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金田股份(601609):首次覆盖报告:从规模到盈利,铜加工龙头开启创新增长
爱建证券· 2025-08-13 12:01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对应2025年17.9倍PE [4] - 核心观点:铜加工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创新增长,新兴产业需求推动高端化转型 [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37.3%,EPS分别为0.48/0.67/0.80元 [2]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1346.8/1434.6/1535.9亿元,CAGR 7.1% [2]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4年2.4%提升至2027年2.9% [2] - ROE从2024年5.5%提升至2027年10.3%,盈利质量显著优化 [2] 行业地位与产能 - 全球铜加工龙头,2024年产量191.6万吨占国内总量9% [11][25] - 八大生产基地总产能220万吨,越南/泰国项目强化全球布局 [4][25] - 稀土永磁产能5586吨,二期4000吨扩产进行中 [25][126] 新兴需求驱动 - 新能源车用铜量2027年达238.9万吨,CAGR 42.8% [58] - AI数据中心铜需求2028年达43.2-52.8万吨,CAGR 15% [65] - 人形机器人单台耗铜8.2-12kg,空心杯电机催生高端需求 [66][69] 竞争优势 - 加工费率提升:铜合金产品达7.7%,稀土永磁37.4% [25] - 高端产品占比超30%,包括GPU散热铜排/高速铜缆等 [103] - 再生铜年用量57万吨,苹果等国际客户认证低碳供应链 [105] 估值分析 - 2025年PE 17.9倍低于行业平均,PEG仅0.48 [4][133] - DCF估值显示合理价值区间10.7-12.7元/股 [9] - 可比公司估值中枢20倍,存在40%上行空间 [9]
爱建证券:首次覆盖金田股份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13 10:59
公司行业地位与产能规模 - 公司是全球铜及铜合金材料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 拥有"冶炼-初级加工-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 [1] - 2024年八大生产基地铜加工产能达到220万吨 铜产品产量191.6万吨居行业第一 [1] - 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体系完善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之一 [1] 行业发展机遇与竞争格局 - 高端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驱动因素包括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智能化电动化趋势 [1] - 铜加工行业低价内卷式竞争结束 行业向头部集中 基于规模技术产品优势的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 [1] - 铜产品结构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1] 公司竞争优势与客户合作 - 依托"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三大优势抢占下游需求增量空间 [2] - 公司是苹果、汇川技术、吉利汽车、三星等知名品牌供应商 高端铜基产品在新兴产业领域加速渗透 [2] - 公司是全球铜业内少数实现"一站式全闭环低碳再生材料"解决方案商 可提供100%再生铜原料铜材 与多家国际一线品牌建立低碳材料合作 [2] 盈利模式与财务表现 - 采用"原材料价格+加工费"定价模式 铜加工费率2024年提升至7.7% [2] - 高附加值产品的高议价能力推动毛利水平结构性提升 [2] - 套期保值体系优势降低铜价波动风险 铜价对成本及毛利影响趋弱 [2]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6.8亿元/1434.6亿元/1535.9亿元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1亿元/9.99亿元/11.86亿元 同比增长53.92%/40.52%/18.65% [3] - 对应EPS分别为0.48元/0.67元/0.80元 PE分别为17.9倍/12.7倍/10.7倍 [3]
金田股份:自主研发的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已导入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产品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08:27
AI芯片算力需求 - AI产业发展极大提升对芯片算力的需求 [1] 铜材料行业应用 - 铜凭借卓越导电性、导热性成为先进芯片互联及散热核心材料 [1] - 铜在3DVC新型AI散热结构中实现规模量产应用 [1] - 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已导入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 [1] 公司技术储备 - 公司是全球较早实现向芯片算力领域龙头企业批量提供铜基材料的公司之一 [1] - 公司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具有高导热率、优良焊接性能和加工性能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铜热管和液冷铜管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头部企业 [1] 客户合作情况 - 公司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1] - 公司产品应用于多款顶级GPU散热方案中 [1] - 公司在芯片算力领域有较好的客户基础 [1]
金田股份:自主研发的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产品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7:51
公司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已在3DVC新型AI散热结构中实现规模量产 依托高导热率 优良焊接性能及加工性能优势 [1] - 该产品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并应用于多款顶级GPU散热方案中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铜热管和液冷铜管产品已成功导入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产品中 [1] 行业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AI散热领域及算力服务器领域 包括3DVC新型AI散热结构和GPU散热方案 [1] - 散热模组企业和算力服务器头部企业成为公司重要合作对象 [1]
金田股份(601609):“反内卷”或驱动铜加工利润修复,布局PEEK产品
东北证券· 2025-08-13 03: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目标价未明确,当前收盘价8.55元 [6][4] 核心观点 - **业绩高增长**:2025年H1预计归母净利润34,000-40,000万元(同比+176.66%-225.48%),扣非净利润24,500-28,500万元(同比+101.87%-134.83%),主要因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毛利率改善(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96%/2.27%/2.36%)[1] - **铜加工龙头地位**:2024年铜及铜合金材料产量191.62万吨,占全国9%,单吨毛利润触底反弹(铜线排单吨毛利润551元/吨同比+80元/吨,铜产品单吨毛利润2273元/吨同比+287元/吨)[2] - **新兴业务布局**:稀土永磁产能新增4000吨/年,新能源电磁扁线产能6万吨;PEEK材料获高端新能源汽车厂商定点,具备进口替代能力[3] - **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解锁条件为净利润5.6亿元,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目标18.6亿元,彰显增长信心[4] 财务预测 - **收入与利润**:预计2025-2027年营收140.48/149.89/157.44亿元(同比+13.14%/6.70%/5.04%),归母净利润7.16/8.56/9.56亿元(对应PE 17.74X/14.84X/13.29X)[4][5] - **盈利能力**:毛利率持续提升至2.7%(2027E),净利润率从0.4%(2024A)升至0.6%(2027E),ROE从5.6%提升至9.7%[14] - **现金流与负债**:2025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预计329百万元,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5%-67%区间[13][14]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近1M/3M/12M绝对收益达17%/30%/71%,显著跑赢沪深300(相对收益14%/24%/47%)[9] - **估值指标**:当前PB 1.46X(2025E),股息收益率从1.29%(2024A)升至2.60%(2027E)[14] 行业与战略 - **行业趋势**:"反内卷"政策或优化铜加工行业格局,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驱动毛利修复[2] - **战略方向**:聚焦高端铜基材料在清洁能源、AI算力、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拓展稀土永磁及PEEK材料的高端场景[1][3]
金田股份:傅万成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08:00
公司高管变动 - 宁波金田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万成因工作调整辞职,辞职后仍在公司工作 [2]
华龙证券给予海亮股份买入评级,点评报告:美国铜关税政策大幅调整,公司在美布局、有望直接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8-05 13:52
评级与价格 - 华龙证券给予海亮股份买入评级 最新股价为12.39元 [1] 政策影响 - 特朗普铜关税政策大幅变动 将铜原料及废料排除在外 美国铜价大幅下跌 [1] - 公司原料输美不受关税政策影响 在美拥有铜加工产能 有望直接增厚利润 [1] 业务布局 - 公司在美铜加工产能布局使其受益于铜关税政策变动 [1]
海亮股份(002203):美国铜关税政策大幅调整,公司在美布局、有望直接受益
华龙证券· 2025-08-05 12:4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调高)[2] 核心观点 - 特朗普签署公告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和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征收50%关税,但将铜矿、阳极铜、精炼铜和铜废料等排除在外[3] - 北美精炼铜累库的悲观预期被放大,纽约铜下挫逾18%[5] - 公司在美拥有铜加工产能,有望直接受益于铜关税政策,目前在美规划约9万吨铜管产能,已有3万吨在产,其余6万吨在建[5] - 关税变化将直接利好公司:1) 本土生产铜加工产品享受溢价,增厚净利润;2) 北美本土加工产能紧缺,加工品价格及加工费可能上涨[5] 盈利预测 - 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4亿元、27.12亿元、32.14亿元(原值10.86/12.24/14.92亿元)[5] - 对应PE分别为17倍、9倍、7.6倍[5]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1007亿元、1187亿元、137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5.23%、17.86%、15.71%[7]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2元、1.36元、1.61元[7]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博威合金、金田股份、铜陵有色作为可比公司[8] - 公司当前PE为17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15.1倍),估值存在低估[8] 财务数据 - 公司当前股价12.23元,52周价格区间7.60-12.66元,总市值244.74亿元[3] - 2025年预计毛利率3.97%,净利率1.40%,ROE 7.85%[7] - 2025年预计资产负债率62.09%,净负债比率98.63%[7] - 2025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7.5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15.79亿元[7]
海亮股份20250731
2025-08-05 03:2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铜加工行业,涉及铜管、铜线、铜棒、铜箔等半成品制造 [1] - **公司**:海亮股份,专注于铜加工业务,在美国、泰国等地设有工厂,具备全球化布局 [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 **政策内容**: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对半成品铜产品(铜管、铜线、铜棒等)加征50%关税 [3] - **影响**: - 进口成本压力增加,若从海外生产并运回美国,需支付高额关税 [3] - 利好美国本土生产企业,如海亮股份,推动制造业回流 [5] - 加工费上涨,工业管每吨上涨约1,000美元,水道管从3,500-3,700美元涨至4,500-5,500美元 [6] - 美国市场对价格上涨包容性高,历史接受度达30%-40% [15] **2 海亮股份的应对策略** - **产能调整**: - 扩大美国休斯顿工厂产能(占地1,200亩),提升自给自足能力 [7] - 考虑在墨西哥加工原材料后运回美国,以降低关税成本 [4] - **全球化布局**: - 泰国工厂年出口2.3万吨铜产品,计划转移部分产能至美国 [26] - 欧洲拥有16-17万吨铜棒产能,美国市场铜棒需本地生产 [30] - **新产品开发**: - 量产PCB铜箔,供货生益科技、华正新材等客户 [37] - 推出车载铝电解电容器用铜箔等差异化产品,实现利润增长 [38] **3 美国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 - **需求情况**: - 工业管(空调)和水稻管(房地产)总需求量25-29万吨 [9] - 制造业回流和AI经济推动增量需求 [10] - **竞争格局**: - 美国本土企业(如Muller、Sara)售价高,竞争力有限 [17] - 2024年仍有10万吨铜管和5万吨管件依赖进口 [17] - 海亮股份客户包括美资(开利、特灵)、日韩系(大金、LG)和中资企业 [25] **4 财务与产能数据** - **加工费变化**: - 工业管:1,500-1,900美元→2,500-2,900美元(+1,000美元) [6] - 水稻管:3,500-3,700美元→4,500-5,500美元 [6] - **产能与盈利**: - 美国德州工厂当前产能3万吨工业管,计划扩产 [16] - 2024年亏损3,000万元,2025年预计盈利转正 [33] - PCB铜箔业务2024年大幅减亏 [37] **5 其他重要信息** - **232法案**: - 针对半成品铜产品增税50%,排除前端矿石和精炼铜 [11] - 政策推动美国本土加工水平提升,利好海亮股份 [13] - **人力与签证**: - 休斯顿工厂员工从100名增至200名,中国员工占比控制在25% [22] - **国内企业限制**: - 国内同行难以赴美建厂,海亮股份具备先发优势 [29] --- **总结** - **机会**:美国关税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加工费上涨,海亮股份通过本土扩产和全球化布局受益 [5][7][38] - **风险**:高关税增加进口成本,需平衡海外生产与本土化策略 [3][4] - **未来展望**:美国市场需求旺盛,加工费或持续上涨,海亮股份产能扩张及新产品开发将驱动增长 [21][32]
中信证券:232关税落地促铜价回归 后续有望恢复稳健上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00:52
美国铜232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对铜管、铜线、电缆等半成品及铜密集型制成品征收50%进口关税 但精炼铜及铜矿、铜精矿、阳极铜和铜废料等原料被豁免 [2][3] - 关税政策于8月1日起实施 精炼铜关税意外落空导致市场预期修正 [2][3] COMEX铜价市场反应 - 精炼铜关税豁免导致COMEX铜价大幅波动 7月30日夜盘下跌17.7% 7月31日继续下跌5.5% [3] - COMEX-LME价差基本抹平 反映溢价大幅收缩 [1][2][3] 美国铜市场供需结构 - 2024年美国精炼铜产量90.8万吨(全球占比3%) 表观需求165.1万吨(全球占比7%) 进口依存度超50% [4] - 2024年美国铜制品需求218.2万吨 铜半成品及制成品进口量62万吨 加工环节进口依存度近30% [4] - 1-5月美国精炼铜进口量67.3万吨 同比增长130% 其中4-5月单月进口量均超20万吨 [4] 铜价未来驱动因素 - 供给端: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主要铜矿企业产量同比增速仅1.3% 预计全年增速降至1%以下 矿端供给紧张强化价格支撑 [6] - 需求端:下半年中国表观需求增速预计3%-5%(1-5月为13%) 电网、风电、光伏领域采购形成支撑 [6] - 宏观层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全球经济复苏助推铜价 历史显示非危机期降息阶段铜价通常温和上涨 [6] - LME铜价预计回归9200-9500美元/吨均衡区间 未来6个月运行区间看9200-10500美元/吨 [6] 中国铜加工企业海外机会 - 美国铜加工行业盈利能力强 本土企业木勒工业2024年净利润6亿美元(销售额38亿美元) 净利率达16% 对比中国可比企业净利率常低于2% [7] - 中国铜管龙头企业2019年起建设美国生产基地 现有3万吨铜管产能 正拓展铜精密件及大口径铜水管产品线 [7] - 50%关税壁垒预计推升美国本土铜加工品溢价 刺激下游需求 中国出海企业海外产能有望贡献超额利润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