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彩妆
icon
搜索文档
独立演讲:全球视野,本地深耕:消费投资的“Glocal”之道|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36氪· 2025-09-22 10:25
以下为演讲内容,经36氪整理编辑: 李晶:各位好,感谢 36 氪的邀请。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们在做的事,以及背后的方法与思考。 9月10日,由36氪主办的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中国厦门盛大启幕。本次大会重磅携手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精耕时代,潮涌嘉 禾"为核心主题,倾力打造一场兼具国家高度、产业深度与市场热度的高规格、高价值、高影响力产业盛典。 大会紧密锚定国家战略导向与产业发展前沿,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汇聚行业顶尖力量共商发展路径、擘画 产业未来。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大会以"产业协作链条"为逻辑主线,重点聚焦"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深入探讨如何打破壁垒、整合资源,精准破解 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与瓶颈制约。 当日,路威凯腾人民币基金主管、亚洲基金董事总经理李晶带来了《全球视野,本地深耕:消费投资的"Glocal"之道》的主题分享。 再看海龟爸爸,这是一个源自广州的儿童护肤品牌。我们在对全球审视美妆赛道进行全面审视后判断,三到十二岁的儿童既不适合婴儿配方护肤品,也不宜 直接使用成人护肤品;而且国内用户对于儿童护肤品配方与原料要求更为严格, ...
从宝洁出来的高管都去哪了?
36氪· 2025-09-22 03:49
美妆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2025年至今宝洁发生5次高管变动 涉及日本和亚太地区 涵盖专业美容等部门 首席执行官亦发生更替[1] - 全球美妆企业2024年出现猛烈"换帅潮" 联合利华任命Fernando Fernandez为新CEO 科赴任命Kirk Perry为临时CEO 雅诗兰黛迎回Lisa Sequino担任彩妆品牌集群总裁[1] Colin Walsh职业轨迹与Glossier任命 - Colin Walsh于8月卸任宝洁专业美容部门CEO 10月6日正式出任Glossier首席执行官[7][8] - 其拥有13年欧莱雅集团任职经历 从产品经理晋升至美国总经理 后担任Ouai品牌CEO近5年并主导宝洁收购该品牌[9] - Glossier为Z世代美妆品牌 主营彩妆/护肤/身体护理/香水 2014-2021年完成6轮融资共2.66亿美元 2019年D轮融资1亿美元后估值达18亿美元(约127.94亿元人民币)[13][17] 宝洁高管输出案例研究 - 宝洁为全球超过100家大公司输送CEO 包括联合利华前CEO Paul Polman(宝洁任职26年)和现任高端美妆事业部CEO Mary Carmen Gasco-Buisson(宝洁任职22年)[19][25] - 高管跨界覆盖多领域:Armin Zerza转任华纳音乐CFO Hanneke Faber出任罗技CEO Patrice Louvet跳槽Ralph Lauren任总裁兼CEO[26][28][30] - 内部培养体系90%以上为校招应届生 12任CEO均由内部晋升 中国区CEO为90年代管培生[32] 宝洁系人才能力模型与创业特征 - 核心能力包括数据分析(无专门部门但要求全员掌握) 基于数据的营销策略 超强执行能力(方案可细化至客服话术)[38][39] - 中国本土创业案例:溪木源/完美日记/HFP/Usmile等品牌创始人均有宝洁背景 逸仙电商首席市场官称宝洁对消费者洞察达到偏执状态[37][38] - 品牌经理制度整合研发/供应链/销售部门 影响延伸至金融业(花旗银行)和汽车业(通用汽车)[32][33] 组织管理理念行业影响 - 珀莱雅采用矩阵型组织参考宝洁模式 上美股份组织文化更新结合宝洁与欧莱雅经验[40] - 宝洁2023年宣布两年内全球裁减7000个非生产岗位(占比15%) 预计释放新一批人才至市场[42] - 人才培养体系具备系统化思维与跨赛道适应性 既能助力成熟企业突破 又能支撑初创品牌从0到1构建[42]
净亏损3.81亿美元、大众美妆业务连降,百年科蒂难讲新故事?
新京报· 2025-09-04 08:56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净营收58.93亿美元 同比下滑4% [2][4] - 净利润亏损3.81亿美元 上年同期盈利7620万美元 [2] - 高端美妆业务营收38.2亿美元同比下滑1% 占总销售额65% [4][5] - 大众美妆业务营收20.73亿美元同比下滑8% 占总销售额35% [4][5] 业务板块分析 - 高端香水增长2% 大众香水增长8% 超高端香水增长9% [6] - 彩妆和护肤品销售下滑抵消香水增长 [5] - 大众美妆连续四个季度营收下滑 第四季度降幅扩大至12% [5] - 计提2.128亿美元非现金资产减值反映欧美市场困境 [6] 区域市场表现 - EMEA市场营收28.12亿美元同比增长1% [8][9] - 美洲市场营收23.73亿美元同比下滑8% 第四季度降幅12% [8][9] - 亚太市场营收7.08亿美元同比下滑8% 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均承压 [9] 战略调整 - 推出"三驾马车"策略:巩固香水领先地位、拓展彩妆业务、发展护肤业务 [9] - 计划通过多个品牌布局香水喷雾品类 十余个品牌将推喷雾产品 [10] - 重新调整大众美妆业务应对市场分化趋势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下降6%-8% 第二季度降幅收窄至3%-5% [10] - 2026财年下半年预计重回同比正增长 [10]
芭薇股份(837023):受益于国货中腰部品牌崛起,战略加码全球化业务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9 13: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国货中腰部品牌崛起和完整版安评制度实施 国内业务增长强劲 [7] - 战略加码全球化业务 针对欧美市场开发多巴胺系列和抗衰老矩阵产品线 产品出口超30个国家及地区 [7] - 通过提高原料自产比例和产线智能化率降本增效 毛利率继续向下空间有限 [7] - 25Q2收入利润符合市场预期 Q3将迎代工旺季 业绩环比增长预期较强 [4][7]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3.71亿元 同比增长39.3% 归母净利润0.17亿元 同比增长14.9% [4] - 25Q2收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38.7% 归母净利润0.08亿元 同比增长22.1% [4] - 25H1综合毛利率23.7% 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7.5% 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7]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0.91/1.15亿元 同比增长52.6%/30.7%/26.8% [6][7] - 最新市值对应25-27年PE分别为31/24/19倍 [6][7] 业务分析 - 护肤系列为基本盘 25H1收入占比89.5% 同比增长38.0% [7] - 面膜系列收入同比增长97.6% 洗护系列收入同比增长66.1% [7] - 与溪木源 HBN SKINTIFIC等中腰部至头部品牌建立稳定合作 25H1开发50余款高质量"星"品 [7] - 新增屈臣氏 联合利华等客户订单 带动收入增长 [7]
最受外企关注的中国高端美妆,大涨31.3%
FBeauty未来迹· 2025-08-29 12:4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 [5] - 净利润6.704亿元,同比增长36.1% [5] - 营收与利润增速均超行业平均水平 [5] 产品结构分析 - 彩妆业务收入14.22亿元(占比55%),同比增长31.1% [6] - 护肤业务收入10.87亿元(占比42%),同比增长33.4% [6] - 香氛新品类实现收入1141.3万元,初步打开三维增长空间 [7] - 奢华鱼子面膜零售额超6亿元,黑霜零售额超2亿元 [7] 价格与销量策略 - 彩妆平均售价从163.8元/件降至157.0元/件,销量增长36.8%至9059.8千件 [7] - 护肤平均售价从346.6元/件升至351.3元/件,销量增长31.6%至3094.7千件 [7]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12.97亿元(占比51.4%),同比增长39% [10] - 线下渠道收入12.24亿元(占比48.6%),同比增长26.6% [10] - 抖音商城3·8及6·18大促期间登顶彩妆类目TOP1 [10] 单柜效率与网络扩张 - 329个同店专柜收入增长17.9%至9.428亿元 [11] - 单柜月均收入从40万元提升至48.3万元,效率提升20.75% [11] - 全国405个自营专柜+32个经销商专柜,覆盖120多个城市 [11] 用户忠诚度 - 总复购率从24.8%提升至26.8% [12] - 线下复购率达30.3%,线上复购率达24.1% [12] 品牌战略定位 - 以"东方美学"为核心差异化定位 [14] - 通过故宫文创"气蕴东方"、国家队"盛彩之光"等IP联名强化文化内涵 [15] - 推出"国韵凝香""闻道东方"香水系列深化文化叙事 [15] 渠道升级举措 - 进驻武汉SKP、成都SKP、杭州大厦等高端商场 [17] - 2025年7月入驻北京SKP [17] - 升级武林银泰柜台、扩展杭州万象城铺位至40平方米 [17] 服务体系优势 - 配备超3100名美妆顾问,规模居国货美妆前列 [19] - 通过半脸对比试妆、免费补妆等服务提升体验转化 [19] -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2024年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45.2% [19] 研发与产能建设 - 2024年研发费用3231.1万元,费用率0.83% [22] - 杭州研发中心预计2026年底投产 [22] - 当前依赖8家ODM/OEM供应商,正转向自有生产 [22] 国际化布局 - 计划通过百货专柜及网店拓展欧美、亚太市场 [22] - 海外市场被视为重要增量空间但尚处起步阶段 [22] 未来产品策略 - 优先发展护肤等高回报品类 [23] - 拓展香水品类并设置专门陈列区 [23] - 计划设立总部及海外研发中心加强国际合作 [23]
毛戈平(1318.HK):业绩如期靓丽增长 高端美妆定位不断强化
格隆汇· 2025-08-29 03:0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36.1%,基本每股收益1.37元 [1] - 归母净利率达25.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费用率下降和经营效率提升 [1] - 经营净现金流8.3亿元,同比增长34.2%,存货周转天数156天,同比减少42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8天,同比持平 [3] 分品类表现 - 彩妆/护肤/香氛/培训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5%/42%/0.4%/2.6%,其中彩妆同比增长31.1%,护肤增长33.4%,培训业务下降5.9% [1] - 新推出香氛系列包括"国蕴凝香"和"闻道东方"联名产品,完善高端产品矩阵 [4] - 彩妆/护肤/香氛/培训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2.7%/87.5%/77.6%/62.9%,其中彩妆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护肤下降0.2个百分点,培训下降9.5个百分点 [3]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51.4%,同比增长39%,其中线上直销占比40.6%增长39%,线上经销占比10.8%增长38.9% [2]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48.6%,同比增长26.6%,其中线下直销占比43.4%增长25%,线下经销占比2.1%增长27.7%,跨国零售商占比3.1%增长53.8% [2] - 截至2025年6月末自营专柜405个(净增27家),经销商专柜32个(净增1家),同店平均收入约290万元,同比增长18% [2] 运营效率与费用 - 整体毛利率84.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线上渠道毛利率83.9%下降0.5个百分点,线下渠道毛利率85.7%下降0.6个百分点 [3] - 期间费用率50.5%,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45.2%下降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3%下降1.5个百分点 [3] - 营销推广开支占比20.9%,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3] 品牌与会员发展 - 新入驻北京SKP、重庆星光68等高端商场,在杭州开设品牌形象旗舰店和核心专柜 [4] - 线上会员1340万人,线下会员560万人,总复购率26.8%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线上复购率24.1%提升2.6个百分点,线下复购率30.3%提升1.6个百分点 [4] - 高端美妆定位持续强化,线下店效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力 [4]
毛戈平(01318):业绩如期靓丽增长,高端美妆定位不断强化
光大证券· 2025-08-28 03: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36倍 [1][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靓丽 营业收入25.9亿元 同比增长31.3% 归母净利润6.7亿元 同比增长36.1% [4] - 高端美妆定位持续强化 通过新品推出、渠道升级和会员运营实现高质量增长 [8][9]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至50.5% 推动净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25.9% [6][4]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2.1/15.8/20.4亿元 较前次预测上调3%/4%/3% [9] 财务表现 - 盈利能力强劲 上半年毛利率84.2% 归母净利率25.9% [4][6] - 营运效率提升 存货周转天数156天 同比减少42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8天 同比持平 [7] - 现金流健康 经营净现金流8.3亿元 同比增长34.2% [7] - 财务预测乐观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3.4%/30.9%/29.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7.1%/30.8%/29.2% [11] 业务分析 - 品类结构优化 彩妆占比55% 护肤占比42% 新推出香氛品类占比0.4% [5] - 各品类增长强劲 彩妆收入同比增长31.1% 护肤收入同比增长33.4% [5] - 渠道协同发展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51.4% 同比增长39%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48.6% 同比增长26.6% [5] - 线下渠道提质增效 专柜数量增至405个自营专柜和32个经销商专柜 同店收入约290万元 同比增长约18% [5] 战略举措 - 产品矩阵丰富 推出"国蕴凝香"系列香水和"闻道东方"系列香水及居家香氛产品 [8] - 渠道高端化 新入驻北京SKP、重庆星光68百货等高端商场 在杭州开设品牌形象旗舰店 [9] - 会员体系成熟 线上会员1340万人 线下会员560万人 总复购率提升至26.8% 其中线上复购率24.1% 线下复购率30.3% [9]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472.79亿元 总股本4.90亿股 [1] - 估值水平合理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36/27/21倍 PB分别为10/8/7倍 [11][17] - 股息率逐步提升 预计2025-2027年每股红利分别为1.08/1.59/2.28港元 对应股息率1.1%/1.6%/2.4% [17]
突发,资生堂代理的“美国毛戈平”退出日本
36氪· 2025-08-26 00:21
资生堂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滑7.6% [1] - 2019-2024年营收增速放缓 2020年下滑18.6% 2023年下滑8.8% [15] - 日本市场2025上半年销售额下滑0.6% 2020年曾出现29.7%最大跌幅 [21] Laura Mercier品牌动态 - 计划2024年10月退出日本市场 [1] - 品牌定价区间165-790元 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 [6] - 天猫旗舰店累计粉丝18.5万 近一年仅热销10万件商品 [6] - 2015年销售额达1.6亿美元(约11.45亿元人民币) [11] 资生堂收购与剥离策略 - 2016年以2.6亿美元(约18.61亿元人民币)收购Laura Mercier和RéVive [11] - 2021年以7亿美元(约50.10亿元人民币)抛售Laura Mercier/BareMinerals/Buxom三大品牌 估算亏损近百亿 [11] - 被剥离品牌2020年销售额暴跌 Bare Minerals降39% Laura Mercier降28% [12] - 收购品牌留存时间短 20年来10起收购中4起被亏本抛售 [26] 品牌运营挑战 - Bare Escentuals2017年重组产生655亿日元(约31.81亿元人民币)减值亏损 关闭100家美国门店 [14] - 醉象品牌2025上半年销售额暴跌57% Q1降65% Q2降43% [30] - NARS品牌2025上半年增速放缓 仅微涨1% [30] - 资生堂收购品牌后欠缺运营能力 难以实现市场深度渗透 [26] 战略调整方向 - 计划将护肤销售额占比提升至80% 2019年实际占比仅60% [14] - 实施"Core3"与"Next5"品牌矩阵策略 聚焦护肤和香水品类 [24] - 日本本土市场收缩业务 解除Laura Mercier代理关系符合战略调整 [26] - 日本美妆市场竞争激烈 雅诗兰黛旗下Too Faced2023年亦退出该市场 [33]
雅诗兰黛净利大跌390%
盐财经· 2025-08-24 09: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净销售额143.26亿美元同比下滑8% [4] - 净利润同比暴跌390% 从盈利3.9亿美元转为亏损11.33亿美元 [4] - 股价从2022年初374.2美元跌至91.23美元 累计跌幅超75% [4] 业务板块表现 - 皮肤护理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 营业利润下降22% [9] - 彩妆业务营收下跌6% 营业利润由盈转亏 [9] - 香水品类营收基本持平微增 成为唯一未下滑品类 [9][13] - 头皮护理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0% 陷入亏损 [9] 区域市场表现 - 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营收下滑12% [10] - 美洲地区营收下滑4% [10] - 亚洲/太平洋地区营收下滑7% [10] - 中国内地市场下半年显现回暖迹象 [10] 战略调整措施 - 启动"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 全球裁员约7000个岗位 [11] - 已净裁员超3200个岗位 [11] - 2026财年起中国大陆将作为独立地区进行业绩列报 [7] - 外部招聘新研发负责人 目标创新产品销售额占比超25% [10] 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高端美妆市场规模从2578亿元缩水至2364亿元 四年蒸发214亿元 [10] - 中国高端美妆2021-2024年复合增长率下滑3% [10] - 消费者转向高性价比产品 成分安全关注度提升 [10] - 亚洲旅游零售业务疲软 中国消费者出国消费降温 [9] 香水业务机遇与挑战 - 中国香水市场渗透率仅5% 远低于欧美40%水平 [13] - 中国香水香氛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1.78% [13] - Le Labo品牌贡献两位数增长 Kilian Paris协同助力 [13] - 但国际品牌如香奈儿占据天猫香水市场13%份额 [15] 2026财年业绩指引 - 预计净销售额增长2%-5% 有机增长0%-3% [11] - 调整后每股收益1.90-2.10美元 同比增幅26%-39% [11] - 目标重建营运盈利能力 实现稳健两位数调整后营业利润率 [6]
主力品类集体哑火,雅诗兰黛净利大跌390%
凤凰网财经· 2025-08-23 12:3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财年净销售额143.26亿美元同比下滑8% 净利润同比暴跌390% 从盈利3.9亿美元转为亏损11.33亿美元[3] - 股价从2022年初374.2美元跌至财报发布后的91.23美元 单日盘前跌幅近15%[3] - 公司预计2026财年净销售额增长2%-5% 调整后每股收益1.9-2.1美元 同比增幅26%-39%[9] 品类业绩分析 - 皮肤护理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2% 营业利润下降22% 核心品牌Estée Lauder和La Mer表现疲软[7] - 彩妆业务下跌6% 主要因M·A·C表现不佳 且滑石粉诉讼产生1.59亿美元和解支出[7] - 香水品类营收基本持平微增 Le Labo实现两位数增长 Kilian Paris贡献积极[7][10] - 头皮护理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0%[7] 区域市场表现 - 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营收下滑12% 美洲地区下滑4% 亚洲/太平洋地区下滑7%[8] - 中国内地市场下半年呈现回暖迹象 因La Mer新品推动销售增长[8] - 自2026财年起中国大陆将作为独立地区进行业绩列报[6] 行业竞争环境 - 2021-2024年中国高端美妆市场规模从2578亿元缩水至2364亿元 复合增长率下滑3%[8] - 消费者转向高性价比产品 新兴品牌通过创新营销抢占市场份额[8] - 相比欧莱雅的产品环境影响评分体系和资生堂无滑石粉承诺 公司在成分安全领域存在短板[7] 战略调整措施 - 启动"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PRGP)" 全球裁员约7000个岗位 截至2025年6月已净裁员超3200人[9] - 通过外部招聘新任研发负责人 目标2026财年创新产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25%以上[8] - 构建香水品牌矩阵(Jo Malone/Le Labo/Kilian等) Le Labo于2023年6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11] 香水赛道机遇与挑战 - 中国香水市场渗透率仅5% 远低于欧美40%的水平 预计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21.78%[10] - 但国际巨头表现分化:PUIG集团上半年香水业务增长8.6% LVMH下降1% 爱马仕下降3.8%[11] - 香奈儿2025年Q1占据天猫香水市场13%份额 高端市场竞争激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