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利用率仅66%,李子园如何消化过剩的“甜”产能?

项目终止与产能调整 - 公司终止云南子公司2亿元含乳饮料二期项目 原计划建设3条无菌灌装产线 因土地规划及产业规划等客观因素搁浅 [1] - 公司强调优化资源配置 但产能扩张进入审慎期 [4][5] 核心业务表现 - 含乳饮料收入连续两年下滑 2025年上半年营收5.83亿元 同比下滑11.19% 占总营收比例降至93.8% [6] - 2021-2024年含乳饮料收入从14.27亿元降至13.54亿元 增速由正转负 [6] - 核心市场华东与华中地区收入分别下滑8.12%和6.65% 经销商净减少415家 [6] 行业趋势与竞争压力 - 健康消费趋势导致高糖含乳饮料需求萎缩 近八成消费者关注糖量信息 超五成选择无糖或低糖产品 偏好高糖饮料者仅占5.4% [6] - 现制茶饮市场2023年规模达2585亿元 预计2028年以17.3%复合增长率增至5732亿元 分流公司核心客群 [7] - 运动饮料与植物饮料2025年一季度增速超30% 含乳饮料整体市场份额持续收缩 [7] 产能利用率与财务压力 - 2024年公司总产能37.59万吨 实际利用率仅66% [7] - 云南基地设计产能5.1万吨 利用率约75% 鹤壁工厂设计产能7.28万吨/实际3万吨 龙游工厂设计产能13.36万吨/实际6.44万吨 [7] - 有息负债2025年上半年达7.57亿元 同比上升30.79% 有息资产负债率24.66% [7] 成本结构与供应链 - 原材料占含乳饮料成本70%以上 全脂奶粉依赖进口恒天然奶源 [8] - 2024年国际奶粉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1.0个百分点至15.8% [8] - 投资3.2亿元建设宁夏日处理1000吨生乳深加工项目 计划2025年底投产 年产值4亿元 [8] 产品转型与创新 - 推出植物蛋白饮料 维生素饮料 茶味啤酒 营养素饮料 调制乳及果蔬汁类产品 [9] - 2025年上半年非含乳饮料产品营收仅3582.51万元 其中乳味风味饮料收入456.11万元(毛利率-8.91%) 复合蛋白饮料收入103.65万元(毛利率9.31%) [9] - 维生素水产品定位"6零极简配方" 2025年目标销售额仅大几千万元 [9] 渠道与品牌建设 - 2024年电商收入增长90.5% 2025年一季度再增58.9% 占比提升至5.4% [11] - 传统经销渠道占比仍超95% 计划拓展零食量贩与早餐店等特通场景 [11] - 2025年5月升级全球代言人并启动千万公益计划 通过校园活动及国漫IP联名触达Z世代 [11] 未来产能与挑战 - 截至2025年6月末有5个在建项目 总预算15.8亿元 预计2029年产能达59.26万吨 较2024年增长58% [5][12] - 新增产能消化存在不确定性 需匹配销售与产品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