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贷

搜索文档
从“科技银”到“活力橙” 交通银行六赴服贸之约
金融时报· 2025-09-16 02:13
参展概况 - 公司连续第6年受邀参展服贸会 围绕"交融共进、通向未来"主题打造科技感综合展区 展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创新实践[1] - 展区采用双色主题设计 对公业务以"交行蓝+科技银"为主色调 零售业务以"交行蓝+活力橙"为主色调 分别展示企业服务和惠民金融服务[1] - 集中展示金融"五篇大文章"及跨境金融领域成果 包括交银火炬贷 交银创投贷 外贸快贷 碳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1] 科技金融业务 - 针对成长期科技型小微企业推出"交银火炬贷" 通过六大核额及两大增额维度搭建大数据审批模型 解决融资难题[2] - "交银创投贷"采用贷款加外部直投的投贷联动模式 与北京市优质投资机构合作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2] - "交银园区贷"通过一码通扫和线上产品合集对接园区企业全周期融资需求 提供信贷支持 投贷联动和场景赋能多方位服务[2] 跨境金融服务 - 打造"交联世界 汇通全球"跨境金融专区 通过外贸快贷 电商通 智汇班列等解决方案为走出去和引进来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2] - 作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主力军 公司持续完善跨境金融产品体系[2] 民生金融服务 - 京津冀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 通过智易通机具可办理北京政务事项130余项 查询打印雄安政务和天津政务200余项[3] - 独家承建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系统 通过收 支 查 管四维闭环管理守护新市民安居[3] - 银发经济板块整合养老金账户 养老理财 保险 信托等多元化服务 提供账户 产品 服务一站式资源对接[3] 零售金融产品 - 零售信贷及信用卡板块聚焦小微经营 个人消费和个人购车场景 推出惠民贷 交银车贷和最红星期五等惠民产品及活动[3] - 通过特色金融产品助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3] 互动活动策划 - 硬件钱包专区展示有朋 玉佩等高颜值卡面设计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元素[4] - 开展特色属性IP周边盲盒满减活动 提供托特包 纸扇和手机架等周边产品[4] - 举办资金管理大讲堂 助企出海宣讲和反诈是门必修课等多场推介交流活动[4]
交通银行:六赴服贸之约 展示金融创新实践成果
人民网· 2025-09-11 00:57
金融服务创新 - 公司围绕"交融共进、通向未来"主题展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区域发展和民生领域的创新实践[1] - 推出"交银火炬贷"通过六大核额及两大增额维度搭建大数据审批模型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1] - "交银创投贷"采用贷款+外部直投模式与北京投资机构合作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1] - "交银园区贷"通过一码通扫和线上产品合集对接园区企业全周期融资需求[1] - 跨境金融专区提供外贸快贷、电商通、智汇班列等解决方案支持企业跨境发展[1] 民生服务拓展 - 公司聚焦扩内需促消费、数字政务和银发经济领域提升金融服务能力[2] - 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支持130余项北京政务和200余项雄安、天津政务事项办理[2] - 独家承建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系统通过收支配查四维闭环守护新市民安居[2] - 银发经济板块整合养老金账户、理财、保险、信托等提供一站式服务[2] - 零售信贷推出惠民贷、交银车贷和最红星期五活动助力消费市场发展[2] 数字金融推广 - 公司策划数字人民币互动活动展示有朋、玉佩等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硬件钱包[3] - 开展数字人民币IP周边盲盒满减活动提供托特包、纸扇、手机架等特色周边产品[3] - 举办资金管理大讲堂、助企出海宣讲和反诈必修课等多场推介交流活动[3]
交通银行亮相2025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
证券日报· 2025-09-10 11:36
参展概况与主题 - 交通银行连续六年受邀参展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展 围绕交融共进通向未来主题打造科技感综合展区 [2] - 展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百姓民生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为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交流合作注入金融动能 [2]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及跨境金融等领域成效亮点 携交银火炬贷 交银创投贷 外贸快贷 碳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参展 [2]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 交银火炬贷针对成长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 以六大核额及两大增额维度搭建特色大数据审批模型 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3] - 交银创投贷采用贷款加外部直投投贷联动模式 与北京市优质投资机构合作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3] - 交银园区贷通过一码通扫线上产品合集对接园区企业全周期融资需求 提供信贷支持加投贷联动加场景赋能多方位金融服务 [3] 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 打造交联世界汇通全球跨境金融专区 通过外贸快贷 电商通 智汇班列等解决方案为走出去和引进来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3] - 作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主力军 支持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更深层次交流合作 [3] 区域协同与民生服务 - 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通过智易通机具办理130余项北京政务事项及200余项雄安政务天津政务 包括社保 公积金 不动产等查询打印服务 [3] - 独家承建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系统 通过收 支 查 管四维闭环守护新市民安居需求 [4] 零售业务与场景金融 - 银发经济板块整合养老金账户 养老理财 保险 信托等多元化服务 提供账户 产品 服务一站式资源对接 [4] - 零售信贷及信用卡板块聚焦小微经营 个人消费 个人购车等场景 推介惠民贷 交银车贷 最红星期五等惠民产品及活动 [4] 数字人民币推广与互动 - 硬件钱包专区展示有朋 玉佩等高颜值卡面设计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4] - 开展数字人民币IP周边盲盒满减活动 提供托特包 纸扇 手机架等特色周边产品 [4] - 策划多场特色互动活动提高观众参与度及数字人民币认知程度 [4] 配套活动与知识传播 - 举办资金管理大讲堂 助企出海宣讲 反诈是门必修课等多场推介交流活动 [4]
上海为个体工商户送上“精准服务大礼包”激发个体经济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06 11:50
政策支持措施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精准服务大礼包 包括助力转企 增加订单和缓解资金压力[1] - 服务月活动设置政策宣传和个转企服务两个专区 通过政策集市形式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实现政策广覆盖[1] - 金融帮扶专区邀请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和保险同业公会入驻 提供名特优新专享贷等专属金融产品[3] 个转企改革方案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 将注销新设流程整合为多部门一站式办理[2] - 个转企服务专区提供当场申报当场审批极速通道 市场监管局联合税务局搭建登记快车道[2] - 案例显示同济大学研究生通过全程网办完成个转企变更 解决招投标资质和社保缴纳限制[2] 个体工商户分类培育 - 2024年上海共有成长型个体工商户47032户和发展型个体工商户11997户[2] - 全市评选出名特优新商户563户 基于商户自主申报和部门推荐[2] -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个体工商户制定差异化服务策略 重点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5] 服务月活动规划 - 服务月首日活动聚焦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培育 搭建政策对接桥梁并打通服务落地最后一公里[5] - 活动期间全市各区将开展丰富服务活动 通过政策赋能和服务提质激发个体经济活力[5] - 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协调各成员单位协同发力 做活做新做亮服务月品牌[5]
个人消费贷款“国补”正式启动!这份省钱攻略请收好
搜狐财经· 2025-09-01 11:32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实施 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1]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同一贷款人在同一机构最高享受3000元补贴 [3] 银行执行与产品覆盖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等机构已在手机银行APP上线贴息申请专区 支持线上一键申请 [2] - 交通银行贴息产品涵盖惠民贷 惠民装修贷 交银车贷等 中国银行包括中银e贷 随心智贷等 浦发银行覆盖i车贷和浦闪贷等 [3] - 银行在收取贷款利息时自动扣减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 消费者无需走报销流程 [2] 贴息计算与受益案例 - 以年利率3%的5万元消费贷款为例 享受1个百分点财政贴息后可节省利息支出500元 [2] - 政策期内多次消费可累计贴息 同一银行最高补贴3000元 [2][3] - 贴息覆盖日常小额消费 大额商品消费(如汽车 家居 电子产品)以及服务消费(旅游 医疗 教育培训) [3] 资金用途规范 - 消费贷款需用于真实合理消费 不得违规用于投资理财等非消费领域 [4] - 消费者应基于实际需求申请贷款 避免因额度高或利率低而随意办理 [4]
个人消费贷贴息今日启动,最高可享3000元补贴
贝壳财经· 2025-09-01 08:35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1] - 消费者通过指定贷款机构申请消费贷款并用于实际消费可享受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每人在单家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1] -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普遍为3% 政策执行后消费者实际承担利率有望降至2%左右 [1] 贴息适用范围 - 贴息覆盖两类消费: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 以及5万元及以上的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1] - 消费贷款资金必须实际用于消费支出 包括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1] 贴息计算规则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 多笔叠加后单家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 [2]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 多笔叠加后加上小额消费贴息 单家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2] - 贷款机构办理贴息业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2] 指定金融机构范围 - 政策指定23家贷款机构 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2] - 这些机构均为地域覆盖面广、消费者日常接触较多的金融机构 [2] 银行产品与实施方式 - 交通银行贴息产品包括惠民贷、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等 [2] - 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已在手机银行APP上线消费贷款贴息专区 消费者可查询贴息金额和明细 [3] - 银行系统自动识别消费者账户消费交易信息并自动开展贴息操作 [2] 贴息申请流程 - 工商银行客户可通过APP或营业网点办理个人消费贷款 并签署财政贴息服务协议 [3] - 在贷款结息日系统自动进行贴息操作 直接扣减贴息资金 [3] - 农业银行对系统未能识别的消费 客户可通过提供真实消费发票申请人工审核 [4] 资金用途监管 - 消费者将贷款资金提现或转账给个人、扫商户个人收款码付款可能导致无法贴息 因银行难以判断资金真实用途 [4] - 建议直接在消费场景使用消费贷款 或通过借记卡刷卡消费、商户对公二维码扫码消费 [4] - 刷信用卡消费不纳入贴息范围 [4] 风险控制措施 - 农业银行严格禁止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行为 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 [5] - 对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 将扣减或追回资金 并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依法处理 [5] - 金融机构需优化贴息资金审核和发放流程 消费者应配合合理要求 [5]
消费贷贴息今日开闸,申请攻略看这里!
齐鲁晚报· 2025-09-01 06:17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1] - 贴息政策要求贷款资金实际用于消费 且银行需通过账户交易信息识别消费用途 [1] - 财政贴息与服务业主休贷款贴息政策协同实施 共同刺激消费市场 [1] 银行实施情况 - 工商银行APP提供消费贷贴息协议签署功能 通过短信验证即可申请 [3] - 农业银行APP设立"双贴息"专区 兴业银行开设贴息申请与进度查询专区 [6][9] - 银行在收取贷款利息时自动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消费者无需额外报销流程 [13] - 存量贷款若消费行为发生在9月1日后 签署补充协议后可享受贴息 [13] 贴息计算方式 - 以5万元贷款年利率3%为例 1个百分点贴息可节省500元利息支出 [13] - 单家银行最高贴息金额为3000元 政策期内多次消费可累计贴息 [13] - 现金消费或转账需提交发票审核 通过POS机或扫码消费可自动识别贴息 [13] 覆盖产品范围 - 工商银行涵盖融e借、房产抵押组合贷、汽车贷款等 排除信用卡和住房贷款 [14] - 交通银行包括惠民贷、家居贷、车贷等 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除外 [14] - 中国银行中银e贷、浦发银行i车贷、华夏银行龙e贷等主流产品均支持贴息 [14] 风险管控措施 - 银行禁止虚假交易和中介包装贷 违规套取贴息将追回资金 [15] - 浦发银行明确套取贴息需承担法律责任 严重者纳入黑名单 [15] - 金融机构需加强贷款用途管控 减少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 [15] 政策影响分析 - 财政贴息直接降低居民信贷成本 提升金融杠杆消费意愿 [16] - 刺激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投放 稳定利率水平 [16] - 建设银行预计政策将促进个人消费贷款有效增长 [19] - 邮储银行认为政策有助于释放消费需求 推动业务健康发展 [19] - 政策需与以旧换新补贴、养老再贷款等工具形成协同效应 [19]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今日开闸! 多家银行提前预热,五大热点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8-31 16:14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 覆盖居民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贷款本金计算)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2]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2] 银行推广动态 - 中国银行通过深圳市分行和河南省分行宣传中银E贷、随心智贷产品 活动期间成功签约可获得50元微信立减金[3] -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广"快贷""建易贷"产品 宣传最高可享受3000元财政贴息[3] - 浦发银行明确i车贷、浦闪贷产品支持贴息政策[3] - 华夏银行推广龙e贷、菁英贷产品 并在手机银行首页新增"消贷贴息服务"入口[3][4] - 交通银行贴息产品清单包括惠民贷、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等8类产品 但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贴息[4] - 中信银行自营个人消费贷款(含房抵贷、信秒贷、汽车消费贷等9类)可享贴息 但平台合作类贷款(如花呗、借呗)实施方案未落实[5] 操作实施细节 - 申请流程与普通贷款无明显区别 系统可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开展贴息(如农业银行、平安银行)[7] - 对系统未识别的消费 客户可通过提供真实发票申请人工审核(农业银行)[7] - 贴息政策覆盖政策实施期间符合条件的新老客户 浦发银行明确已审批未提款的存量贷款在政策实施后也可享受贴息[8] - 贴息资金通过直接扣减利息方式发放(交通银行、农业银行) 无需额外申请资金拨付[8][9] - 业务仅支持银行官方渠道(营业网点、手机银行) 不支持第三方平台办理(兴业银行、浦发银行)[10][11] - 办理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12]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今日开闸!多家银行提前预热,五大热点全解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14:52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1]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2]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2] - 单家机构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2] 银行产品覆盖情况 - 中国银行中银E贷、随心智贷支持贴息 [3] - 建设银行快贷、建易贷纳入贴息范围 [3] - 浦发银行i车贷、浦闪贷符合贴息条件 [3] - 华夏银行龙e贷、菁英贷可享受贴息 [3] - 交通银行惠民贷、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进入产品清单 [4] - 中信银行房抵消费贷款、金融资产质押消费贷款、线下信用消费贷款、信秒贷、贝壳信秒贷、尊享信秒贷、固定场景消费贷(装修场景)、汽车消费贷款、车辆附加贷款支持贴息 [5] 银行推广举措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推出签约即赠50元微信立减金活动 [3] - 华夏银行手机银行设置"消贷贴息服务"专属入口 [4] - 多家银行优化智能客服系统预设贴息相关问题解答 [4] - 交通银行明确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贴息 [4] - 中信银行平台合作类贷款(花呗、借呗、放心借、美团生活费)贴息方案尚未落实 [6] 贴息申请流程 - 农业银行系统可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开展贴息 [8] - 平安银行客户需在口袋银行选择借据申请贴息 5万元以下消费自动识别流水 5万元以上需上传发票 [8] - 客户需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查询贷款发放账户 [8] - 未签署协议不影响正常申请和使用贷款 [8] 客户资格与资金发放 - 交通银行明确政策期间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可享受贴息 [9] - 浦发银行允许政策实施前已审批未提款的贷款在符合条件后享受贴息 [9] - 贴息资金在结息时直接扣减应缴利息 [9] - 农业银行采用相同贴息资金发放方式 [10] 办理渠道与费用 - 兴业银行限定营业网点和手机银行为官方办理渠道 [11] - 浦发银行强调不委托第三方办理贴息业务 [11] - 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均声明不收取任何贴息业务费用 [13]
明起开闸!你的个人消费贷款能否贴息、怎么向银行申请,指南来了
贝壳财经· 2025-08-31 12:23
政策启动与银行准备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持续至2026年8月31日 [3] - 多家银行已完成系统开发、流程制定及人员培训,包括光大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 [1][3][4][5] - 银行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预热海报、问答及宣传材料,推广贴息政策 [6] 申请流程与操作方式 -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或营业网点办理贷款并签署贴息协议,系统在结息日自动扣减贴息资金 [14] - 部分银行(如平安银行、广发银行)在手机银行App中嵌入"申请贴息"按钮,中国银行将协议签署嵌入贷款流程 [15][16] - 银行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无法自动识别的需提供消费发票申请人工审核 [16] 贴息产品范围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等),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8] - 工商银行参与产品包括融e借、个人汽车贷款等;交通银行涵盖惠民贷、交银车贷等8类产品;中信银行包含房抵消费贷、信秒贷等 [18][20][21][22] - 不参与贴息的产品包括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车位贷及个人助学贷款 [23] 特殊情况处理 - 存续个人消费贷款(政策执行期内未结清的贷款)可享受贴息,但9月1日前已完成资金支付的除外 [25] - 贷款资金取现或转账至个人账户不予贴息,转账至商户账户可凭发票申请人工审核 [27] - 贷款逾期期间不贴息,还清欠款后恢复贴息资格 [28] 贴息额度与合规要求 - 贴息利率为年化1%,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29] - 单家银行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消费金额10万元) [30] - 严禁虚假交易或套利行为,违规者将被扣减或追回贴息资金,并纳入不良征信记录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