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灵巧手

搜索文档
深圳: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8-13 12:16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 深圳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1] - 深圳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 培育全球"灯塔工厂"2家 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个 卓越级智能工厂3个 [3] 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 - 小家电制造企业完成8条智能生产线改造 配备40多台自动化设备 平均生产效率提升近50% [3] - 全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发布 国内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完成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 [3] 新兴产业政策支持 - 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重点支持AI芯片和仿生灵巧手方向 [5] - 为40多家相关企业发放首期近2亿元"训力券" 通过政策创新支持产业发展 [5] 半导体技术平台建设 -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试验转化平台配备120多台国产设备 专注于功率芯片研发生产检测关键环节 [5] - 平台填补实验室研发到产品量产间的服务空白 帮助企业降低转化风险 [5] 未来产业布局 - 深圳聚集26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 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相关企业120多家 [7] - 在巩固现有产业基础同时 加速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7]
技术突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类脑智能加速落地应用
证券日报· 2025-08-06 16:06
核心观点 - 浙江大学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悟空" 神经元数量接近猕猴大脑规模 标志中国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达国际先进水平[1] - 类脑智能产业正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实践 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推动智能机器人等关联赛道发展[1] - 产业呈现"政策引导+资本助推+技术迭代"三轮驱动特征 商业化进程加快推动可持续发展[3] 技术突破 - "悟空"由15台刀片式神经拟态类脑服务器组成 整体神经元数量接近猕猴大脑规模[1] - 类脑计算领域算法模型正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宁波时识科技已形成类脑感知/感算/计算完整产品矩阵[1]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取得进展 强脑科技开发出智能仿生手/腿/灵巧手/安睡仪/舒压系统等多款量产产品[2] 应用场景拓展 - 医疗健康领域率先商业化落地 创新医疗参股公司博灵脑机B端产品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 C端产品2025年上市销售[2] - 智慧教育成为重要应用场景 熵基科技推出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脑电产品 可实时采集脑电信号培养青少年专注力[3] - 应用端呈现"三高"趋势:高频交互(XR头显/车载舱) 高精度控制(工业机器人/矿山机械) 高溢价医疗(情绪障碍干预/阿尔茨海默早筛)[3] 产业发展模式 - "工具链+标杆产品"模式缩短技术验证周期 培育早期用户习惯 推动产业链从科研驱动转向需求牵引[2] - 基础架构建设稳步推进 软硬件协同发展让后进入企业无需重复造轮子即可参与创新[1][2] - 各方通过分层协作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规模化商用奠定生态基础[2][3]
AI新锐竞技链博会 产业链协同助力创新跑出“加速度”
上海证券报· 2025-07-17 18:13
人工智能产业链展示 - 银河通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加速进化和智平方的四款机器人出现在英伟达展台 [2][4] - 宇树科技参展四足机器狗和G1人形机器人 强脑科技展示BrainCo智能仿生手、仿生灵巧手、轻凌M3智能仿生腿等产品 [3] - 湖北省22家鄂企携80多件展品亮相 包含20个整机人形机器人 展示完整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生态 [4]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 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集体亮相 包括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等企业 [3] - 湖北打造链博会唯一人形机器人集中展示区 武汉格蓝若、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武汉光谷华汇等企业参展 [4] - 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链韧性 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 企业合作与创新 - 联想展区展示通过投资和孵化赋能本末科技、戴盟机器人等初创企业的创新实践 [5] - 联想与TCL、高通、思爱普、英伟达等企业为长期合作伙伴 共同构建全球供应链生态 [5] - 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 [5] 行业发展趋势 - 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AI下一站是物理 机器人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 能够理解物理世界 [4] - 机器人产业需要各环节企业精诚合作 打破壁垒 优势互补 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4] - 效率、创新、韧性与可持续成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5]
链博会打卡:半个“六小龙”与它们的朋友圈
北京商报· 2025-07-17 06:59
杭州六小龙概况 - "杭州六小龙"指杭州崛起的6家前沿科技企业 包括游戏科学 深度求索 宇树科技 云深处科技 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 聚焦机器人 AI 游戏开发 脑机接口等领域 [5] - 六家公司成立时间跨度大 群核科技最早(14年历史) 深度求索最晚(2023年成立) 宇树科技等4家在2016-2018年人工智能热潮期间入局 [8][9] - 概念在2024年底2025年初形成 显著提升企业受关注度 强脑科技等公司感受到破圈效应 [5][7] 核心产品与技术 - 宇树科技主推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春晚表演)和机器狗Go2 聚焦具身智能 目前应用场景偏B端 [5][11][15] - 强脑科技展示BrainCo智能仿生手/灵巧手等脑机接口产品 仿生手曾用于残奥会圣火传递 技术核心在于神经信号解析 [11][12][15] - 群核科技起家于空间设计软件(酷家乐等) 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6亿元和6 64亿元 2024年前9个月亏损收窄至9361 1万元 [15] 行业定位与发展 - 六家企业虽属不同赛道但形成协同效应 如强脑科技的灵巧手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精细操作能力 [12] - toC领域深度求索(大模型DeepSeek)用户基础最佳 toB领域强脑科技技术壁垒最高 人形机器人以销售额为客观评判标准 [6] - 行业处于技术突破期 高技术壁垒公司需持续研发 具身智能等领域需探索应用场景以积累用户 等待技术"奇点" [16] 市场动态 - 群核科技2025年2月14日向港交所递表 成为六小龙中首个IPO冲刺企业 [8] - 链博会展示显示 宇树科技和强脑科技产品受观众高度关注 群核科技因非硬件属性展示较抽象 [1][11] - 灵伴科技(AR眼镜)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第七小龙" 反映AI企业整体关注度提升 [10]
于两种感受间读懂中国信心(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14 22:03
全球投资环境与不确定性 - 全球投资环境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世界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风险[2] - 国际贸易需要明确的规则 面临每天未知的变动[2] - 逆全球化涌动 单边主义筑起高墙 地缘冲突撕裂共识[2] 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86.4%(2021-2024年)[4]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2024年)[4] - 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4] -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贸易战压力激发出产业升级动力[3] - 宇树科技年营收超10亿元 员工从1人增长至约1000人(2016-2024年)[4] - 展示仿生灵巧手 虚拟人智能交互等新技术[4] - 深度原理科技致力于人工智能赋能材料化学创新[3] 开放合作与全球贡献 - 供应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5] - 签署50多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5] - 嫦娥六号搭载国际载荷 DeepSeek开源推理引擎[5] - 智慧中医诊疗系统和脑机交互设备吸引国际关注[6] 市场体系与创新生态 - 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激发[4] - 人才辈出 产业体系完备形成创新雨林[4] -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4] - 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生存力 竞争力 发展力 持续力[3]
中国数字“智造”为上合国家产业转型贡献智慧
新华网· 2025-07-13 13:43
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 - 帕西尼感知科技展出的仿生灵巧手搭载上千个多维触觉传感单元,能同步复刻手部动作并感知力学信息、材质、温度、纹理,可规模化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以提升生产效率 [1] - 中国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达421家 [3] - 2023年一季度中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8.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制造业部分增长10.4% [3] 国际合作与技术输出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案例:中资企业助力蒙古国智慧铁路发展,使煤矿年运输能力达3000万吨,运输成本从32美元/吨降至15美元/吨,运维成本降低50% [4] -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为哈萨克斯坦化工园区实现1:1工厂建模,推动数字智能技术标准落地 [4] - 中埃(亚历山大)数智高新生态产业园项目运用中国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埃及数字化转型 [7]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指出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场景的快速落地令人震撼 [3] - 巴基斯坦学者认为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可提升劳动力技能和工厂效率 [3] - 哈萨克斯坦专家期待中国分享能源与工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共享技术红利 [5] 论坛成果与项目签约 -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促成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签署12个合作项目,涵盖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7] - 埃及前官员强调埃中制造业合作已实现数据驱动和智能协作方案的实际应用 [7]
坐助行机器人上下楼梯 她想再登泰山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23:05
金撵智能科技 - 公司推出CX-I型助行机器人,采用履带与轮毂相结合的底盘设计,实现安全平稳上下楼梯功能 [2][3] - 产品具备自主驾驶系统,可自动识别路面坡度与障碍物,支持语音控制和手机App远程操作 [3] - 该机器人针对传统电动轮椅无法爬楼的痛点,采用前进式爬楼技术,保持车身水平完成攀登动作 [3] 自变量机器人科技 - 公司开发的双臂机器人具备工业级精度,可完成晾衣服等家务动作,传感器实时捕捉布料形变并调整夹爪摩擦力 [4] - 产品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主要应用于服务业场景,本体产品已有实际销售和落地 [4] 兆威机电 - 公司研发的仿生灵巧手拥有17个"关节",可完成捡鸡蛋等精细动作而不损坏物品 [5] - 掌握空心杯电机、微控制器及减速器等核心技术,技术已通过量产验证 [5] 宝安区机器人产业 - 宝安区拥有约14200家机器人企业,占深圳机器人企业总数的23.93%,连续多年居深圳各区之首 [3][4] - 产业政策包括"工业上楼2.0"战略、2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支持,中粮(福安)机器人科技园已吸引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 [4] - 产业链协作成效显著,形成"楼上研发、楼下生产"的紧凑生态,降低企业协作成本和研发周期 [4] 行业技术突破 - 大族激光高端设备定位精度达0.01毫米,兆威机电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 [5] - 海柔创新累计售出箱式仓储机器人超19000台,全球运营超1500个项目,拥有2200多项专利 [6] - 安诺机器人90秒制作拉花咖啡,2025年订单预计翻番 [6] 国际市场拓展 - 深圳市西啡科技2024年外贸出口额达2200多万美元 [6] - 华为联合16家企业构建全链条生态,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欧美高端制造供应链 [6]
吉林大学钱志辉教授:《源自人体的启示:仿生拉压体机器人原理与技术》
机器人圈· 2025-05-21 09:40
论坛概况 - 2025仿生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论坛在杭州举行,聚焦仿生机器人和智能控制两大领域,吸引近400人参会,1万余人次线上观看 [2] - 吉林大学钱志辉教授作《源自人体的启示:仿生拉压体机器人原理与技术》主题报告 [2] 人形机器人现状 - 人形机器人因"人机共融"需求受关注,但技术处于"展示优先"阶段,存在人机接触安全性差、手臂操控弱、运动能耗高等问题 [4] - 人形机器人行走能耗COT值显著高于人类:波士顿动力Atlas为5,本田Asimo为1.6,人类仅0.05 [5] 机器人技术瓶颈分析 - 材料组成:机器人部件多为刚性材料,而人体骨骼仅占体重11%,其余为柔性材料 [6] - 关节结构:机器人关节需承受多类型载荷,生物关节主要承受简单拉压载荷 [6] - 动力系统:机器人驱动传动分离效率低,生物骨骼肌为驱动传动一体化柔性系统 [6] 仿生拉压体技术突破 - 提出仿生拉压体(Layagrity)原理,结合受压硬质构件和受拉柔质构件 [7] - 仿生拉压体机器人实现2.0-4.5 km/h稳定行走,COT值0.069-0.107,仅为传统机器人1.38-2.14倍 [11] - 膝关节设计实现自稳定,足踝系统实现变轴踝关节和变刚度足弓 [10] 灵巧手技术进展 - 仿生手研发占整机工作量50%以上,面临刚性手与软体手的技术矛盾 [11] - 采用三维动态X光成像系统捕获人手生物力学特征,精度达0.1mm平移和0.3°旋转 [14] - 仿生灵巧手成功复现人手关键运动特征,解决多自由度协同等技术瓶颈 [14] 机械臂创新 - 传统机械臂在非结构化环境表现不佳,运动灵巧性、环境柔顺性和驱动能效比存在缺陷 [15] - 研发磁吸电驱系统,实现类肌肉的力-速度-位置三参数解耦控制 [16] - 仿生机械臂自重6公斤可承载4公斤,支持乒乓球对打等高实时性任务 [19] 智能控制系统 - 集成视觉-触觉-本体感觉多模态大模型,构建具备场景认知能力的"数字小脑" [19] - 采用多模态增强训练(MAT)学习范式,模拟人类大脑决策-小脑执行机制 [19]
宏润建设(002062) - 002062宏润建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09:36
行业与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建筑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普遍下降,公司通过新能源转型和成本管控实现毛利率提升,在长三角基建市场保持竞争优势 [2] -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9.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3亿元 [5] 现金流与盈利增长点 - 公司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4亿元、10.13亿元、12.4亿元,现金储备充裕 [2] - 公司以“长三角”为中心,增强优势业务核心竞争力,参与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推动业务向“建筑 + 新能源 + 科技”产业链一体化转型提升增长曲线 [3][11] 股票与市值管理 - 公司重视经营管理和市值管理联动,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优化治理,实现市值与内在价值匹配 [4] - 公司回购方案尚处于研讨过程中 [7] 项目与技术应用 - 承建“上海市黄浦区(原卢湾区)第52街坊肇嘉浜路18号地块项目”等涉及绿色建筑认证,“中兴大桥及接线(江南路 - 青云路)工程”等涉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5] 分红情况 - 公司已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将在股东大会后2个月内完成红利分派 [5] 业务拓展与巩固 - 在房地产投资下滑背景下,公司发挥核心优势争取主要订单,向城市更新、能源电力等领域拓展市场 [6] 成本与费用管理 - 公司在成本控制采取单体项目预算管理等,费用管理通过全面预算制度分解目标,优化资源使用提升净利率 [7]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目前尚无重整、重组、收购计划,将审慎评估相关标的 [8] 科技业务参与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参股镜识科技,未来将协同其做好产品量产落地,打造具身智能平台型公司 [9] 行业前景与公司应对 - 建筑行业未来传统房建业务收缩,新能源基建和城市更新成核心增长点,公司将深耕相关领域提升竞争力 [10] 光伏EPC业务进展 - 2024年度子公司签署储能电站及光伏发电项目协议,与国电电力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业务加速推进 [11]
宏润建设(002062) - 宏润建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09:30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包括华安证券、进门财经等多家机构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地点为电话会议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财务总监黄全跃、董事会秘书薛锋 [1] 化债政策影响 - 化债政策对政府偿付能力较弱地区直接受益,公司主要客户为长三角地区政府,支付能力强,化债对公司有正面影响,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新增业务增长、缩短项目结算周期 [1] 财务状况 - 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45亿元,现金储备充裕,资产负债率逐年降低,一季度末降至64.04% [1] - 应付账款来源主要为长期合作的上下游供应商及分包商,结算持续并与合同资产保持动态平衡 [1] 业务市场情况 - 公司主业聚焦长三角地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轨道交通是传统核心业务,与上海申通等业主方有多年合作,是长三角具有最高实施能力的民营轨道交通建设企业 [1][2] - 一季度新签合同1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15%,受经济基本面影响,建筑业在手订单量有所下降 [2] - 长三角城市基础设施有持续发力能力,政府结算速度有提升,政府投资项目数量释放有望提升 [4] 业务发展规划 - 以“长三角”优势地区为中心,增强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市政路桥等优势业务核心竞争力,参与基础设施和政府重大项目投资建设 [2] - 推动业务向“建筑 + 新能源 + 科技”产业链一体化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 [2] - 今年计划承接各类施工及销售合同90亿元,建筑主业保持稳定,风光储EPC业务收入有望增长 [4] 科技投资情况 - 公司是连续13年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自主研发和发布国内首台盾构机换刀机器人,将换刀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24分钟 [2] - 战略投资镜识科技,看重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 [2] - 镜识科技团队有技术储备,自主研发黑豹II实现10.4m/s高速稳定奔跑,打破波士顿动力纪录 [3][4] - 镜识科技已研发多款产品,2026年目标实现双足机器人10m/s奔跑速度,2027年推出用于工业场景的柔性智造人形机器人,2030年推出人形机器人个人助理 [4] - 四足机器人“打工豹”负载达135KG,应用于工业场景;“黑小豹”应用于情感交互、智能陪护场景 [4] - 公司将协同镜识科技做好产品量产落地,打造具身智能平台型公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