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工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2025-08-18 15:10

军工行业研究框架与投资要点分析 行业概述与监管架构 - 军工行业受强监管和计划性影响 核心使命是保质保量交付装备[1] - 需求侧由中央军委及其下属三总部监管 供给侧由国防科工局负责规划和投资[4] - 十大军工集团负责具体执行 涉及海陆空天火箭、电子产品及核工业等所有领域[4] 行业运行机制与特点 - 军品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模式 近年来推行目标价格管理 允许企业获得5%以上净利润[5] - 总装厂利润水平较低 可能通过提高成本获取利润 导致产品成本较高[1][5] - 科研由事业单位负责 生产由军工企业进行 存在"场所分离"现象[6] - 产业链条分割 下游总装主机厂集中于十大军工集团 中上游市场化竞争较为激烈[7] - 军品采用以销定产模式 产品型号生命周期直接影响企业景气程度[8] - 相比民品 军品交付周期较短 从早期科研期转入大批量生产再进入交付下降阶段[8][9] 成本控制与发展方向 - 低成本化是重要发展方向 不等于低质量 而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高效率实现成本降低[12] -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关键策略 需考虑生产阶段和维护使用阶段的整体成本[13] - 莱特定律对行业有显著影响 累计产量翻倍时单位成本下降固定百分比[14][15] - 随着累计产量增加 单位出厂成本显著下降 毛利率逐步提升[3][17] - 单一型号生命周期内毛利率会随交付数量呈现先下降后提升的特点[15] 市场机遇与全球竞争 - 2025年需求端天花板被打破 军贸出口成为主要驱动力[3][18] - 全球军贸市场规模可能达到数千亿美金 中国有望填补俄罗斯出口份额下降留下的空缺[18][19] - 中国武器装备从单一内需市场转向全球市场 军贸产品不受国内定价规则约束[18] - 自2010年以来 中国新式武器装备逐渐形成体系并进入世界军贸市场[20] - 无人机作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2028年中国国内无人机市场预计可达500亿元[20] - 雷达作为态势感知核心装备 中国部分雷达技术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1][22] 投资策略与关注方向 - 投资可从三个维度着手:以销定产、流水线PIPELINE模式、资质壁垒[9] - 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在科研导入阶段布局 抓住型号增长成长期带来的红利[11] - 短期聚焦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订单赶超模式[23] - 中期关注十五五建设及建军百年目标带来的进一步加码[23] - 关注元器件和原材料赛道 上游配套环节由于牛鞭效应和全局景气复苏将首先反应[23] - 具体关注领域包括:航天防务、无人装备、军事AI、水下攻防主题建设、下一代战机产业链[23] - 重点关注公司:中恒光电、中恒高科、菲利华、航天电子以及紫光国微等[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