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

搜索文档
暴涨40%!金价创新高,还能“上车”么?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2:02
【导读】国际金价持续上涨,多家理财子公司密集"上架"黄金理财 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近期持续上涨。9月10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3650.75美元/盎司,年内 累计涨幅超40%,突破历史高位。 金价持续上涨也促使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对黄金理财产品的布局。自9月以来,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 多家理财子公司相继趁势密集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场上存续黄金理财有48 只,其中14只为理财子公司于年内发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受市场投资与避险需求的双重推动,国际金价中长期仍处于震荡上行通道。当前,理 财子公司参与黄金业务的公司数量还较少,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公司参与,并探索更多黄金配置策略,相 关"黄金+"理财产品的发行节奏也将明显加快。 黄金理财发行"热潮"再现 趁着国际金价持续上涨,黄金理财发行"热潮"再现。 9月3日,招银理财发布产品成立公告,招银理财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固收类理财计划于9月2日成立, 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此前,8月中旬,招银理财已发行了一只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 9月4日,光大理财阳光青臻盈7期(黄金挂钩策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进入募集期。 中国理财网信息显示,截至9月 ...
暴涨40%!金价创新高,还能“上车”么?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12:01
【 导读 】国际金价持续上涨,多家理财子公司密集"上架"黄金理财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在业内人士看来,受市场投资与避险需求的双重推动,国际金价中长期仍处于震荡上行通 道。当前,理财子公司参与黄金业务的公司数量还较少,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公司参与,并探 索更多黄金配置策略,相关"黄金+"理财产品的发行节奏也将明显加快。 黄金理财发行"热潮"再现 趁着国际金价持续上涨,黄金理财发行"热潮"再现。 9月3日,招银理财发布产品成立公告,招银理财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固收类理财计划于9月 2日成立,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此前,8月中旬,招银理财已发行了一只挂钩黄金的理 财产品。 9月4日,光大理财阳光青臻盈7期(黄金挂钩策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进入募集期。 中国理财网信息显示,截至9月11日,名称含有"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共有48只。其中,银 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黄金理财有17只,14只产品于年内发行。 银行理财产品配置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资产主要与黄 金有关。如黄金ETF,其投资比例按规定要在10%以内,一般在5%左右。另一种是与黄金标 的挂钩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主要投资黄金 ...
权益类基金持续火热,保险新旧产品切换引爆新发浪潮
华创证券· 2025-09-11 11:44
银行理财产品 - 全市场新发理财产品1241款,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0%,较上期(1280款,2.52%)略有下降[1][11] - 固收型产品占比97.74%,较上期98.36%小幅收缩,仍占主导地位[1][11] - 理财公司新发产品900只占比72.52%,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4%为各机构最高[1][11] 基金产品 - 新成立公募基金80只,总规模557.78亿份,环比增长67.71%,创下半年双周新高[2][24] - 股票型基金新发52只规模274.94亿份(环比+25.98%),占比49.29%成为新发主力[2][25] - 混合型基金新发16只规模175.03亿份(环比+170.20%),占比31.38%[2][25] - 债券型基金新发9只规模80.54亿份,占比14.44%呈现结构性收缩[2][26] 保险产品 - 新发保险产品317款,环比爆发式增长268.60%[3][36] - 人寿保险新发193款(环比+232.76%),年金险新发124款(环比+342.86%)[3][36] - 传统型人寿保险占比升至56.48%,分红型降至39.38%[37] - 万能型年金险新发15款实现破零,占比12.10%[41] 市场驱动因素 - 权益市场回暖及低利率环境推动居民风险偏好上升,含权产品需求增加[1][20][28] - 8月31日预定利率调整政策窗口期引发保险产品新旧切换浪潮[3][36][40] - 科技主题(如人工智能ETF)及指数化投资趋势明确[2][25][28]
兴银理财汪圣明:推进资管与财富融合、投研平台化与产品化结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0:17
银行理财行业格局变化 - 银行理财行业座次重排 市场化较强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跃居行业头部位置[1] - 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并有继续强化的趋势[1] - 兴银理财连续三年跻身全球资管百强 目前位列全球第90名、中国第8名[1] 兴银理财战略定位 - 提出"三六五"转型发展战略 以适当性、适销性和适配性为基本原则[4] - 实施六大重构 包括投研、资产、渠道、产品、风险、科技等方面[4] - 开展五大能力建设 涵盖协同、专业、合规、管理、数字化等领域[4] - 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是战略制定的锚点[5] - 适应经济从旧三角向新三角转换 居民财富从房地产转向金融资产配置的关键阶段[5] 能力建设方向 - 客需洞察和产品创新 发挥银行渠道优势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刻画客户画像[6] - 大类资产配置管理和多元策略运用 建设投研体系 搭建资产/策略配置平台[6] - 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理财公司对渠道的营销支持和策略转译体系建设[7] - 数智化转型与AI运用 让理财客户画像更加精细立体 让多元资产策略组合更加贴近实战[7] 产品体系建设 - 产品是资产和策略的组合封装 是理财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8] - 提出"8+3"产品蓝图 "稳利""添利"历经多年市场考验始终保持稳健特色[8] - 面对客户低波需求 打造绝对收益策略产品线如"安盈""纯盈"和"日盈"[8] - 2021-2022年开展多资产多策略体系搭建 创设"丰利"系列产品[9] - 追求可持续的收益创造 秉承长期主义理念 强调产品供应的持续性和运营稳定性[9] - 践行知言行合一理念 理财服务要遵循适当性、适销性和适配性[10] - 产品业绩达标率一直比较高且靠前[10] - 深化产品货架建设 聚焦打造策略标签鲜明、产品画像清晰、可识别的产品货架[11] - "固收+"系列产品规模和业绩表现俱佳 包括微量含权"逸动"、适量含权"灵动""兴动"[11] - 高波含权的"阿尔法"系列与主动固收投资"稳利恒盈"系列交相辉映[11] 渠道建设 - 渠道覆盖相对全面 在渠道铺设上做了很多开荒者工作[12] - 理财行业渠道经营进入下半场 跑马圈地让位于资管与财富的生态共建[12] - 理财公司与银行渠道协同融合日趋紧密[12] - 通过有效转译提升客户对理财产品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理解[13] - 通过产品运作报告的客制化 将数据转化为居民习惯的展示形式[13] - 通过体系化的市场跟踪 以配置模式替代单方面产品销售[13] - 理财产品低波化明显 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13] - 产品+服务综合竞争力将成为理财公司与银行渠道之间相互选择的试金石[13] - 银行渠道将根据不同理财公司资源禀赋与能力差异 在客户资产配置图谱中有选择配置[14] - 呼吁理财公司渠道应更加多元 支持走向非银机构和互联网渠道[14] 投研体系建设 - 投研能力作为赢得客户、赢得市场的核心[15] - 形成"234N"投研体系基本框架[15] - "2"指自主投资+委外投资两类投资模式双轮驱动[15] - "3"指建立投委会/部门/投资经理三级决策体系[16] - "4"指债券池、管理人池、策略池、股票池等四个投研结合的可投池[16] - "N"指对多类投资工具的全覆盖[16] - 建立跨条线、跨部门投研敏捷小组 贯通投研信息流、决策流[17] - 建立制度化、标准化的投研交流机制 加强模拟盘向实盘转化[17] - 加大优质策略的内部研发与外部采购力度 形成策略体系与产品序列的有效映射[18] - 将权益投研能力作为多资产多策略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18] - 围绕绝对收益策略目标构建权益投研体系 注重总量策略研究与行业比较研究[18] - 加强权益策略在更广泛理财产品中的应用 实现权益对大组合赋能[18]
半年报里的银行理财:盈利能力大分化,这类公司规模增速迅猛
券商中国· 2025-09-11 07:45
在今年上半年末站上30万亿规模的银行理财(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有明显的 分化正在发生。 首先是盈利能力。 共计15家理财公司净利润较2024年上半年实现增长,增幅超过20%的理财公司包括浦银理财、上银理 财、渝农商理财、中银理财和华夏理财;而平安理财、青银理财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30%。 净利润表现分化:1 5增7降 近日,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披露的旗下理财公司业绩显示,目前净利润保持在10亿元以上的理财公司有6家,分别为招 银理财(13.64亿元)、中银理财(13.58亿元)、农银理财(12.73亿元)、兴银理财(12.62亿元)、信银理财(11.96亿 元)和光大理财(10.63亿元)。 业绩表现方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的理财公司有15家,增长幅度在0.4%至76.19%之间;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共有7家, 下降幅度在2.78%至41.28%之间。 具体来看,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的理财公司有9家,其中浦银理财、上银理财、渝农商理财利润增幅分别为76.19%、 37.35%和28.26%,显示出超出同业的高利润增速;中银理财、华夏理财增幅分别为22.23% ...
银行理财30万亿新征程,谱写普惠与养老时代新篇
环球网· 2025-09-11 07:19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回暖,规模重返30万亿元关口,行业价值创造能力同步提升。根据《中国银 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长 14.18%。其中,理财公司作为市场主力军,贡献了3297亿元收益。 理财市场在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费能力。3月印发的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列为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在此背景下,资管行 业围绕普惠服务升级展开多轮探索,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引,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 变,助力居民财富稳健增长。 普惠服务加速下沉 "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普惠理财逐步突破传统以万元为起点的申购门槛,光大理财甚至在2020年首推1 分钱起售的理财产品,推动理财服务持续下沉,进一步丰富了理财产品体系。据普益标准统计,2024年 市场上存续的普惠理财产品数量增加3000余款,增长显著。 普惠理财产品通常具备低风险、低门槛和灵活申赎等特点,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可控、收益相对稳健 的理 ...
金价连续上涨 黄金理财产品“上新”
金融时报· 2025-09-11 02:39
黄金价格表现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650美元/盎司 最高触及3659.10美元/盎司 创历史新高 [1] 银行理财产品动态 - 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 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1] - 招银理财于9月2日成立"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固收类理财计划" 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 [1] - 光大理财"阳光青臻盈7期(黄金挂钩策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进入募集阶段 [1] - 截至9月5日 名称含"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共47只 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16只 [2] - 目前存续理财产品多数为今年发行 9月份发行3只 [2] - 参与黄金理财业务的理财子公司数量较少 已发行产品规模相对有限 [2] 产品类型分析 - 挂钩黄金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类:"固收+黄金"配置部分黄金类资产 及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理财产品投资黄金相关衍生品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理财子公司加大布局以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可平滑收益波动 [1] - 保险投资黄金试点政策放开推动产品探索步伐加快 [1] - 投资者对黄金避险属性和风险对冲功能需求上升 [1] - 黄金理财正从边缘走向资产配置舞台中央 长期配置价值将进一步被挖掘 [2] 未来发展趋势 - 更多理财子公司将入局 探索更多黄金配置策略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 [3] - 产品将更加多元化 风险分层更清晰 运作机制更透明 [2] - 有望成为稳健型投资者资产组合中的"压舱石" [2] 机构发展建议 - 需强化投研能力提升黄金市场研究与资产配置能力 [3] - 严格遵循衍生品交易监管规范 控制黄金衍生品持仓比例 [3] -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清晰说明金价波动对收益的影响 [3] - 优化适当性管理 按风险偏好设计差异化产品 [3] - 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理性投资和合理配置 [3] 投资者配置建议 - "固收+黄金"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结构化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4] - 需关注产品风险等级 黄金配置比例 黄金价格波动性 管理费及封闭期等细节 [4] - 黄金应作为长期战略配置工具而非短期投机筹码 [4]
规模回暖 业绩分化 理财公司披露半年报
金融时报· 2025-09-11 02:19
32家银行理财公司均已披露上半年"成绩单"。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在理财市场规模回暖的背景下,理财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出现分化。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6月,银行理 财市场存续规模近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长近8%。 具体来看,截至6月末,招银理财资产管理存续规模2.46万亿元,继续"领跑",但从变化幅度来 看,较上年末下降了0.04%。对此,招商银行在业绩报告中表示,上半年,理财规模阶段性波动与市场 环境密切相关,二季度已出现修复迹象,当季实现971.29亿元的增长。 兴银理财紧随其后,截至6月末,其资产管理规模约2.3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6.34%。值得关注的 是,上半年,信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实现了突破,从去年底的1.99万亿元跃升至2.13万亿元,增长7%, 首次跻身"2万亿元俱乐部"。 此外,中银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农银理财、交银理财、建信理财、浦银理财、中邮理财、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10家机构也处于"万亿元俱乐部"。其中,中邮理财存续规模以18.56%的强劲增长, 成功跻身"万亿元俱乐部",截至6月末,理 ...
14家理财公司8月规模增超2800亿,现金类占比创年内新低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2:08
行业规模增长 - 14家主要银行理财公司8月管理规模合计增长约2857亿元,总规模达25.02万亿元 [1] - 8月规模增量较7月增量(约1.8万亿元)明显缩窄 [2] - 银行理财行业整体规模或已突破33万亿元 [2] 产品结构变化 - 现金类理财产品余额约5.95万亿元,较年初减少超2965亿元 [3] - 现金类产品占比降至23.78%,较1月末的27%减少超3个百分点,创年内新低 [3] 规模扩张驱动因素 - 零售端"固收+"产品通过配置5%~10%仓位的指数增强、量化中性等策略,实现2.5%~3.0%的业绩基准 [2] - 企业理财需求增长源于利率下行、汇率升值促使美元存款转向人民币理财 [2] - 对公理财产品以R1、R2风险等级为主,涵盖现金增厚及高等级信用债纯债类产品 [2]
14家理财公司8月规模增超2800亿 现金类占比创年内新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1 02:02
行业规模变化 - 前14家主要银行理财公司8月管理规模合计增长约2857亿元 总规模达25.02万亿元 [1] - 8月规模增量较7月增量约1.8万亿元明显缩窄 [1] - 银行理财行业整体规模或已突破33万亿元 [1] 机构规模表现 - 规模前14家理财公司中有12家在8月实现存续余额净增长 [1] - 14家理财公司现金类产品余额约5.95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超2965亿元 [2] - 现金类产品规模占比降至23.78% 较1月末27%减少超3个百分点 创年内新低 [2] 产品结构趋势 - 纯债类产品吸金效果变差 行业转向新赛道扩张 [1] - 零售端固收+产品通过5%-10%仓位配置指数增强等策略 实现2.5%-3.0%业绩基准 [1] - 企业理财需求增长 主要配置R1/R2风险等级产品 包括现金增厚产品和高等级信用债产品 [1] 驱动因素分析 - 利率下行与市场不确定性推动企业通过理财提升闲置资金收益 [1] - 人民币汇率升值促使企业将美元存款换汇后转向人民币理财 [1] - 银行理财今年加大R3风险等级产品研发 固收+方向积极性显著高于纯债类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