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贸易格局
icon
搜索文档
WTO的“特殊待遇”,我们为啥不要了
央视新闻· 2025-09-25 22:32
0:00 / 25:0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 屠新泉:在WTO谈判当中,中国一直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成员, 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起在谈判当中形成一个集团,共同参与谈判。在实际谈判过程当中,包括WTO 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一些谈判当中,我们其实是一种非常自主务实的态度去处理特殊差别待遇,并 不是一定要求特殊差别待遇。 但是这次正式的宣示,一劳永逸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往都是一事一议,根据特殊特定的谈判议题,来做 出政策的选择。从现在开始,在当前正在进行的,以及未来要开展的WTO谈判当中,一劳永逸地解决 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再寻求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样的特殊差别待遇,会根据自身的这个情况来做出 自己的开放承诺。 央视新闻消息,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开始,我国24年来首次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 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为什么现在宣布不要特殊待遇?中国在整个全球贸易格局当中的角色发生了什么样深刻的变化?这对于 中国未来的经济贸易、对于全球贸易秩序未来的走向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放弃特殊差别待遇 意味着什么? 中国提出来未来放弃属于发展中国家享有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就从发展中 ...
中方这项重要宣示,有三点值得关注
环球网· 2025-09-24 13:31
政策调整范围 - 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但明确限定于"新"的谈判范畴[1][2] - 过去所有已生效的WTO协定(如《农业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享有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完全保留[2] - 决策不影响中国现有权利和法律身份 发展中成员身份未改变 继续以该身份参与所有事务[2] 现有权益保障 - 中国在农产品国内支持方面享有8.5%的微量支持灵活度 高于发达国家的5%但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10% 此类既有安排继续保留[3] - 发展中成员身份由WTO规则"自指定"机制和中国加入议定书确定 且中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3] - 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共157条 其中9条仅适用于最不发达国家 多数无强制约束力 实质优惠涉及关税削减和服务开放等[3] 国际影响与战略意义 - 世贸组织总干事表示此为"世贸组织转折点" 体现对更平衡公平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 为改革发出支持信号[5] - 缓解中美长期摩擦点 可能为停滞的世贸组织改革注入动力 近期显示两大经济体贸易紧张关系缓和[6] - 中国给予33个非洲国家等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践行全球发展倡议[5] 身份定位与发展策略 - 中国不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 但整体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已具备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能力[4] - 决策为主动行为 从"规则适应者和权益争取者"转向"规则共同塑造者和责任承担者"[2] - 为其他经济快速发展新兴大国提供范本 可在维护发展中国家身份同时逐步自主承担国际责任[6] 规则制定与话语权提升 - 中国通过此举传递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维护者和建设者的信号 以更平等建设性姿态参与新规则制定[5] - 坚决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维护特殊与差别待遇权利 体现多边贸易体系普惠包容核心原则[5] - 美国前贸易副代表认为此举与美国拖欠世贸组织会费形成鲜明对比 证明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承诺[6]
从长期趋势和短期动能看全球市场
2025-09-07 16:19
行业与公司 * 全球宏观经济与主要经济体(美国 中国 欧洲 日本 新兴市场)[1] * 全球贸易与关税政策[5][7][8] * 全球权益市场(股票市场)[15][16][18][19][22] * 科技行业[27] * 制造业[23][28] * 消费行业[29]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经济增长驱动力** * 全球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中美两大经济体 过去十年美国对全球名义GDP增量贡献38% 中国贡献27% 过去三年美国贡献32% 中国贡献15%[2] * 美国人口结构年轻化(中位数年龄38岁)和较高生育率(总和生育率1.6)是其维持长期经济活力的优势 优于欧洲(1.4)、日本(1.2)和中国(1)[3] **全球通胀分化** * 发展中经济体CPI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而发达经济体CPI仍高于疫情前 难以降至2%以下[4] * 服务通胀粘性较强 原因是高收入国家工作时长减少导致服务需求持续旺盛[4]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商品贸易占GDP比例自2008年全球化顶峰后逐渐下降 服务贸易比例不断上升[5] * 美国是最大的服务贸易净输出国 对美出口在东盟、日本和欧元区GDP中占比上升 反映其强劲消费需求(占全球居民消费支出30%)[5]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 但居民消费仅占全球12%[5] * 美国有效关税率从2024年2%上升至2025年15%[7] 关税政策被用于解决供应链依赖、支持减税(财政赤字率降至5%左右)及减少对华依赖等问题[7][8] **企业盈利能力(ROE)对比** * 过去五年美国公司ROE达20% 显著高于欧洲大陆(13.4%)、日本(9%)、新兴市场(12.4%)及MSCI中国指数(11.8%) 中国A股市场ROE仅8.5%[9] * 美国高ROE集中在消费和科技板块(如可口可乐、麦当劳)[9] * 日本ROE低源于长期通缩环境缺乏定价权 欧洲受僵尸企业及海外市场(约60%收入来自海外 其中30%来自美国)影响[10] **中国企业全球化挑战** *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对中国企业开放度有限 例如中国家电占全球产能65% 但国外市场份额仅约20% 中国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占比44%但货值占比仅19%[13] * 中国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低 A股公司仅12.5%(含银行、电信) 民营企业占比更低[14] * 需加强品牌建设并通过并购实现全球化扩展[13] **2025年全球权益市场表现** * 2025年全球权益市场表现良好 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均有上涨[15] * 共和党执政期间股市通常表现较好 美元趋于贬值[15] * 新兴市场估值普遍低于十年均值(除印度) 发达市场(除美国)略高于十年均值[15] * 美元走弱或美国降息对新兴市场利好[15] **主要市场前景** * 美国股票市场前景看好 因政府财政赤字每年向经济注入5%-6%增长 且美联储拥有400基点降息空间[16] * 欧洲存在结构性問題(人口老龄化、缺乏科技板块、净投资率低) GDP增长难超2%[17][18] 但受8,000亿欧元国防开支(rearm计划)及德国财政政策带动[18] * 日本经济仅有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 实际GDP与疫情前无显著差异 CPI高企但实际工资负增长[19] 企业业绩与日元汇率关联大(60%收入来自海外)[20] * 新兴市场中东南亚增长最快(整体GDP增长率4-5% 越南达7-8%) 东盟国家(越南、印尼、菲律宾)因人口多、基数低具内需潜力[22] * 中东地区(如阿联酋、沙特、卡塔尔)享受全球化红利 在中美冲突背景下左右逢源 阿联酋石油占GDP比重降至30%以下 股市表现良好[24][25] * 拉丁美洲整体前景不佳 但墨西哥受益于美墨加自贸区承接产业转移[26] **科技与制造业趋势** * 科技行业表现超预期(资本开支、利润、下游应用) 例如OpenAI 2025年收入预计超10亿美元 美国大模型幻觉率降至单位数而中国仍较高[27] * 美国科技公司估值在20-35倍之间 盈利能力强劲[27]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例降至10% 但增加值占全球比例稳定在16% 过去十年吸引全球FDI的50%流向制造业[28]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 相当于美欧之和[23] **消费行业表现** * 消费行业在大盘上涨时跑输 但在下跌时跑赢(回撤小 贝塔系数小于1)[29] * 长期回报潜力良好 例如麦当劳五年年化回报12% 十年15% 整体增速约5-8%[29]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跨国公司(MNC)占据世界产出三分之一和进出口一半[14] 例如英伟达和微软市值均达4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GDP) 云计算厂商年资本开支超3,000亿美元[14] * 日本企业(如丰田)在美国市场最赚钱 通过内部消化关税成本维持竞争力[21] * 非洲平均年龄仅21岁 但过去十年实际GDP年均增速仅1.5%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
特朗普闯下大祸,他直言美国经济或崩溃!法国这时候也对美摊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42
特朗普关税政策与法律挑战 - 特朗普警告若最高法院裁定其关税政策违法 美国可能撕毁与欧盟日韩等近一万亿美元贸易协议 [1] -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8月29日裁定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绝大部分违法 特朗普团队提出上诉 [1] - 关税政策法律争议核心在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是否授权总统实施全面关税行动 涉及行政与立法权力划分问题 [4] 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 - 美国进口商承担大部分关税成本而非外国企业 经济学家警告可能加剧美国通货膨胀 [3][4] - 若特朗普败诉 美国财政部面临超过2100亿美元关税收入的退税压力 [6] - 特朗普采用二元叙事策略 声称关税政策关乎美国"难以置信地富有或贫穷"的经济前景 [3] 法国对谷歌的数据监管处罚 - 法国CNIL于9月3日对谷歌开出3.25亿欧元罚单 创该国数据监管罚款纪录 其中谷歌总部罚2亿欧元 欧洲子公司罚1.25亿欧元 [10] - 处罚原因包括Gmail标签页违规投放广告未获用户同意 以及账户注册时未明确告知广告追踪cookie要求 [10] - 违规操作影响超过7400万个账户 其中5300万用户在邮箱促销社交标签页看到违规广告 [10] 谷歌的监管合规状况 - 谷歌成为CNIL因cookie问题第三次处罚对象 2020年罚1亿欧元 2021年罚1.5亿欧元 2019年以来累计罚款超6亿欧元 [11] - 公司回应称用户始终控制广告展示 过去两年已采取整改措施回应监管关切 [11] - 欧洲监管趋势显示对科技巨头数据获取方式的限制加强 要求明确用户选择权而非默认勾选和复杂设计 [13]
5500亿美元投资换15%关税!日本为何吃大亏也要签与美贸易协议?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42
协议核心条款 - 美国将日本输美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7.5%大幅下调至15% [1] - 日本承诺扩大采购美国大米、玉米、大豆、乙醇等农产品 [1] - 日本增加购买美国制造的飞机及武器装备 [1] - 日本接受美国安全认证的进口乘用车无需重复测试 [1] - 日本承诺未来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其中仅1%-2%为直接投资 剩余为贷款或贷款担保 [1][3] 日本汽车行业影响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量达137万辆 占汽车出口总量30%以上 [5] - 整车及零部件对美出口额近500亿美元 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三成 [5] - 若维持27.5%关税 日本将面临3.47万亿日元亏损风险 [5] - 关税下调使日本获得与欧盟、韩国同等的15%关税待遇 [5] - 汽车产业作为出口创汇主力 其兴衰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命脉 [7] 竞争格局分析 - 美国进口汽车市场呈现日、韩、欧三足鼎立态势 三者关税均为15% [5] - 若单独维持高关税 日系车竞争力将骤降 需承担额外12.5%成本 [5] - 生产线转移至美国仍需要进口核心零部件 高关税将影响零部件成本 [7] -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 是日本无法放弃的关键客户 [7] 战略考量 - 协议整体被视为日本付出更多 但汽车关税下调具有战略价值 [5] - 日本通过接受农业采购、武器购买等附加条件换取关税平等 [7] - 美国通过关税杠杆重塑贸易关系 采用分化对手、逐个施压策略 [9] - 协议在"失落的30年"后避免汽车行业衰退和经济二次衰退 [9]
DHL全球货运艾若馨:新能源、生物制药正成出口新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1:51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关税壁垒波动和供应链多中心化趋势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复杂环境 [1] - 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DHL停止向美国寄送包裹和货物 [2] - 区域性关税政策频繁调整 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路径和物流选择 [2] 出口结构转变 - 跨境电商出口2024年达2.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6.9% 但2024年上半年仅增长4.7%至1.03万亿元 [2] - 电商货物出口明显减少 特别是发往美国的电商货量下降 [2] - 新能源产品(电动车 锂电池 太阳能电池)成为出口新支柱 推动出口结构从轻到重转变 [3] - 生物制药和生命科学产品成为重要出口增长点 特别是发往巴西 非洲等市场的药品和疫苗 [3] 物流运输方式变化 - 电商轻小件减少导致空运需求减弱 运价进入下行通道 [3] - 海运货量实现逆势上升 因新能源产品体积较大且更偏向海运渠道 [3] - 高附加值产品如制药 电子产品仍坚持空运 因对时效性和运输条件要求严苛 [3] 物流服务需求升级 - 企业物流需求从价格导向转向服务导向 从基础运输转向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 [1][5] - 企业需要物流商提供替代路线设计和应急处理能力应对突发政策风险 [5] - 新兴市场缺乏当地政策了解 亟需物流商提供咨询与操作支持 [5] - 专业化 定制化 数字化 合规化要求成为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基本门槛 [5][6] 行业重点发展领域 - 新能源 电商和制药三大领域保持高增长态势 [1] - DHL重点聚焦新能源 电商与生命科学三大高增长领域 [6] 技术创新应用 - 物流行业加速智能化自动化 机器人 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影响行业发展 [6] - DHL在仓库作业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使用自动引导车 机械臂和机器人 [6] - AI模型预测市场需求 辅助客户做出前瞻性运输安排 [6]
上诉法院裁定美政府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特朗普回应
美股IPO· 2025-08-30 00:25
法律裁决核心内容 - 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 认为其超越职权范围 [1][3] - 法院维持国际贸易法院先前裁决 认定特朗普错误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 [1][3][8] - 裁决允许关税暂时继续执行至10月14日 以便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 [1][3] 政府回应与立场 -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批评裁决 称所有关税仍然有效 移除关税将给美国带来彻底灾难 [1][5] - 白宫发言人表示总统依法行使国会授予的关税权力 期待最终获胜 [5] - 财政部长贝森特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国务卿鲁比奥向法院提交声明 警告不利裁决将严重损害外交政策 [6][7][11] 关税政策影响范围 - 裁决涉及特朗普"解放日"全球关税 基准税率10% 影响对墨西哥 加拿大等国加征的额外关税 [9] - 涵盖8月7日起对数十个国家实施的"对等关税" 部分国家最终关税结果仍不确定 [9] - 法律战牵涉数万亿美元全球贸易 若最终推翻关税可能颠覆贸易协议并引发退还已缴关税压力 [9] 法律争议焦点 - 争议围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展开 该法通常用于实施制裁和资产冻结 未提及关税 [8][9] - 特朗普政府主张总统拥有广泛关税权力且决定不应受法院审查 [9] - 挑战方认为贸易逆差非紧急情况 使用该法实施关税非法 [9][10] 市场反应 - 裁决发布后比特币上涨0.15%至10.8万美元 随后涨幅扩大至0.53%逼近10.84万美元 [4]
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美国与其他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的内容与影响
中泰证券· 2025-08-28 11:00
贸易协议主要内容 - 美国与多国设定“互惠关税”税率,范围在10%至20%,例如英国10%、日本15%、越南20%[7] - 英国对美出口前10万辆汽车关税从25%降至10%,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关税降至15%[7] - 印尼承诺放宽关键矿产出口限制,欧盟取消美国“无法获得的自然资源”关税[8] - 越南对转运至美商品征收40%惩罚性关税,印尼对转口商品加征19%额外关税[8] 进口承诺与市场开放 - 印尼承诺采购美国能源产品150亿美元、农产品45亿美元、飞机32亿美元[12] - 日本承诺购买美国农产品80亿美元,大米进口量增加75%,采购100架波音飞机[12] - 欧盟承诺到2028年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包括400亿美元AI芯片[12] - 越南、印尼、菲律宾大幅削减美国商品关税,越南承诺零关税开放市场[13] 产业投资与规则调整 - 日本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韩国投资3500亿美元,欧盟追加6000亿美元直接投资[16] - 印尼允许数据跨境传输至美国,欧盟支持电子传输永久零关税[17] - 印尼承诺提高劳工和环境标准,禁止强迫劳动产品进口[18] - 多国协议提及共同应对“第三国非市场政策”,加强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合作[19] 贸易格局短期影响 - 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平均税率达54.9%,其他国家平均为14.5%[21] - 2025年前6个月美国自华进口同比下降15.6%,自墨西哥、越南进口分别上升6.3%和42.6%[21] - 美国自华进口价格下降2.0%,而自东盟、欧盟进口价格上升2.9%和0.5%[21] - 美国对转口商品征收40%惩罚性关税,强化原产地规则审查[33][34] 重点商品竞争与需求 - 美国药品进口44%依赖中国(按重量),88%原料药来自海外[26] - 2024年中国钢铁制品对美出口142.5亿美元,铝制品出口42.4亿美元[27] - 2024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127.6亿美元,占其全球大豆出口的51.9%[40] - 日本承诺80亿美元农产品采购相当于其年自美进口规模的58.9%,欧盟能源采购承诺存在可行性疑问[41] 中长期产业格局重塑 - 欧日韩占美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存量65.6%,欧盟投资存量达1.25万亿美元[44] - 贸易协议可能强化欧日韩在半导体、造船、生物等领域的竞争优势[44] - 原产地规则和打击转口将推动企业本地化生产,强化其他经济体产业链[42] - 劳工、环保及数据规则可能形成以美国标准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体系[49]
特朗普3条贺电通报全国,全球即将掀起一场巨变?中国动用“王牌”,率先突破美国“包围圈”
搜狐财经· 2025-08-07 05:47
美国关税政策 - 特朗普将关税政策称为美国复兴的核心引擎 声称关税正让美国再次伟大富强 计划对盟友征收15%-25%的协作关税 对战略对手征收50%以上的惩罚性税率 [3] - 欧盟为换取15%关税上限 承诺五年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并开放汽车市场 导致德国车企在北美利润预计缩水40% [3] - 政策宣布三周内道指下跌4.2%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8% 美国家庭年消费成本增加2600美元 [4] - 对半成品铜加征50%关税导致纽约期铜价格暴跌20% 美国本土电缆企业因缺料停产 福特电动车工厂扩建暂停 通用汽车单车成本增加2000美元 [4] 中国应对策略 - 实施稀土分层管制 对美民用磁体出口暴增660% 但对军工级高纯度铽镝合金实行零出口 冲击美国F-35生产线 [6] - 中美达成90天关税缓冲协议 暂停24%对等关税至11月11日 保留10%基础关税和20%芬太尼税 [7] - 通过一带一路布局吸引跨国企业 40%企业暂停转移供应链计划 三星将美国工厂迁至越南 [7] - 义乌7月对美订单增长40% 浙江光伏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土耳其订单 [7]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巴西联合中俄推进区块链贸易结算系统 沙特80%对华石油交易使用人民币 [7] - 金砖国家加速建立独立结算体系 美国15年对巴西贸易顺差超4100亿美元 [8] - 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开工 年输气量880亿立方米 强化中俄能源同盟 [8] - 越南与中国签署数字经济协定 菲律宾强调政策自主 韩国重启与中国磋商 [8] 产业供应链调整 - 苹果CEO库克和英伟达CEO黄仁勋紧急访华修复供应链 [8] - 义乌商品通过马来西亚转运 埃及采用人民币结算 形成去美国化贸易网络 [8] - 跨国企业将中国视为避税港 供应链从美国中心向多元共生转变 [7][8]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额外加征25%关税 整体税率升至50%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5:46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白宫宣布对来自印度的进口商品加征额外25%关税 使印度商品在美整体关税税率升至50% [1] - 新关税将在21天后生效 此前宣布的25%关税本周四开始执行 [1] - 印度商品在美所受整体关税税率达50% 成为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中最高的关税之一 [1] 政策背景与原因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认定印度政府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 [1] - 行政命令指示对其他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进行调查 可能采取相应行动 [1] - 特朗普此前表示印度进口俄罗斯军事装备和能源产品将受到25%关税和额外"惩罚性"措施 [1] 印度方面的反应 - 印度外交部声明称印度因进口俄罗斯石油被美国和欧盟"刻意针对" [1] - 印度外交部指出批评印度的国家自己也在与俄罗斯进行贸易 [1] 行业影响与全球贸易格局 -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 俄乌冲突后持续以折扣价格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2] - 美国打压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加剧美印贸易与外交紧张关系 [2] -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此举可能扰乱全球贸易格局 影响美国与印太战略盟友合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