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蓝筹精选

搜索文档
我的基金回本了
投资界· 2025-09-27 11:55
以下文章来源于棱镜 ,作者肖望 棱镜 . (ID:lengjing_qqfinance) "五年了,在山顶买的基金终于回本了。"近日,有投资者兴奋地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持仓 基金截图。 腾讯新闻出品栏目,《棱镜》聚焦泛财经深度记录。 回本就跑还是和牛市共舞? 作者 | 肖望 编辑 | 孙春芳 来源 I 棱镜 伴 随 着 上 证 指 数 突 破 3800 点 创 下 十 年 历 史 新 高 , 恒 生 指 数 突 破 2 6 0 0 0 点 , 年 内 涨 幅 近 3 3%,不少投资者欣喜地发现,四五年前基金热潮中买入的基金开始陆续回本甚至赚钱 了。 作为居民理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募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 截至7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5.08万亿元,较去年末新增2 . 2 5万亿元。 随着赚钱效应凸显,基金发行也开始有所回暖。在居民大额存单陆续到期、五年期定期 存款利率跌至1 . 6%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将成为居民存款搬家的重要流向之一。 新一轮财富盛宴中,机会蕴藏在哪些板块?曾备受投资者追捧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如今 表现如何? 今年98%的基金都赚钱了 投 资 者 林 凡 ( 化 名 ) ...
五年前买的基金回本了
投中网· 2025-09-23 07:05
棱镜 . 腾讯新闻出品栏目,《棱镜》聚焦泛财经深度记录。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以下文章来源于棱镜 ,作者肖望 居民存款又流向股市和基金。 作者丨 肖望 编辑丨 孙春芳 来源丨 棱镜 投资者林凡(化名)介绍,由于前两年市场行情震荡,自己已经很久不打开基金账户了,免得烦心。 听闻市场已进入"慢牛"阶段,打开账户时她惊喜发现,2021年入手的多只基金,不仅回本了,其中 两只的收益比例更是超过70%。 "五年了,在山顶买的基金终于回本了。"近日,有投资者兴奋地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持仓基金截图。 伴随着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创下十年历史新高,恒生指数突破26000点,年内涨幅近33%,不少投 资者欣喜地发现,四五年前基金热潮中买入的基金开始陆续回本甚至赚钱了。 作为居民理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募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 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5.08万亿元,较去年末新增2.25万亿元。 随着赚钱效应凸显,基金发行也开始有所回暖。在居民大额存单陆续到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至 1.6%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将成为居民存款搬家的重要流向之一。 今年以来,随着股市交易活跃度提升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的影响探析:直销与代销渠道的结构性影响与相关估算
招商证券· 2025-09-14 08:31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旨在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并规范销售市场秩序 政策围绕认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和客户维护费等关键费用进行结构性调整 预计将推动销售机构从费率竞争转向服务导向 同时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 对直销和代销渠道产生差异化影响 其中代销机构面临更大冲击 尤其以零售投资者为主或依赖机构客户的机构 [1][2][16] 政策背景 - 公募基金费用分为销售环节(认申购费、赎回费)和运作环节(销售服务费、管理费、客户维护费、托管费、交易佣金) 直销模式销售机构为基金管理人 代销模式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第三方平台 [7] - 费率改革分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2023年7月)降低管理费和托管费 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从1.5%降至1.2% 托管费率从0.25%降至0.2%;第二阶段(2024年4月)降低交易佣金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支付总佣金44.72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67.74亿元下降34%;第三阶段(2025年9月)针对销售费用 包括认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和客户维护费 [13][15][16] 降低认申购费 - 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认申购费率上限分别调降至0.8%、0.5%和0.3% 混合型基金下调幅度最大(58%-67%) 普通股票型下调33%-47% [23][26][27] - 直销渠道不得收取认申购费 但因直销以机构客户为主且已有费率折扣 影响较小;代销机构中未实行费率优惠或零售客户占比高的机构受冲击较大 长期可能降低对混合型基金的销售偏好 [2][31][32] - 政策引导销售机构突破单一费率竞争 转向服务导向 并进一步降低投资者参与成本 [2][32] 优化赎回费安排 - 新增债券型基金(不含ETF、同业存单基金)和FOF基金的赎回费约束 持有期少于7日、7-30日和30-6个月的赎回费率分别不低于1.5%、1%和0.5% 且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资产 [34][37][51] - 短债基金受影响显著:未设置持有期/定开周期的规模占比超70% (8400亿元) 其中57%的基金持有满7天后不再收赎回费 政策实施后短期持有成本上升 可能导致需求外溢至短融ETF或同业存单基金 [38][44][45] - 赎回成本上升可能提升场内ETF吸引力 尤其对申赎频繁的被动指数型和增强指数型产品 同时FOF和投顾组合的短期策略灵活性受限 [38][39][51] 规范销售服务费 - 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债券型和货币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上限分别调至0.4%、0.2%和0.15% 持有满一年后不再收取 直销渠道不得收取销售服务费 [52][54][62] - 复合债基、转债基金和货币基金需调降的产品规模占比最大(货币基金72.55%) 短期对货基保有量大的销售机构冲击较大 长期可能促使销售机构提升权益基金占比 [54][62][64] - 代销机构销售服务费收入下降 尤其依赖C份额或机构客户的机构 可能转向非公募产品(如理财、私募)销售 [2][62][63] 聚焦个人客户服务 - 机构投资者非权益基金客户维护费分成上限从30%降至15% 个人投资者权益基金分成上限保持50% 投顾业务不得收取客户维护费 [66][67][69] - 非权益基金占比高、代销占比高的管理人净管理费收入可能提升;以债基/货基为主、机构客户占比高的代销机构客户维护费收入下降(2025年上半年估算下滑6%) [2][69][70] - 政策鼓励代销机构聚焦个人客户服务和权益基金销售 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导向一致 [67][70] 明确平台法律定位 - 明确FISP平台法律定位 鼓励机构投资者通过该平台申赎基金 提升直销操作便捷性 机构投资者直销比例可能进一步提升 [71][72][73] - 对机构客户占比高的代销机构(尤其第三方销售机构)形成冲击 促使其深化个人客户服务或转向非公募产品 [2][73] 影响估算 - 销售服务费:2025年上半年市场整体销售服务费下滑约43% 代销端受影响更大;货币基金因规模大且调降比例高(72.55%)冲击显著 权益基金因费率上限较高可能提升销售机构保有意愿 [2][94] - 客户维护费:2025年上半年估算下滑约6% 其中债券型基金(尤其中长期纯债)因机构投资者占比高受影响较大 货币基金因个人客户占比高影响有限 [2][3][94] - 渠道结构:截至2023年底 直销渠道占比36% 为第一大来源;债券基金以直销为主(机构客户占比高) 股票基金以证券公司主导(占比超50%) FOF和混合基金以商业银行为主 [78][79]
震荡市里的暗线机会 顶流基金经理们 在打这些“先手牌”
搜狐财经· 2025-09-03 17:10
张坤持仓调整 - 易方达蓝筹精选股票仓位由一季度末94.14%降至92.63% 创近三年季报披露最低水平[2] - 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提升至83.84% 为过去10个季度最高位 隐形重仓股(第11-20位)合计占比9.22% 较去年同期18.05%大幅缩减一半[2] - 分众传媒持仓增至2.48亿股(占净值5.18%) 美团-W减仓至900万股(占净值2.94%) 香港交易所持仓100万股(占净值1.09%)[2][3] - 新纳入贝壳-W、超研股份、汉朔科技等7只个股 清退新秀丽、巨子生物、迈瑞医疗等6只个股[3] 葛兰医药板块布局 - 中欧医疗健康持股数量增至142只 较去年同期增加28只 持股换手率61.3% 同比上升25.53个百分点[5] - 创新药个股数量在前二十大持仓中提升至11只 艾力斯和百济神州-U持仓增幅超21倍 泽璟制药-U、百利天恒持仓翻倍[6] - 华东医药成为第一大隐形重仓股 持股2443.95万股(市值9.86亿元) 诺诚健华-U重新纳入持仓(市值3.19亿元)[6] - 中欧医疗健康A在7月1日至9月2日区间回报达24.13% 重仓股中药明康德、华海药业涨幅超46%[6] 行业观点与投资逻辑 - 张坤认为内需悲观预期缺乏长期逻辑基础 居民消费能力受房地产价格下行和物价压力影响 但长期仍看好市场经济转化收入增长的能力[7][8] - 葛兰聚焦创新药械产业链、OTC及消费医疗三大领域 预计政策支撑与投融资环境改善将推动创新药增长 医美、眼科等消费医疗需求有望提升[8] - 创新药领域国产活跃管线数量全球领先 多抗、抗体偶联药物等治疗范式海外授权交易持续活跃[8]
震荡市里的暗线机会,顶流基金经理们在打这些“先手牌”
第一财经· 2025-09-03 12:59
张坤调仓动向 - 易方达蓝筹精选总规模550.47亿元 较去年底下降近一成[2] - 股票仓位由94.14%降至92.63% 创近三年最低水平[2] -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提升至83.84% 隐形重仓股占比由18.05%降至9.22%[2] - 分众传媒持仓增至2.48亿股 占净值比5.18%[2][3] - 美团-W减持780万股 降幅46.43%至900万股[3] - 新纳入贝壳-W等7只个股 均为三年来首次出现[3] - 易方达优质精选同步新进超研股份等6只个股[6] 葛兰调仓动向 - 中欧医疗健康持股142只 较去年同期增加28只[7] - 持股换手率61.3% 同比上升25.53个百分点[7] - 隐形重仓股中创新药个股数量达11只[8] - 艾力斯增持2627.32% 百济神州-U增持2152.55%[9] - 华东医药增持至2443.95万股 成为第一大隐形重仓股[8] - 诺诚健华-U被重新纳入持仓 市值3.19亿元[8] - 中欧医疗健康A在7月1日至9月2日区间回报24.13%[11] 行业配置观点 - 张坤认为内需悲观预期值得商榷 消费能力仍存但预期影响意愿[12] - 房地产价格下行和物价压力影响消费意愿 但长期仍乐观[12] - 葛兰重点配置创新药械产业链 OTC及消费医疗领域[14] - 创新升级 消费复苏及国产替代为医药行业核心驱动力[14] - 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有望持续 消费医疗领域需求增长[14]
大佬最新调仓曝光!张坤大举买入这一板块!还表示:这样的市场机会不常见!主动权益基金大丰收!21只翻倍,平均收益23.83%!
雪球· 2025-08-31 05:04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前8月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平均净值增长率达23.83% [5] -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8.38%和28.79% [5] - 98.19%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 [6] - 603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50%,其中21只超100% [6] - 永赢科技智选A以175.68%的增长率位列第一 [7] 主流指数表现 - 北证50年内涨幅达51.49%,表现最佳 [4] - 科创创业50、科创50、创业板指、中证2000等指数涨幅超30% [4] - 红利指数出现小幅下跌 [4] - 普通股票型基金(28.38%)和偏股混合型基金(28.79%)跑赢创业板指(24.13%)和沪深300(10.33%) [5] 结构性投资机会 - 北交所、创新药、人形机器人、AI、半导体、科创等领域出现结构性机会 [6] - 中航机遇领航A(125.68%)、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120.29%)等基金聚焦科技和医药赛道 [7]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涨幅达119.98% [7] 知名基金经理持仓调整 - 张坤增持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白酒股 [9] - 京东健康、顺丰控股新进易方达蓝筹精选前十大持仓 [9] - 隐形重仓股包括分众传媒、美团、香港交易所等 [9][10] - 朱少醒加仓广东宏大(1500.08万股)和继峰股份(增持200万股至3000万股) [14] - 朱少醒减仓国瓷材料(从3100万股降至2200万股)和昆药集团(减持1000万股) [14] - 葛兰增持华东医药、信立泰、新诺威(增持1391.77万股至2018.39万股) [14][15] - 谢治宇新进吉祥航空(1878.65万股),减仓易点天下和奥比中光 [15] 基金经理后市观点 - 张坤认为内需相关资产被低估,长期悲观预期无逻辑基础 [12] - 葛兰强调创新升级、消费复苏及国产替代为医药行业核心驱动力 [17] - 朱少醒指出企业盈利已筑底,市场估值处于有吸引力位置 [17] - 傅鹏博看好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及高景气行业估值溢价机会 [17]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达20只!新星张璐夺冠!葛兰、谢治宇业绩反攻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14
百亿非货基金规模变化 - 截至二季度末百亿以上规模非货基金达226只 环比一季度增加34只 占全市场非货基金总数约0.98% [1] -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数量为20只 与一季度末持平 [1][2]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总份额为3.12万亿份 较去年底减少1297亿份 缩水幅度约4% [1] - 全市场8302只主动权益基金今年来收益均值为14.31% 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 [1]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与历史对比 - 规模最大产品为易方达蓝筹精选 二季度末规模349.43亿元 较2021年二季度近900亿元规模大幅下降 [2] - 葛兰、谢治宇等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百亿基金规模相比2021年巅峰期均显著缩减 [2]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名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C以57.65%收益位列第一 规模108.69亿元 [3][5] - 中欧医疗健康A和中欧医疗健康C分别以25.55%和24.95%收益位列第二、三名 [3][8] - 兴全合宜A以24.95%收益位列第四 规模140.91亿元 [3][11] -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和易方达消费行业收益为负 分别为-7%和-5% [4]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C产品特征 - 成立于2023年5月 成立以来收益98.14% 基准收益14.59% [5] - 规模从2024年底15.48亿元暴增至108.69亿元 个人投资者占比89.82% [5] - 前五大重仓股均为机器人产业链公司:浙江荣泰(5.45%)、凌云股份(5.07%)、北特科技(5.05%)、震裕科技(4.92%)、双林股份(4.33%) [6] 中欧医疗健康产品特征 - 成立于2016年5月/6月 成立以来收益分别为116.68%和107.17% 基准收益15.83% [8] - 第一大重仓股药明康德占比10.39% 较一季度加仓0.44% 该股二季度以来涨幅达31.14% [8][9] - 前十大重仓股新增百利天恒、信立泰、百济神州、新诺威四只个股 [9] 兴证全球基金产品表现 - 兴全合宜A成立于2018年7月 成立以来收益75.05% 基准收益-1.69% 重仓港股且持仓分散 [11] - 前三大重仓股为小米集团-W(6.28%)、信达生物(5.01%)、中芯国际(4.52%) [12] - 兴全合润A规模218.50亿元 今年收益8.77% 成立以来收益534% 基准收益45.59% [13] 行业投资策略展望 - 机器人产业链关注量产定型节奏和政策支持 重点布局技术壁垒高、供应链优势企业 [7] - 创新药领域看好全球合作深化与临床数据披露 消费医疗受益于健康意识提升和老龄化趋势 [10] - 创新药、智驾汽车、新消费等领域被认为更具现实业绩支撑 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 [15]
那些曾被赋予光环的明星基金经理,跑赢大盘了吗?
36氪· 2025-08-15 01:5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主要指数年内涨幅显著 上证指数上涨9.90% 深证成指上涨10.91% 创业板指上涨16.57% [1]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达19.67% 近一年收益率达38% [1] - 近20位主动权益类明星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超200亿元 投资风格涵盖成长、价值、均衡及主题等多种类型 [2] 医药与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表现 - 葛兰管理3只产品总规模399.08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年内收益率26.60% 中欧医疗创新年内收益率67.85% 中欧明睿新起点年内收益率1.88% [3] -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规模186.66亿元 年内收益率32.11% 近一年收益率51.91% 重仓PCB、光模块、互联网及新能源行业 [3] - 创新药板块成为市场热门赛道 港股创新药持仓贡献显著超额收益 [3] 均衡风格基金经理表现分化 - 谢治宇管理3只产品总规模392.66亿元 兴全合润年内收益率12.84% 兴全合谊年内收益率27.54% 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37.65% [5] - 朱少醒管理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规模235.44亿元 年内收益率9.29% 近一年收益率21.20% 消费股持仓拖累业绩表现 [6] - 均衡配置策略覆盖化工、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电子及计算机等多个行业 [5] 消费风格基金经理面临挑战 - 刘彦春管理6只产品总规模364.30亿元 产品年内收益率介于0.13%-2.43% 近一年最高回报率为12.62% [7] - 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下跌7.83% 白酒指数下跌10.11% 消费需求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业绩承压 [7] -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年内收益率-3.45% 易方达消费精选年内收益率15.97% 港股新兴消费持仓贡献业绩差异 [8] - 张坤管理2只产品总规模388.44亿元 易方达蓝筹精选年内收益率9.51%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12.52% [9] 行业配置与策略有效性 - 港股新兴消费配置成为业绩分化的关键因素 汇添富消费精选两年持有年内收益率17.23% 汇添富消费升级年内收益率26.21% [9] - 赛道选择重要性超越个股选择能力 行业Beta贡献显著高于Alpha贡献 [9] - 长期回撤控制能力被重新定义为明星基金经理的核心评价标准 [9]
指数新高下基金困局:萧楠、刘彦春等百亿基金滞涨
搜狐财经· 2025-08-14 12:10
指数与基金表现分化 - 沪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创近四年新高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同步站上年内峰值 两市成交额时隔114个交易日重返2万亿元大关 超2700只个股上涨[1] - 全市场超1.3万只基金中仍有2700余只产品单位净值低于去年10月8日水平 指数火热行情未传导至全市场基金[1] - 尽管超半数基金年内实现正收益 但部分基金净值修复进程滞后 权益类基金现象尤为突出[2][3] 百亿级权益基金表现 -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单位净值较去年10月下跌0.498元至3.468元 年内收益-3.48% 规模168.54亿元[1][5] - 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单位净值下滑0.285元至1.745元 年内回报-0.17% 规模188.54亿元[1][7] -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A单位净值微跌0.11元至2.623元 尽管年内收益达8.22%[1][9] -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净值存在0.077元缺口 年内回报7.87% 规模349.43亿元[1][11] - 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A净值微跌0.014元至0.82元 年内上涨9.23% 规模130.81亿元[1][15] - 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A和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A净值均较去年10月微跌0.008元 年内收益分别为2.71%与4.58%[1][15] 净值修复滞后原因 - 深坑效应持续影响 去年四季度市场调整导致部分基金净值大幅回撤 今年涨幅未能覆盖前期亏损[13] - 持仓与市场主线错配 消费 金融等传统板块表现平淡 重仓白酒 家电个股年内平均涨幅不足5% 显著落后于AI硬件板块30%+涨幅[3][13] - 规模过大导致调仓灵活性下降 难以快速跟上市场风格切换[14] - 路径依赖现象突出 部分基金经理固守长期持仓策略 未能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14] 行业与个股表现 - 有色金属 AI硬件等成长板块领涨[1] - 易方达消费行业前十大重仓股中白酒 家电占比超60% 美的集团持仓市值15.70亿元占基金净值9.32% 贵州茅台持仓市值15.47亿元占9.18%[6] - 泉果旭源重仓的美团-W跌幅19.58% 立讯精密跌幅15.16% 拖累净值修复[15]
那些曾被赋予光环的明星基金经理,跑赢大盘了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1:4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年内呈现震荡上行牛市行情 上证指数年内涨幅9.90% 深证成指上涨10.91% 创业板指涨幅16.57% [2] - 万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达19.67% 近一年收益率高达38% 显著跑赢大盘指数 [2] - 近20位主动权益类明星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超200亿元 投资风格涵盖成长/价值/均衡/主题等多种类型 [3] 医药与成长风格表现 - 葛兰管理的3只医疗主题基金合计规模399.08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中欧明睿新起点年内收益率分别为26.60%/67.85%/1.88% [5] - 中欧医疗创新因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近一年回报率达87.93% 显著优于非港股配置产品 [5] -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规模186.66亿元 年内回报32.11% 重仓PCB/光模块/互联网/新能源/医药等行业 [5] - 傅鹏博二季度调整持仓 增加医药板块配置 涉及创新药和AI医学子行业 [6] 均衡风格分化表现 - 谢治宇管理3只产品总规模392.66亿元 兴全合润/兴全合谊/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12.84%/27.54%/37.65% [8] - 谢治宇采用跨行业均衡配置策略 持仓覆盖化工/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电子/计算机/金融/科技等领域 [8] -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规模235.44亿元 年内收益率9.29% 消费股拖累业绩 白酒股因行业调整显著回调 [9] 消费风格面临压力 - 刘彦春6只消费主题基金总规模364.30亿元 年内收益率仅0.13%-2.43% 白酒指数年内下跌10.11% [11] -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年内收益-3.45% 主因重仓传统白酒股 而配置港股新兴消费的易方达消费精选收益率达15.97% [12] - 张坤两只产品总规模388.44亿元 易方达蓝筹精选/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9.51%/12.52% [13] - 胡昕炜3只消费主题基金表现分化 汇添富消费升级因配置港股新兴消费年内收益率达26.21% [13] 行业趋势观察 - 创新药和成长板块成为年内最强赛道 医药主题基金普遍获得超额收益 [5][6] - 消费板块整体低迷 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下跌7.83% 传统消费股面临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压力 [11][12] - 市场呈现极端分化特征 行业Beta收益贡献显著超过基金经理Alpha选股能力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