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工
icon
搜索文档
21社论丨持续筑牢A股“健康牛”根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2:41
市场表现 -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全市场日成交金额达2.81万亿元 为历史第三高 沪深京三市超4000股上涨 [1] - 市场呈现"系统性慢牛"特征 区别于"结构性牛市" 表现为行业板块交替轮动 指数走势稳健 [1] 驱动因素 科技创新 - 中国在AI 机器人 创新药 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持续突破 市场看好中国企业未来全球扩张潜力 [1] - DeepSeek等案例使全球重新认识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处于技术突破阶段 [1] 行业整合 - 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低端产能退出 行业集中度提升 PPI持续修复 [2] -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域获得提价能力 为上市公司创造更多业绩与利润 [2] 流动性 -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 养老保险基金 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 [2]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升高 促使资金减少美元资产配置 加仓中国资产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达2.29万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加2.38% [2] - 降息导致存款理财收益率下行 7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部分资金可能流入股市 [2] - A股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以上 但当前流通市值为2015年的两倍 两融规模相对合理 [2] 政策环境 - 美联储可能9月进入降息周期 释放全球流动性 [3] - 中国央行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3] 市场预期 - 流动性释放 技术创新 行业整合 市场信心改善等多因素形成合力 推动股市稳健上行 [3] - 需警惕短期投机行为 避免群体性亢奋 维护低波动率 [3]
持续筑牢A股“健康牛”根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2:05
市场表现 -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全市场日成交金额2.81万亿,为历史第三高,沪深京三市超4000股飘红 [1] - 市场呈现"系统性慢牛"特征,区别于"结构性牛市",表现为行业板块交替轮动且指数走势稳健 [1] - 两融余额8月5日重返2万亿元以上,但当前A股流通市值是2015年的两倍,两融规模相对合理 [2] 驱动因素 - 科技创新突破驱动市场预期,AI、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增强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预期 [1] - 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PPI修复使部分全球竞争力领域具备提价能力 [2] - 中长期资金入市(国有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基金等)及北向资金增持(持仓市值2.29万亿元,环比增2.38%)形成流动性支撑 [2] 资金流动 - 存款理财收益率下行引发"储蓄搬家",7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2]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将释放全球流动性,中国央行强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行业轮动 - 早期高息板块(银行、能源、公用事业、消费)与近期技术板块(AI、半导体、军工、创新药)交替轮动 [1] 市场预期管理 - 需避免过度鼓吹"牛市",警惕社交媒体荐股及场外配资活动,机构资金应维护市场稳健运行 [3]
后市短期或维持强势
深圳商报· 2025-08-18 16:4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线走高 沪指盘中突破3731.69点 创近10年新高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创近两年新高 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 [1] - 大多数机构认为短期市场波动不改本轮大行情趋势 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海外流动性边际改善 A股中期慢牛格局有望延续 [1]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策略团队指出短期流动性驱动下市场有望维持强势 指数高位运行可能经历波动放大和震荡整固阶段 中期政策底、资产荒和美元降息周期三重逻辑未变 市场趋势向上具备确定性 [1] -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后市或将延续中期慢牛格局 外部条件无显著利空 国内经济数据有所改善 市场情绪局部过热但未全面过热 保持"进三退二"特点 [1] -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短期牛市氛围继续主导市场 9月初之前有望维持强势 9月初之后市场休整幅度有限 2025年四季度好于三季度 2026年A股会更好 [2] 投资主线 - 东吴证券建议关注科技成长方向 包括消费电子、智驾、国产算力、AI软件 新消费和反内卷相关品种 主题投资如商业航天、脑机接口 [2] - 申万宏源证券建议9月前重点关注券商、保险、军工、稀土 医药和海外算力等稀缺景气资产、反内卷题材亦可跟踪 [2] - 中信建投证券建议重点关注红利、液冷服务器、AI、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美护、电子、非银、有色、军工等板块 红利板块因高股息特点可在低利率环境作为底仓 [2]
公募机构:增量资金是A股“走牛”关键动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16:14
A股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上证指数报3728.03点涨0.85% 深证成指报11835.57点涨1.73% 创业板指报2606.20点涨2.84% [2] - 全市场成交额连续4日突破2万亿元 通信设备 软件 文化传媒板块领涨 [2] 资金面动态 - 保险 私募等机构资金为关键增量 7月机构新增开户数达年内高位 [4] - M1 M2增速超预期显示居民存款加速活化 资金持续流向权益市场 [4]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显著 A股资金容纳能力强化赚钱效应 [4] 市场趋势展望 - 政策支持 流动性宽松 产业升级三因素驱动A股步入慢牛阶段 [5] - 短期上涨惯性延续 成交金额 两融资金 主题ETF未现转向迹象 [5] - 2024年9月末以来稳市场政策组合拳发力 产业升级带来结构性机会 [5] - 政策宽松与海外降息预期共振 中期向上趋势明确 [5] 重点配置方向 - 科技自主创新与反内卷优化行业为双主线 关注中报高景气板块 [6] - 券商板块受益股市成交量大增 科创领域AI 创新药 机器人 军工快速迭代 [7] - AI应用层 半导体先进制程符合自主可控政策导向 估值合理盈利兑现能力提升 [7]
军工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2025-08-18 15:10
军工行业研究框架与投资要点分析 行业概述与监管架构 - 军工行业受强监管和计划性影响 核心使命是保质保量交付装备[1] - 需求侧由中央军委及其下属三总部监管 供给侧由国防科工局负责规划和投资[4] - 十大军工集团负责具体执行 涉及海陆空天火箭、电子产品及核工业等所有领域[4] 行业运行机制与特点 - 军品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模式 近年来推行目标价格管理 允许企业获得5%以上净利润[5] - 总装厂利润水平较低 可能通过提高成本获取利润 导致产品成本较高[1][5] - 科研由事业单位负责 生产由军工企业进行 存在"场所分离"现象[6] - 产业链条分割 下游总装主机厂集中于十大军工集团 中上游市场化竞争较为激烈[7] - 军品采用以销定产模式 产品型号生命周期直接影响企业景气程度[8] - 相比民品 军品交付周期较短 从早期科研期转入大批量生产再进入交付下降阶段[8][9] 成本控制与发展方向 - 低成本化是重要发展方向 不等于低质量 而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高效率实现成本降低[12] -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关键策略 需考虑生产阶段和维护使用阶段的整体成本[13] - 莱特定律对行业有显著影响 累计产量翻倍时单位成本下降固定百分比[14][15] - 随着累计产量增加 单位出厂成本显著下降 毛利率逐步提升[3][17] - 单一型号生命周期内毛利率会随交付数量呈现先下降后提升的特点[15] 市场机遇与全球竞争 - 2025年需求端天花板被打破 军贸出口成为主要驱动力[3][18] - 全球军贸市场规模可能达到数千亿美金 中国有望填补俄罗斯出口份额下降留下的空缺[18][19] - 中国武器装备从单一内需市场转向全球市场 军贸产品不受国内定价规则约束[18] - 自2010年以来 中国新式武器装备逐渐形成体系并进入世界军贸市场[20] - 无人机作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2028年中国国内无人机市场预计可达500亿元[20] - 雷达作为态势感知核心装备 中国部分雷达技术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1][22] 投资策略与关注方向 - 投资可从三个维度着手:以销定产、流水线PIPELINE模式、资质壁垒[9] - 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在科研导入阶段布局 抓住型号增长成长期带来的红利[11] - 短期聚焦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订单赶超模式[23] - 中期关注十五五建设及建军百年目标带来的进一步加码[23] - 关注元器件和原材料赛道 上游配套环节由于牛鞭效应和全局景气复苏将首先反应[23] - 具体关注领域包括:航天防务、无人装备、军事AI、水下攻防主题建设、下一代战机产业链[23] - 重点关注公司:中恒光电、中恒高科、菲利华、航天电子以及紫光国微等[23]
洛克希德马丁:获美海军合同修订案,早盘股价涨0.9%
新浪财经· 2025-08-18 14:45
公司财务表现 - 美股周一早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上涨0.9% [1] 合同与业务发展 - 公司获得美国海军1.109亿美元合同修订案 [1] - 合同内容为三叉戟II(D5)导弹生产及维护保障 [1] - 合同项目主要将在犹他州马格纳市开展 [1] - 项目预计于2029年9月前完成 [1]
沪指创近10年新高!游资私募扛大旗 场外散户尚观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4:39
市场表现与情绪 - 上证指数涨0.85%报3728.03点,创2015年8月下旬以来收盘新高,创业板指涨逾2.8%,深证成指涨1.73% [1] - 全部A股成交额达2.81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300多亿元,续创年内新高且连续第4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1] - 北证50指数涨6.79%,科创200指数涨3.59%,科技成长风格走强 [2] 资金动向分析 - 龙虎榜上榜营业部日均成交金额达308亿元,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杠杆资金自6月下旬起持续净流入,累计规模超2000亿元,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 [6] - 两融交易额占比提升至10%以上,交易热度显著提升 [6] - 今年以来备案私募证券产品7443只,同比增76.12%,7月备案1298只创近27个月新高,8月已备案680只 [7] - 前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其中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69万亿元,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8] 推动市场的核心因素 - 游资和杠杆资金驱动市场上行突破,市场情绪指数展现高弹性 [6] - 私募资金活跃度提升,股票私募平均仓位攀升,百亿级私募仓位创新高 [7] - 机构资金在4月初后进场,6月后两融快速增加,流动性推升行情 [8] - 散户资金逐步入场,但情绪未全面点燃,入金规模未达2024年9-10月高点 [10][11] 机构观点与后市展望 - 政策底、资产荒和美元降息周期三重逻辑未变,市场趋势向上具备确定性 [2][12] - FOMO资金将逐步入场,居民资产搬家是趋势力量,外资和险资等机构资金有望加大流入 [12] - 市场可能经历波动放大和震荡整固阶段,流动性驱动行情暂时看不到终点 [13] - 若成交额流动性推动逼近短期峰值,市场可能重回轮动,波动率易被放大 [14] 行业配置与投资建议 - 机构看好非银金融、高端智能制造、新消费等方向 [15] - 聚焦科技自主可控、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国防安全等长线主线,兼顾低估值金融蓝筹防御 [15] - 大科技方向关注AI硬件+应用、军工和创新药,大金融方向关注非银金融配置性价比 [15] - 成长板块中关注高附加值出海领域,包括新消费板块和高端智能制造中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板块 [16]
美俄峰会后,鲁比奥摊牌了:不敢制裁中国,只敢惩罚印度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30
自从特朗普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征收惩罚性关税之后,美印两国的关系就面临着巨大考验, 面对美国50%的关税税率,印度相当不服气, 宣布将采取反制措施维权,其中之一就是暂停从美国采购价值36亿美元的P-8A反潜巡逻机。不过这显然吓唬不了美国,美国甚至还叫停了代表团赴印度进 行新一轮谈判的计划。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有着强硬的反制手段,这一点特朗普政府4月份就体会过了。当时特朗普对全球推出所谓"对等关税",并且把中 国当成重点针对对象,没想到中国第一时间选择了硬刚,并且出台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以及对稀土等战略资源实施出口管制 等等。 中方的相关决定一出,影响直接反映到了美国的经济基本面上,美国股债汇三杀以及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都逼得特朗普不得不踩刹车,并且主动寻求和 中国谈判。 中美经贸谈判 而且更令印度寒心的,恐怕是美国的双标态度。事实上,除了印度以外,中国和欧洲也都是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但是都并未被美国加征惩罚性关税。美 国甚至都直接谈判了,不敢制裁中国,只敢针对印度。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被美媒问及,为何不制裁购买俄能源的欧洲时,先是声 ...
沪指盘中创近十年新高!成交量创年内新高!市场情绪大幅走高 机构上看至4000点
中国经营报· 2025-08-18 12:36
市场表现 - 沪指盘中最高达3745.84点创近十年新高收盘涨0.85%报3728.03点深证成指涨1.73%报11835.57点创业板指涨2.84%报2606.2点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8096亿元创年内新高AI主线传媒军工券商医药等板块成交活跃 [1] 行情驱动因素 - 基本面持续修复7月出口增速超预期回升企业盈利增速回升 [2] - 宏观流动性维持宽松险资公募等中长期资金稳步流入两融余额攀升 [2] - 居民储蓄增长并从楼市转向资本市场外资持续流入带来增量资金 [2] - 政策面支持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走强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活跃 [3]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90%推动全球资金转向新兴市场及成长板块 [3] - 银行理财资金转向股市两融余额和成交额重返2万亿量级融资买入占比达10.5% [3] 机构观点 - 市场有望延续慢牛格局沪指后市或上探4000点 [1][4] - 行情从局部牛市转向全面牛市赚钱效应明显有望持续两三年以上 [4][5] - 资金面与政策协同支撑市场中长期中枢抬升但短期需警惕波动放大 [4] - 9月为关键时点关注美联储政策变化若降息50基点将加速美元外流新兴市场 [6] - 避免追涨杀跌以防牛市亏钱耐心持有有价值标的 [6] 板块机会 - 科技自主与反内卷优化行业为双主线关注中报高景气方向轮动补涨机会 [6] - 金融领域银行吸引低估值高分红资金券商作为行情风向标表现强劲 [6] - 科技领域人形机器人算力算法芯片半导体创新药等板块活跃三季度有望增长 [6] - 消费领域品牌消费品具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三季度有望吸引资金布局出现估值修复 [7]
2.8万亿!十年新高!牛市里最“忌讳”的是什么?……
对冲研投· 2025-08-18 12:13
市场资金动态分析 - 上证综指盘中触及3746点创十年新高 全市场成交量放大至2.81万亿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超1% 北证50大涨近7% 显示居民端资金入市迹象显著增强[5] - 当前市场上涨主要由资金面推动而非基本面 资金可分为两路:以保险为代表的低吸型资金和以融资盘/资管盘为代表的高举型资金 两路资金交替进攻形成轮涨格局[5][6] - 低吸型资金入市逻辑源于中长期资金入市新政及利率下行带来的权益性价比 高举型资金则受市场突破前高后的赚钱效应吸引[6] 指数表现与资金结构 - 近一个月中证1000指数涨幅达10.14% 显著高于沪深300(4.60%)和中证500(6.06%) 国证2000涨幅9.70%[8] - 中证1000融资余额/流通市值占比达3.18%为各宽基最高 中证500(2.70%)和中证2000(2.42%)次之 沪深300(1.34%)和微盘股指数(1.47%)最低[8] - 涨幅最大指数对应融资盘介入最深 微盘股主要受非杠杆量化资管盘推动 沪深300则主要由保险/北向等无杠杆机构资金主导[8] 居民资金入市证据 - 7月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 显示资金可能通过"固收+"产品或直接入市[11] - 2025年前7月A股新开户1456.13万户 较2024年同期增长36.88% 反映市场热度提升显著吸引居民资金[11] 投资策略建议 - 当前应保持持仓而非频繁切换 两路资金交替进攻特征决定耐心持有者更易获益 避免追涨杀跌[12] - 需建立止盈止损体系 左侧指标可观察乖离率(突破历史99%分位数)或融资买入额/全A成交额(超一年99%分位数) 右侧指标可参考5日均线支撑[13] - 场外指数基金因单日报价机制可有效抑制频繁交易 适合牛市环境下的资产配置[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