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研药
icon
搜索文档
唯有创新破万“卷”
新华日报· 2025-09-24 21:43
"内卷"终非长久计,创新才是硬道理。所谓"反内卷",不是不重视价格因素,而是要推动竞争从"卷价 格"到"卷价值"跃迁。政策设计中,"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规则更加细化,测算下来,创新药研发 投入回收周期缩短了3—5年。此外,就在集采新规发布前5天,国家医保局启动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调 整,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创新药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红利期。当然,政策托举之外,关键还是行 业自身以真正的创新打破需求天花板、发现新蓝海,同时也需要贯穿行业上下游、链接产学研各方的系 统性创新布局。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难度大、投入高,一旦成功,回报也高。作为经营主体,药企不能再满足于通过 仿制和外延式扩张来分食存量市场,而应大力投入原研药、首仿药、高端制剂、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 奋力跨越技术壁垒。当产品拥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和临床价值,自然就能摆脱低价困局,在市场中赢得主 动。比技术创新更加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更健康的创新和竞争生态。这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 者的投入获得合理回报,激发研发热情;需要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让创新产品更快惠及患者;需要 促进临床与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强化质量评 ...
港股异动 | 阿里健康(00241)涨超5% 里昂看好药品销售前景 上调公司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6:13
公司业绩与财务指引 - 阿里健康将2026财年收入增长指引上调至10%至20% 原为5%至10% [1] - 公司将2026财年调整后净利润增长指引上调至20%至30% 原为10%至20% [1] - 里昂将公司2026及2027财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8%与12% [1] 股价与市场表现 - 阿里健康股价上涨5.14%至6.14港元 成交额达14.52亿港元 [1] - 里昂将公司目标价从4.8港元上调至6.5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处方药外流趋势加速且具可持续性 线上平台成为最大受益者 [1] - 原研与创新药(尤其是GLP-1药物)销售表现优于预期 [1] - 原研药从院内流向院外市场的加速趋势推动线上平台增长 [1]
DHL全球货运艾若馨:新能源、生物制药正成出口新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1:51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关税壁垒波动和供应链多中心化趋势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复杂环境 [1]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DHL停止向美国寄送包裹和货物 [2] - 区域性关税政策频繁调整 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路径和物流选择 [2] 出口结构转变 - 跨境电商出口2024年达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9% 但2024年上半年仅增长4.7%至1.03万亿元 [2] - 电商货物出口明显减少 特别是发往美国的电商货量下降 [2] - 新能源产品(电动车 锂电池 太阳能电池)成为出口新支柱 推动出口结构从轻到重转变 [3] - 生物制药和生命科学产品成为重要出口增长点 特别是发往巴西 非洲等市场的药品和疫苗 [3] 物流运输方式变化 - 电商轻小件减少导致空运需求减弱 运价进入下行通道 [3] - 海运货量实现逆势上升 因新能源产品体积较大且更偏向海运渠道 [3] - 高附加值产品如制药 电子产品仍坚持空运 因对时效性和运输条件要求严苛 [3] 物流服务需求升级 - 企业物流需求从价格导向转向服务导向 从基础运输转向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 [1][5] - 企业需要物流商提供替代路线设计和应急处理能力应对突发政策风险 [5] - 新兴市场缺乏当地政策了解 亟需物流商提供咨询与操作支持 [5] - 专业化 定制化 数字化 合规化要求成为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基本门槛 [5][6] 行业重点发展领域 - 新能源 电商和制药三大领域保持高增长态势 [1] - DHL重点聚焦新能源 电商与生命科学三大高增长领域 [6] 技术创新应用 - 物流行业加速智能化自动化 机器人 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影响行业发展 [6] - DHL在仓库作业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使用自动引导车 机械臂和机器人 [6] - AI模型预测市场需求 辅助客户做出前瞻性运输安排 [6]
里昂:升京东健康目标价至56港元 营收稳健增长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8-04 07:48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将2025年及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5%及6% [1] - 目标价从45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业绩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3%至348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6% [1] - 618购物节表现突出 营养保健品与医疗器械品类销售增长显著 [1] - 原研药从医院渠道持续外流支撑药品需求 [1] 盈利能力优化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7%至25亿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提升改善盈利水平 [1] - 对即时需求投资的严格管控助力利润增长 [1]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京东集团大力投资APP用户增长策略的主要受益者 [1] - 成本控制措施成效显著 [1]
里昂:升京东健康(06618)目标价至56港元 营收稳健增长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8-04 07:45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3%达到348亿元人民币 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0%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6% [1]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7%达到25亿元人民币 [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5% [1] - 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6% [1] 业务驱动因素 - 618购物节表现突出 营养保健品与医疗器械品类销售增长显著 [1] - 原研药从医院渠道持续外流支撑药品需求 [1] - 毛利率提升及对即时需求投资的严格管控推动利润增长 [1] 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从45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战略优势 - 公司是京东集团大力投资APP用户增长策略的主要受益者 [1] - 成本控制措施效果优于预期 [1]
大行评级|里昂:上调京东健康目标价至56港元 预期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格隆汇APP· 2025-08-04 05:36
业绩预期 - 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预计按年增长23%达348亿元,其中第二季增长20%,第一季增长26% [1] - 618购物节表现突出,营养保健品与医疗器械品类销售增长显著 [1]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预计按年增长57%达25亿元,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及投资管控 [1]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5%,2026年预测上调6%,反映成本控制优化 [1] - 目标价从45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行业趋势 - 原研药从医院渠道持续外流,支撑药品需求增长 [1] - 公司是京东APP用户增长策略的主要受益者 [1]
贸易摩擦下中美医药市场影响几何?药企如何突围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1:48
中美医药贸易现状 - 2024年中国医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993.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额1079.6亿美元,同比增长5.9%,结束连续两年下降趋势 [1] - 中药类产品出口52.8亿美元,同比下降3.3%;西药类产品出口539.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487.5亿美元,同比增长7.3% [1] - 中国对美国出口以原料药为主,进口以制剂为主,美国80%的原料药依赖进口,中国是其重要的活性药物成分、前体产品和仿制药来源地 [2] 美国医药市场影响 - 25%的药品关税将导致美国药品成本每年增加510亿美元,若全部转嫁则药品价格上涨高达12.9% [3] - 美国面临数百种药物供应短缺,包括紧急药物,原因包括处方量激增、生产延迟、原材料供应链中断等 [3] - 关税政策将增加美国仿制药贸易成本,可能造成药品短缺,同时提高本土药企研发成本和患者就医成本 [2][3] 中国医药市场影响 - 中国药企在美国出口规模不大,以本土市场为主,创新药出海主要通过BD合作对外授权,美国阶段性关税豁免使短期影响有限 [4] - 对等反制措施导致从美国进口的部分医药和医疗器械价格上涨,但中长期看为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带来机遇 [4] - 贸易冲击可能影响原研药和生化制药,特别是血液制品领域,但将加速国内相关领域国产替代进程 [4] 中国药企应对策略 - 加强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优化全球布局,在稳住欧美市场同时重视新兴市场,挖掘国内市场增量如银发经济需求 [6] - 善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提升传统医药产业质量,构建自主可控的医药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 [6] - 突破对美国技术依赖,发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体优势应对关税冲击 [3][6]
原研药、海外保健品需求大涨,京东买药:全力保障供给,不会涨价
快讯· 2025-04-14 09:46
销售表现 - 原研药和海外保健品等多个品类销量倍增 [1] - 90%以上订单实现次日达 [1] 供应链保障 - 依托覆盖全国30个GSP药品仓的供应链网络 [1] - 全力保障原研药及海外保健品稳定供给 [1] - 不会涨价 [1] 业务拓展 - 已有不少医疗器械的外贸企业正在接洽沟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