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制造

搜索文档
前7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4万亿
搜狐财经· 2025-08-27 21:00
工业整体效益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 [1] - 1至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40203.5亿元 [1] -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与物价回升政策推动企业盈利持续恢复 [1] 制造业利润表现 - 7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较6月增速提升5.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利润增长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加快3.6个百分点 [1] 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 - 高技术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加快2.9个百分点 [1]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 [1] - 集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176.1%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04.5%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利润增长27.1% [1] - 生物药品制造利润增长36.3%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利润增长6.9% [1]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行业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同比增长87.9% [2] - 通用零部件制造利润增长15.3% [2] - 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11.3% [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 - 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增长124.2% [2]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利润增长100.0% [2] - 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利润增长29.7% [2] -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利润增长57.0%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利润增长51.9% [2]
“反内卷”带动工业利润改善,中小企业利润由降转增
第一财经· 2025-08-27 13:35
工业企业利润总体改善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收窄 [1] - 1-7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03.5亿元 同比下降1.7%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 [1] - 7月企业毛利润由6月下降1.3%转为增长0.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 [4] 制造业利润结构性增长 - 7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增速较6月加快5.4个百分点 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速加快3.6个百分点 [4]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5.0%转为增长36.9% 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80.9亿元 石油加工行业实现利润34.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5]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 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 [5] 高端装备与半导体行业表现突出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 [5] - 集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176.1%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04.5%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增长27.1% [5] "两新"政策带动相关行业增长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87.9% 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15.3% 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1.3% [5] - 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增长124.2%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100.0% 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增长29.7% [6] -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利润增长57.0%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增长51.9% [6] 中小企业盈利状况改善 - 7月中型企业利润由6月下降7.8%转为增长1.8% 小型企业由下降9.7%转为增长0.5% [7] - 私营企业利润增长2.6% 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7] - 7月末应收账款26.84万亿元 同比增长6.8% 增速较3月以来连续5个月降速 [9][10] 库存与资金效率优化 - 7月末产成品存货6.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4% 较1-6月回落0.7个百分点 连续四个月回落 [9][10] - 7月库销比为59.1% 较前值回升4.1个百分点 显示库存加快消化 [10] 政策支持与产业导向 - 工信部将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行业 [12] - 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 [12] - 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 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13]
赛微电子(300456)首次覆盖:MEMS-OCS卡位算力革命 并购强化设计能力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48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国际化运营的高端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半导体制造技术,业务覆盖全球,从事MEMS芯片工艺开发及晶圆制造以及半导体设备业务 [1] - 客户包括硅光子、激光雷达、运动捕捉、光刻机、DNA/RNA测序、高频通信、AI计算等各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生物医疗、工业汽车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1] - MEMS芯片制造重资产占比大,欧美日企业占据全球前十五名DM企业和多数代工企业,公司是国内极少数以PureFoundry模式运营的MEMS专业制造商,深度聚焦芯片制造主业,支持Fabless、Fablite设计公司快速创新 [1]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公司持续推进BAV滤波器单步工艺研发及集成工艺整合,实现双工器、四工器等多款高端滤波器量产,改善MEMS微振镜生产工艺和良率,新一代产品进入量产阶段 [2] - 完成MEMS电容式和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研制及正面、背面工艺开发,MEMS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客户验证、MEMS惯性测量单元通过可靠性验证、MEMS振荡器完成全流程初步验证 [2] - 2025年8月控股子公司MEMS-OCS通过客户验证并启动试产,MEMS技术在光交换中具有低串扰、极化和波长不敏感、可扩展性好等优势,谷歌2023年采用MEMS-OCS取代传统交换机实现低延迟、全速率兼容无阻塞交换 [3] 产业链整合与战略布局 - 2025年8月公司以1.57亿元收购青岛展诚科技56.24%股权,布局IC设计服务与EDA软件开发领域,展诚科技是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累计服务华为海思、台积电、海光半导体等全球知名企业超300家 [4] - 展诚科技在寄生参数提取领域有深厚积累,可直接赋能公司MEMS EDA研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通过MEMS制造+设计服务+EDA工具一体化布局,公司从单一制造商升级为半导体综合服务商 [4] 业绩与财务预测 - MEMS晶圆制造及工业开发业务方面,瑞典SieX出表后公司营收有所下降,北京业务稳步增长,OCS等高价值产品占比提升,半导体设备及其他业务较稳定 [5] - 预计2025-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9.16亿元、6.34亿元、7.37亿元,8月21日股价对应PB分别为2.97倍、3.00倍、3.01倍 [5][6]
18.9%!7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快速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04:28
整体利润表现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收窄 [1][2] -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03.5亿元 同比下降1.7% 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 [2] - 7月企业毛利润由6月下降1.3%转为增长0.1% [2] 营业收入与成本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 1-7月累计增长2.3% [2] -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与物价回升政策推动企业盈利水平恢复 [2] 制造业板块表现 - 7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增速较6月加快5.4个百分点 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速加快3.6个百分点 [3]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5.0%转为增长36.9% 其中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80.9亿元 石油加工行业实现利润34.6亿元 [3] -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下降4.7% 降幅较6月收窄3.0个百分点 [3]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 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 [1][3]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 [3] - 集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176.1%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04.5%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增长27.1% [3] - 生物药品制造利润增长36.3%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增长6.9% [3] 企业规模与类型 - 中型企业利润由6月下降7.8%转为增长1.8% 小型企业由下降9.7%转为增长0.5% [2] - 私营企业7月利润增长2.6% 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2] 政策驱动行业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87.9% 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15.3% 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1.3% [4] - 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增长124.2%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100.0% 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增长29.7% [4] -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利润增长57.0%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增长51.9% [4]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对规上工业利润恢复贡献较大
第一财经· 2025-08-27 01:44
核心观点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恢复 利润降幅连续收窄 营业收入保持增长[1] - 制造业利润较快增长 其中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均呈现改善态势[2]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快速增长 多个细分领域实现三位数增长[2] - "两新"政策带动相关设备制造和消费产业链利润显著提升[3] - 中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利润改善明显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 工业企业整体效益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 1-7月份累计增长2.3%[1] - 7月份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收窄[1] - 1-7月份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1] - 7月份企业毛利润由6月份下降1.3%转为增长0.1%[1] 制造业表现 - 7月份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8% 增速较6月份加快5.4个百分点[2] - 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3.6个百分点[2]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5.0%转为增长36.9%[2] - 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80.9亿元 石油加工行业实现34.6亿元 同比均扭亏为盈[2] - 消费品制造业下降4.7% 降幅较6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2] 高技术制造业 - 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2] - 高技术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利润增长176.1%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4.5%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业增长27.1%[2] - 生物药品制造业利润增长36.3%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增长6.9%[2] 政策驱动行业 - 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87.9% 通用零部件制造业增长15.3% 食品饮料烟草及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3%[3] - 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利润增长124.2%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长100.0% 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业增长29.7%[3] -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57.0% 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业增长51.9%[3] 企业规模类型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中型企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7.8%转为增长1.8%[3] - 小型企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9.7%转为增长0.5%[3] - 私营企业当月利润增长2.6% 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3]
国家统计局: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份下降0.9%转为增长18.9%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1:43
工业生产与利润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并促进物价水平合理回升 [1] - 系列政策落地实施带动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恢复 [1]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 [1] - 高技术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加快2.9个百分点 [1] 高技术制造业细分领域表现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 [1] - 集成电路制造业利润增长176.1% [1] -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04.5% [1] -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业利润增长27.1% [1] - 生物药品制造业利润增长36.3% [1] -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利润增长6.9% [1]
格科微: 格科微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1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36亿元,同比增长30.33%,主要受益于消费市场复苏和高像素芯片产品出货量增加 [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0亿元,同比下降61.59%,扣非净利润为-0.15亿元,主要因持续研发投入及美元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 [3][7] - 公司经营模式已从Fabless转变为Fab-Lite模式,自有晶圆厂格科半导体基本满产,产能向高像素产品切换,单位价值量持续提升 [13] - 研发投入4.86亿元,同比增长25.49%,占营业收入比例13.36%,新增知识产权申请91件,核心技术包括FPPI、DAG HDR、COM封装等 [19][2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6.36亿元,同比增长30.33%,营业成本28.42亿元,同比增长34.98% [3][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14亿元,同比增长858.11%,主要因销售额增长带来回款增加及自有工厂生产比重提升减少采购支出 [3][24] - 总资产235.38亿元,同比增长4.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7.70亿元,同比减少0.06% [3][7] - 财务费用1.30亿元,同比增长85.86%,主要受外汇汇率波动影响 [24] 业务构成 - CMOS图像传感器-手机业务收入22.12亿元,占比60.88%,出货量5.24亿颗 [8] - CMOS图像传感器-非手机业务收入7.15亿元,占比19.69%,出货量1.40亿颗 [8] - 显示驱动芯片业务收入7.06亿元,占比19.43%,出货量2.49亿颗 [8] - 产品覆盖QVGA至AMOLED穿戴类显示驱动IC,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推出基于GalaxyCell2.0工艺平台的0.7μm 5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采用DAG HDR技术,支持12bit图像输出和常开低功耗模式 [10] - 开发新一代2.35μm 2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高温环境下暗电流表现优异,功耗降低30% [10] - 首颗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在智能手表客户成功交付,分辨率400*400,具备低功耗和广色域显示特性 [12] - 新增知识产权申请91件,累计获得国际专利授权16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11项 [19] 产能与工厂运营 - 格科半导体工厂基本满产,产能从800万/1300万像素向3200万/5000万像素产品切换,单位价值量提升 [13] - 格科微浙江专注于CIS、DDIC封测制造与研发,积极推进IATF 16949车规认证 [13] - 在建工程10.80亿元,同比增长128.77%,主要因格科总部大楼、格科半导体、格科微浙江厂房建设及设备增加 [25] 行业与市场 -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预计至2026年出货量达98.6亿颗,市场规模252.9亿美元 [5] - 手机仍是CMOS图像传感器主要应用领域,新兴应用如汽车电子、智慧城市、医疗影像等推动市场增长 [5] - O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营收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约9.1%,智能手机和穿戴设备是主要增长动力 [12] 产品进展 - 在汽车电子领域布局车载前装芯片,首颗3.0μm 130万像素产品客户端调试,动态范围120dB [11] - 专为AI PC应用打造1.116μm 5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支持常开低功耗模式,功耗可低至2mW [11] - 结合光学防抖封装切入微单、卡片机、望远镜等细分领域,拓展非手机应用市场 [12]
中芯国际跌2.17%,成交额86.64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3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6日股价下跌2.17% 成交额86.64亿元 换手率4.31% 总市值8060.6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10亿元 占成交额0.07% 行业排名165/165 连续2日主力减仓 [4] - 所属半导体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9.20亿元 连续2日减仓 [4] 资金与持仓分析 - 主力轻度控盘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成交额69.91亿元占总成交13.09% [5] - 近20日主力累计净流出19.99亿元 近5日净流入3.34亿元 近3日净流入3.53亿元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多家ETF减持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减持2221.82万股至9237.14万股 [7][8]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3.01亿元 同比增长29.44% 归母净利润13.56亿元 同比增长166.50% [7]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代工92.13% 其他6.68% 其他补充1.19% [7] - 股东户数25.80万户 较上期增加3.69% 人均流通股8042股 较上期减少3.82% [7]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集团 [3] - 全球纯晶圆代工企业销售额排名第二 中国大陆企业排名第一 [3] - 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服务 [7] 概念与投资背景 - 获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1.61% [2] - 入选中国AI50指数 聚焦AI国产算力、核心终端及应用三重结构 [3]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IGBT、中芯国际概念、H股、大基金概念、百元股等 [7] 技术面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92.90元 近期快速吸筹 [6] - 股价运行区间介于压力位109.24元与支撑位88.19元之间 [6]
中芯国际港股短线拉升
第一财经· 2025-08-25 06:46
股价表现 - 中芯国际港股短线拉升 涨幅扩大至5.27% [1] - 成交额达37.63亿港元 [1] - 总市值达5862.45亿港元 [1]
中芯国际上涨5.88%,报96.4元/股
金融界· 2025-08-22 02:11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上涨5.88% 报96.4元/股 成交额47.79亿元 换手率2.55% 总市值7698.82亿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 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1] - 主要提供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制造与技术服务 设有多座晶圆厂和全球营销办事处[1]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23.6万户 人均流通股3.38万股[1] 财务表现 - 2024年1-9月营业收入418.79亿元 同比增长26.53%[1] - 同期归属净利润27.06亿元 同比减少2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