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之言
icon
搜索文档
东鹏饮料20250828
2025-08-28 15: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东鹏饮料(东鹏特饮)[1] * 能量饮料行业[2] * 电解质水市场(补水啦)[2] * 果汁茶市场[2] * 即饮咖啡市场[10]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东鹏特饮成长性与市场策略 * 东鹏特饮通过性价比优势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如体力劳动者 外卖小哥和滴滴司机 推动能量饮料行业整体需求增长[4] * 预计2025年仍保持25%以上增速 未来在达到200亿销售额后仍有10%-15%增长潜力[2][4] * 以广东市场为基准进行全国推算 广东市场终端网点铺货量达40万个 动销增长高个位数[4] 其他产品线市场空间与竞争 * 补水啦电解质水凭借低价策略 乐观估计市场规模达70-80亿元 但均价低于脉动(脉动规模60亿元 海之言30亿元)[5] * 果汁茶市场竞争激烈 面临康师傅冰红茶(规模100亿元)和统一冰红茶(规模50亿元)的压力 预计带来约20亿元市场空间[5][6] * 东鹏饮料积极布局平台化公司 尝试茶饮 有糖/无糖产品 保健水 电解质水和能量饮料等多个赛道 关注规模较大且竞争格局相对宽松的领域[7][8] 市场竞争格局与应对策略 * 能量饮料市场竞争对手为华彬红牛 电解质水市场包括脉动等品牌 东鹏凭借渠道和生产效率优势 通过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份额[9] * 即饮咖啡市场受消费者习惯和连锁咖啡店竞争影响 发展受限 但可通过高性价比策略与星巴克等品牌竞争[10] 成本 盈利与估值 * 原材料成本下降(如PET瓶及糖类成本降低)曾改善龙头公司毛利率 但2025年行业竞争加剧和费用投放增加可能导致盈利改善放缓[11]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约60亿元 对应当前估值下26.5倍市盈率 在流动性充裕和成长性环境下 估值具备一定性价比[3][13] * 长期盈利空间存在不确定性 新品推出可能对整体盈利造成拖累(如补水类产品和果汁茶盈利能力有限)[12] 其他重要内容 * 东鹏饮料现有销售网点420万个 预计未来将覆盖果汁茶产品[6] * 中小品牌主动降价增加行业内卷程度 各公司加大费用投放(如开盖赢奖活动增多)[11] * 即饮咖啡市场受到瑞幸等连锁咖啡店低价策略影响 消费者习惯尚未完全形成[10]
统一企业中国
2025-08-11 14:06
行业与公司研究纪要总结 行业概览 零食行业 * 魔芋等品类持续强势 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明显[2] * 零食量贩渠道扩张 山姆等新兴渠道表现强劲[2] * 建议关注盐津铺子、卫龙、友友食品等在产品和渠道上具增量逻辑的公司[2][4] 饮料行业 * 旺季表现良好 龙头趋势明显[2] * 产品推新和治理改善带来中长期催化[2] * 推荐东鹏饮料、统一企业中国、康师傅等高成长或具股息潜力公司[2][4] * 包装水板块龙头农夫山泉业绩确定性高 中长期格局受益[5] * 产能利用率超过80% 原材料成本对毛利率正向贡献1.3个百分点[10] 白酒行业 * 目前处于底部阶段 动销、库存、批价均在摸底[2][7] * 估值和持仓角度均有支撑 配置需求大[2][7] * 建议关注茅台、五粮液、汾酒等龙头 以及老窖和珍酒等弹性标的[2][7] 啤酒行业 * 餐饮端需求略有压力 但大单品贡献公司如燕京与珠江仍可能持续推动整体收入与利润弹性[15] * 估值回落至合理水平 青岛啤酒估值回落至19-20倍左右[15] 公司表现 统一企业中国 * 上半年收入170.9亿元 同比增长10.6% 利润12.9亿元 同比增长33%[2][8] * 食品业务收入53.8亿元 同比增长8.8% 饮料业务收入107.9亿元 同比增长7.6%[8] * 茶饮料同比增长9% 果汁同比增长2% 奶茶同比增长3.5%[9] * 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 销量增长带来的产能提升及部分原材料价格回落[9] * 全年收入增长指引维持6%~8%不变[2][9] 燕京啤酒 * 二季度收入增长6% 归母净利润增长43% 扣非净利润增长38%[2][11] * 上半年销量和吨价分别增长2%和接近5%[11] * 中高档啤酒和普通啤酒分别实现9%和接近2%的增长 中高档产品毛利率达51.7%[11][12] * 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地区增速分别为6%、21%、持平、15%和4%[12] * 传统KA、电商渠道分别实现6%、23%和31%的增长[12] 汤臣倍健 * 二季度收入下降12% 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71% 扣非净利润增长134%[3][13] * 主品牌、健力多、Life Space国内及境外业务LFG分别下滑17%、4%、32%及12%增长[13] * 毛利率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 费用率下降11个百分点 净利率提升9个点[13] * 强化用户运营并加速推新 线上推出高价格带产品 线下完善大众价格带布局[13] 珍酒 * 预计上半年收入24-25亿元 同比下降38.3%-41.9% 净利润下降23%-24%[3][16] * 李渡品牌表现较好 珍酒香酱与开口笑承压 高档酒事业部表现较好[16] * 库存去化明显 自然动销带来消化 部分经销商退货[17] * 下半年增长抓手:大针战略性旗舰产品、李渡品牌增量、高档酒事业部发展[18] * 大针产品采用小商团购和严格控价模式 预计招商数量超过1,000家[19] 其他重要信息 * 饮料行业工厂数字化和自动化建设对毛利率产生负向影响约0.6个百分点[10] * 统一企业中国销售费用率节约1.2个百分点 得益于部分费用投放前置以及折旧促销等因素[10] * 燕京啤酒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4个点和1.9个点 归母净利率提升5个点[12] * 珍酒大针产品打款价550元每瓶 拿货底价450元 建议售价550元起步 经销商每瓶至少保证150元利润[18] * 珍酒标品及其他系列产品仍存在动销压力 珍30单品销售受大针推出影响[20]
统一企业中国:中报业绩亮眼,但估值还是贵些
格隆汇· 2025-08-08 11:51
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70.87亿元,同比增长10.6%,归母净利12.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2% [2] - 毛利率微升0.5个百分点至34.3%,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管控提升 [2] - 饮料业务收入107.8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茶饮料收入50.67亿元,同比增长9.1% [2] - 无糖茶产品"春拂绿茶"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39.63%,成功跻身行业前六 [2] - 食品业务收入53.82亿元,同比增长8.8%,方便面通过产品升级和渠道优化实现稳定增长 [2] 竞争优势解码 - 产品力方面,构建茶饮料、果汁、奶茶、电解质水等多元化产品矩阵,覆盖不同消费场景和人群 [3] - "汤达人"系列成为高端方便面市场的标杆产品,打破消费者对方便面"低端速食"的固有认知 [3] - 渠道力方面,构建覆盖全国的高效渠道网络,在三四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具有显著优势 [4] - 强化对经销商的数字化管理,促销活动直达终端,价格体系实时监控 [4] - 创新力方面,重点投向健康饮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推出低温焙火工艺的"春拂焙茶"等差异化产品 [5] 面临的挑战 - 无糖茶赛道农夫山泉东方树叶市场份额超过70%,"春拂绿茶"与头部品牌仍有较大差距 [6] - 电解质水领域元气森林"外星人"占据近50%市场份额,统一"海之言"面临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挑战 [6] - 方便面市场白象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16%,直逼统一的"千年老二"地位 [6]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对毛利率造成冲击,PET、糖等包材和原料价格存在反弹风险 [7] - 健康饮品收入占比不足15%,显著低于农夫山泉,产品矩阵单一,品牌年轻化任重道远 [8] 估值分析 - 公司有息负债总额仅占到总负债额度102.83亿元的21.66%,有息负债率仅为9.6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9] - 从2018年以来最低分红率是99.78%,基本上把挣来的净利都分配 [10] - 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23.08亿元,对应每股盈利0.53元人民币,潜在股息率6.03% [11] - 滚动市盈率17.77倍,近3年分位点48.37%,处于公允估值水平 [13] - "去除净现金的市盈率"大致为12.8倍,对于港股而言安全边际尚不足够 [13] 股价表现 - 2025年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到28.87%,2024全年股价上涨50.96% [14] -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推动整体走强,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5.03% [14] - 按照量价分析逻辑,阶段性回调可能回踩30日均线位8.84港币,潜在股息率6.56% [14]
统一方便面,"老二"地位也难保?
国际金融报· 2025-08-08 03: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70.87亿元,同比增长10.6% [1] - 毛利率同比微增0.5个百分点至34.3%,主要受益于销量增长带来的产能提升及部分原物料价格回落 [1] - 归母净利润达12.87亿元,同比增长33.2% [1] 食品板块表现 - 食品板块上半年营收53.82亿元,同比上升8.8%,占总收入比重31.5% [1] - 该板块95%以上收入来自方便面业务 [1] - 2022-2024年方便面业务营收分别为106.2亿元、95.94亿元、98.48亿元,整体呈现波动态势,增长动能不足 [3] - 2025年上半年食品板块净利率仅为3.5% [4] 方便面行业竞争格局 - 康师傅2024年方便面销售额284.14亿元,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 [4] - 统一2024年方便面销售额98.48亿元,位居行业第二 [4] - 白象2023年营收达91.75亿元,与统一95.94亿元销售额相差无几,对统一市场地位形成直接冲击 [4] - 康师傅方便面业务净利率在7%以上,显著高于统一的3.5%水平 [4] 饮品板块表现 - 饮品板块上半年收入107.88亿元,同比上升7.6%,占总收入比重63.1% [5] - 板块涵盖茶饮料、果汁、奶茶及咖啡等多个细分品类,拥有统一绿茶、冰红茶、小茗同学、海之言、阿萨姆奶茶等经典产品 [5] - 无糖茶赛道除茶里王外,新品春拂绿茶上市即遭遇价格战,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5] - 终端渠道出现春拂绿茶、春拂焙茶"第二件一元"促销活动,两瓶到手价仅需6元 [5] 产品创新表现 - 自热米饭产品"开小灶"上市7年,始终未能成长为支撑食品板块增长的第二曲线 [4]
统一企业中国(0220.HK):业绩表现亮眼 经营韧性充足
格隆汇· 2025-08-08 02:40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170.9亿元,同比+10.6%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33.2% [1] - 25H1毛利率同比+0.5pct至34.3% 净利率同比+1.3pct至7.5% [2] - 饮料业务毛利率同比+1.4pct至39.4% 食品业务毛利率同比-0.4pct至26.8% [2] - 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1.2/-0.2pct至22.1%/3.3% [2] 业务分拆 - 饮料业务收入107.9亿元,同比+7.6% 其中即饮茶/果汁/奶茶收入50.7/18.2/34.0亿元,同比+9.1%/+1.7%/+3.5% [1] - 食品业务收入53.8亿元,同比+8.8% 其中茄皇双位数增长 汤达人中单增长 5元以上产品占比44% [1] - 其他业务收入9.2亿元,同比+91.8% 主要系联盟代工贡献 [1] 产品表现 - 统一绿茶、双萃收入双位数增长 无糖茶增速超50% 海之言增长接近9% [1] - 春拂系列推出新品焙茶 核心大单品延续稳健增长 [1] - 食品业务中茄皇双位数增长 汤达人中单增长 [1] 成本与效率 - 饮料业务受益原物料价格下行及产能利用率提升 [1] - 食品业务受棕榈油价格压力 但产能利用率提高释放规模效应 [2] - 公司避开竞争高峰 费用投放节奏领先 强调精准投放提升费效比 [2] 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2-3年分红比例保持100% [1] - 25年综合成本波动可控 饮料旺季或有竞争扰动 但净利率有望同比提振 [2] - 持续加速产品推新 联盟代工业务需求有望持续旺盛 [2] - 上调25-27年EPS预测至0.54/0.61/0.66元 较前次+5%/+5%/+6% [2]
消费升级:5元以上的统一方便面占比升至4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23:44
核心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170.9亿元同比增长10.6% 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33.2% [1] - 饮料业务收入107.9亿元同比增长7.6% 食品业务收入53.8亿元同比增长8.8% [1] - 其他业务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91.8% 主要由代工业务贡献 [1] 饮料业务细分表现 - 即饮茶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9.1% 果汁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7% 奶茶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3.5% [1] - 无糖茶产品收入增速超50% 统一绿茶和双萃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海之言收入同比增长接近9% 春拂系列推出新品焙茶 [1] 食品业务升级趋势 - 茄皇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汤达人收入实现中单个位数增长 [1] - 5元以上高端产品占比达44% 同比提升接近1个百分点 [1] 盈利能力分析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34.3% [2] - 饮料业务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39.4% 受益原物料价格稳中有降和产能利用率提升 [2] - 食品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0.4个百分点至26.8% 但二季度已实现同比提升 [2] 费用控制成效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22.1% [3]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3.3% [3] 市场表现 - 8月7日股价报收9.62港元/股 单日涨幅4.00% [5] - 同期上证消费80指数报收4882.58点 跌幅0.65% [6]
统一企业中国(00220):业绩表现亮眼,经营韧性充足
华泰证券· 2025-08-07 06: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80港币(当前收盘价9.25港币,潜在涨幅27.6%)[1][8] 核心业绩表现 - **收入增长**:25H1实现收入170.9亿元(同比+10.6%),饮料/食品/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7.6%/+8.8%/+91.8%[5][6] - **利润提升**: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33.2%),毛利率同比+0.5pct至34.3%,净利率同比+1.3pct至7.5%[5][7] - **业务亮点**:联盟代工业务收入同比+91.8%,无糖茶产品收入增速超50%,5元以上食品占比达44%(同比+1pct)[6] 分业务分析 饮料业务 - 收入107.9亿元(同比+7.6%),毛利率+1.4pct至39.4%,核心单品统一绿茶/双萃实现双位数增长[6][7] - 即饮茶/果汁/奶茶收入50.7/18.2/34.0亿元,同比+9.1%/+1.7%/+3.5%[6] 食品业务 - 收入53.8亿元(同比+8.8%),茄皇双位数增长,汤达人中个位数增长,毛利率-0.4pct至26.8%(Q2已同比改善)[6][7] 成本与费用 - **成本优化**:饮料原材料价格下行+产能利用率提升,食品棕榈油成本压力被规模效应部分抵消[7] - **费用控制**: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1.2/-0.2pct至22.1%/3.3%,费效比提升[7] 未来展望 - **收入韧性**:预计25-27年收入CAGR 6.3%,EPS 0.54/0.61/0.66元(较前次预测上调5%/5%/6%)[8] - **分红政策**:未来2-3年分红比例维持100%[5] - **估值依据**:参考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 20x,给予目标价11.80港币(25年20x PE)[8][10] 财务预测 - **盈利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3.29/26.12/28.47亿元,ROE从17.33%提升至21.25%[4][15] - **现金流**: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31.92亿元,自由现金流收益率6.84%[15]
统一企业中国:上半年实现营收170.87亿元 创同期历史新高
中证网· 2025-08-07 03:58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170.87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归母净利润12.87亿元,同比增长33.2% [1] 业务驱动因素 - 食品及饮品业务稳定发展,包括茄皇、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统一绿茶、统一双萃柠檬茶及海之言等产品带动营收正增长 [1] - 受益于产能提升及部分原物料价格回落,公司毛利有所增长 [1] 未来战略 - 持续洞察和贴近消费者需求趋势,通过精准创新、全渠道融合、深耕细分场景及情感化营销打造有感品牌体验 [1] - 致力打磨产品力,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 [1]
中金:维持统一企业中国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1.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7 01:29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170.87亿元同比+10.6% 归母净利润12.87亿元同比+33.2% [2] - 2Q25归母净利润6.85亿元同比+34.6% 业绩超市场预期 [2] - 1H25饮料收入同比+7.6% 食品收入同比+8.8%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91.8% [3] 业务分项 - 饮料业务中茶饮料收入同增9.1% 双萃/春拂绿茶同增双位数 海之言同增高单位数 [3] - 果汁/奶茶收入分别同增1.7%/3.5% 食品业务中茄皇/老坛酸菜同增双位数 汤达人同增中单位数 [3] - 5元以上产品占比同比+1ppt 代工业务超翻倍增长 主要客户包括山姆/胖东来等 [3] 财务指标 - 1H25毛利率同比提升0.5ppt 饮料毛利率同比+1.4ppt 食品毛利率同比-0.4ppt [3] - 销售费用率同比-1.2ppt 管理费用率同比-0.2ppt 净利率同比+1.3ppt至7.5% [3] - 2Q食品毛利率已现改善趋势 主要受益于减促和产能利用率提升 [3] 盈利预测 - 上调25/26年盈利预测3%/3%至22.9/26.2亿元 当前交易在16/14倍25/26年P/E [1] - 目标价11.5港元对应20/17倍25/26年P/E 隐含24%上行空间 [1] - 预计2H利润率有望维持平稳 全年收入保持稳健增长 [4]
电解质水抢占今夏货架C位
齐鲁晚报· 2025-07-07 21:49
电解质饮料市场现状 - 电解质饮料在济南多家商超和便利店占据货架主要位置,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2] - 2022-2025年国内推出的电解质产品多达59款,预计2025年中国电解质水市场规模将达180亿元 [2] - 电解质水从专业运动饮品转变为全民日常饮品,尤其在高温天气下成为"避暑神器" [3]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 - 45%的消费者比去年购买了更多具有"健康"功效的产品,健康属性饮料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6% [3] - 健身爱好者认知转变,从随意补水转向科学补充电解质以恢复水盐平衡 [2] - 电解质水因特殊功能性成为新兴消费者的选择 [2] 品牌表现与增长 - 元气森林旗下外星人电解质水2024年销售额突破23亿元,同比增长152%,登顶运动饮料品类 [3] - 东鹏饮料旗下"补水啦"品牌2024年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 [3] - 统一旗下"海之言"电解质饮料以28%的增速成为企业饮料业务的第三增长引擎 [3] 市场竞争与产品同质化 - 越来越多品牌涌入电解质水赛道,如旺旺、王老吉、银鹭等推出多样化产品 [3][4] - 产品包装设计趋同,多为透明瓶体+清爽色块,口味集中在青柠、西柚、荔枝等方向 [4] - 成分上大多添加钠、钾、镁等常见电解质和维生素B族,主流价格带集中在5-8元/瓶 [4] 价格战与行业标准 - 价格战初现端倪,部分品牌采取降价促销策略,如买一送一、第二件半价,甚至跌破2.5元/瓶 [4][5] - 国内针对"电解质饮料"无统一强制国家标准,现行标准仅对钠、钾含量有要求,对其他电解质无硬性规定 [5] - 品牌需建立独特形象和产品记忆点以应对同质化竞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