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600938)

搜索文档
技术能力国际领先 我国海底“油气动脉”超一万公里
央视网· 2025-09-28 18:12
海底管道工程发展现状 - 中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 跃居世界前列 [1] 技术能力突破 - 海底管道工程装备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掌握稠油及高凝油长距离多相混输 恶劣海况及复杂地貌下海底管道自主设计安装应急处置及维保成套关键技术 [2] - 建成3000米级超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01等系列化大型施工装备 作业能力实现从浅海向超深水重大跨越 [2] - 2023年海管计算分析软件和全自动焊接设备实现国产化 2024年自主研发全球首套千米级海底管道自动发球管汇投用 2025年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完成海试 [3] - 管材和附属设备国产化全面突破 装备技术体系完整性走在国际前列 [3] 国际市场拓展 - 海底管道工程海外合作加速落地 参与文莱 卡塔尔等国际重点油气合作区域项目 [4][5] - 海油工程承揽尼日利亚 沙特 卡塔尔 文莱等10余个国际海底管道工程项目 累计铺设海底管道超500公里 [5] - 创造全球"海底管道尺寸最大"和"单根海管最重"等多项行业施工纪录 [5] - 获得约40亿美元卡塔尔订单 刷新中国企业在中东区域承揽海洋油气工程项目合同金额纪录 [5]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行业景气修复可期-20250928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8 13:57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石油化工行业 [3] 核心观点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目标实现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3][5] - 工作方案提出五大工作举措 包括上游严控炼油新增产能 合理确定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 防范煤制甲醇产能过剩 [3][6] - 支持下游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关键产品攻关 [3][10] - 提出三项保障措施 要求各地区出台稳增长政策配套 加强土地、能耗、环评、安评等要素保障 提高审查审批效率 [13] - 开展重点行业运行常态化监测 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 引导行业预期 [3][13] - 跟踪监测产能利用率、营收利润率、在建产能等情况 对存在过剩风险的行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13] 上游板块 - Brent原油期货收于70.13美元/桶 较上周末环比增长5.17% WTI期货价格收于65.72美元/桶 较上周末环比增长4.85% [4][18]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15亿桶 比前一周下降61万桶 原油库存比过去五年同期低4% [4][20] - 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17亿桶 比前一周下降108万桶 汽油库存比过去五年同期低2% [4][20] - 美国钻机数549台 环比增加7台 同比减少38台 [4][28] - 自升式平台250-、361-400英尺水深本周日费分别下跌1268.82美元和持平 半潜式平台日费环比持平 [4][35] - 自升式平台使用率环比增加2.41% 半潜式平台使用率环比持平 [4][35] - 原油供需存在走宽趋势 预期油价存在下行空间 但在OPEC联盟减产和页岩油成本支撑下 未来仍将维持中高位震荡走势 [4] - 上游油服板块呈现回暖趋势 但目前日费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预期未来随着全球资本开支上行 钻井日费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4] 炼化板块 - 新加坡炼油主要产品综合价差为13.54美元/桶 较前一周下跌4.51美元/桶 [4][49] - 美国汽油RBOB与WTI原油价差为17.39美元/桶 较前一周下跌0.18美元/桶 历史平均为24.85美元/桶 [4][53] - 乙烯价差为243.62美元/吨 较前一周上涨1.04美元/吨 历史平均407美元/吨 [4][59] - 东北亚丙烯795美元/吨 丙烯与丙烷价差78.00美元/吨 较前一周下跌4.30美元/吨 历史平均价差为258美元/吨 [4][65] - 油价回调下 炼化盈利有所改善 国内炼化产品价差水平虽有所提升 但目前仍处在较低水平 [4] - 预期随着经济复苏炼化产品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4] 聚酯板块 - 亚洲PX市场收盘813.47美元/吨 周环比下跌2.61% [4][79] - PX与石脑油价差为208.62美元/吨 较之前一周下跌19.46美元/吨 价差历史平均为384美元/吨 [4][79] - 华东地区PTA现货市场周均价为4528.6元/吨 环比下降1.69% [4][83] - PTA-0.66*PX价差为267元/吨 较之前一周上涨69元/吨 历史平均为775元/吨 [4][83] - 涤纶长丝POY价差为1157元/吨 较之前一周上涨20元/吨 历史平均为1399元/吨 [4][86] - 聚酯产业链整体表现一般 需要继续关注需求变化 [4] - 中长期看随着行业新增产能将于近两年进入尾声 预期今年开始行业将逐步有所好转 [4] 投资分析 - 聚酯景气存在修复预期 随着供需改善盈利中枢有望上行 继续看好聚酯头部企业桐昆股份、万凯新材 [4][14] - 油价中枢有所回落 炼化企业成本存在改善预期 在海外炼厂退出以及国内地炼开工率维持较低水平下 头部炼化企业竞争格局存在利好空间 建议关注炼化优质公司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中国石化 [4][14] - 美国乙烷供需维持宽松格局 淡季乙烷价格高位回落带动乙烷制乙烯路线继续维持较好盈利 继续看好卫星化学 [4][14] - 油价下行空间有限 油公司通过经营质量提升抵御油价下行风险 推荐股息率较高的中国石油、中国海油 [4][14] - 上游勘探开发板块维持高景气 海上资本开支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继续看好海上油服公司业绩提升 推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 [4][14] 机构预测 - 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同比增长74万桶/天 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70万桶/天 达到1.044亿桶/天 [39] - IE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长270万桶/天 达到1.058亿桶/天 2026年将增长210万桶/天 达到1.079亿桶/天 [39] - OPEC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为130万桶/天 至10514万桶/天 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为138万桶/天 至10652万桶/天 [40] - EIA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消费量将增加90万桶/天至1.038亿桶/天 2026年将增加128万桶/天至1.051亿桶/天 [42] - EIA预计2025年原油均价为68美元/桶 2026年为51美元/桶 [44]
中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万公里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2:02
海底管道建设成就 - 中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万公里 跃居世界前列 [1] - 海底管道作为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生命线" 形成水下井口至陆地终端完整生产链 [1] - "十四五"以来累计铺设海管超1500公里 最大作业水深达1542米实现浅水向超深水跨越 [1] 技术能力突破 - 铺设规格实现2英寸到48英寸全尺寸覆盖 涵盖单层管 双层管 复合管 子母管等国际主流全部类型 [1] - 铺管技术及装备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装备技术体系完整性走在国际前列 [1] - 经过40年技术攻关与工程实践 海洋油气管道工程技术与装备能力实现全方位跨越 [2] 国际化业务拓展 - 承揽东南亚 中东 非洲等地区10余个项目 累计铺设海底管道500余公里 [2] - 创造全球"海管尺寸最大"和"单根海管最重"等多项行业施工纪录 [2] - 推动中国海洋工程企业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合作 [2]
中国海油: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跃居世界前列
新浪财经· 2025-09-28 09:11
海底管道技术突破 - 中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 跃居世界前列 [1] - 管道首尾相接相当于中国最南到最北直线距离近2倍 [1] - 铺设规格实现全尺寸覆盖 从2英寸到48英寸 包括单层管、双层管和复合管 [1] 工程技术能力 - 突破稠油及高凝油长距离多相混输技术难题 [1] - 攻克恶劣海况及复杂地貌下海底管道设计安装技术 [1] - 具备中国海域全海域海底管道自主设计、铺设和维保能力 [1] 近期项目进展 - "十四五"以来累计铺设海管超1500公里 [1] - 最大作业水深达1500米 [1] - 承揽东南亚、中东、非洲等10余个项目 累计铺设海底管道500余公里 [1] 国际合作与纪录 - 创造全球"海管尺寸最大"和"单日铺设最长"等多项世界纪录 [1] - 海底管道工程技术与装备能力实现全方位突破 [1] 未来发展计划 - 继续深化海底管道工程核心技术能力建设 [1] - 健全完善作业装备序列 推动国产化装备应用 [1] - 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1]
中国海油: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 跃居世界前列
新浪财经· 2025-09-28 08:37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 跃居世界前列[1] - 铺管技术实现从浅水向超深水跨越 最大作业水深达1542米[3] - 铺设规格实现2英寸至48英寸全尺寸覆盖 包含单层管/双层管/复合管/子母管等全部国际主流类型[3] 工程技术能力 - 突破稠油及高凝油长距离多相混输技术难题[3] - 攻克恶劣海况及复杂地貌下海底管道设计安装技术[3] - 形成高度自主化全产业链条 具备全海域自主建设能力[3] 装备体系建设 - 建成集设计/建造/安装/应急处置及维保的完整工程装备技术体系[3] - "十四五"期间累计铺设海管超1500公里[3] - 铺管技术及装备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装备技术体系完整性国际领先[3] 国际合作拓展 - 承揽东南亚/中东/非洲等10余个项目[4] - 累计国际项目铺设海底管道500余公里[4] - 创造全球"海管尺寸最大"和"单根海管最重"等多项施工纪录[4] 未来发展重点 - 深化海底管道工程核心技术能力建设[5] - 健全完善作业装备序列 推动国产化装备应用[5] - 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5]
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跃居世界前列
环球网· 2025-09-28 08:33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 跃居世界前列 [1] - 海底管道在1500米水深需承受150个大气压 相当于1.5辆家用小汽车重量集中压于A4纸 [3] - 我国海况复杂程度居世界前列 对海底管道工程技术提出特殊挑战 [3] 技术能力建设 - 突破稠油及高凝油长距离多相混输技术难题 [3] - 掌握恶劣海况及复杂地貌下海底管道设计安装技术 [3] - 形成覆盖设计、建造、安装、应急处置及维保全产业链的自主技术体系 [3] 战略意义 - 海洋油气管道技术突破对提升国家海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1] - 技术能力实现全方位跨越 具备中国全海域自主建设能力 [3] - 成果基于40年技术攻关与工程实践积累 [1][3]
突破10000公里!跃居世界前列
科技日报· 2025-09-28 08:18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 跃居世界前列[1][4] - 海底管道需承受1500米水深压力 相当于1.5辆家用小汽车重量集中压于A4纸[4] - 突破稠油及高凝油长距离多相混输技术 具备全海域自主建设能力[4] 工程技术体系 - 形成设计建造安装应急处置维保全套技术体系 培育高度自主化全产业链[4] - 攻克恶劣海况复杂地貌管道设计安装难题 实现40年技术攻关全方位跨越[1][4] - 管道需保障20年以上服役期安全稳定 应对世界最复杂海况挑战[4] 能源战略意义 - 海洋油气管道突破对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里程碑意义[1] - 技术突破显著提升国家海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1]
重大突破!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破1万公里
观察者网· 2025-09-28 06:53
海底管道工程发展里程碑 - 中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 跃居世界前列 相当于中国南北直线距离近2倍 [1][4] - 海底管道是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生命线" 形成"水下井口—海底管道—陆地终端"完整生产链 [3] - 项目标志着经过40年技术攻关 海洋油气管道工程技术与装备能力实现全方位跨越 [1] 技术突破与工程能力 - 突破稠油及高凝油长距离多相混输 恶劣海况及复杂地貌下海底管道设计安装等技术难题 [4] - 铺管作业能力全面提升 最大作业水深达1542米 实现从浅水向超深水历史性跨越 [4] - 铺设规格实现2英寸到48英寸全尺寸覆盖 涵盖单层管 双层管 复合管 子母管等全部国际主流类型 [4] - 自主研发自动焊接设备 海管海缆智能监测系统 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系统"海卫"等智能化设备 [6] 装备体系建设 - 船舶装备持续迭代 从第一代浅水锚系S-lay铺管船发展到3000米级超深水起重铺管船"海洋石油201"船 [6] - 具备在中国全海域自主进行海底管道工程建设能力 建成完整海底管道工程装备技术体系 [4] - 海管焊接质量和铺管效率显著提升 填补多项国际技术空白 [6] 国际合作与业务拓展 - 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承揽10余个项目 累计铺设海底管道500余公里 [6] - 创造全球"海管尺寸最大"和"单根海管最重"等多项行业施工纪录 [6] - 推动海洋工程企业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合作 提供中国工程方案 [6] 未来发展重点 - 继续深化海底管道工程核心技术能力建设 健全完善作业装备序列 [7] - 推动国产化装备应用 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7]
石化周报:乌袭击俄石油相关设施,驱动油价回升-20250927
民生证券· 2025-09-27 12:5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3][12] 核心观点 -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和图阿普谢港导致石油装运设施瘫痪,影响原油出口约200万桶/日,俄罗斯宣布年底前实施柴油出口部分禁令并延长汽油出口禁令,地缘冲突推动油价上涨 [1][8] - 伊拉克中央政府将接管库尔德自治区油田原油出口,通过伊拉克-土耳其管道输出,此举有望改善伊拉克遵循OPEC+产量配额的表现,短期可能加大补偿减产力度,长期增强OPEC+产量调整灵活性 [1][8] - 综合地缘政治和OPEC+定价权集中化影响,预计油价短期以震荡为主 [1][8] 市场行情回顾 -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70.13美元/桶,周环比上涨5.17%;WTI期货结算价65.72美元/桶,周环比上涨4.85% [2][9] - NYMEX天然气期货收盘价2.8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周环比下跌1.99%;东北亚LNG到岸价格11.2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周环比下跌3.25% [2][9] - 中信石油石化板块本周涨跌幅为0%,跑输沪深300指数(上涨1.1%);子板块中其他石化涨幅最大(1.5%),油品销售及仓储跌幅最大(-0.8%) [13][15] 供需与库存数据 - 美国原油产量1350万桶/日,周环比增加2万桶/日;炼油厂日加工量1648万桶/日,周环比增加5万桶/日 [2][9] -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1475万桶,周环比减少61万桶;车用汽油库存21657万桶,周环比减少108万桶 [3][10] - 欧盟储气率82.08%,周环比上升0.85个百分点 [11] 投资建议主线 - 关注石化行业龙头且业绩稳定、高分红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 [3][12] - 关注油价支撑下业绩确定性强、高分红、产量增长且桶油成本低的中国海油 [3][12] - 关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政策下处于产量成长期的新天然气和中曼石油 [3][12] 重点公司估值 - 中国石油(601857.SH):2025E EPS 0.83元,PE 10倍 [4] - 中国海油(600938.SH):2025E EPS 2.57元,PE 10倍 [4] - 中国石化(600028.SH):2025E EPS 0.33元,PE 16倍 [4] - 中曼石油(603619.SH):2025E EPS 1.48元,PE 13倍 [4] - 新天然气(603393.SH):2025E EPS 3.49元,PE 8倍 [4] 行业动态摘要 - OPEC+ 8月原油产量2794.8万桶/日,月环比增加47.8万桶/日,沙特增产25.9万桶/日至970.9万桶/日 [55][57] - 美国9月19日当周原油出口减少79.3万桶/日至448.4万桶/日,战略石油储备库存增加23万桶至4.06亿桶 [27] - 中国大庆古龙页岩油新增探明储量1.58亿吨,2025年页岩油产量预计突破680万吨 [31]
第十八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27 09:40
第十八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行业分析 展会概况 - 展会于9月27日在东营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为期三天 展览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 展商采购商数量达400余家 预计参观人数超6万人次[1] - 设置5个展区包含1号馆 2号馆 3号馆 室外展区和序厅展区 共有300余个展位 包含特装展位 室外展位和标准展位[1] - 展会主题为"绿创未来 链通世界" 突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 企业抱团出海赋能和传统能源绿色转型三大特色[1] 参展企业结构 - 市外企业占比达69% 吸引贝克休斯 卡特彼勒 康明斯 道达尔 中石化 中海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3] - 世界500强与央企展商数量创历史新高 首次参展企业包括贝克休斯 必维集团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3] - 低空经济领域首次吸引普宙无人机 乘云航空科技等企业 海工领域新增海盛集团 德威盛等首次参展商[3] 采购商阵容 - 超130家企业到场采购 其中境外企业达100余家[3] - 世界500强采购商包括美国贝克休斯 卡特彼勒 艾默生电气集团 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 法国道达尔等[3] - 中石化二级单位集体参会采购 包括中原油田 河南油田 江汉油田 江苏油田和新星石油公司[3] 专题活动设置 - 围绕四大专题举办二十余场高规格会议:"抱团出海"专题搭建企业出海平台 "国际采购"专题包含多场采购对接会 "未来产业"专题汇聚海洋油气装备等前沿资源 "新品发布"专题展示行业龙头企业首台套技术[5] - 近百名院士 学者 企业代表进行主旨报告 演讲推介和需求发布[5] 行业平台价值 - 展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七届 是中国第二家获得UFI专业认证的石油装备类展会[6] - 成为推进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升级 促进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的国际平台 集中展示产业新技术 新产品 新成果[6] - 为国内外石油石化装备行业提供全新合作交流平台 成为东营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名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