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叉车

搜索文档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智”造“新引擎” 安徽“往前赶”
新华社· 2025-09-22 08:58
新华网合肥9月22日电(李东标)月球原位资源增材制造系统、计算光刻平台(ASEDACPST®)、智能机 器人通用技术底座……在9月20日开幕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发布了安徽省制造业领域具有领先 性、代表性的10项新技术、新产品,展现出安徽"往前赶"的韧性与活力。 2025年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内,安徽合力展示的一款智能叉车产品。新华网发(廖宇翔 摄)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工业车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安徽合力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新模 式、发展智能绿色新产业、培育智能服务新动能,致力于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物流产业发展型 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形成8大类、22个品种的AGV全系列产品,并全新打造智能i系列及智能物流整体 解决方案服务,覆盖物流存、取、拣、收、发、补等多个应用场景。 安徽合力的创新实践,是安徽依托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徽将数字 化转型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以场景牵引、标杆带动,推动制造业数字 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取得新突破。 为构建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安徽专门出台《支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
千台级订单,星尘智能人形机器人跑步进军工业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3:52
合作概况 - 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达成人形机器人千台级订单战略合作 从2024年第四季度起分批交付[1] - 该合作是国内人形机器人工业领域继优必选和智元后的又一笔千台级大单[1] 技术协同 - 星尘智能采用绳驱传动技术模拟人类肌腱 其AI机器人Astribot S1擅长上肢精细操作[1] - 仙工智能专注于工业物流场景 核心产品为智能叉车和潜伏顶升机器人 擅长下肢移动运输[1] - 双方通过"核心部件+整机应用"协同模式实现技术互补 形成完整机器人解决方案[2] 场景拓展 - 星尘智能原聚焦商业服务场景 曾应用于国家大剧院指挥及养老护理院[2] - 仙工智能客户超1500家 包括飞利浦/施耐德/西门子/一汽大众等 覆盖3C/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20余行业 产品遍布65+国家和地区[2] - 合作将使星尘智能快速切入制造/仓储/物流等工业场景 通过数据采集优化具身模型泛化能力[2] 财务表现 - 仙工智能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84亿元/2.5亿元/3.39亿元 年增速达35.33%和36.15%[2] - 同期净亏损3226万元/4770万元/4231万元 毛利率分别为46.8%/49.2%/45.9% 呈现亏损状态且毛利率有下行趋势[2][3] 战略意义 - 合作帮助仙工智能寻找符合定位的第二增长曲线[3] - 双方计划未来两年内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分阶段部署上千台AI机器人[4]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奋勇争先“郑”当时 多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6:47
项目建设进展 - 中联重科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园项目占地300余亩 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 规划建设30条智能产线 达产后单班年产5万台智能叉车 可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 [3] - 上半年引进中联重科智能物流装备 新能源PACK电池等项目28个 总投资58亿元 其中重大签约项目2个 申报中央资金项目16个 获批上级资金1.81亿元 [3] - 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68.7% 开竣工率分别达66.7%和40% 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72% 开竣工率分别达85%和70% [3] 对外贸易表现 - 马鞍山综保区上半年完成外贸进出口额5.63亿美元 落地2个"保税+"项目 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额1326.09万美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196% [5] - 郑蒲港码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117.8万吨 其中集装箱量4.3万标箱 [5] - 众力智能科技上半年产值6900万元 国际业务占比提升 [5] 企业产能与创新 - 富捷电子累计投入1.6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 300名员工完成传统两三千人工作量 预计全年产值突破3亿元 [7] - 安徽紫江喷铝平均每年有5项有效发明专利 [7] - 众力智能科技一季度订单量超去年全年 产能利用率较高 [5][7] 产业平台建设 - 新区依托马鞍山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共建科技研究中心和概念验证中心 [7] - 综保区深化"区港联动"降低企业成本 推动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 [5] - 围绕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目标 聚焦"大港口 大物流 大外贸" [1] 乡村振兴成效 - 姥长村"苇塘人家"项目采取"村集体+餐厅+农户"模式 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近40万元 [11] - 白桥街社区莲子种植基地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 每亩产莲子400公斤 年产值超300万元 纯收益60万元 [12] - 莲子基地吸引50余名劳动力务工 年增收2.8万元 [12]
大丰经济开发区:锚定目标不松劲 励精笃行“下半场”
新华日报· 2025-08-19 07:22
经济表现 - 规上工业总产值171.86亿元 同比增长1.77% [1] - 外资到账1791.44万美元 进出口总额32.81亿美元 [1] 招商引资 - 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个 包括10亿-30亿元项目3个及1亿-5亿元项目10个 [1] - 外资项目签约4个 包括总投资1100万美元智能叉车项目及22亿日元电子材料项目 [1][3] - 成功签约蜀能时代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重特大项目 总投资达40亿元 [3] 项目建设 - 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 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个 [1] - 双瑞风电叶片等项目顺利开工 博敏IC封装载板等项目竣工投产 [3] - 重点推进龙马电器设备等7个标志性项目建设 形成龙头引领产业格局 [4] 产业布局 - 精准锚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高端装备制造 新一代电子信息四大主导赛道 [4] -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串联上下游新业态 形成集群发展格局 [4] - 协同推进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等四大集群提速增效 聚焦高质量发展总目标 [4] 外资合作 - 深化与日韩知名商会常态化互动交流 扩大外资利用规模 [3] - 成功落户总投资1300万美元明进车身覆盖件等外资项目 [3]
诺力股份:智能叉车、无人叉车等产品可以服务于高原复杂环境下的施工物流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0:44
公司业务与技术能力 - 智能叉车、无人叉车等产品具备服务于高原复杂环境施工物流的技术能力 [1] - 公司将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1]
诺力股份(603611.SH:智能叉车、无人叉车等产品可以服务于高原复杂环境下的施工物流
格隆汇· 2025-07-30 07:38
产品应用领域 - 智能叉车和无人叉车产品可服务于高原复杂环境下的施工物流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1]
AI驱动叉车行业扩容 产业链公司加码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6-08 17:12
AI技术驱动叉车行业发展 - AI技术加速渗透叉车行业,推动智能叉车控制系统发展,视觉语言动作(VLA)与端到端导航模型首次应用于智能叉车[1] - 具身智能叉车已在非结构化场景落地,可接受自然语言指令完成搬运工作[1] - AI技术使叉车能够快速识别货架位置、货物类型和存储位置,自动规划最优行驶路线,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1] 行业专家观点 - AI技术深度应用让叉车感知与决策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确保作业安全性和高效性[1] - AI技术将推动叉车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容[1] - 未来叉车将应用于更多场景如港口、园区等开放道路场景,实现更广泛物流自动化[2] 上市公司布局情况 - 安徽合力与华为深化合作,在数字化转型、智能物流、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华为将为智能物流设备提供技术支持[1] - 杭叉集团组建三大智能业务群,形成涵盖AGV、立式存储和软件集成系统在内的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2] - 杭叉集团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发挥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智慧物流服务[2]
他退学浙大医学院,却造出"机器人大脑",五年干出全球第一,夫妻档即将敲钟
创业邦· 2025-05-30 03:34
公司概况 - 仙工智能是一家成立5年的智能机器人公司,专注于控制系统研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2] - 公司2024年以23.6%的市场占有率位居机器人控制器行业第一[2] - 公司定位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卖铲者",专注于为行业提供工具与服务[8] - 公司已完成4轮累计约2.83亿元人民币融资,投后估值达32.7亿元[11][12]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赵越35岁,拥有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及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曾"弃医从工"[5] - 赵越在校期间带领团队三次获得RoboCup小型机器人足球比赛世界冠军,并主导研发SRC系列控制器[5] - 赵越直接持有公司约17.05%股份,通过激励平台控制约52.89%投票权[12] - 创始人妻子丁霞曾任科沃斯机器人投资总监,为公司带来行业资源与资本运作经验[10][1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核心产品为SRC系列机器人控制器,被视为"机器人大脑"[2] - 2024年9月推出全球首款通用智能机器人控制器SRC-5000,进军具身智能赛道[6] - 2024年推出SRC-1000系列控制器,支持复杂仿生设备定制化开发[6] - 控制器已适配超300种零部件,支持超1500家集成商与终端客户[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84亿元、2.49亿元、3.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5.7%[16] - 机器人销售占比从55.6%提升至69.5%,控制器销售占比从25.5%降至16.9%[16] - 毛利率保持在45.9%-49.2%区间,控制器毛利率超50%[16] - 年内亏损从3226万元降至4231万元,经调整净亏损率从16.7%降至3.1%[17] 市场与客户 - 业务覆盖3C、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超20个细分行业[8] - 服务客户数量从2022年380家增至2024年832家[16] - 海外收入占比14.5%,业务覆盖全球超30个国家及地区[17] - 标杆客户包括飞利浦、施耐德电气、一汽大众等[17][18]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2778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708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6%[20] - 2024年全球智能机器人销量108.26万台,预计2029年达325万台,复合年增长率24.6%[20] - 独立控制器市场2024年销量3.1万台,预计2029年达23.1万台,复合年增长率49.5%[21] - 行业正从"单机自动化"向"多机协同+具身智能"升级[20]
仙工智能以18C冲刺港交所:全球最大的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
IPO早知道· 2025-05-28 01:52
公司概况 - 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27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2] - 公司成立于2020年,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公司,基于"机器人大脑"控制系统的技术与市场地位,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为客户提供机器人开发、获得、使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3] - 公司成为第8家以18C赴港上市的特专科技企业[3] 市场地位与产品 - 公司在2023和2024连续两年的全球机器人控制器销量排名第一,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全球首家规模化的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3] - 公司2024年机器人控制器销量的市占率为23 6%[3] - 控制系统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包括内置于机器人本体的控制器和运行于云端的软件,控制器负责机器人本体的感知定位、智能决策和运动控制,软件通过多种智能调度和优化算法实现多类型智能机器人高效协同工作[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控制器适配超过300种零部件,并支持超过1,500家集成商与终端客户[4] 客户与业务覆盖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服务了380、587和832家客户[4] - 公司已有超过1,000个机器人款型通过其平台部署,覆盖3C、汽车、自动化设备、新能源、半导体、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超过20个细分行业[4] - 公司业务现已覆盖全球超过30个国家及地区,2024年的海外收入占比为14 5%[4] - 公司成功服务于多个全球工业标杆企业,包括飞利浦总部荷兰工厂、施耐德电气、一汽大众等[4]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 84亿元、2 49亿元和3 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 7%[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6 8%、49 2%和45 9%[6] 融资与估值 - 公司已完成4轮累计约2 8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6] - 在18C章程下,公司的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为隐山资本和科沃斯,资深独立投资者为赛富投资基金,其他投资方包括华创资本、IDG资本、远桥资产、浩澜资本、洪泰基金等[6] - 公司在今年4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为32 7亿元人民币[7] 资金用途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推进尖端AGI和具身智能技术的研究及开发,建设一个多功能中心,整合研发、运营、组装及测试功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和收并购,建立全球销售体系,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7]
欧克科技(001223) - 001223欧克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08:54
产业基金与投资 - 公司与久量股份、十堰市政府成立的产业基金筹备工作有序推进,首个投资项目落地时间需综合多因素考量,公司将尽快启动筛选与尽调,合规前提下尽早推进项目落地并及时公告 [2] 技术储备与业务布局 - 控股子公司有泽新材聚焦 PI 薄膜研发与性能提升,关注 6G 技术动态,若有需求将凭借技术与产能基础响应市场 [3] - 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广泛布局,产品与主营协同,密切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并积累技术,将评估推进相关合作 [5][6] - 公司积极关注固态电池领域,有泽新材的 PI 薄膜和 CPI 薄膜在固态电池中有重要作用,使用相关 PI 薄膜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300Wh/kg [9][10] - 广州兆润科技主营消费类无人机,后续将在载物无人机领域积累技术,探索无人配送应用;智能叉车已投入使用,提高搬运效率 [10] - 江西欧克博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采用合伙人模式,聚焦吹膜机研发、生产与销售,拓展塑料加工专用设备业务 [11][13] 股份流通与减持 - 公司严格遵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相关法律法规,重视投资者关切,维护股东权益与公司长期价值增长 [3] 销售与订单情况 - 2025 年公司海外销售良好,订单规模同比持续增长,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 [3] - 2025 年生活用纸订单开局良好,2024 年底推出的全自动底部抽纸巾生产线订单反响佳,2024 年 9 月 14 日、2025 年 1 月 8 日分别获得 1.96 亿元、1.27 亿元设备采购协议,预计下半年持续推新品 [7] 生产线优势与发展 - 全自动底部抽纸巾生产线推广是行业升级与消费需求变革驱动的结果,底部抽纸巾替代传统顶抽式产品,推动下游厂商产线升级 [3][4] - 公司全自动底部抽纸生产线技术先进、提供整线交钥匙方案、性价比高,除金红叶外与众多厂商有合作,在手订单良好 [4][5] 产能与生产情况 - 目前公司产能饱满,2025 年春节前完成新购置设备安装,扩招员工,订单按进度交付 [6] 业务模式考量 - 采用合伙人模式开展吹膜机业务,可借助合伙人资源经验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促进技术升级、分散业务风险,提升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产品市场认知度与销售业绩 [7][8][9] “黑灯工厂”应用 - 欧克“黑灯工厂”概念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工业机器人在物料搬运、设备制造、产品检测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与智能化技术融合完善智能化工厂建设 [11] 收并购计划 - 公司收并购计划取决于战略规划,围绕“设备 + 材料”框架,审慎寻找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并购,延续积极稳健策略,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创造长期价值,兼顾内部整合与核心业务投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