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早餐机
icon
搜索文档
募资缩水超1.4亿,“空气炸锅第一股”增收不增利?
36氪· 2025-09-10 12:42
募资调整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由6.24亿元降至不超过4.82亿元 募资金额缩水1.42亿元 降幅高达23% [1] - 募投项目为中意产业园智能厨房家电建设项目(二期) 拟投资总额80,672.14万元 募集资金拟投入额48,247.49万元 [2] - 募投项目旨在缓解厨房小家电制造产能瓶颈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巩固现有业务并拓展新发展空间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 同比增长34.53% 净利润5371.22万元 同比下降21.04% [3] - 2024年营收20.59亿元 同比增长32% 归母净利润1.4亿元 同比下滑31% [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7049.06万元 三费占营收比6.09% 同比增加114.91% [6] 成本结构 - 2024年销售费用29,994,781.96元 较2023年增长73.71% 其中电商平台推广服务费增至12,796,180.92元 [5] - 2024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0.49%至64,307,406.95元 职工薪酬从21,330,992.44元增至36,584,122.85元 [5] - 总经理胡东升2024年薪酬228.1万元 较2023年涨薪28.4万元 [5] 资产负债 - 2022年末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37%、32.78%、56.68% [6] - 2025年上半年末资产负债率升至61.52% 杠杆抬升明显 [6]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69,453,208.34元 较上年同比增长7.01% 研发人员286人占公司总人数17.90% [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159万元 同比增长6.31% [8] - 累计获得专利353项 开展空气炸锅等家电产品AI智能烹饪算法研究 [9] 产品布局 - 咖啡机、制冰机、奶泡机等新品类已实现部分量产交付 [9] - 自研蒸烤炸一体机初步尝试品牌直销 扫地机一代产品已实现交付 [9] - 空气炸锅、烤箱空气炸、炒菜空气炸等产品持续推进 [9] 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小家电市场规模1336.5亿美元 占小家电近53% 预计2029年达1703.3亿美元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4.97% [7] - 2024年中国厨房小家电市场收入308.5亿美元 2029年预计达378.0亿美元 [7] - 空气炸锅、咖啡机、早餐机等新兴厨房小家电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7] 业务拓展 - 公司斩获SharkNinja意向订单 预计国内国外厂区同步生产 [10] - 泰国厂区自4月初已顺利承接部分订单并完成有效交付 [10] - 中意厂区一期工程进入项目验收阶段 同步推进二期项目 [10]
断舍离后才发现:这些东西都是“消费陷阱”啊,别再乱花钱了!
搜狐财经· 2025-08-24 22:52
功能单一的小家电 - 小家电种类繁多但实际使用率低 多数产品仅使用一两次后闲置[3][6] - 酸奶机存在原料准备麻烦 等待时间长和清洗费劲等问题[8] - 早餐机 豆浆机和煮蛋器等产品存在空间小 清洁难或功能可被替代等缺陷[10] - 这些产品的功能大多可被现有锅具或微波炉取代 属于不必要的消费[12] 服装消费陷阱 - 节日限定款服装节日后难以穿着 且来年新款上市会导致过时[18] - 网红流行款服装可能不适合消费者 脱离滤镜后效果打折且更新速度快[20] - 廉价服装因面料粗 做工差 变形或褪色等问题 穿着次数有限且浪费资金[22] 过度使用收纳工具 - 过度使用收纳盒会导致视觉拥挤和空间浪费 且消耗时间精力[26] - 大量使用收纳盒可能造成收纳盒闲置 因购买过多或尺寸不符[28] - 真正有效的收纳依赖于生活习惯培养而非工具数量增加[30] 生活用品囤积 - 生活用品囤积需要足够收纳空间 否则会占据宝贵空间导致混乱[32] - 未及时消耗的囤积生活用品可能面临过期浪费情况[34] - 按需采购可避免空间压力和节省开支[36] 会员卡消费模式 - 储蓄式会员卡通过折扣或积分优惠刺激不必要的消费欲望[38] - 美容店会员卡可能导致为消耗余额而频繁消费 增加总支出[39] - 商家跑路风险会使储值会员卡作废 造成资金损失[41] 电子产品更换 - 电子产品一年一换虽提升体验但成本高达数千至上万元[43] - 淘汰的电子产品及配件会闲置并占据空间[45] - 手机壳 数据线和充电器等配件留存无用却难以丢弃[46]
泡泡玛特进军家电业?新增日用家电零售业务
扬子晚报网· 2025-08-22 12:56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20日,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为王宁,注册资本为2亿人民币(20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为2亿人民币 [2] - 公司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行业分类为文化艺术业,参保人数为1571人(2024年报),人员规模为1000-4999人 [2] - 公司由POP MART(HONG KONG)HOLDING LIMITED全资持股,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园四区13号楼-4至33层101内A座36层3606室 [2] 经营范围变更 - 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发生经营范围变更,新增日用家电零售、家用电器销售、日用百货销售、纸制品销售等业务 [1][3] - 变更前经营范围包括工艺美术品批发、玩具销售、服装零售等,变更后新增家电零售、百货销售等类别 [3] - 许可项目包括餐饮服务、出版物零售、拍卖业务,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 [3] 业务扩展动态 - 公司近期通过招聘平台招募冰箱、小家电领域开发设计人才,薪资范围为12000-45000元,工作地点覆盖深圳、东莞、上海、北京等地 [3] - 部分岗位明确要求冰箱、咖啡机、早餐机、电水壶等相关经验,并标注该项目为"A+及以上大投入项目" [3]
智能小家电市场依然大
经济日报· 2025-07-30 22:20
小家电市场表现 - 生活电器和厨房小家电销售额占比较高 电煮锅 腿部按摩器 蒸汽清洁机等小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快 [1] - 小家电便携小巧 存放使用方便 对小户型家庭和租房群体友好 [1] - 野外露营热潮带动小家电迅速出圈 高颜值俘获年轻消费者 [1] 小家电受欢迎原因 - 定位精准 满足"一人经济""颜值经济""银发经济"需求 [1] - 自带"高颜值""悦己消费""快速迭代"特性 符合个性化和高品质生活方式追求 [1]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 增强市场竞争力 [1] 小家电现存问题 - 部分产品始于颜值却终于功能 实用度不及预期导致闲置 [1] - 空气炸锅和早餐机等曾被列入年度十大"无用"商品 [1] - 清洁不便导致使用频率降低 食物残留滋生细菌 [2] 小家电改进方向 - 增加健康属性或功能 满足营养健康生活方式需求 [2] - 提升智能化水平 通过智能算法提供健康菜单和少油少盐烹饪功能 [2] - 优化产品设计 实现易清洁 易拆卸结构或全面自清洁能力 [2]
被“全球用户喜爱”背后:是什么成就了小熊电器
品牌价值分水岭 - 被需要与被认可的品牌建立在产品功能、性价比和实用性上,本质是交易性关系 [3] - 被喜爱的品牌建立在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上,用户愿意支付溢价并形成依赖关系 [3] - 小熊电器超越功能需求,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结,直抵品牌价值核心 [3] 品牌符号与生活方式 - 被喜爱品牌成为生活方式的代名词,用户看重品牌而非单一产品 [5] - 小熊电器代表轻松愉悦的品质生活,成为连接用户与品质生活的桥梁 [5][9] - 公司提供8大场景解决方案,覆盖烹饪创作、元气早餐等生活场景,简化用户选择 [9] 品牌发展三阶段 - 创意新奇阶段:通过酸奶机等差异化产品切入市场,在细分领域被需要 [10] - 品质信任阶段:布局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在大众市场被认可 [10] - 生活方式阶段:构建场景化解决方案,向生活方式品牌进化 [10] 核心竞争力支撑 - 用户体系:拥有千万级会员和亿级用户数据库,每年新品用户调研数据达2万+ [12] - 研发体系:近600名研发人员,自主研发超90个品类、1000多款产品,3700余项国家专利 [12] - 制造体系:5大智能制造基地,2000㎡测试评价中心确保高效高质交付 [13] 行业趋势与启示 - 情感共鸣比功能满足更能创造品牌忠诚,小熊电器19年历程印证这一趋势 [15] - 中国品牌正从"生产好的产品"向"定义好的生活"转型 [15]
从小家电到生活方式:小熊电器的品牌转型启示录
金投网· 2025-07-01 02:36
公司转型战略 - 公司正从小家电制造商向生活方式品牌转型,核心驱动力是消费逻辑从产品功能转向生活体验的变革 [1] - 84%的消费者更注重情绪价值,倾向于购买"能让自己开心的产品" [1] - 产品思维从单一功能提供转向场景解决方案,例如推出烹饪创作、元气早餐、精致洗护等8大场景方案 [2][3] - 品牌价值重构为"轻松愉悦品质生活"的代名词,用户选择动机从产品功能转向品牌代表的整体生活方式 [3][4] 产品与场景创新 - 元气早餐场景方案包含早安破壁机、早餐机和多士炉,实现几分钟完成营养早餐 [3] - 精致洗护场景覆盖衣物从洗、烘、熨到穿的全流程,支持手机小程序远程控制滚筒智洗舱 [3] - 轻松喂养场景提供消毒泡奶一体机、无水暖摇奶器等设备,实现40℃恒温热风系统,解决0气泡、0结块等痛点 [4] - 双舱洗衣机和可拆洗破壁机等产品直接源自用户反馈,体现"用户直达计划"的精准洞察 [5][6] 研发与制造能力 - 构建三级研发体系,研发周期显著短于行业传统数月周期,拥有近600名研发人员 [6] - 自主研发超90个品类、1000多款型号,累计获得3700多项国家专利 [6]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48%,持续加码创新投入 [6] - 5大智能制造基地包含4个整机工厂及核心零部件工厂,配备2000㎡测试评价中心和十几个专业实验室 [6] 行业趋势洞察 - 行业竞争焦点从价格战和功能迭代转向对生活体验的理解与满足 [1] - 未来赢家需同时扎根制造业本质与消费者需求,实现"产品-场景-情绪"三重价值绑定 [7]
证监会等六部委发文:大力支持消费类企业上市 | 6月26日早报
搜狐财经· 2025-06-26 01:35
明星品牌 - 泡泡玛特疑似进军家电行业,正在招聘冰箱、咖啡机、早餐机、电水壶等领域人才,薪资范围12000-45000元,工作地点包括深圳、东莞、上海、北京等,该项目被标注为A+及以上大投入项目 [2] - 麦当劳和Krispy Kreme终止在美国的合作关系,原计划在1.4万家麦当劳门店供应甜甜圈,但实际仅2400家门店执行,合作因成本管控困难于7月前终止 [2] - 永辉超市聘任佘咸平为新任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负责商品采购管理体系建设,佘咸平拥有丰富零售业供应链经验 [2] - 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全国总门店数突破2200家,去年新增超1500家门店,平均每天新增2.7家,并在下姜村设立"栀子花绿茶实验室"开展产业合作 [3][4] - 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品牌The Ordinary将入驻天猫,并与天猫合作推出首家AI美妆旗舰店 [5] 创富榜与行业趋势 - 《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500位企业家总持股市值13.7万亿元,同比上涨11%,平均持股市值273.8亿元,上榜门槛66.2亿元,张一鸣以4815.7亿元持股估值首次问鼎首富 [6] - TMT、医药生物、日用消费品为创富前三赛道,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以1846亿元持股估值晋级前十,雷军身家同比上涨96%至2010亿元 [6][7] 消费平台与零售数据 - 618大促期间美妆护肤全网销售额达575亿元(美容护肤432亿元,彩妆香水143亿元),同比增长63.35% [8] - 京东七鲜华北地区冰饮销量同比激增100%,啤酒销量增长125%,青岛啤酒原浆13度1L销量同比增7倍,哈根达斯香草焦糖扁桃仁冰淇淋销量同比增144% [9] - 京东物流开始招募全职骑手参与外卖配送服务,并在营业部设立副站长岗位管理骑手 [10] 投融资及财报 - 雅居乐全售调味品公司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25.8991%股权,套现2.3亿元,预计亏损2630.3万元 [11] - Tims天好中国第一季度营收3亿元,同比下降9.5%,净亏5890万元,门店总数1024家(自营569家,加盟455家) [12] - 老乡鸡计划7月9日启动香港上市NDR,此前递表港交所,募资拟用于供应链布局、门店扩张、IT能力提升等 [13] 消费动态 - 顺丰不再揽收电池类产品包括罗马仕充电宝,因自燃风险管控 [13] - 安克创新召回186万件充电宝(国内71万件,美国115.8万件),均为代工产品 [13] 宏观政策 - 证监会等六部委发文支持消费类企业上市,以金融手段提振消费 [14]
泡泡玛特疑进军家电行业
第一财经· 2025-06-24 12:06
泡泡玛特进军家电行业 - 公司近期在招聘平台上发布家电领域相关职位,包括小家电采购主管、家电品质专家、研发工程师等,薪资范围为12000-45000元/月,工作地点覆盖深圳、东莞、上海、北京等地 [1] - 部分岗位明确要求冰箱、咖啡机、早餐机、电水壶等产品经验,并标注该项目为"A+及以上大投入项目",显示公司可能计划大规模布局家电领域 [1] - 招聘的工业设计(小家电)岗位月薪达15000-30000元,高于其他技术岗位(如首饰设计师13000-30000元),反映家电业务优先级较高 [2][3] 公司业务拓展动态 - 关联公司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文化艺术交流、工艺美术品批发等,由香港母公司全资控股 [1] - 同步招聘多元化岗位:包括商业企划(13000-18000元)、数据分析师(15000-25000元)、海外店铺设计师(18000-25000元),显示业务全球化与数字化布局 [3] - 基层岗位如全职店员薪资较低(6000-8000元),与核心研发岗位形成显著差异,反映人才结构分层明显 [3] 招聘地域与职能分布 - 技术类岗位集中在一线城市:上海徐汇区(工业设计)、北京朝阳区(数据分析)、东莞(质量合规工程师),匹配家电产业链集群分布 [3] - 非技术岗位地域覆盖更广:如北京亦庄天街店店员岗位,体现线下渠道下沉策略 [3] - 深圳、上海两地同时招聘家电研发与设计岗,可能设立双研发中心以整合供应链资源 [1][3]
从"卷量"转向"质取" 厨房小家电苦练"内功"拥抱市场
行业现状 - 厨房小家电行业业绩分化明显 背后原因是多元化和国际化业务进展差异 [1] - 2020-2021年宅经济拉动销量增长 2022年需求放缓导致销量下滑 2023年直播电商带动部分品牌回暖但整体仍不及2021年水平 [2] - 2023年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609亿元 同比下降0.8% 其中健康养生品类和多功能集成品类增长 西式烘焙料理类下滑 [2] - 行业处于市场需求转弱、去库存阶段 价格战导致产品单价下滑 营收增速整体放缓 [2] 市场竞争 - 产品技术门槛低导致价格战无法回避 线上渠道红利消失迫使企业全渠道布局 [3] - 老品牌经典单品渗透率饱和 新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爆款 [2] - 300元以下产品线上零售额占比59.2% 同比增长2.2% 千元以上产品占比14.8% 同比增长1.7% 显示高端化趋势 [7] 国际化战略 - 出海成为行业共识 2023年厨房小家电出口199亿美元 同比增长9.1% 出口数量10.4亿台 同比增长18.6% [4] - 苏泊尔外贸收入75.02亿元 同比增长21.07% 内销收入149.25亿元 同比下降1.21% [4] - 新宝股份国外营收131.55亿元 同比增长21.68% 国内营收36.66亿元 同比下降4.42% [4] - 小熊电器国外营收6.68亿元 同比增长80.81% 国内营收40.90亿元 同比下降5.81% [4] - 出海主要采取全球代工和收购成熟品牌两条路线 目前仍以贴牌代工为主 [5] 产品创新 - 小家电具有快消品属性 需要快速迭代 某企业每年推出80多款新品 平均每4天一款 [6] - 产品细分程度高 如煎烤机有不同功能、盘型和定制压纹 [6] - 企业从单一产品转向多功能研发 通过提高附加值拓展增长空间 [7] - 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有科技含量、功能实用的智能小家电买单 [8] 渠道变革 - 传统线下经销模式不适合小家电 直播电商、社交平台等新渠道更能连接消费者 [7] - 企业形成"内容种草、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新营销打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