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小鹏G6“导弹实测”不起火,中创新航电池扛住“地狱级”安全考验
高工锂电· 2025-06-25 11:48
动力电池安全性能 - 小鹏G6搭载的中创新航电池在遭遇导弹发动机残骸直接命中后未发生起火或爆炸 展现出极端冲击和高温下的结构稳定性与热安全性 [2] - 电池安全防护设计包括田字形防撞结构 航天级铝合金外壳 陶瓷化硅复合隔热材料 实时温控系统等多层次冗余机制 [2] - 该电池方案此前已通过底部球击 极寒快充等严苛测试 具备极端场景适应能力 [2] 行业标准与技术升级 - 国家强制性新标准GB38031-2025首次将"不起火 不爆炸"写入强制条款 中创新航为核心起草单位并首批完成认证 [3] - 公司TPP电池热失控管理系统通过重构泄压路径与高耐温材料 实现热失控局部隔离 曾应用于长安深蓝SL03并通过130秒极限火烧测试 [3] - 2025年磷酸铁锂5C超充电池在十次实弹击穿测试后仍保持完整性 车辆可正常行驶16公里 [3] 制造与质量管控 - 通过AI驱动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制造工艺虚拟调试 检测精度提升50% 核心工序效率提升30%以上 [3] - 达到ppb级制造一致性 支持全生命周期电池状态监测与绿色化生产 [3] 市场认可与客户合作 - 中创新航电池获小鹏 长安 广汽 零跑 吉利 丰田 现代 大众等车企采用 并通过实弹击穿 托底燃烧等极端验证 [4] - 小鹏授予"与鹏同行奖" 5C超充电池通过十次击穿验证 [5] - 长安连续七年评为"优秀供应商" SL03车型电池渗透率达73% [5] - 广汽颁发"十佳供应商奖" OS电池技术泄压速度控制在0.1秒内 绝缘电阻超100MΩ [5] 研发与生产规模 - 公司拥有18万平方米研发和生产面积 [9] - 具备18年锂电真空干燥研发经验 [8] - 拥有13年批量生产运营经验 [7]
又一新能源基金黯然离场!阴跌三年如何“找亮点”?
券商中国· 2025-06-25 04:39
新能源主题基金清盘与业绩表现 - 年内名称含"新能源"的清盘基金已有4只,均为发起式基金,因三年后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而终止[1][4] - 宝盈新能源产业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于6月23日完成清算,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5月末,期间跌幅超过54%[3] - 当前名称含"新能源"的45只主动权益基金中,成立以来收益为正的仅22只,且多成立于2020年以前[5] - 部分成立于2021年高位的新能源主题基金业绩惨淡,多只产品跌幅超过四成,湘财新能源量化选股等基金规模不足1000万元[6] 新能源板块投资机会与固态电池前景 - 多家公募认为全固态电池研发稳步推进,未来有望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主流技术[2] - 自今年4月工信部出台动力电池新国标以来,政策面态度积极,叠加市场需求,固态电池概念成为大资金围猎重点[2][7] - EV Tank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锂电池中渗透率约10%,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7] - 同泰新能源1年持有基金在一季报中表示看好全球固态电池发展,并指出半固态电池已量产上车[7] - 鹏华基金认为固态电池是锂电池未来最优技术路线之一,有望在2025年开始落地,同时锂电需求已扩展至储能、机器人等多领域[8]
宁德时代投资逻辑生变?
新浪财经· 2025-06-25 01:15
战略投资布局 - 公司与哈啰出行、蚂蚁集团合资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注册资本12.88亿元,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1] - 三方合作方向包括智能驾驶、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建设及电池后市场服务,推进重点领域应用发展 [3] - 领投银河通用机器人11亿元融资,该公司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已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3] 技术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与百度签署战略协议,围绕数智化与自动驾驶领域合作,推动AI工业应用及自动驾驶服务普及 [3] - 探讨与百度在动力电池、换电服务、滑板底盘技术于无人车产品的开发应用 [4] - 公司定位从电池制造商转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强调产业协同逻辑 [4]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图 - 公司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达37%,但面临行业竞争加剧与技术迭代放缓压力 [4] - 通过纵向整合强化电池业务优势,横向协同开拓新兴市场,构建生态以对冲周期风险 [4] - 投资逻辑超越财务范畴,旨在从产品导向升级为生态构建,形成系统性竞争壁垒 [4]
【每日小讯】A股指数强势上扬,沪指涨超1%剑指关键位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35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开盘3380.08点,最高3423.78点,收盘3419.06点,上涨38.98点,涨幅1.15%,成交金额5448.82亿元 [2] - 深证成指开盘10074.27点,最高10224.12点,收盘10217.63点,上涨169.23点,涨幅1.68%,成交金额3069.48亿元 [2] - 创业板指开盘2024.70点,最高2065.84点,收盘2066.43点,上涨46.50点,涨幅2.30%,成交金额996.84亿元 [2] - 沪深300开盘3862.39点,最高3914.16点,收盘3908.52点,上涨46.13点,涨幅1.19% [2] - 中证500开盘5683.46点,最高5766.02点,收盘5744.54点,上涨91.67点,涨幅1.61% [2] - 上证50开盘2685.85点,最高2731.18点,收盘2717.00点,上涨31.15点,涨幅1.16% [3] 资金流向 - 6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627.30亿元,当月有4个交易日净流入金额超过110亿元 [4] - 主力资金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为白色家电、家电、国产芯片、光伏、白酒 [4] - 主力资金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为大消费、工业自动化、石墨烯、宁德时代概念股、可降解塑料 [4] -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前十包括格力电器、隆基绿能、药明康德、闻泰科技、五粮液等 [4] 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底部放量,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半导体设备企业订单量有望持续增加 [5] - 特斯拉链因FSD V13.3进入工厂无监督测试阶段引发关注,但资金避开前期机器人概念炒高股票 [6] - 消费电子板块因小米YU7、电致变色眼镜等新产品推出有望带动热度,但石墨烯商用仍需等待 [6] - 白酒板块面临夏季消费淡季和政策限制,高端白酒估值有回调风险 [7] - 家电板块受益于138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的以旧换新政策,海尔智家、美的集团等龙头企业有望提升业绩 [7] - 周期股逆势走强,煤炭等基础能源需求增加,中国神华等企业受关注 [7] - 金融板块因陆家嘴论坛政策预期提振,招商银行等大型银行股表现稳定 [7] - 光伏设备板块因政策补贴力度加大和技术创新,捷佳伟创等龙头企业上涨 [8] 热门个股 - 东方财富成交金额132.15亿元,涨幅4.20% [9] - 中国平安成交金额58.74亿元,涨幅3.06% [9] - 宁德时代成交金额57.67亿元,涨幅2.63% [9] - 恒宝股份涨幅5.62%,成交金额54.79亿元 [9] - 寒武纪涨幅6.91%,成交金额53.14亿元 [10] - 贵州茅台涨幅1.21%,成交金额52.29亿元 [10] - 比亚迪涨幅1.53%,成交金额49.79亿元 [11] - 锦江在线触及涨停,涨幅10% [11] - 合力泰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 [11] 涨停个股 - 三友科技涨幅30.00%,首板涨停 [12] - 天利科技涨幅20.02%,首板涨停 [12] - 信德新材涨幅20.01%,首板涨停 [12] - 利元亨涨幅20.01%,首板涨停 [12] - 泰和科技涨幅20.01%,2天2板 [12] - 万马科技涨幅20.01%,首板涨停 [12] - 冰网络涨幅20.01%,首板涨停 [12] - 恒帅股份涨幅20.00%,首板涨停 [12] - 兆丰股份涨幅20.00%,首板涨停 [12] - 保障中涨幅20.00%,首板涨停 [12] 公司相关 - 中国石油拟派发现金红利457.6亿元,全年分红总额860.20亿元,占净利润52.2% [15] - 蓝天燃气4501.61万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流通,控股股东拟增持1亿至1.5亿元 [16] - 炬芯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34%,净利润同比增长63.83%,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0元 [16] - *ST九有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4日 [16] 行业相关 - 跨境支付通上线,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17] - 国家药监局优化高端医疗器械监管,支持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创新发展 [17]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202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覆盖164种产品 [17] 宏观及市场相关 -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亿元,同比下降0.3% [18] - 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 [18]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细化市场风险管理要求 [18]
张一鸣首次问鼎首富,梁文锋跻身前十!最新榜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02:48
2025新财富500富人榜核心观点 - 2025年上榜500位企业家总持股市值达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平均持股市值273.8亿元,上榜门槛66.2亿元,341位企业家持股市值超百亿元 [2] - 张一鸣以4815.7亿元持股估值首次登顶首富,7年间财富增长40倍,字节跳动2024年营收1550亿美元(+29%),净利润330亿美元成为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第一 [8][9] - AI成为创富新引擎,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以1846亿元持股估值首次跻身前十,持有公司84%股份,DeepSeek估值中间值20-300亿美元 [10] 行业格局与趋势 TMT行业主导 - TMT行业上榜110人(+25%),总财富3.34万亿元(+46%),占榜单总财富24.4%,人均持股市值304亿元(+17%) [13][14] - 芯片产业成为主要创富领域,36位芯片企业家上榜,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持股市值786亿元(+370%) [15] - 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在AI应用端优势显著,马化腾(3067亿元,+45%)、雷军(2010亿元,+96%)财富大幅增长 [9][10]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6个行业首富与新能源汽车直接相关:宁德时代曾毓群(2726.8亿元,+63%)、融捷集团吕向阳(1134亿元)、天华新能裴振华夫妇(666.3亿元)等 [19][20][21][22] - 动力电池、镍矿资源(青山控股控制印尼30%镍矿)、汽车玻璃(福耀玻璃)等细分领域全面受益 [21][22] 消费行业新势力 - 茶饮咖啡赛道崛起,蜜雪冰城、喜茶、霸王茶姬等5组创始人上榜,11位企业家来自水饮赛道 [25] - 日用消费品行业53人上榜,总财富1.44万亿元(+27%),娃哈哈宗馥莉以1250亿元成为行业首富 [14][19] 地域与代际特征 - 浙江杭州取代广东成为新经济中心,前十名中4位来自杭州(钟睒睒、马云、丁磊、梁文锋) [11] - 创富主力年轻化,前十名中6位年龄在56岁以下,包括3位"80后"(张一鸣、黄峥、梁文锋) [11] - 地产富豪财富缩水显著,王健林家族持股市值降至588亿元(-58%),在17个行业首富中排名倒数第四 [19]
拓视野谋转型深扎根 中国企业开足马力扬帆“出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3 16:38
中国外贸及企业出海概况 - 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 同比增长2.5% 5月出口2.28万亿元 增长6.3% 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五国出口分别增长16.9%、13.7%、35.3%、8.8% [1] - 上市公司2024年境外收入9.44万亿元 同比增长7.97% 占营收比重较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2] 企业多元化布局策略 - 通达创智海外市场份额占比超75% 马来西亚基地投产 通过生产地多元化布局缓解美国市场关税压力 [2] - 万和电气在泰国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 实现从产品"出海"向技术"出海"、品牌"出海"跨越 [3] - 中国企业加速从依赖单一市场向多元布局转型 包括产业链"出海"和区域化市场深耕 [3]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新能源、AI、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成为出海新引擎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表现突出 [5]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投产 欧洲动力电池市占率从2021年17%提升至2024年38% 匈牙利基地建设中 [5] - 金蝶国际为340家出海企业提供SaaS服务 覆盖18个行业 支持多国财务准则和全场景业务流程 [6] - 奇安信海外业务扩展至网络空间安全领域 在印尼、阿曼、埃及设机构 承接多个国家级安全项目 [6] 本地化运营实践 - 紫金矿业海外项目本土雇佣率达95.98% 采用"矿石流五环归一"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8] - 通达创智马来西亚工厂5个月实现盈利 管理岗位本地化率超90% 核心团队具备独立运营能力 [8] - 厦门钨业法国工厂面临环保法规挑战 需完成生物多样性评估等本地化合规要求 [7]
多家充电宝品牌召回背后:消费电子行业电芯之殇
36氪· 2025-06-23 07:32
事件概述 - 罗马仕因安全问题召回49万台充电宝 高校禁用其20000毫安产品[1] - 安克创新公告指出某供应商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可能导致长期使用后过热或燃烧[1] - 事件涉及行业通用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 其多个3C认证处于暂停状态[3] 供应链影响 - 安普瑞斯为小米、绿联、倍思等主流充电宝品牌供应电芯 是国内消费类锂离子电池领军企业及软包电池第一大供应商[3] - 原材料变更降低电芯热失控阈值 下游厂商无法通过常规监测发现异常[4] - 安克创新已终止与安普瑞斯合作 切换至其他供应商[4] 行业现状与矛盾 - 2024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市场占比38.7%[6] - 行业技术壁垒低 集中度一般 陷入低价内卷 200元以下产品为主流 49-99元产品常见[6] - 核心矛盾是市场追求极致低价与锂电池安全高成本要求的冲突 电芯成本占比超50%[6] - 电芯制造商为降成本擅自变更材料、简化工艺 埋下安全隐患[6] 政策与标准进展 - 工信部6月18日公开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意见 拟解决容量虚标、老旧电芯回流等问题[8] - 政策将覆盖生产技术、质量监测等环节 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质量战 可能复制锂电池"标准化→集中化→国际化"路径[9] - 参考动力电池发展:2025年强制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推动产业高质量升级[8] 技术升级与合作动态 - 安克创新与新能源集团(ATL)达成过亿金额合作 提升电芯质量标准[9] - 行业需平衡技术创新(如快充、固态电池)与消费电子对轻薄的苛求[8][9] - 动力电池电芯价格降至0.3元/Wh(含税0.35元/Wh) 部分企业低于成本价销售[7]
超400亿电池投资或撤离,美国电池业遭“特朗普寒流”
搜狐财经· 2025-06-20 09:24
国际企业在美电动车与电池投资调整 - 因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和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放缓,国际企业集体调整在美电动车与电池投资项目 [1] - 远景动力暂缓南卡罗来纳州电池工厂项目,宁德时代与福特合作的密歇根州电池项目面临搁置风险 [1] - 远景动力调整在美节奏是基于"政策不确定性"和"成本敏感性"的理性决策 [1] 远景动力的全球战略调整 - 远景动力田纳西工厂储能产线已于2024年4月投产,为北美首个投产的储能电芯工厂 [1] - 远景动力无锡江阴超级工厂已量产46系大圆柱电池产品并交付宝马,沧州超级工厂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3] - 远景动力灵活配置全球产能资源,满足宝马等客户的北美及全球需求 [3] 美国政策对电池产业的影响 - 特朗普政策导致美国电池制造业发展停滞,超过60亿美元电池工厂投资被取消或推迟 [7] - 福特与宁德时代在密歇根州30亿美元投资的电池厂将失去联邦补贴资格 [7] - Group14 Technologies和通用汽车也放缓或缩减电池相关投资 [7] 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的布局 - 欧洲BEV市场份额升至15.3%,1-4月销量55.8万辆同比增长26.4% [10]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大规模投资 [10] - 远景动力法国杜埃工厂投产,助力雷诺R5成为欧洲电动汽车销售冠军 [12] 远景动力的全球化布局 - 远景动力在中国、日本、英国、美国、法国、西班牙等核心市场设有电池制造基地 [9] - 过去一年内实现中国沧州、日本茨城、法国杜埃三大工厂投产 [9] - 英国桑德兰工厂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1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美国希望降低对中国依赖但难以打造本土电池供应链 [3] - 竞争推动创新和效率,限制市场可能影响企业长期生存 [8] - 中国电池企业加快优化全球产能结构,转向欧洲和亚洲市场 [9]
20cm速递|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盘中涨超1%,机构表示看好盈利修复以及新技术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02:14
新能源汽车行业展望 -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受以旧换新政策、新车型发布、汽车降价及商用车电动化提速推动,预计2025年销量同比增长22% [1] - 欧洲市场因碳排放考核和中欧电动车价格谈判影响,预计2025年销量同步增长22% [1]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预计2025年达25%,行业竞争格局渐进优化,多数环节价格企稳,盈利能力触底 [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电池、结构件和磷酸铁锂新技术龙头盈利能力有望稳中有升 [1] - 新技术产业化加速破局,技术迭代将带动产业链增量需求 [1] 创业板新能源ETF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399266 SZ),具备高弹性特征,单日涨跌幅可达20% [1]
迈步高质量发展 上市闽企打造投融资良性循环
中国证券报· 2025-06-19 20:30
公司业绩与资本运作 - 宁德时代2024年全年收入3620.13亿元,研发投入186.07亿元,盈利507.45亿元,分红253.72亿元,2025年5月完成港股IPO融资356.57亿港元 [1] - 宁德时代自2018年上市以来累计融资超千亿元,产能从2017年的17GWh提升至2024年的676GWh,连续8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37.9% [3] - 厦门象屿自2011年借壳上市后通过四次资本运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区域性贸易商发展为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商 [2] - 福建高速2001年上市以来累计股权融资35.83亿元,实现净利润141.61亿元,现金分红67.13亿元 [5] 资本市场赋能 - 上市不仅拓宽融资渠道,还推动治理规范化、品牌价值提升、国际化拓展及竞争力增强 [2] - 福耀玻璃1993年成为首家福建A股上市公司,通过技术引进与全球化布局实现全球汽车玻璃市场占有率第一 [2] - 境内上市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1.98万亿元,净利润5.22万亿元,4036家公司盈利,其中2194家正增长,553家盈利增幅超100% [3] - 福建省2024年末A股上市公司172家,总市值3.57万亿元 [3] 分红与投资者回报 - 慧翰股份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25元并转增4.9股,拟2025年半年度或第三季度再次分红 [4] - 兴业银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161.03亿元,2024年派现224.33亿元 [5] - 厦门象屿近5年现金分红比例维持在50%,厦门钨业承诺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不低于30% [5] - 厦门钨业上市以来累计发放现金股利超38亿元,强调提质增效重回报 [5] 政策与市场生态 - 新"国九条"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严格再融资审核、提高股息率及增强分红稳定性 [6] - 2024年A股市场分红和股份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2025年春节前分红、季度分红案例增多 [7] - 中信证券表示新"国九条"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投融资协调与投资者保护的市场生态逐步形成 [8] 高质量发展共识 - 上市公司需通过高质量发展连接投资与融资,形成"融资—发展—回报"良性闭环 [7] - 宁德时代等公司实践表明经营、研发、分红、融资并行不悖是价值创造与股东回报的关键 [7] - 厦门国贸强调上市后资本市场支持对企业业务发展和社会价值创造的赋能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