)[6][10] - 检测机构华研检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全部261批次样品检测工作 [4][5][6][7][8][9][10][11][12][13] 抽检品类覆盖 - 抽检范围包含饼干 餐饮食品 蛋制品 淀粉及淀粉制品 调味品 豆制品 罐头 酒类 冷冻饮品 粮食加工品 肉制品 乳制品 食糖 食用油 油脂及其制品 蔬菜制品 薯类和膨化食品 水产制品 水果制品 速冻食品 糖果制品 饮料 食用农产品等22大类 [3]
李子园20250709
2025-07-11 01: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李子园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销售渠道表现** - 传统渠道销售额下滑明显,上半年商超和传统流通渠道销售额下滑十几个百分点,二季度收入环比恶化,同比降十几个百分点,主要因小店、夫妻店、超市等受冲击 [2][3][5] - 现代渠道增长强劲,零食系统增长率达 40%,去年平均销售额约 500 多万,今年上半年达 800 万,下半年预计月均超 1000 万;自动售卖机和电商分别有 35% - 40%和 20%的增长 [2][3] - 新兴渠道占比小,整体收入仍下滑,公司加强与现代渠道合作,新兴渠道实现双位数增长但难抵传统渠道下滑影响 [2][5] 2. **新品表现** - 新品表现优于老品,营养素水 5 月底上市,销量达 1500 万左右;零售渠道 40%以上增长来自新品,380 毫升产品增长 30%,100 毫升甜牛奶等新品贡献 10%增量 [2][6] - 目标将营养素水培育为第二增长曲线,今年销售额达几千万元,未来几年达两至五亿元 [4][10] 3. **利润率及原材料价格**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15% - 16%,扣非后约 5% - 6%;毛利率因原材料成本优势有所提升,但二季度收入下降致制造费用增加,增幅低于一季度 [2][7] - 已锁定今年大包粉采购至明年二三月份,银川喷粉厂预计年底投产,可储备明年奶粉用量获成本优势,日处理能力 1000 吨,剩余时间可用于鲜奶深加工 [4][23][24] 4. **新渠道拓展** - 拓展零食系统、特通、便利店系统,与鸣鸣很忙和万城等零食系统合作,针对自动售卖机开发专门产品,该领域增幅 33% - 40%,便利店系统有增长 [8] - 维生素水 5 月底铺货,重点在便利店推广,电商结合 618 活动和代言人推广,电商贡献一半销量 [4][9][10] 5. **未来规划** - 新品研发以营养健康方向开发含乳饮料新品,补充果汁、酸性含乳饮料等跟随性产品 [15] - 电商渠道预计全年增长 20% - 30%,作为品牌宣传阵地,今年品牌宣传费用 5000 万 - 6000 万,增加线上宣传减少传统媒体投入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零售渠道去年占公司总销售额约 5%,今年预计有较大个位数增长,同比增幅超 30%,其产品毛利率低于传统渠道,净利率暂无具体数据 [18][19] 2. 公司与山姆、河马、永辉等超市正在接洽,未来合作机会多,产品可能不限于甜牛奶还包括果汁等 [22] 3. 今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约 60%,比去年略低,未来资本开支需求不大,分红政策保持较高比例 [25][26]
4.3万亿市场交接窗口期:娃哈哈砍福利、李子园断老路,谁将接住接力棒?
36氪· 2025-06-30 08:22
李子园换代与战略调整 - 创始人李国平之子李博胜于2024年底接任总经理,开启二代接班新局面 [1][3] - 公司面临甜牛奶产品结构单一问题,该品类贡献超95%营收,华东区域占比50%以上,导致2021-2024年营收停滞在14.0-14.7亿元区间,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5.6% [4][6] - 新品开发效果有限,2023-2024年推出的无菌灌装果汁等新品营收占比不足3% [9] - 李博胜上任后推动产品健康化升级,2025年推出"6零配方"维生素水及无蔗糖甜牛奶,一季度净利润达6,617万元同比增长16.2% [10] - 渠道端整合电商平台并启动直播业务,同时拓展零食量贩和便利店渠道,形成"电商引流+量贩销售"协同模式 [12] 快消品行业接班潮案例 - 全国超80%民营企业为家族掌控,食品饮料行业未来五年68%头部企业面临接班,涉及4.3万亿市场价值重构 [14] - 康师傅二代接班后推动数字化管理系统,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37.3亿元同比增长19.8% [16] - 娃哈哈宗馥莉改革销售体系并缩短研发周期60%,2024年营收恢复至700亿元,电商渠道占比提升25% [18] 企业战略转型共性 - 产品战略从大单品依赖转向生态矩阵,如李子园拓展维生素水和植物蛋白饮,娃哈哈加码气泡水和咖啡 [20] - 渠道战略从传统经销转向场景渗透,李子园合作零食量贩渠道,旺旺进驻抖音直播 [21] - 决策方式从经验主义转向数据驱动,康师傅MIS系统提升库存周转率30%,李子园通过会员数据分析提升复购率 [22] 行业代际传承影响 - 接班带来管理创新但可能引发内部动荡,如娃哈哈经销商体系调整和老员工抗议 [23] - 新管理层推动战略变革,宗馥莉缩短研发周期,魏氏兄弟促成国际合作,李博胜实施品牌年轻化 [23]
6月十大金股:六月策略和十大金股
华鑫证券· 2025-06-02 10:04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海外关注关税博弈、债务风险和降息预期,美股相对谨慎,关注VIX、美债和黄金配置机会;国内进入经济和政策观察期,增量和亮点有限,A股区间震荡运行,延续哑铃策略,关注红利防御、内需消费和科技成长 [3][11] 6月十大金股组合 - 2025年6月华鑫十大金股组合包括联创光电、炬光科技、芯原股份、天舟文化、嵘泰股份、江山股份、长春高新、一品红、李子园、蓝黛科技,金股排名不分先后 [4][10] 观点汇总 总量观点 - 海外聚焦关税博弈、债务风险和降息预期,关注VIX、美债和黄金配置机会;国内PMI低位回升,但内需偏弱,价格微跌,库存去化,工业企业亮点有限;A股区间震荡,延续哑铃策略,关注红利防御、内需消费和科技成长 [11] - 海外关税仍在博弈,美债风险可控但隐含衰退压力,降息预期升温;美股预计高位震荡后有调整压力,把握10Y美债收益率4.5%之上的配置价值,关注黄金3150附近支撑 [12][13] - 国内5月PMI逆季节性回升,生产强于需求,外需好于内需,工业企业利润小幅改善,利润率是主要贡献项 [14] 行业及个股逻辑 电子 - 联创光电2025年一季度收入及利润双增,产业优化、激光业务推进和高温超导产业化落地成效显著,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32.91、38.01、45.0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7][18][21] - 炬光科技拟收购SMO切入微纳光学,中游应用多点布局,预测2023 - 2025年收入分别为5.65、7.83、11.0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3][24][27] - 芯原股份2024年Q2起经营情况扭转,NPU IP应用广泛,具备一站式芯片定制能力,预测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23.23、28.37、36.54亿元,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28][29][32] 传媒新消费 - 天舟文化主业向好,2025年探索AI + 教育新业态,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5.15、5.77、6.5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33][34] 汽车 - 嵘泰股份业绩符合预期,转向壳体龙头地位稳固,深度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40.0、49.4亿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35][37][38] 化工 - 江山股份2025Q1利润显著增长,管理费用率下降,力争增量项目达产达效,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6.69、9.01亿元,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39][40][42] 医药 - 长春高新在高基数下仍实现正增长,带疱销售进展超预期,预测2023 - 2025年收入分别为155.56、180.22、208.32亿元,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43][44][46] - 一品红受集采和销售模式影响收入利润变化,研发投入增加,降尿酸新药AR882推进,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5.65、19.39、23.13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47][48][52] 食品饮料 - 李子园主业收入稳健,含乳饮料基本盘稳固,电商渠道快速增长,看好其长期增长动力,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52][53][56] 电力设备 - 蓝黛科技业绩扭亏为盈,新能源传动业务成长,参股无锡泉智博加码机器人关节业务,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5.11、55.61、66.4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57][58][60] 金股盈利预测表 - 报告给出十大金股2024 - 2026年的PE、EPS等盈利预测数据 [62]
李子园(605337):多维渠道赋能,打造第二曲线维生素水
中邮证券· 2025-05-19 09: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覆盖)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营收微增、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Q1营收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增长 公司通过多维渠道赋能、开展经销商赋能计划、注重人才发展等举措提升竞争力 顺应软饮行业趋势打造维生素水第二曲线,未来还将推出国潮饮品品牌李贵妃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4][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3.03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3.94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51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5.15 / 7.96元,资产负债率42.1%,市盈率22.47,第一大股东为李国平 [3]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14.15/14.15/2.24/2.07亿元,同比0.22%/0.22%/-5.55%/-5.24% 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39.08%/15.82%,分别同比3.24/-0.97pct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23%/6.07%/1.39%/-0.26%,分别同比2.32/1.38/0.02/1.48pct [4][13]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3.2/3.2/0.66/0.62亿元,同比-4.3%/-4.3%/16.17%/5.11% 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42.83%/20.68%,分别同比4.64/3.64pct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64%/6.63%/1.45%/-0.04%,分别同比-0.14/0.14/0.24/3.27pct [5][14]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9/16.44/17.64亿元,同比增长7.31%/8.25%/7.32%,归母净利润2.57/2.89/3.23亿元,同比增长14.65%/12.59%/11.82%,对应EPS为0.65/0.73/0.82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0/18/16倍 [8] 渠道策略 - 2025年扩充和完善电商团队,优化组织和渠道架构,调整线上产品结构,打造专属产品线 对传统货架电商平台精细化运营,构建会员体系,扶持线上经销商,提升电商业绩 [5][15] - 开展经销商赋能计划,包括差异化支持策略和价格护城河计划 [6][15] 人才发展 - 开展员工培训提升计划,为新生代员工提供公平竞争与晋升环境,鼓励招聘老员工子女 [6][16] 产品战略 - 坚持做好甜牛奶第一品牌,顺应软饮行业趋势打造维生素水第二曲线 维生素水配料干净健康、维C含量高,线上售价中等 公司将通过广告投放和运动员合作推广,未来还将推出国潮饮品品牌李贵妃 [7][17]
投资3.2亿!李子园将进军奶粉市场,还布局功能饮料与啤酒
搜狐财经· 2025-05-14 07:41
公司战略转型 - 计划2025年聚焦奶粉及乳制品生产与销售 向上游产业链延伸以优化产业布局 [1] - 拟投资3.2亿元建设"日处理1000吨生乳深加工项目" 包括奶粉/奶酪/稀奶油等生产线 [2][5] - 成立宁夏全资子公司实施乳制品深加工项目 建设周期预计18个月 [2][5] 业务多元化布局 - 除奶粉外还布局植物蛋白饮料/维生素饮料/茶味啤酒等新品类 [1][13] - 2024年推出粗粮系列饮品及六零系列维生素水 构建大健康产品矩阵 [12][13] - 复合蛋白饮料2024年收入640万元 同比增长18.19%但占比仅0.45% [11][13] 业绩表现与挑战 - 2024年营收14.2亿元同比微增0.2% 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5.6% [8] - 含乳饮料营收13.54亿元(占比95%)同比下降1.92% 连续三年占比超97% [8][10][11] - 奶粉行业面临出生率下降导致市场萎缩 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6][7] 成本控制动因 - 含乳饮料原材料依赖恒天然进口 奶粉价格受多重因素波动影响成本 [5] - 向上游延伸旨在确保奶粉原材料稳定供应 降低对外采购依赖 [5][6] 行业竞争格局 - 饮料行业2024年总产量1.88亿吨(同比增7.4%) 健康类产品占比提升 [13] - 面临农夫山泉/娃哈哈/元气森林等新老品牌在多个细分赛道的竞争 [13] - 奶粉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头部企业已延伸至儿童/成人奶粉细分市场 [7]
李子园:甜牛奶小幅下滑,成本红利兑现-20250512
天风证券· 2025-05-12 0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李子园业绩符合预期,甜牛奶份额近50%基本盘需求有韧劲,新任总经理有望带领公司年轻化转型,已推出新品处于部分渠道培育阶段,预计25 - 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4.15亿元,同比+0.22%;归母净利2.24亿元,同比 - 5.55%;24Q4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2.44%;归母净利0.67亿元,同比+38.96%(对比22Q4 + 2%);25Q1营业收入3.20亿元,同比 - 4.30%;归母净利0.66亿元,同比+16.17%;扣非净利0.62亿元,同比+5.11% [2] - 预计25 - 27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5%/6%/6%(金额14.8/15.7/16.6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11%/8%(金额2.6/2.8/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X/18X/17X [5] 产品与区域表现 - 分产品看,2024年含乳饮料/其他收入13.54/0.54亿元,同比 - 2%/+128%;含乳饮料量+0.4%、价 - 2.3%;含乳饮料营收Q4持平、25Q1同比 - 6%,新品铺货收入有望增长 [3] - 分区域看,2024年华东/华中/西南/华北/华南收入6.98/2.38/2.76/0.23/0.81亿元,同比 - 1%/-12%/+4%/-2%/-1%,华东、西南大本营基本稳固,华中、东北下滑偏大;电商2024年收入0.76亿元,同比+90.46%、占比+2.5pct至5.4%,代言人成效显现 [3] - 华东/华中/西南Q4同比 - 1%/-11%/+8%,25Q1同比 - 8%/-7%/+1%;电商Q4 + 84%、25Q1 + 59%,高增态势延续 [3] 利润与费用情况 - 2024年净利率同比 - 1.0pct至15.8%,毛利率同比+3.2pct,销售/管理费率同比+2.3/+1.4pct,广宣费率+2.2pct,股权激 励分摊费用增加,折旧摊销费率+1pct [4] - 24Q4净利率在低基数下同 比+5pct ,毛利率/销售/管理费率+4.5/-3.7/+0.7pct;25Q1净利率+3.7pct/扣非净利率+1.7pct,毛利率/销售/管理费率同比+4.6/-0.1/+0.1pct,财务费率+3.3pct,投资收益占比+0.9pct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411.90|1,415.07|1,483.00|1,566.04|1,656.87| |增长率(%)|0.60|0.22|4.80|5.60|5.80| |EBITDA(百万元)|335.43|360.90|434.73|483.21|527.8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36.96|223.80|255.67|283.05|306.75| |增长率(%)|7.21| - 5.55|14.24|10.71|8.37| |EPS(元/股)|0.60|0.57|0.65|0.72|0.78| |市盈率(P/E)|21.77|23.05|20.18|18.23|16.82| |市净率(P/B)|3.03|2.98|2.70|2.63|2.55| |市销率(P/S)|3.65|3.65|3.48|3.29|3.11| |EV/EBITDA|14.11|9.77|9.79|8.72|8.15| [7] 其他情况 - 公司分红率87%,同比+6pct;拟回购注销员工持股计划中不得解禁的433.13万股(占股本约1%) [2]
新品频出,90后二代能否带领李子园走出增长焦虑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1 16:14
公司战略转型 - 创始人家族二代李博胜自2021年加入公司后主导品牌升级与产品多元化转型,2024年明确以乳饮料为核心并向饮料领域拓展多品牌运作[1][9][10] - 2024年推出全新品牌VitaYoung活力维他命水,开启多品牌战略,同时密集推出AD钙奶、果蔬汁、植物蛋白饮料等8条新产品线[2][6][7] - 转型核心目标是摆脱对甜牛奶大单品(年营收11-12亿)的依赖,解决连续3年业绩停滞问题(2022-2024年营收13.54亿)[26][27][29] 新品布局分析 - AD钙奶:复刻娃哈哈经典产品,220ml规格电商价2.5元/瓶,预计年营收1-2亿但难突破10亿级规模[1][11][13] - VitaYoung维他命水:500ml规格电商价5元/瓶,首创6零配方(零糖/卡/防腐剂等),独立品牌运营但面临脉动/外星人等强竞争[2][14][22] - 2024年同步推出运气气泡奶、苏打水、每日五黑/五红植物蛋白饮料等,产品矩阵覆盖功能饮料/果蔬汁/乳制品三大方向[6][10][27] 市场竞争挑战 - AD钙奶面临娃哈哈20年建立的渠道/品牌壁垒,仅能作为甜牛奶补充产品[11][13] - VitaYoung需从零建立品牌认知,当前功能饮料市场头部品牌已占据90%份额,需突破营销/渠道短板[14][20][30] - 历史电解质饮料因战略摇摆失败,反映公司饮料品类运营经验不足[23] 组织能力建设 - 需重构销售体系:现有经销商网络专注乳饮料,缺乏非乳饮料运营经验[32] - 需建立双轨制品牌能力:主品牌强化甜牛奶认知,新品牌需独立孵化体系[30][32] - 组织架构需适配多品牌运作,转型周期长且需持续资源投入[32][33] 行业机会窗口 - 零售渠道变革带来供应链机会,公司可转型为零售商自有品牌供应商[34] - 电解质饮料/无糖茶等品类近年爆发增长,但需精准把握产品差异化时机[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