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制造

搜索文档
戴尔科技集团:2026 财年第二财季营收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
新浪财经· 2025-08-29 00:12
财务表现 - 第二财季营收达29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9% [1][2] - 运营利润18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1][2] - 净利润11.64亿美元 同比增长32% [2] - 每股摊薄收益1.70美元 同比增长38% [2] - 运营现金流25.43亿美元 同比增长90% [2]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25.18亿美元 同比增长96% [2] 非GAAP指标 - 非GAAP运营利润23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1][2] - 非GAAP净利润15.91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2] - 非GAAP每股摊薄收益2.32美元创纪录 同比增长19% [2] 业务分部表现 -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ISG)营收168亿美元创纪录 同比增长44% [3] - 服务器和网络业务营收129亿美元创纪录 同比增长69% [3] - 存储业务营收39亿美元 同比下降3% [3] - 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CSG)营收125亿美元 同比增长1% [3] - 商用客户业务营收108亿美元 同比增长2% [3] - 消费业务营收17亿美元 同比下降7% [3]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 - 上半年运营现金流53.3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 [2] - 上半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47.50亿美元 同比增长149% [2] - 第二财季向股东回馈13亿美元 [3]
联想全栈AI亮相2025中国算力大会,发布《2025 AI方案赋能白皮书》
环球网· 2025-08-25 02:14
公司动态 - 联想集团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发表《联想全栈AI 让AI成为创新生产力》主旨演讲并正式发布《2025 AI方案赋能白皮书》[1] - 公司围绕"混合式AI 让AI成为创新生产力"主题展示全栈AI创新成果 包括AI终端 AI基础设施和AI解决方案及服务[3] - 联想宣布携手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及本土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发布《2025 AI方案赋能白皮书》[3] - 公司正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共同推动业内首个高性能训推服务标准的制定[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AI基础设施方面聚焦智算 高性能计算与通算三大计算场景 展出覆盖全场景的算力基础设施产品及相变浸没式液冷技术[3] - AI终端展示包括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 ThinkBook Plus Rollable AI元启版卷轴屏电脑和联想YOGA Pad Pro 14.5 AI元启版平板等创新产品[4] - AI解决方案与服务展示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领衔的智能体矩阵 城市超级智能体 臻算服务 xCloud智能云和智算中心等方案[5] 战略与合作 - 《2025 AI方案赋能白皮书》是自异构智算产业生态联盟成立以来联合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等生态伙伴发布的第二本异构智算白皮书[4] - 白皮书不仅剖析技术演进趋势 更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为不同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可落地解决方案[4] - 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提供跨平台 跨设备的新一代人机交互系统智慧赋能[4] - 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作为面向员工 客户 合作伙伴和公众的新一代官方入口 通过调度研发 供应链 营销 销售 服务 运营等领域智能体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5]
联想集团正推动首个高性能训推服务标准制定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05:36
公司动态 - 联想集团副总裁陈振宽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分享公司八年智能化转型成功经验 [1] - 联想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共同推动业内首个高性能训推服务标准制定 [1] - 联想在大会上正式发布《2025 AI方案赋能白皮书》 [1] 行业合作 - 行业首个高性能训推服务标准正在制定中 涉及权威机构合作 [1] - 2025中国算力大会成为行业技术交流与标准推进的重要平台 [1]
每卖3台电脑就有1台AI PC!杨元庆称中国制造成本优于其他任何地方
第一财经· 2025-08-14 05:25
业绩表现 - 2025/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28.16亿元人民币 [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至36.6亿元人民币,主要受1.52亿美元认股权证公允价值重估收益及28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名义利息影响 [1] 业务板块 - IDG智能设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8%至973亿元人民币,PC业务创15个季度以来最快增速 [1] - 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8% [1] - SSG方案服务业务收入增长19.8%,运营利润率为22.2% [1] 区域市场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6% [2] - 亚太区(不含中国)收入同比增长39% [2] - 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14%,欧洲-中东-非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 [2] 市场份额与AI战略 - 第二季度联想PC市占率达24.8%,同比增长近2个百分点 [2] - AI PC销量占比达33%,远超年末25%的预期目标 [2] - AI功能周活跃用户超40%,非PC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7% [2]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ODM+端到端运营模式有效应对关税波动,33个全球制造基地实现"全球资源、本地交付" [3] - 中国制造成本优势显著,单台PC成本比其他最优制造基地低15美元 [3] 行业驱动因素 - Win11换机潮(尤其企业用户)和疫情后设备更新周期推动PC需求 [3] - AI技术将引发新一轮换机潮 [3]
对话六联智能:从ODM代工厂到AI PC卷向海外
观察者网· 2025-08-11 13:1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硬件ODM厂商转型为AI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业务从消费类硬件代工转向AI算力底座和AI解决方案 [1][5] - 转型动因是PC行业价格内卷严重,硬件代工毛利被压缩至6%-10%,客户要求公开零部件成本 [5] - 2022年前后启动战略转型,判断硬件与AI结合将重构生产力工具定义 [5][6]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公司在北京、上海、苏州、深圳等城市布局七大研发中心,上海、深圳团队规模达数百人 [7] - 研发覆盖国产和海外芯片全链条,适配英特尔、高通、龙芯、兆芯、飞腾等芯片平台 [7] - 团队耗时两年搭建跨平台适配层,支持全球200多个主流AI模型在异构硬件上流畅运行 [7] AI PC产品创新 - AI PC与传统PC的本质区别在于"从工具到智能体"的进化,核心是本地化智能 [8] - 通过向量数据库存储用户习惯和文档数据,支持离线完成PPT生成、视频剪辑等任务 [8] - 设计"意图识别机制"实现按需联网,避免AI幻觉同时保留在线能力 [8] 生态建设与行业趋势 - 公司建立模型仓库,筛选千问3、Llama-4、DeepSeek等模型,针对不同场景部署专用小模型 [9] - 推动基于FCP协议的开放生态,实现跨品牌设备互联互通,区别于小米、苹果的封闭生态 [9] - AI PC作为单一智能设备是起点,开放生态下的万物互联才是终局目标 [9] 行业竞争与定位 - PC行业陷入透明化竞争,硬件代工利润薄如纸,倒逼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突围 [5][9] - 公司定位从"制造"转向"智造",通过注入智能提升算力底座价值 [9] - 中国制造向智慧制造升级被视为行业必然趋势 [1][5]
税收数据显示天津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5 22:39
制造业整体表现 - 天津市制造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速高于全市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 成为拉动全市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力量 [1] 传统优势产业增长情况 - 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6.3% [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5%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4% [1] - 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1% [1] - 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6% [1] 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情况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6.5% [1]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8.6% [1] 百亿级细分领域高速增长 - 合成材料制造同比增长112.1% 增速遥遥领先 [1] - 计算机制造同比增长55% 增长势头强劲 [1] - 电机制造同比增长34.8% [1] - 助动车制造同比增长27.6% [1] - 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同比增长18.9% [1] 税务支持措施 - 税务部门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 [2] - 结合天津产业布局和行业特色为企业进行数据"画像" 精准匹配适用政策 [2] - 通过"政策找人"提高政策推送精准度 [2] - 为企业提供涉税"综合体检" 加强涉税风险预警提示 [2]
吉富星:确保减税降费红利直达快享
搜狐财经· 2025-08-03 23:26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2024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减税降费及退税金额达2.6万亿元 [1] - 2024年1月至5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1]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0%,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 [1] - 计算机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6%和19.4% [1] 政策精准性与支持重点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逐步提高到100%,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20% [2] - 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2] - 政策侧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等关键领域 [2] 财政收支与政策挑战 - 2024年1月至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9% [3] - 减税降费及退税政策可能给部分地方带来暂时财政收入压力 [3] 未来政策方向与执行 - 2024年税务部门推送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3460万户次(人次) [4] - 需加强多部门协调,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4] - 需强化风险防范,打击骗享税费优惠的违法行为 [4] 政策协同与产业支持 - 税收政策需与财政、金融、产业、消费等政策协调配合 [5] - 各级政府应优先保障科技支出,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5] - 需统筹使用奖补、政府采购、引导基金、财政贴息等工具引导资金投入现代化产业体系 [5]
确保减税降费红利直达快享
经济日报· 2025-08-03 21:58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2024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减税降费及退税金额达2.6万亿元[1] - 2024年1月至5月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1]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0% 均高于全国总体增速[1] -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 其中计算机制造增长21.6% 智能设备制造增长19.4%[1] 政策精准性与支持措施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逐步提高到100%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提高至120%[2] - 技术转让 技术开发及相关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2] - 2024年税务部门推送支持科技创新税费优惠政策3460万户次[4] - 政策聚焦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等关键领域 促进企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2][4] 财政收支与政策协调 - 2024年1月至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 低于全年0.1%增速目标[3]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9% 低于全年0.7%增速目标[3] - 需加强税收政策与财政 金融 产业 消费政策协调配合[5] - 各级政府优先保障科技支出 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畅通资金循环[5]
联想与伊利共创制造业AI生态圈
证券日报网· 2025-07-28 06:42
核心观点 - 伊利与联想通过深度合作构建混合式AI新架构,为中国制造业AI转型提供新思路 [1][2] - AI转型的本质是业务模式重构而非流程加速,需要架构思维而非工具思维 [2] - 新架构构建实现三大突破:人机协同工作模式、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架构、智能供应链全面重构 [3] - 产品价值被重新定义为物理属性+数据价值+智能服务能力 [3] - 客户AI应用量同比增长近40%,员工效率和运营效能提升31% [4] 行业转型路径 - 制造业AI转型面临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的根本性困境 [2] - 混合式AI成为构建制造业新架构的最优解 [2] - 中国制造业AI转型需平衡先进技术与自主可控、效率提升与发展温度、企业智能化与产业生态协同 [4] 技术应用成果 - 伊利构建覆盖600多个算法模型的智能体系 [2] - 小程序管理平台连接6000万+消费者 [3] - 供应链控制塔整合80余项供应指标和140余项广促品指标 [3] - 原奶调配单吨运输成本降低,24小时到厂及时率提升至98% [3] - 数字孪生技术与MES系统实现生产管控实时可视化 [3] 合作模式创新 - 不是旧系统叠加AI功能,而是共同构建新架构 [2] - 重新定义生产关系和业务流程 [2] - 从牧场管理到消费者服务的全链条架构重塑 [2] - 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而非单一企业优化 [4]
1—5月减退税超6300亿 助力科技创新及制造业发展
长江商报· 2025-07-06 22:25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2025年前5个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总额达6361亿元 [1] - 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深化"政策找人"机制 提高政策落实精准度 [2] - 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政策前5月减税1407亿元 [2] - 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前5月减税降费及退税4158亿元 [3] 科技创新领域表现 - 高技术产业2025年前5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_2% 显著高于全国总体增速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 [2]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_7% 反映数实融合进展 [2] - 2024年发布《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各环节 [2] 制造业发展动态 - 2025年前5个月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_2% [3] - 计算机制造和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1_6%和19_4% [3] - 2024年发布《支持制造业发展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包含31项专项类和普惠性政策 [3] - 政策重点支持制造业数字化 智能化改造及新质生产力培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