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业

搜索文档
港股午评:三大指数齐涨 黄金股回暖 半导体股继续活跃 创新药走低
格隆汇· 2025-09-19 04:07
昨日午后跳水的港股三大指数止跌回暖,截止午盘,恒生指数涨0.12%,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 上涨0.35%及0.62%,市场继续在高位运行。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数表现活跃,其中,京东涨3.5%, 阿里巴巴涨1.45%,美团、腾讯、百度飘红,网易跌近2%,快手、小米小幅下跌;高盛料澳门博彩强劲 势头持续,濠赌股集体拉升,永利澳门、新濠国际发展涨超5%;连续回调的黄金股集体回暖,带领 铜、铝等有色金属股上涨;半导体芯片股继续上涨行情,煤炭股、军工股、体育用品股、建材水泥股纷 纷上涨。另一方面,生物医药股多数低迷,信达生物、康诺亚、绿叶制药领跌创新药概念股,中资券商 股、电力股、教育股、电信股、纸业股多数表现低迷。(格隆汇) ...
短期哪些政策在酝酿?——政策周观察第47期
一瑜中的· 2025-09-15 01:45
政策基调 - 国家发改委提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并将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12][13] 财政政策 - 财政部表示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化债是手段 发展是目的 截至2025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2][19][20] - 截至2024年末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 包括国债34.6万亿元 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政府负债率为68.7%[19] - 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可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 其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支持地方用于化债[19] 消费政策 - 国家发改委提到清理限制性措施 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措施[2][12] - 工信部等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汽车消费 支持汽车以旧换新 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政策[2][22] 民生保障 - 国家发改委提到适应需求变化 更多投资于人 服务于民生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 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 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3][12][13] 投资政策 - 国家发改委提到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稳妥有序推进雅下水电工程 三峡水运新通道 沿江高铁 重大核电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力度[3][12] - 国常会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 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并部署加大招投标 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3][15] 反内卷措施 - 国家发改委提到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实施好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提质升级的政策措施[4][12] - 工信部座谈会提出提升重点行业治理水平 加强行业自律 防范企业非理性竞争行为 有序引导企业海外布局[4]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切实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4][22] 中美经贸问题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团赴西班牙与美方举行会谈 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 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5][10] - 美国将我国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商务部对美国模拟芯片 集成电路发起反倾销 反歧视调查[5][16] 产业政策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加快突破汽车芯片 操作系统 人工智能 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5][22] - 国常会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要推动我国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5][15] 金融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优化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 更突出稳市要求 提出资金紧张时期稳市表现 债市波动时期稳市表现指标[6][16][20] 要素市场化改革 - 国务院批准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10个地区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江苏苏南重点城市 浙江杭甬温 安徽合肥都市圈 福建福厦泉 河南郑州市 湖南长株潭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四川成都市 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 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17] -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探索更大力度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 北京城市副中心 杭甬温 郑州等地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作为重要任务[18] -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赋予试点地区更大的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 支持依据人口存量和变化趋势匹配新增建设用地 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18] 电力装备行业 - 工信部等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力争2025-2026年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 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 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 龙头企业营收增速10%左右[21] 汽车行业目标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2]
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在济南举行 共商产业合作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12:29
会议概况 - 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在山东济南举行 全国台企联 台湾商业总会等协会代表及两岸专家学者 企业家代表等240余人参会[1][3] - 会议推介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 并举行合作区基金启动仪式 涉台资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仪式 两岸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山东分中心揭牌仪式[4] 产业合作方向 - 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建议在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 生物医药 现代农业等领域深化合作 鼓励两岸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3] - 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建议搭建产业对接会等常态化交流平台 在互补性强的产业领域加强合作 推进智能制造与产业转型升级 壮大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3] -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林天良表示将协助台湾中小企业对接山东绿色低碳产业链 推动绿色技术 高端人才与山东企业 研发机构合作共建创新平台[3] 投资案例与成效 - 旺旺集团在山东投资设立两家工厂 23年来多次追加投资 总投资额达4.4亿美元[3] - 2024年两家工厂产值达38.7亿元人民币 其中济南市济阳区的工厂已成为旺旺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3] 政策支持 - 济南市加快规划建设中国唯一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 全面落实各项惠台政策措施[3] - 济南市将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在经贸 科技 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欢迎和支持广大台胞台商来济投资兴业[3]
每周海内外重要政策跟踪(25/08/22)-20250822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2 14:50
国内宏观政策 - 央行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人民币以支持受灾地区经营主体[4][16]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税收收入18018亿元增长5%[16][26] - 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支出160737亿元增长3.4%[16][26] - 央行提出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推动物价合理回升[8][15][26] 产业与金融政策 - 财政部对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4][16][29] - 金融监管总局拟出台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拓宽适用范围支持产业转型升级[4][16][29] - 外汇局在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鼓励非金融企业跨境融资用于绿色项目[4][16][29] - 工信部等六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要求加强产业调控和遏制低价无序竞争[4][16][32] 地方政策 - 重庆市追加3亿元人民币预算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分8月2亿元9月1亿元投放[5][17][34] - 黑龙江省调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燃油车补贴0.5万至1.1万元新能源车每档增加0.2万元[5][17][34] - 成都市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购买保障性住房单人最高90万元双人150万元[5][17][34] 海外动态 - 美国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范围新增407类衍生产品包括风力涡轮机等[6][18][36][39] - 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几乎全体决策者支持暂不降息有两人反对[6][18][39] - 印度计划下调消费税税率从四档简化为两档5%和18%以应对美国关税冲击[6][18][39]
上海打出“组合拳” 促进医保商保共同发展支持创新药械
国际金融报· 2025-08-06 17:54
商业健康保险政策 - 上海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 提出五方面18条工作措施 [1] - 政策核心目标是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 构建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 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 [1] 产品体系创新 - 拓宽保障内容 加快发展商业护理保险 构建多层次产品体系 [1] - 重点开发针对"一老一小" 带病体等特定人群的健康险产品 [1] - 鼓励开发覆盖创新药械费用保障的团体健康险 探索"保团"模式和风险调节机制 [1] 医疗数据与支付创新 - 推动医疗 医保与商保数据互联互通 将创新药械适应症和临床试验数据纳入定价参考 [2] - 支持"一站式"结算服务和"上海保险码"数字平台建设 [2] - 优化创新药械支付机制 允许相关病例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2] 产业协同发展 - 支持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创新药械 畅通"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流程 [2] - 通过税收扣减 优化筹资等方式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2] - 政策旨在推动商业健康险成为健康保障体系支柱和创新药械支付体系重要参与方 [2]
上海打出“组合拳”,促进医保商保共同发展支持创新药械
国际金融报· 2025-08-06 13:02
政策框架与目标 - 上海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 包含五方面18条工作措施 旨在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增强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能力 提升创新药械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满足市民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1] 产品体系构建 - 拓宽商业健康保险保障内容 丰富产品形式 加快发展商业护理保险 构建多层次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体系 [1] - 鼓励围绕"一老一小"及带病体等特定人群需求研发各类健康险产品 加大特定人群健康保险保障力度 [1] - 支持保险公司参与医疗行为规范 加强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发挥健康管理的风险减量作用 [1] 创新支付与保障机制 - 鼓励开发由用人单位参与缴费、覆盖创新药械费用保障、与基本医保同步结算的团体健康保险产品 [1] - 探索"保团"模式 建立创新领域风险调节机制 增厚风险控制安全垫 [1] - 探索建立"监管沙盒"试点机制 加强监测与分析管理 [1] 数据互联与平台建设 - 深化医疗、医保与商保数据互联互通 将创新药械适配疾病及适应症范围、临床试验数据作为保险公司定价参考 [2] - 支持"一站式"结算服务 多方支持"上海保险码"数字平台建设 [2] 药械支付与临床应用 - 深化创新药械支付机制创新 畅通创新药械"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 [2] - 支持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创新药械 相关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2] - 鼓励通过税收扣减、优化筹资等方式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2] 政策预期影响 - 政策将进一步激发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潜力 推动其成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2] - 商业健康保险将成为"新优药械"多元支付体系中的重要参与方 提供更全面、多元、便利的健康保障 [2]
上海:加大对新市民及新产业、新业态等特定人群的健康保障力度
北京商报· 2025-08-06 11:59
政策导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1] - 政策旨在拓宽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人群 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及患病人群保障需求[1] - 鼓励保险机构将老年人 既往症和慢性病人群纳入保障范围 要求遵循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原则[1] 产品设计与定价 - 支持保险机构应用医疗大数据和行业经验数据合理厘定保险产品费率[1] - 允许适当放宽投保条件以扩大保障覆盖面[1] - 要求提供多元化定制服务 加大对新市民及新产业 新业态等特定人群的健康保障力度[1]
“散装”与“整装”(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15 21:45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现象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因各地市之间的竞争关系引发广泛关注 南京 宿迁 徐州 扬州 镇江 苏州 无锡等城市通过特色对抗形成"散装江苏"现象 实际体现的是城市间的团结与默契 [1] - 赛事通过"对抗式团结"策略成功提升城市美誉度 网友将其比喻为"文化泼水节"和"文化剧本杀" 形成高人气传播效应 [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江苏省13个地级市差异化发展 全部进入全国城市GDP百强 南京数字经济 苏州智能制造 连云港远洋运输 无锡集成电路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 [2] - 省内形成"苏南引领 苏中崛起 苏北赶超"梯度发展模式 例如江阴与靖江共建工业园区 南京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市场协同 [2]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 江苏通过产业链深度协作构建共生网络 既保持区域竞争活力又实现整体协同发展 [2] 全国产业发展启示 - 江苏实践表明 区域经济需平衡"散装"(特色发展)与"整装"(协同配合) 避免产业趋同和产能过剩 例如长三角聚焦全产业链协同 珠三角侧重组件出口智能化 西部专注硅料生产 [3] - 产业集群需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串珠成链" 县域经济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联动推进 形成"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的发展格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