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牛市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港股牛市行至中段 关注消费电子等四大板块
格隆汇APP· 2025-09-25 06:53
港股市场整体前景 - 港股进入看多行情 内外部资金关注度提升[1] - 港股长周期牛市自去年四季度确立 当前处于中段位置[1] - 流动性周期处于中段 后续1-2年基调宽松[1] - 估值周期经历3年熊市后处于低位 修复一年多后达中上分位[1] - 盈利周期刚从底部回升 修复集中在结构性景气板块[1] 流动性及资金面 - 美国就业数据大幅低于预期 降息预期提升缓解港股流动性压力[1] - 外资持续上调港股及中国资产评级 南向资金流入加速[1] - 高盛维持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渣打银行维持超配评级[1] - 摩根士丹利指出人工智能 半导体等热点板块交易集中在港股和A股[1] 投资机会板块 - 重点关注互联网 创新药 新消费和科技板块[2] - 景气板块市盈率突破历史新高 估值修复持续带动整体估值上升[2] - 红利防御性配置板块值得关注[2] - 消费电子板块关注小米集团 联想集团 瑞声科技 中芯国际 高伟电子[3] - 信息技术服务板块关注伟仕佳杰 金蝶国际 九方智投控股[3] - AI及机器人板块关注第四范式 商汤-W 优必选[3] - 新能源汽车板块关注比亚迪股份 零跑汽车[3] - 多只个股MACD金叉信号形成 涨势良好[3]
港股开盘 | 恒指低开0.32% 科网股多数走弱
智通财经· 2025-09-22 01:56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0.32% 恒生科技指数跌0.68% [1] - 科网股多数走弱 快手跌超6% 安踏体育跌超4% 网易跌超1% 紫金矿业涨超2% [1] - 上周恒生指数上涨3.82% 恒生科技上涨5.31% AH溢价收窄至119 [6] 资金流向 - 2025年前8个月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608亿港元 占市场整体24.5% [3] - 截至9月12日港股通资金净流入10729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高33% [3] - 香港股票市场连续26个月资金净流入 8月单月净流入1122亿港元居历史第九 [3] - 2025年有6个月份跻身单月净流入前十 7个交易日位处单日净流入前十 [3] - 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9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3] 行业配置 - 金融业占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数权重32% 资讯科技业占20% 非必需性消费占16% [3] - 医疗保健业权重从3%上升至7% 年内升幅最大 [3] - 非必需性消费及资讯科技业权重分别上升3个和2个百分点 [3] ETF市场 - 南向交易ETF成交额创新高 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8亿港元 [4] - 港股通合资格ETF数量从5只增至17只 追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达5只 [4] 业绩表现 - 港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9% 盈利增长4.6% [5] - 科技、医药与原材料行业维持高景气 非银行业与部分消费行业业绩向好 [5] - 能源、公用事业、地产产业链与多数消费行业业绩承压 [5] 行业展望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业绩增速迎来拐点 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维持高景气 [5] - 能源、必选消费等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反转 [5] - AI仍是市场主线 港股互联网成为最受益方向 [6] - 有色金属受益于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和通胀预期提升 [6] - AI云业务保持高增速 二季度民营云厂商收入增长4年来首次超过国有电信公司 [6] - 自研芯片成为AI大厂新催化 市场呈现"重模型、轻应用"特征 [6] - 博通、甲骨文财报验证海外AI持续高景气 [6]
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破万亿!AI仍是港股主线
券商中国· 2025-09-21 15:36
恒生指数9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港股通年初至今获得了超过1万亿港元的资金净流入,已超过2024年全年数据,有望创 年度历史新高。 而随着ETF纳入互联互通,亦带动南向交易ETF成交额创下新高。中信证券研究所指出,港股今年上半年筑底企稳,业绩实现 正增长,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南下资金净流入将创历史新高 恒生指数称,自2014年11月股票互联互通启动以来,内地投资者已成为香港股票市场中的新势力。港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 前8个月,港股通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单边)为608亿港元,相当于市场整体24.5%。截至9月12日,今年港股通资金净流入 达到10729亿港元,比2024年全年还高33%,有望创下年度新高。 截至2025年8月,香港股票市场已经录得连续26个月的资金净流入。8月单月净流入达1122亿港元,居有记录以来第九。实际 上,2025年有6个月份跻身单月净流入前十,7个交易日位处单日净流入前十。其中,2025年8月15日的359亿港元为有记录以 来最高水平。 从内地投资者持仓来看,截至2025年9月12日,金融业仍为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数的最大行业,比重为32%,资讯科技业及 非 ...
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破万亿!AI仍是港股主线
证券时报· 2025-09-21 13:05
恒生指数称,自2014年11月股票互联互通启动以来,内地投资者已成为香港股票市场中的新势力。港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港股通的平均每日成 交金额(单边)为608亿港元,相当于市场整体24.5%。截至9月12日,今年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达到10729亿港元,比2024年全年还高33%,有望创下年度 新高。 恒生指数9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港股通年初至今获得了超过1万亿港元的资金净流入,已超过2024年全年数据,有望创年度历史新高。 而随着ETF纳入互联互通,亦带动南向交易ETF成交额创下新高。中信证券研究所指出,港股今年上半年筑底企稳,业绩实现正增长,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 或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南下资金净流入将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5年8月,香港股票市场已经录得连续26个月的资金净流入。8月单月净流入达1122亿港元,居有纪录以来第九。实际上,2025年有6个月份跻身单 月净流入前十,7个交易日位处单日净流入前十。其中,2025年8月15日的359亿港元为有纪录以来最高水平。 从内地投资者持仓来看,截至2025年9月12日,金融业仍为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数的最大行业,比重为32%,资讯科技业及非必需性 ...
国泰海通·洞察价值|海外策略吴信坤团队
核心观点 - 港股是本轮牛市的主战场 [3][4][8] 行业研究框架 -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2025研究框架培训视频版 强调洞察价值与共创未来 [7] 研究团队 - 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负责行业核心洞察 主张做务实的增量研究 [3] - 吴信坤代表作为《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报告 发布日期为2025年6月7日 [4][8]
[9月19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牛市上涨,跟A股有啥区别;自动止盈功能上线;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9-19 14:07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略微下跌,维持在4.2星级水平 [1] - 大盘股略微上涨,中小盘股微跌,整体波动不大 [2] - 价值风格整体上涨,红利和自由现金流微涨 [3][4] - 成长风格微涨,主动和指数组合整体上涨 [5][6] - 港股微涨微跌,科技股领涨 [7] 港股市场特点 - 港股投资者以欧美机构为主,偏好大中盘股,小盘股行情较少 [10][11][12] - 港股平均市值规模较大,例如香港中小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达数百亿 [13] - A股小盘股常有牛市行情,如中证2000涨幅较高,受量化私募资金推动 [14][15] - 港股涨跌主要由业绩驱动,估值低且业绩好则上涨,估值高且无业绩则下跌 [17][18][19][20] 港股科技指数分析 - 2021-2022年下跌近70%,因美元利率上升、中概股退市担忧及反平台政策影响盈利 [21][22][23][24] - 期间盈利连续两年下降,出现估值降低和盈利下降的双杀行情 [25] - 2023年业绩企稳,底部震荡;2024年9月后美元降息提升流动性,估值回升 [26][27][28] - 头部公司通过裁员和AI降本,盈利大幅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超110%,2025年一季度超100%,二季度增速50%以上 [29][30][31][32] - 当前出现估值提升和盈利增长的双击牛市行情 [33] - 未来上涨空间取决于三、四季度能否维持高速增长 [35][36] 港股行业表现 - 2025年科技和医药股最景气,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均超100%,涨幅最高 [40][41][42] - 港股医药估值曾达高估,当前回调至正常偏高 [43] - 恒生消费盈利同比增长20%以上,增速优于A股消费,年内上涨20% [44][45][46] - 恒生指数、H股指数和港股红利盈利变化不大,上涨主要由牛市行情带动 [47][48][49] 港股估值数据 - 恒生指数市盈率14.40,市净率1.44,股息率2.92%,ROE 10.00% [55] - H股指数市盈率14.70,市净率1.40,股息率2.70%,ROE 9.52% [55]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5.12,市净率3.23,股息率0.82%,ROE 12.84% [55]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45.39,市净率3.77,股息率0.59%,ROE 8.31% [55] - 恒生消费指数市盈率17.61,市净率2.74,股息率3.34%,ROE 15.56% [55]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市盈率34.14,市净率3.44,股息率1.05%,ROE 10.07% [55] - 港股整体估值回升至3点几星级水平 [53] 投资策略功能 - 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组合上线自动止盈功能,可在低估阶段后自动转换至稳健组合 [58][59]
中信证券:在流动性驱动至今的港股牛市,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或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19 00:24
港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港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筑底企稳并实现正增长 [1] - 净利润率及ROE维持阶段高位 经营效率稳健 [1] 分行业业绩表现 - 科技、医药与原材料行业维持高景气 支撑港股上半年业绩 [1] - 非银行业与部分消费行业业绩向好 [1] - 能源、公用事业、地产产业链与多数消费行业业绩压力仍存 [1] 港股2025年下半年业绩展望 - 港股2025年下半年业绩增速将迎来拐点 [1] - 原材料、医疗保健与科技板块继续维持高景气的同时预期上修 [1] - 上半年景气度低迷的能源、必选消费等板块将在下半年迎来业绩反转 [1] 市场驱动因素 - 流动性驱动的港股牛市中 基本面预期向好的板块继续享有市场关注 [1]
林园:过去一年港股比A股还要强劲!港股已经进入牛市
新浪基金· 2025-08-21 09:09
市场行情分析 - 沪指8月21日创新高逼近3800点 [1] - 港股和A股市场表现同步 港股过去一年表现比A股更强劲 [1] - 港股已进入牛市并持续朝牛市方向发展 [1]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带动部分个股涨势良好 [2]
[8月20日]指数估值数据(A股强势上涨,回到4.4星;A股港股的牛市有哪些特点呢)
银行螺丝钉· 2025-08-20 14:04
A股市场表现 - 近期A股表现强势,全天大盘上涨并回到4.4星评级 [1][4] - 大盘股表现强势,小盘股微涨,价值风格(红利、自由现金流)整体上涨 [5][6] - 成长风格上午下跌但下午拉涨,科创板上涨较多,科创50接近高估 [7][8] - 消费行业表现强势,今年仍处于低估状态并出现补涨行情 [9][10][1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今日微涨微跌,波动不大 [13] - 春节后港股比A股多涨一轮,今年港股指数比A股同类多上涨百分之十几,率先回到3.9星 [14] - 近期A股开始追赶港股涨幅 [15] A股牛市特征 1. **快牛特征** - A股牛市多为闪电式快牛,连续几年低迷后几周内大幅上涨,如2014-2015年、2020-2021年等 [16][17] - 真正大涨时间仅占全部交易日的7%,但贡献市场绝大多数回报 [18][19] 2. **结构性牛市** - 除2007年普涨型牛市外,其他多为结构性牛市,如2016-2017年大盘价值股领涨,2020-2021年大盘成长股领涨 [21][22][23] - 结构性牛市中部分品种上涨较多,其他品种可能低迷或下跌 [24] 3. **波动中上涨** - 牛市通常伴随回调,呈现“进三退一”或“进三退二”的震荡上涨模式 [27][28] 4. **投资者行为** - 70%股票账户开在2007年、2015年大牛市高点,追涨杀跌现象普遍 [30][31] 5. **长期向上趋势** - 市场长期向上,每轮熊市底部点数高于上一轮(如2013-2014年2800点,2018年3400点,去年4800点) [34][35] - 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推动指数长期上涨 [36] 估值数据 - 消费行业市盈率28.23,市净率3.56,股息率3.04% [45] - 科创50市盈率84.13,市净率5.69,股息率0.37% [45] - 港股科技市盈率42.60,市净率3.52,股息率0.60% [45] 债券市场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76%,近1年年化收益4.68% [48]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2.11%,近1年年化收益6.62% [48]
港股开盘 | 恒指低开0.77% 科网股多数下跌
智通财经· 2025-08-15 01:53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0.77% 恒生科技指数跌1.2% [1] - 科网股多数下跌 阿里巴巴跌超2% 京东集团跌2% 网易跌近3% [1] - 新能源汽车股活跃 小鹏汽车涨近2% [1] 港股流动性 - 香港金管局卖出美元兑换港元对香港股市影响较小 因资金风险偏好低且专注高利率存款 [3] - 2025年7月平均每日成交额达2629亿港元 按年增长167% [3] - 截至8月6日 8月平均每日成交额达2335亿港元 处于历史高位 [3] - 南向交易今年以来录得8332亿元人民币净流入 按年增长109.8% [3] - 预测2025年南向交易净流入达1.2万亿元人民币 高于2024年的7440亿元人民币及2023年的2894亿元人民币 [3]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8月半年报业绩期是港股行情重要节点 市场可能由流动性驱动转向业绩驱动与政策验证共振阶段 [1] - 兴业证券长期坚定看多做多港股 维持此轮行情将走出超级长牛的判断 [1]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港股下半年有望延续牛市走势 驱动因素为增量资金流入和资产结构性优势 [2] - 华泰证券指出近期港股回调主因内外预期修正 但中期流动性宽松逻辑不改 [2] 资金流向 - 港股全年南向增量供给望超1.2万亿港元 外资有望边际改善 [2] - 年内后续融资规模或近3000亿港元 [2] - 港股二季度解禁高峰已过 整体减持压力趋缓 但高估值且解禁集中的新消费或存解禁压力 [2] 配置建议 -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业绩超预期和指引上修的个股 反内卷政策边际变化将成为行业定价核心变量 [1] - 华泰证券建议寻找景气改善+低估值板块 强调科技板块配置 [2] - 短期交易围绕中报业绩展开 关注估值有性价比且景气改善的游戏和互联网电商龙头 以及盈利兑现度高的港股创新药及非银金融 [2] 指数预测 - 中银国际预测恒生指数将于今年12月底达到27500点 相当于今年预测市盈率12.3倍 较过去20年平均预测市盈率溢价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