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50ETF

搜索文档
外资机构集体看多做多港股 看好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等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08
国际资本重新布局港股 - 国际资本正在重新审视并布局港股 阿里巴巴股价大涨 外资大行集体唱多 港股IPO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 [1] - 美联储降息后美元走弱 美债收益率下降 全球出现再平衡需求 香港成为全球资金流入的热门目的地 [1] - 德勤中国预计更多海外资金将寻求布局亚洲高成长投资目标 涵盖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 [1] 港股市场吸引力提升 - 美联储降息为全球流动性松绑 为港股市场注入动能 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弱 利好大宗商品和非美元资产尤其是新兴市场 [2] - 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46.6万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31.8万亿港元上升47% [2] - 港股极具吸引力的估值洼地属性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核心原因 海外资金持续流入推动股市成交并带动估值回升 [2] 外资加大中国资产配置 - 国际长线资金积极认购港股IPO基石投资 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 蓝思科技等龙头股受抢筹 紫金黄金国际IPO吸引GIC 高瓴 贝莱德等机构 [4] - EPFR数据显示外资净流入境外中资股18.6亿美元 创去年11月以来单周新高 外资在人民币升值阶段普遍流入港股且在升值后半程流入速度更快 [4] - 外资机构借道ETF积极布局 对港股科技 医药 消费 高股息类ETF表现出强配置意愿 港股科技50ETF和港股医药ETF成为增配重点 [4] 板块表现与机构评级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41.5% 阿里巴巴港股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3] - AI 互联网 创新药等板块表现出强劲增长动能 [5] - 花旗 里昂等外资大行重申对腾讯控股 比亚迪股份等公司的买入或跑赢大市评级 外资机构不断上调港股公司评级 [5]
更关注中国资产 外资机构集体看多做多港股
证券日报· 2025-09-24 23:59
国泰海通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认为,港股红利资产"涛声依旧",在低利率、政策鼓励、长线 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仍具长期配置价值。 阿里巴巴股价大涨、外资大行集体唱多、港股IPO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等一系列信息表明,国际资本正 在重新审视并布局港股。 9月中旬,美联储降息后,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下降,全球出现"再平衡"需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 心,成为全球资金流入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在《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称,随着 美联储展开降息周期,预计将有更多海外资金寻求布局亚洲高成长投资目标,涵盖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 市场。 更关注中国资产 美联储降息为全球流动性松绑,也为港股市场注入动能。景顺全球市场策略师团队认为,由于美联储在 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的情况下降息,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弱,这或将利好大宗商品和非美元资产,尤其是 新兴市场。 东吴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梦认为,美联储降息短期会利好港股上行,外资关注中国资产,中期涨 幅仍取决于企业基本面回升情况。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5年8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46.6万亿港元,较 去年同期 ...
外资机构集体看多做多港股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36
更关注中国资产 美联储降息为全球流动性松绑,也为港股市场注入动能。景顺全球市场策略师团队认为,由于美联储在 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的情况下降息,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弱,这或将利好大宗商品和非美元资产,尤其是 新兴市场。 东吴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梦认为,美联储降息短期会利好港股上行,外资关注中国资产,中期涨 幅仍取决于企业基本面回升情况。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5年8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46.6万亿港元,较 去年同期的31.8万亿港元上升47%。 本报记者 毛艺融 阿里巴巴股价大涨、外资大行集体唱多、港股IPO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等一系列信息表明,国际资本正 在重新审视并布局港股。 9月中旬,美联储降息后,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下降,全球出现"再平衡"需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 心,成为全球资金流入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在《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称,随着 美联储展开降息周期,预计将有更多海外资金寻求布局亚洲高成长投资目标,涵盖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 市场。 除流动性支撑外,港股极具吸引力的估值"洼地"属性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核心原因。德勤中 ...
外资积极加仓,KWEB连续6周净流入!港股科技50ETF融资余额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23 04:15
来源:市场资讯 中信建投观点指出,随美联储降息,港美利差明显缩小下,短期再次触及弱方保证概率不高,流动性紧 张有所缓解。同时外资不断上调港股市场及中国资产,外资有望持续流入。南向资金方面,或是受A股 进入整理期,风险有所上升,自八月份南向资金整体流入开始加速。内外资有望持续流入港股。正处A 股整理期,港股优势凸显,可重点关注港股核心成长板块,特别是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和科技板 块。 估值层面看,港股科技资产具备性价比。横向对比全球主要市场科技指数,港股科技指数估值显著低于 纳斯达克指数(43.41x)、创业板指 (43.65x),在全球科技资产中性价比显著。 (来源:招商ETF) 港股盘中下挫,蔚来-SW跌超7%,百度集团跌超6%,中兴通讯、京东集团-SW、鸿腾精密、比亚迪股 份等跌超4%,中芯国际、药明康德、美团-W等细分领域龙头悉数下跌。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2.17%,成交1.16亿元,放量;根据行情数据,盘中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 元,近7个交易日获资金连续净流入超2亿元。 港股科技50ETF(159750)已纳入两融标的,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入103万元,融资月4392万元创上 ...
资金回流!外资单周净流入中资股创新高,港股科技50ETF近日吸金超2亿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34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招商ETF) 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对利率敏感的港股科技资产获海内外资金流入。 外资方面,截至9月17日,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入境外中资股18.6亿美元,创去年11月以来单周新高, 其中主动型外资流出0.4亿美元,被动型外资由前一周净流出2.3亿美元转为净流入19亿美元。 南向依然低配科技,按恒生科技入通成分股在港股通流通市值占比对比,当前南向低配科技2.7%,相 比7月初的低配3.0%略有提升但依然低配。 场内ETF方面,$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近7日获资金连续净流入超2亿元。 招商证券指出,根据历史经验,在预防式降息后的3个月A股和港股上涨概率分别达到100%和75%;降 息后的半年,港股上涨概率达到100%。中期维度上,整体继续看好美联储重启降息环境下,A股和港 股的投资机会。结构上,继续看好偏成长风格方向。 外资方面,截至9月17日,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入 填外中资股18.6亿美元,创去年11月以来单周新高。 其中主动型外资流出0.4亿美元,被动型外资由前一 周净流出2.3亿美元转为净流入19亿美元。 南向依然低配科技、按恒生科技入通成分股在港股通 流通市值占比对 ...
复盘历史,预防式降息后半年,港股上涨概率100%!
新浪财经· 2025-09-22 04:0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招商ETF) 上周美联储会议如期降息25bp,且给出的降息指引显示年内仍有50bp的降息空间。招商证券认为,结合 当前美国经济基本情况,2024年9月以来开启的这轮降息属于美联储进行的"预防式降息",此次重启降 息是开始而非结束,未来市场可能会反复交易降息预期。 从历史经验看,在美联储首次启动或重启预防式降息后,A股与港股后市上涨概率显著上升。具体来 看,港股在降息后一至两周内上涨概率达75%;降息后三个月,A股及港股上涨概率分别达到100%和 75%;半年后,港股上涨概率更是高达100%。 从资金面看,内外资延续净流入中国资产。外资方面,截至9月17日,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入境外中资 股18.6亿美元,创去年11月以来单周新高。南向依然低配科技,按恒生科技入通成分股在港股通流通市 值占比对比,当前南向低配科技2.7%,相比7月初的低配3.0%略有提升但依然低配。 场内ETF方面,截至9月19日,$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近5个交易日获资金连续净买入1.86亿元,最新 规模12.11亿元创上市新高。 $腾讯控股(HK0700)$阿里巴巴-W(HK9988)#摩尔线程IPO将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哪些资产值得关注?
格隆汇· 2025-09-19 03:03
纳斯达克100指数历史表现 - 在历史降息周期中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亮眼 例如在2002年 2003年 2024年周期中科技成长股受益于贴现率下降 估值扩张明显 [1][3] - 回顾历次降息周期 当股市处于上涨阶段 纳斯达克100指数近1年涨幅显著高于标普500指数 当股市震荡或下跌时 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普遍出现回调 [5] - 纳斯达克100指数在最近5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分别为2020年47.58% 2021年26.63% 2022年-32.97% 2023年53.81% 2024年24.88% [15] 美联储降息对纳斯达克100指数影响 - 美联储于当地时间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 纳斯达克100指数布局价值值得关注 [5] - 在降息周期内纳斯达克100指数涨幅亮眼 例如在1989年2月24日至1994年2月3日 1995年1月31日至1997年3月25日 2006年6月28日至2015年12月16日 2018年12月19日至2022年3月17日等周期中均有表现 [6] - 科技成长股在贴现率下降环境中估值扩张明显 纳斯达克100指数受益于降息周期 [3][5] 港股科技指数市场表现 - 港股科技指数覆盖智能驾驶 人工智能 半导体等科技赛道 补充A股缺少的相关投资标的 弹性更足 代表性更强 [10] - 港股科技指数今年以来涨幅45.34% 近1年涨幅77.36% 近2年涨幅50.49% 均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34.04% 72.34% 47.38% [10] - 港股科技指数最大回撤今年以来-27.16% 近1年-27.16% 近2年-27.98% 恒生科技指数最大回撤分别为-27.91% -27.91% -27.91% [10] 南向资金流动与港股吸引力 - 截至9月12日 今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已超万亿港元 港股科技或打开成长空间 [8] - 美联储降息往往会引发全球流动性宽松以及人民币升值 增强港股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8] - 在降息利好科技成长和南向资金持续买入催化下 港股科技指数配置价值凸显 [10] 美债利率与港股科技指数关系 - 美债利率和港股科技指数长期呈现负相关关系 [1][8]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恒生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数据统计区间为1964年7月31日至2025年9月12日 [9][10] 中证香港科技指数历史表现 - 中证香港科技指数最近5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分别为2020年87.18% 2021年-32.79% 2022年-31.63% 2023年-15.94% 2024年16.64% [14]
南向净买入1.1万亿,港股科技50ETF(159750)规模、融资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15
南向资金流动 - 9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62.88亿港元 美团、阿里巴巴、泡泡玛特分别获净买入14.12亿港元、12.1亿港元、12.07亿港元 [1]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0998.92亿港元 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买入额 [1] ETF资金动向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单日获资金净买入6532万元 最新规模达11.77亿元 [1] - 该ETF当日融资净买入981万元 融资余额4086万元 规模与两融数据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1]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本轮降息更接近预防式降息类型 对港股科技股走势构成边际利好 [1]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 - 恒生科技指数PE-TTM约23倍 处于2020年7月以来32%分位数水平 [1] - AI技术进展推动互联网龙头公司估值逻辑从修复转向成长逻辑重塑 [1]
降息靴子落地!港股科技布局价值升温
格隆汇· 2025-09-18 07:37
降息政策影响 - 中国资产布局价值因降息靴子落地而升温 [1] 基金产品信息 - 招商中证香港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 基金代码159750 成立于2022年1月26日 [3] - 基金联接A份额代码021633 联接C份额代码021634 [2] 指数成份结构 - 港股科技50ETF全面覆盖中国十大科技股 [1] - 前五大成份股集中度高 头部科技股含量更高 [4] - 港股科技指数前五大成份股权重占比43% 高于恒生科技指数 [5] - 腾讯控股占比10.94% 阿里巴巴-W占比9.36% 小米集团-W占比9.27% 比亚迪股份占比6.68% 网易-S占比6.64% [4] 历史业绩表现 - 港股科技指数自2014年12月31日基日至2025年9月16日累计涨幅124.80% [6][7] - 今年来涨幅42.98% 近六月涨幅7.26% 近一年涨幅79.55% [7] - 同期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102.59% 今年来涨幅36.02% 近六月涨幅3.35% 近一年涨幅74.66% [7] - 中证香港科技指数2020-2024年年度业绩分别为87.18%、-32.79%、-31.63%、-15.94%、16.64% [8]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截至2025年9月15日年内净买入额超1万亿港元 [9] - 近一年净买入额约1.4万亿港元 [9] - 非必需性消费、医疗保健业、资讯科技业等科技股领域是主要增持方向 [9] - 资讯科技业近一年净买入额3418亿港元 医疗保健业1809亿港元 非必需性消费1539亿港元 [11]
美联储降息+AI突破+业绩亮眼,机构:港股科技具备较大估值修复空间
格隆汇· 2025-09-18 07:37
美联储降息影响 -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符合预期 利率路径点阵图暗示今年余下时间可能再实施两次降息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85% 百度集团大涨11.34% 阿里巴巴 理想汽车 蔚来等涨幅居前 [1] - 恒生科技指数突破前期震荡箱体站上6300点创4年来新高 港股科技50ETF收涨4.12%报1.214元创上市最高收盘价 全天成交2.9亿元 资金净流入近6600万元 [1][2]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港股科技50ETF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估值24.11倍PE-TTM 处于14%历史分位数 比历史上86%时间更便宜 [7] - 港股科技指数估值显著低于纳斯达克指数42.97倍和创业板指43.01倍 在全球科技资产中性价比显著 [7] - 恒生科技指数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速14.43% 净利润同比增长16.18% ROE同比提升3.04个百分点至13.5% [5] - 资讯科技业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67% 高于第一季度的26.76% ROE-TTM同比上升2.44个百分点至13.18% [5] 资金流动与结构 - 港股市场外资占比从低位回暖至66% 较2022年79%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 主动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产 港股科技50ETF近5日净流入9949万元 净流率10.37% [2][3]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中报靴子落地盈利担忧利空出尽 [7] 人工智能驱动因素 - AI突破推动大型科技股回归AI叙事 百度集团昆仑部门获得十亿级AI服务器订单 合同价值超过竞争对手 [4] - 百度文心一言X1.1模型展现显著进步甚至超越深度求索模型 [4] - 中国科技巨头2025年资本支出将达到320亿美元 包括阿里巴巴 腾讯控股 百度和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 [4] 行业比较分析 - 资讯科技业ROE持续领先 2025年6月达16.58% 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6] - 非必需性消费行业保持稳健增长 2025年6月ROE为10.94% [6] - 地产建筑业表现疲弱 2025年6月ROE为-5.6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