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含权类理财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子公司“双管齐下”把握权益市场回暖机遇
证券日报· 2025-09-24 16:48
本报记者 彭妍 随着权益市场逐步回暖,银行理财子公司正以"产品端扩容+投研端深化"的"双管齐下"策略,积极把握市场机遇。记者了 解到,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一方面加大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另一方面提升对上市公司的调研频次与深度。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深入调研,银行理财子公司能更好地识别有潜力的 行业和个股。展望四季度,A股市场有望延续积极表现,银行理财子公司或加大力度布局权益市场。 受低利率环境影响,传统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持续承压,投资者对含权类产品需求显著上升。随着权益市场回暖,银行理 财子公司加快含权类产品的申报与发行节奏。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含权类理财产品(含权益类、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呈现 显著增长态势。其中,权益类产品达12只,远超去年全年的2只;混合类产品达202只,去年全年为169只。 展望四季度,高政扬认为,权益市场有望延续稳步向上趋势,核心支撑有三方面:一是我国宏观经济稳步复苏,A股上市 公司业绩有望改善,企业盈利预期增强;二是市场流动性宽松,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对权益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释放;三是政策 端加大资 ...
押注存款替代、含权类产品,存款搬家下理财市场能否接住“泼天富贵”
第一财经· 2025-08-28 12:42
居民存款向理财市场转移趋势 - 2025年7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呈现显著此消彼长关系 [1][2][3] - 银行理财规模超预期增长 7月末达32.67万亿元 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 预计8月突破33万亿元 全年有望达33.5万亿元以上 [1][3] - 存款搬家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 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降幅 提升理财相对吸引力 [3] 理财市场结构变化 - 开放式固收类产品成为增长主力 7月全市场15406款理财产品在售 其中开放式产品12751款 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27% 封闭式产品2655款 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1% [5] - 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持续下降 二季度末降至6.4万亿元 同比下降14.55% [7] - 最小持有期固收类产品显著增长 热销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6] 市场面临的挑战 - 债券市场持续震荡 8月28日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超3bp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72% 影响理财产品收益 [4] - 资产荒局面持续 底层资产收益率普遍下行 同业存单和高评级信用债出现僧多粥少局面 [1][5] - 资产端欠配压力增大 包括高息协议存款集中到期 信托工具整改 短期限信用债获取难度增加等因素 [6] 产品策略调整方向 - 理财机构重点发展两大产品方向:存款替代型低波稳健产品 以及含权类收益增强型产品 [6] - 含权类产品关注度提升 因与纯固收产品收益差距拉大 部分热门产品出现当日额度售罄现象 [7] - 投资策略转向通过加大配置公募基金和利率债交易增厚收益 直投长期限信用债或信用下沉可能性较低 [6]
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 银行理财需适应多元投资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8-28 02:26
居民投资偏好 - 居民前五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非保本理财(34.8%)、基金信托产品(24.7%)、股票(16.3%)、债券(15.3%)和非消费型保险(9.8%) [1] 银行非保本理财特点 - 银行非保本理财不承诺保障本金和收益 实际收益由投资项目表现决定 [1] - 产品收益潜力相对更高 投资策略能随市场变化调整 投资范围广泛涵盖多种资产 [1] - 产品能降低银行自身风险压力 提升资金运作灵活性 符合监管对资管业务的导向 [1]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约0.7万亿元 [2] - 规模增长受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居民存款向理财转移 银行理财公司积极创新产品等因素影响 [2] 理财产品结构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 占全部理财产品规模比例达97.20% [2] - 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存续规模相对较小 [2] 产品策略发展方向 - 银行理财有必要适当发展权益类理财产品 丰富产品类型满足客户多元需求 [3] - 以"固收+权益"为代表的含权类理财产品呈现持续丰富发展态势 [3] - 发展权益类理财可优先以"固收+权益"类和低含权混合类产品为扩张重点 以中高含权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为辅 [3] - 被动投资是重点发展方向 可利用定增、打新基金等灵活载体拓展投资空间 [3] 行业服务实体经济 - 银行理财行业在绿色金融、区域发展等重点领域布局方向不断深化 [2] - 行业发展与实体经济需求形成良性互动 [2] 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要求 - 需完善权益类产品信息披露 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明确产品类型、投资范围、业绩比较基准等 [4] - 需明确告知投资者权益类产品风险特征 通过多途径用通俗易懂语言充分揭示风险 [4]
含权理财成增厚收益新选择 多因素助推理财资金增配权益资产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23:53
◎记者 徐潇潇 低利率环境与资本市场的活跃,正驱动银行理财公司加大个股调研力度,并强化含权类理财产品的布局 和发行力度。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与投资者增值预期,受访人士表示,理财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对固收、权益、衍生品 及另类资产等多类别资产的统筹布局,并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投资策略,实现在不同市场周期下的稳健收 益。 含权类理财产品数量明显上升 理财资金配置权益资产的意愿增强,原因是多元的。除了监管层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因素,更主 要的是受资本市场活跃、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 就销售端来看,投资者偏好也有改变。有理财经理向记者称,最近来咨询含权类理财产品的客户有所增 加,有的产品甚至能当日售罄。 投资者也尝到了甜头。从收益角度来看,部分产品近月年化收益率能在4%左右。 普益数据显示,7月,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较6月上升0.51个百分 点、7.19个百分点,至3.64%和9.93%。 以招银理财旗下的含权产品为例,截至8月27日,一款R3级产品权益中枢20%(指权益资产占比),近1 年投资收益率达5.31%。 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说,从近期产品发行和市场动向来看,理 ...
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 银行理财需适应多元投资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8-27 22:14
居民投资偏好 - 银行非保本理财成为最受居民偏爱的投资方式 占比34.8% [1] - 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分别以24.7%和16.3%的占比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债券和非消费型保险分别占比15.3%和9.8% [1] 银行非保本理财优势 - 收益潜力相对更高 有机会更好实现财富增值 [1] - 投资策略能随市场变化调整 更具灵活性 [1] - 投资范围广泛 涵盖多种资产 投资者可灵活选择 [1]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 - 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2] - 较去年年末规模增长约0.7万亿元 [2]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 占比达97.20%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居民存款向理财市场转移 [2] - 银行理财公司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客户 [2] - 行业在绿色金融、区域发展等重点领域布局不断深化 [2] 产品结构特点 - 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存续规模相对较小 [2] - 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3] - 以"固收+权益"为代表的含权类理财产品呈现持续丰富发展态势 [3] 权益类理财发展策略 - 有必要适当发展权益类理财产品丰富产品类型 [3] - 优先以"固收+权益"类和低含权混合类产品作为扩张重点 [3] - 被动投资仍是重点发展方向 可利用定增、打新基金等灵活载体 [3] 行业监管要求 - 银行理财行业打破刚性兑付 [4] - 需完善权益类产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 [4] - 信息披露需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明确投资范围和资产构成 [4]
A股市场持续活跃 沪指继续创近10年新高 业内专家提醒“安全风险”
央视网· 2025-08-21 03:04
市场表现 - 三大股指低开高走午后强势拉升 上证指数涨104%报376621点创近十年新高[1] - 市场成交额连续第六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1] - 半导体产业链强劲拉升 国防军工板块持续上行 消费电子和汽车股表现抢眼 白酒股连续低位反弹[1] 资金流向 - 融资余额超2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 融资业务呈现明显升温态势[7] - 增量资金流入成为行情重要推动力量 银行权益类理财产品吸引更多投资者咨询和投入[3] 行业观点 - 居民财富结构向资本市场长期转移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企业盈利周期确定性回升 有利于市场呈现中期震荡缓升格局[3] - 含权类理财产品近期业绩亮眼主要受A股行情助推[5] 投资提示 - 融资交易本质是杠杆交易 收益放大同时风险同步放大[7] - 市场波动时投资者需承担自有资金亏损并归还借入资金与利息[9] - 含权类产品波动幅度大于固收类产品 存在本金波动风险 投资期限较长 流动性较低[5]
股市活跃带动银行含权类理财产品销售升温,业内人士提醒→
搜狐财经· 2025-08-20 14:52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在A股行情的带动下,近期不少银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业绩也比较亮 眼,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咨询和投入。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多家银行网点,碰到了不少前来咨询含权类理财产品的市民。 北京市民 王女士:理财也买,股票也适当地做一点,我买的理财产品一般是权益类的,定期存款终归 利率太低了。 多家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客户对含权类理财产品的咨询量也大幅提升,不少产品资金持 续流入。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朝阳支行营业部个人客户经理 刘洋:最近我们网点基本每天都有客户通过线上线下 的方式咨询权益类理财和股票型基金产品,咨询量大约比之前增长了两倍。 南京银行北京呼家楼支行理财经理 孟祥双:我们支行每日咨询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客户较平常增长了三 成到四成。我行代销的两只含权类产品,近一个月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000余万元,资金净流入千万元以 上。主要面向的客群为适合能够承担一定净值波动,希望长期能获得优于纯债产品收益的客户。 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从已公布净值的产品来看,银行理财投资权益类产品共有53只,其中48只产 品净值正增长,此外,6只产品近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超20%,16只产品近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 ...
收益表现亮眼,银行热推含权类理财产品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23:23
含权类理财产品市场表现 - 含权类理财产品近期表现亮眼 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达4%以上产品不在少数 [1] - 招商银行某R3级含权理财产品每日释放约1亿元额度 通常在2-3分钟内售罄 [1] - 兴银理财旗下产品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5.39% 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4.28% [2] - 招银理财旗下产品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4.83% 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59% [2] 产品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兴银理财产品优选债券、股票、商品及衍生品等大类资产 采用套利对冲、趋势跟踪、量化中性等专业投资策略 [2] - 招银理财产品采用票息+股息双息策略 债券部分配置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和高等级信用债 权益部分以股息策略为主 配置银行优先股和央企高股息股票 [2] 传统理财产品收益对比 - 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表现不佳 某产品今年以来持仓收益率不到1% 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仅0.8% [3] - 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 七日年化收益率从1月份1.79%降至当前1.32% [3] - 多数银行存款利率低于2% 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不高 [3] 投资者行为与偏好变化 - 投资者从货币基金和固收类理财转向风险等级相对不高的含权类理财产品 [2] - 银行客户经理向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且追求较高收益率的投资者推荐含权类理财产品 [3] 产品结构与持有期特征 - 含权类理财产品持有期多为1年期及以上 通过长期运作降低短期波动影响 [4] - 产品底层资产均含有股票 波动较纯固收类理财产品更大 [4] 行业定位与投资建议 - 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定位稳健收益 而非博取短期高收益 [4] - 含权类理财产品近期业绩亮眼主要受A股行情助推 [4] - 建议投资者从活钱管理、稳健投资、进取投资和保障管理四个维度进行资产配置 [4]
乘股市回暖东风 含权类理财产品销售升温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20:17
含权类理财产品市场表现 - 含权类理财产品近期表现亮眼,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超4%的产品不在少数,部分产品出现资金持续流入现象 [1] - 招商银行两款R3级"固收+"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达4.28%和6.59%,每日释放1亿元额度通常在几分钟内售罄 [1] - 兴银理财的兴银丰利灵动1年持有1A产品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5.39%,近1个月4.28%,采用多资产配置和专业投资策略 [2] - 招银理财的招睿安盈优选稳进14个月持有产品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4.83%,近1个月6.59%,采用"票息+股息"双息策略 [2] 银行理财公司布局动态 - 银行理财公司正加大含权类理财产品布局力度,成为行业共识和提升产品规模的重要发力点 [1] - 某国有大行理财公司今年以来发行数十只含权类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数倍,并定期研讨提升权益投资能力 [4] - 杭银理财表示在债券收益率下行背景下,适当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是利用资本市场机遇的迫切需求 [4] - 北银理财建议通过量化指数增强、券商浮动收益凭证、FOF等工具化产品捕捉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 [4]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背景 - 部分投资者因传统固收产品收益低迷转向含权类产品,例如某3个月固收类产品持仓收益率不足1%,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从1.79%降至1.32% [3] - A股市场回暖促使投资者通过含权类产品参与股市,银行理财公司将其作为抓住行情的重要工具 [4] - 银行客户经理推荐含权类产品时普遍选择1年期及以上持有期产品,以降低短期波动影响 [6] 行业发展趋势 - 银行理财公司需摆脱对传统固收的依赖,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并加快理财资金入市步伐 [5] - 清华大学专家建议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开发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 [5] - 行业面临低利率环境挑战,需通过提升专业资产管理能力应对,同时把握权益市场机遇 [4][5]
A03·焦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20:09
资金流入情况 - 资金持续流入含权类理财产品 [1] 产品销售表现 - 含权类理财产品销售升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