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搜索文档
尴尬!阿里系独角兽上市,被前 CFO 吐槽上市圈钱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1 11:06
上市计划与股权结构 - 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分拆斑马智行并推动其独立上市 [1] - 斑马智行成立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出资创立,专注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及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阿里巴巴目前持有斑马智行44.72%股份,分拆后持股比例将降至超过30%但仍保持持股关联 [3]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5.5% [8] - 同期净亏损达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6亿元 [8] - 三年累计研发支出32.14亿元,超过同期总营收25.01亿元 [8] - 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重大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099亿元 [9] 管理层变动与争议 - 前CFO夏莲于2025年4月底离职,公开质疑公司业务发展前景 [4] - 夏莲认为座舱技术缺乏门槛,车厂可自主开发,且过去三年业绩未达预期 [4] - 公司未设立CFO职位,由CEO戴玮兼管财务职能 [7] - 夏莲声称协助朋友投资时将公司估值降低50% [4] 业务模式与行业定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及面向车企的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前高管质疑技术门槛不足,车厂具备自主开发能力 [4]
尴尬!阿里系独角兽上市,被前 CFO 吐槽圈钱
搜狐财经· 2025-08-23 09:48
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于8月2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公告拟分拆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推动其独立上市 [1] - 斑马智行成立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出资创立专注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和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阿里巴巴目前持有斑马智行约44.72%股份分拆完成后持股比例预计降至超过30%但仍保持持股关联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5.5% [7] - 同期净亏损达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6亿元 [7] - 三年累计研发支出达32.14亿元而同期总营收仅为25.01亿元 [7] - 2025年第一季度税前亏损达20.61亿元主要由于其他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1亿元 [8] 管理层变动与争议 - 前CFO夏莲于2025年4月底离职并公开质疑公司业务发展前景认为过去三年业绩增长不达预期 [3] - 夏莲表示不看好公司业务因座舱技术无门槛车厂可自研并称2022-2024可能是公司最好的三年 [3] - 夏莲质疑上市目的为圈钱并批评某些高管的人品与价值观 [4] - 夏莲离职时协助朋友将斑马智行估值降低50% [4] - 公司未设立CFO职位由CEO戴玮兼管且未对夏莲言论做出回应 [5] 业务运营 - 核心业务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发及面向车企的智能解决方案供应 [1] - 2024年毛利率降至38.9%(毛利3.21亿元/收入8.24亿元)2022-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滑 [7][8]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36亿元同比下滑19.5%(对比2024年同期1.68亿元) [8]
阿里上汽"养大"的斑马智行,要赴港单飞了
36氪· 2025-08-22 10:46
公司分拆与上市 - 斑马智行于8月21日通过阿里巴巴分拆公告正式启动独立上市进程,由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与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预计维持30%以上持股比例,继续作为重要战略投资者,斑马智行仍为权益法被投资方 [3] - IPO募资将用于加强研发投入、扩大中国市场份额、拓展全球市场、支持业务收购及补充营运资金 [2] 股权结构与背景 - 公司由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于2015年共同发起设立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 [1] - 阿里巴巴持股约44.72%,上汽集团通过上海赛为、嘉兴瑞佳间接持股约34.34%,形成双巨头持股结构 [3][4] - 分拆旨在使公司从阿里生态附属品升级为独立产业主体,以适应汽车智能化竞争新周期 [4][6] 业务与技术优势 - 以2024年收入计,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的软件为核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解决方案搭载量排名第一 [5] - 中国仅有的两家实现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唯一具备"操作系统+AI全栈能力+车载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架构的服务商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累计合作40多个汽车品牌(包括大众、宝马等),落地智能汽车超过1000万辆,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超过15% [5] 战略转型与技术投入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AI定义座舱,2024年9月发布"元神AI"技术品牌,2025年4月推出"一箭十星"交互智能体架构 [8] - 据IDC 2025年7月评估,元神AI在车控、娱乐、生活等7大高频场景中6项指标排名第一(3项满分),超越华为鸿蒙OS等竞争对手 [9]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费用达32.1亿元(2022年11.1亿元/2023年11.2亿元/2024年9.8亿元),同期营收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10] 财务状况与融资需求 - 2022-2024年累计税前亏损超30亿元,2025年一季度因操作系统无形资产减值18.41亿元导致单季税前净亏损超20亿元 [10] - 截至2025年6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31.61亿元,总权益为47.43亿元 [11] - IPO募资将重点投向大模型驱动的AI座舱研发及全球市场拓展领域 [11]
阿里达摩院院长带队,斑马智行闯关港股
36氪· 2025-08-22 08:47
分拆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拟分拆斑马智行于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持有其44.72%股份 分拆后保留超30%股权[1] - 斑马智行已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及国泰君安国际[2] - 募资用途包括研发投入、市场份额提升、全球市场拓展、并购及营运资金补充[3] 股权结构与治理 - 上汽集团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间接持股34.34% 为第二大股东[3] - 董事会12名董事中 5名来自阿里巴巴背景 3名来自上汽集团[4] - 董事会主席张建锋为阿里巴巴合伙人兼达摩院院长 首席执行官戴玮为阿里系高管[4] 业务与客户关系 - 2022-2024年上汽集团为第一大客户 收入占比分别为54.7%、47.4%、38.8%[4] - 同期阿里巴巴为第一大供应商 采购云服务及软件占比53.5%、58.4%、50.5%[5] - 合作车企涵盖上汽、一汽、大众等10余品牌 覆盖40多款车型及超100万辆智能汽车[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6] - 同期净亏损达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6] - 研发费用持续高企 三年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0亿元[6] 市场地位与行业趋势 - 按2024年收入计 斑马智行为中国最大软件驱动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6] - 智能座舱搭载量从2022年83.5万台增至2024年233.4万台 复合增长率67.2%[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解决方案已搭载于800万辆车 覆盖14个国家[6] 技术发展与竞争环境 - 2024年3月联合阿里生态发布"IM AIOS生态座舱" 首搭于智己L6车型[8] - 行业面临华为鸿蒙、小米澎湃OS、百度Apollo等科技巨头直接竞争[9] - 智能座舱成为车企竞争新变量 AI大模型加速技术迭代与生态整合[7]
东兴证券晨报-20250822
东兴证券· 2025-08-22 07:56
核心观点 - 财政收支结构优化 税收收入增加 非税收入减少 体现经济内生动能边际改善[1] - A股市场持续上涨 外资大幅加仓中国资产 流动性成为最重要支撑因素[2] - 外贸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前7个月进出口增长3.5% 7月单月增速达6.7%创年内新高[3] - 快递行业反内卷力度超预期 价格战逐步缓和 多地出台政策上调快递底价[6][8][9] - 石油石化行业原油价格下降 美国石油产品供应量增加11.32% 原油出口减少9.80%[11][12] 宏观经济数据 - 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长0.1% 结束年初以来负增长[1] - 7月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速均超10%[1]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降幅明显收窄[1]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4] - 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2% 第二产业增长4.7% 第三产业增长10.7%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8.0%[4] 资本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从2900点攀升至超3700点[2] - A股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2] - 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元以上[2] - 全球对冲基金大幅买入中国资产 为6月底以来最快加仓速度[2] - 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持仓规模较去年底增长超50亿元 涨幅近三成[2] 行业动态 快递行业 - 7月全国快递业务量164.0亿件 同比增长15.0%[6] - 同城件业务量同比增长8.8% 异地件增长16.1%[7] - 行业单票价格同比降幅缩窄至5.3%[7] - 义乌快递底价从1.1元/票涨至1.2元/票[9] - 广东省快递底价上调0.4元/票至1.4元/票以上[9] - 基层网点派费增加0.1元/票[9] 石油石化行业 - Brent原油期货结算价66.59美元/桶 环比下降2.99%[11] - WTI原油期货结算价63.88美元/桶 环比下降4.04%[11] - ESPO原油现货价62.49美元/桶 环比下降4.23%[11] - 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96.4% 环比上涨2.5个百分点[12] - 美国石油产品供应量21356千桶/天 环比上升11.32%[12] - 美国原油出口数量3207.00千桶/日 环比下降9.80%[12] - 中国原油进口数量4720.00万吨 环比下降5.39%[12] 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寻求子公司斑马股份香港独立上市[5] - 滴滴出行降低抽成比例 从29%降至27%[5] - 首形科技新增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为股东[5] - 耐克森轮胎进军澳大利亚皮卡SUV轮胎市场[5] - 梅赛德斯-奔驰与宝马洽谈采用其四缸汽油发动机[5] 政策动向 - 国务院原则同意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1] - 国家邮政局加强反内卷力度 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行为[8] - 人民银行将于8月25日在香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 投资建议 - 快递行业建议关注服务品质领先的行业龙头中通和圆通[10] - 反内卷政策力度超预期 带动板块股价上涨[10]
斑马智行冲刺港股:年营收8亿亏损8.5亿阿里与上汽集团是股东
新浪财经· 2025-08-22 00:0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面向汽车和交通行业提供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数字交通解决方案[3] - 公司基于自研AliOS打造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已合作上汽、一汽、南北大众等10余个汽车品牌 覆盖40多款车型及100多万辆智能汽车[3] - 公司协同阿里巴巴集团在语音、视觉、芯片、IoT、云计算、地图、支付、电商等领域技术和生态优势[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023年同比增长8.2% 2024年同比下降5.5%[4] - 同期毛利分别为4.34亿元、4.04亿元和3.21亿元 2023年同比下降6.9% 2024年同比下降20.5%[4]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36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1.68亿元下降19.0%[5]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5284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6760万元下降21.8%[5] 研发投入与亏损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亿元、11.23亿元和9.8亿元[4][5] - 同期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4][5]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15.82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2.04亿元大幅扩大[5] 资本运作 - 202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云锋基金联合增资30亿元[3] - 公司目前已递交招股书 准备在港交所上市[3]
斑马智行独立赴港IPO 上汽是最大客户和重要股东
每日商报· 2025-08-21 22:57
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拟分拆子公司斑马智行赴港上市 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IPO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 [1] - 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持有斑马智行超过30%股份 斑马智行仍为权益法被投资方 [2] - 上市将提升斑马智行独立形象 增强获取银行信贷融资能力 拓宽外部融资渠道 [4] 股权结构与客户关系 - 阿里巴巴目前持有斑马智行约44.72%股份 上汽集团通过关联公司间接持有约34.34%股份 [2] - 上汽集团为斑马智行2022-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最大客户 同时是2023-2024年五大供应商之一 [2] - 2022-2024年从上汽集团获得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7%、47.4%、38.8%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3] - 同期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 [3] - 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0亿元 [3] 行业地位与市场前景 - 按2024年收入计算 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3]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6]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将从2024年5800万辆增长至2030年8650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6.9% [6] 技术发展与募资用途 - 已发布元神AI交互智能体 联合通义及高通首发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解决方案 [6] - IPO募投资金将用于研发加强技术领导地位 提升市场份额 拓展全球市场 [5] - 部分资金将用于业务收购及扩张计划 以及营运资金补充和其他一般用途 [5]
阿里分拆子公司斑马智行赴港上市 募资拟用于研发、拓展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4:27
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于8月21日公告斑马智行寻求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公司持有斑马智行44.72%股份[1] - 分拆采用全球发售方式 包括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发售 完成后阿里巴巴仍持有超过30%股份[1] - 斑马网络已于8月20日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1] 股权结构与历史背景 - 斑马智行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发起设立 上汽集团持有34.34%股份[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由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通过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36亿元[2] - 同期年度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及综合开支15.82亿元[2] - 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 从2022年53.9%降至2024年38.9% 2025年第一季度维持38.9%[2]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合作40多个汽车品牌 包括大众、宝马、上汽、一汽等[2] - 智能汽车累计落地超过1000万辆 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超过15%[2]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覆盖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 拓展至超过14个国家[2] 技术发展与战略方向 - 公司专注于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数字交通解决方案[2] - 2024年开始全面转向人工智能战略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联合通义及高通首发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解决方案[2]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聚焦人车互动核心入口[2] 募集资金用途 - IPO募资将用于加强研发投入、增加中国市场份额、拓展全球市场[1] - 资金还将支持业务收购及扩张计划 并补充营运资金[1]
要被阿里分拆上市的斑马,成色几何
虎嗅· 2025-08-21 13:30
公司分拆上市背景 - 阿里巴巴集团拟议分拆斑马智行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1] - 斑马智行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于2015年共同出资设立 旨在结合科技巨头软件生态与汽车制造能力 [3] - 上市可获取长期稳定的大规模资金 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投入 应对行业巨头竞争 [12] - 上市有助于提升公司规范性和透明度 淡化股东背景色彩 吸引潜在汽车客户 [13]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2年至今总体营收规模维持稳定 但毛利率持续下降反映行业竞争加剧 [7] - 研发费用支出持续超过营收 2022年至今累计亏损现金30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因无形资产减值18.41亿元 导致单季度净利润亏损超20亿元 [10] - 截至2025年6月底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31.61亿元 总权益为47.43亿元 [11]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累计合作超40个汽车品牌 包括大众、宝马、上汽、一汽等 [4] - 智能汽车操作系统落地超1000万辆 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超15% [4] - 核心产品AliOS操作系统由阿里YunOS迭代而来 从信息娱乐系统进化为全车硬件调度中枢 [15] 技术战略与竞争优势 - 2024年9月发布智舱技术品牌"元神AI" 战略重心转向大模型驱动的AI定义座舱 [17] - IDC报告显示元神AI大模型在7大场景评估中获得6项第一(含3项满分) [18] - 2025年4月发布"一箭十星"交互智能体 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调用十类场景化服务 [19] 行业竞争态势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华为鸿蒙OS、百度Apollo、德赛西威等Tier1供应商及自研车企 [21] - 行业存在高度同质化趋势 需通过加速迭代和精准技术预判提升盈利能力 [22][23] - 操作系统价值可能持续下降 AI驱动业务成为重点投入方向 [16]
阿里宣布子公司分拆上市
第一财经· 2025-08-21 13:14
公司分拆与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集团拟议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2] - 斑马智行已于8月20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及国泰君安国际 [3] - 分拆后阿里巴巴仍将持有超过30%股份 目前持股比例为44.72% [6][7]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 注册资本约32亿元人民币 [5] - 最终受益人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持股31.07% 通过多条股权路径实现控制 [5][6] - 上汽集团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间接持有34.34%股份 为第二大股东 [7][9] 业务合作与客户关系 - 上汽集团不仅是重要股东 还是斑马智行2022-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最大客户 [8] - 公司与上汽形成双向供应链关系:向上汽提供综合软件解决方案及许可服务 从上汽采购硬件产品 [8] 市场前景与募资用途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将从2024年5800万辆增长至2030年8650万辆 复合年增长率6.9% [12]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327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8% [12] - 募投资金将用于研发强化、市场拓展、业务收购及营运资金补充 [9][10][11][12] 分拆战略意义 - 分拆后将体现斑马独立估值 投资者可分别评估两家公司业绩与潜力 [7] - 分拆有助于增强斑马独立形象 提升获取银行信贷及进入资本市场的灵活性 [7] - 斑马专注于汽车系统解决方案 可吸引特定领域投资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