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

搜索文档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7-25)
远峰电子· 2025-07-24 13:54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大恒科技(+9.99%)、华胜天成(+9.97%)、中国电影(+7.31%)、工业富联(+7.04%)、福晶科技(+6.24%)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幸福蓝海(+20.02%)、汇金股份(+15.18%)、中颖电子(+11.06%)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统联精密(+19.99%)、司南导航(+8.28%)、财富趋势(+7.72%)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影视动漫制作(+2.35%)和SW半导体材料(+2.00%)表现突出 [1] 国内新闻 - 瞻芯电子浙江义乌碳化硅晶圆厂二期洁净间启用,月产量将逐步增加到1万片6英寸晶圆,未来产能可扩展至每年30万片晶圆 [1] - 图灵量子完成亿元战略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光子芯片产品化研发和产业化加速 [1] -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2.4%,需求疲软且新品发布数量减少 [1] - 台积电2纳米制程产能提升,竹科宝山F20厂月产能达3万片,高雄F22厂月产能为6000片 [1] 公司公告 - 威尔高2025H1预计营收7亿-7.2亿元,同比增长55.41%-59.85%,归母净利润4300万-5000万元,同比增长12.55%-30.87% [2] - 源杰科技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2] - 华数传媒2025H1营业总收入44.35亿元(同比+2.07%),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4.63%) [2] - 赛微电子重大资产出售进展中,交易对方已支付238,224.50万瑞典克朗,但公司尚未实际收到款项 [2] 海外新闻 - AR光学方案商Gixel获500万欧元种子轮融资,其技术采用动态微镜DDM和眼动仪校准 [2] - Lumotive获亚马逊工业创新基金和ITHCA集团注资,其激光雷达传感器技术无需移动部件,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2] - xAI计划5年内上线等效于5000万块英伟达H100 GPU的算力,并以更高能效方式实现 [2] - LG Display 25H1营收11.652万亿韩元(约60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亏损826亿韩元(约4.3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85% [2]
天域半导体港股IPO:估值三年翻17倍 2024年却拿出5亿亏损和巨额资产减值的业绩单
新浪证券· 2025-07-24 09:36
公司IPO计划 - 天域半导体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已于2025年6月12日获得证监会备案,预计近期通过港交所聆讯并启动发行上市 [1] - 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1)未来五年内扩张整体产能;2)提升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3)战略投资及收购;4)扩展全球销售及市场营销网络;5)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 公司概况与估值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我国最早实现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外延片产业化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获得汽车质量认证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企业 [3] - 公司自2021年以来共进行7轮投资及股权转让,合计融资规模14.64亿元,估值从2021年的9亿元翻近17倍,达到2024年11月的152亿元 [3][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呈现"先扬后抑":2022年4.37亿元,2023年激增至11.71亿元,2024年骤降至5.20亿元,同比降幅达55.6% [4] - 净利润波动剧烈:2022年盈利280万元,2023年飙升至9590万元,2024年净亏损扩大至5.00亿元,2025年1-5月实现净利润950万元 [4]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0.0%降至2024年的-72.0%,2025年1-5月回升至22.5% [5] 产品价格与销量 - 主力6英寸外延片单价从2022年的9631元/片跌至2025年1-5月的3138元/片,较2023年峰值下跌67.4% [5] - 2025年上半年6英寸销量增长37.8%,但收入同比下滑45.4% [5] - 8英寸产品单价降至8377元/片,低于行业预测的1万元区间 [5] - 4英寸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6%降至2025年前5个月的1.0% [6] 存货管理 - 存货总额从2022年的1.34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4.41亿元,2024年计提3.52亿元减值,占当年存货总额的65.8% [7] - 截至2025年5月31日,账龄超过1年的存货仍有1.79亿元,占存货总额的64.7% [7]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113天骤增至2024年的308天,2025年1-5月略有改善至267天 [8][9] 应收账款 - 2024年计提5.64亿元坏账,占当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的27.6% [10]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87天增至2024年的199天,2025年1-5月降至172天 [11]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2024年维持在61.5%以上,2023年高达77.2% [13] - 2023年对核心客户J的销售收入占比达42.0%,2024年客户J停止采购导致收入同比下滑55.6% [13]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84.5%、88.7%、86.9% [14] - 第一大供应商A的采购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53.4%、34.4%及51.0% [14]
1000+深度报告: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7-23 15:47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材料细分领域包括光刻胶、电子特气、靶材、硅片、湿电子化学品、CMP、掩膜版等[1] - 先进封装技术涉及玻璃通孔TGV、硅通孔TSV、重布线层RDL、环氧塑封料等核心材料[1] - 半导体设备涵盖光刻机、蚀刻机、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涂胶显影设备及量测设备[1] - 第三代半导体以碳化硅、氦化镓为主,第四代半导体涉及氧化镓技术[1] - 晶圆制造工艺标签出现41882次,显示技术讨论热度[1][3] 新能源与光伏 - 锂电池材料聚焦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隔膜、正极/负极材料及粘结剂[1] - 氢能、风电、燃料电池与储能被列为新能源重点方向[1] - 光伏产业链包含胶膜、玻璃、支架、OBB及背板,钙钛矿技术被单独标注[1] - 石英砂和石英坩埚是光伏上游关键材料[1] 新型显示与复合材料 - OLED、MiniLED、MicroLED及量子点构成新型显示技术矩阵[1][3] - 光学材料如OCA光学胶、偏光片、TAC膜、调光玻璃需求明确[1] - 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及碳陶复合材料是纤维领域核心[1] 化工与特种材料 - 特种工程塑料包括LCP、PEEK、POE、聚烯烃和有机硅[1][3] - 电子陶瓷领域MLCC、氮化铝、LTCC等技术受关注[1] - 军工材料涉及高温合金、钛合金、隐身材料和超材料[1] - 散热材料中液冷技术与热管理方案被高频提及[1] 企业与技术趋势 - ASML、台积电、中芯国际为半导体龙头,比亚迪、特斯拉主导新能源[4] - 产业链国产替代、轻量化、折叠屏、低空经济被列为创新方向[4] - AI+新材料标签出现418820次,显示跨界融合潜力[3] 投资阶段策略 - 种子轮企业需重点考察团队与行业门槛,产业链资源决定投资可行性[6] - A轮阶段产品成熟度与销售额爆发增长是核心指标,风险收益比最优[6] - Pre-IPO阶段企业已成行业龙头,估值高但风险极低[6] 技术路线图 - 半导体制程从平面式向GAAFET架构演进,光刻技术从DUV过渡至Hi-NA EUV[11] - 台积电制程节点覆盖N3至14A,Intel与三星分别推进Intel-14A和N2工艺[11]
半导体材料高端突围战,代表企业恒坤新材近日拟上会
36氪· 2025-07-23 00:35
公司动态 - 恒坤新材将于7月25日上会科创板,是国内少数实现SOC、BARC、KrF等光刻材料规模量产并稳定供货的企业之一 [1] - 公司12英寸集成电路用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领域已实现突破,自产光刻材料销售规模排名中国境内同行前列,2023年度SOC与BARC销售规模均排名境内市场国产厂商第一位 [6] - 公司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以及TEOS均已实现量产供货,ArF浸没式光刻胶已通过验证并小规模销售,2024年自产产品销售收入约为3.4亿元 [11] - 公司用于设备采购、产能建设和技术研发上的资金投入已累计超过10亿元,取得专利授权89项(发明专利36项),承接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及国家发改委专项研究任务并已完成结题 [11] 行业趋势 - 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光刻胶市场稳健增长,但中高端市场仍被境外厂商把持,国产化率虽持续增长但距离大规模替代仍需时日 [3] - 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起步较晚,中高端市场被国外厂商主导,国产化需求迫切且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4] - 12英寸集成电路领域各类光刻材料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国产半导体材料迎来高端突围窗口期,国产替代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9] - 光刻胶从开发到应用落地需3-5年周期,国产集成电路发展需要材料厂商快速提供解决方案以提升工艺制程和产量规模 [12] 资本市场 - 科创板设立六周年以来聚焦硬科技赛道,培养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领军企业,包括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安集科技、华特气体等 [3] - 科创板持续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三方良性循环,成为驱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 [3] -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科创板八条"等政策落地实施,恒坤新材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冲击上市恰逢其时 [8] 发展战略 - 公司创新性地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自产产品销售占比持续上升,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66.89%,2024年占比已达63.77% [14] - 募投项目聚焦先进光刻胶材料和前驱体材料扩产、高精度技术研发,旨在填补高端国产材料领域空白 [6] - 公司通过引进境外产品阶段性解决供应链难题,掌握客户真实需求和标准,打通自主研发产品从试产到量产的产业链闭环 [14]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1-5月山西省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22 11:22
今年以来,山西税务部门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决策部署,着力 推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今年1—5月,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 费及退税达59.3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 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减税20.44亿元;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减税降费及退税34.32 亿元。 "税务部门不仅为我们进行了'税收体检'、出具了报告,还专门组建服务团队上门解读。"李卫阳表示, 这种精细化的服务为企业规范纳税管理、精准把控政策要求提供了极大帮助。 "税惠春风"吹拂 数实融合进程逐步向好 技术创新是企业向绿而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税收体检"把脉 服务智能设备制造加速冲刺 流水线上机械臂舞动,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台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在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 公司的智慧工厂里,晋中市最大的制造业企业正开足马力奔向千亿级产业目标。 "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税务部门退税减税的'礼包'不断,有力地支持了我们的创新与发展。"山西吉 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阳拿着刚收到的《税收体检 ...
7月21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7-21 10:19
海通发展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18亿元 同比增长6.7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86.61万元 同比下降64.1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83.14万元 同比下降58.31% [1] - 公司主营国内沿海及国际远洋干散货运输业务 [1] - 所属交通运输–航运港口–航运行业 [1] 晶合集成业绩预告 - 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50.7亿元至53.2亿元 同比增长15.29%至20.97% [1] - 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亿元至3.9亿元 同比增长39.04%至108.55% [1]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57亿元至2.35亿元 同比增长65.83%至148.22% [1] - 公司主营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及其配套服务 [1] - 所属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行业 [2] 航天环宇业绩预告 - 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38万元 同比增长50.59% [2]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216万元 同比增长94.90% [2] - 公司主营航空航天领域技术方案解决和产品制造配套服务 [2] - 所属国防军工–航天装备Ⅱ–航天装备Ⅲ行业 [3] 国电电力发电量 - 上半年完成发电量2060.26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3.61% [3] - 上网电量1958.01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3.53% [3]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上网电量比例91.84% [3] - 公司主营电力、热力生产及销售 [4] - 所属公用事业–电力–火力发电行业 [5] 上海医药药品进展 - 氨甲环酸注射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5] - 该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 [5] - 公司主营医药工业、医药商业 [6] - 所属医药生物–医药商业–医药流通行业 [7] 三友化工融资获批 - 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9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获批 [7] - 注册有效期自同意注册之日起24个月内 [8] - 公司主营粘胶短纤维、纯碱、烧碱等系列产品生产销售 [8] - 所属基础化工–化学原料–纯碱行业 [9] 百奥泰药物研发 - BAT4406F注射液新增适应症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9] - 适应症包括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9] - 公司致力于开发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 [9] - 所属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行业 [10] 华森制药药品注册 - 收到3个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 [10] - 涉及药品包括甘桔冰梅片、六味安神胶囊和西洛他唑片 [11] - 公司主营中成药、化学药研发、生产和销售 [11] - 所属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行业 [12] 白云山药品注册 - 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12] - 该药品为化学药品4类 用于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12] - 公司主营中西成药、化学原料药等研发制造与销售 [12] - 所属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行业 [13] 山鹰国际投资设立 - 全资子公司拟发起设立智源基金 [13] - 基金总规模1亿元 公司认缴出资9900万元 [13] - 基金主要投资工业智能技术产品企业 [13] - 公司主营箱板纸、瓦楞原纸等生产和销售 [13] - 所属轻工制造–造纸–大宗用纸行业 [14] 怡球资源资产出售 - 子公司出售马来西亚两处土地及建筑物 [15] - 交易金额分别为800万林吉特和1515万林吉特 [15] - 约合人民币1268.40万元和2402.03万元 [15] - 公司主营再生铝合金产品生产 [15] - 所属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铝Ⅲ行业 [15] 贵州百灵融资计划 - 拟向银行申请合计不超过9.2亿元贷款 [15] - 贷款期限均不超过2年 [15] - 用于置换到期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15] - 公司主营苗药研发、生产、销售 [15] - 所属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行业 [16] 三星医疗中标合同 - 子公司中标巴西变压器采购框架合同 [16] - 合同金额2.63亿雷亚尔 约合3.41亿元 [16] - 公司主营智能配用电板块、医疗服务板块 [16] - 所属电力设备–电网设备–配电设备行业 [16] 长盈通业绩预告 - 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1.73亿元至2.11亿元 同比增长26.35%至54.43% [16] - 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12万元至3192万元 同比增长72.12%至110.33% [16]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2274万元至2855万元 同比增长167.72%至236.13% [16] - 公司主营光纤陀螺核心器件研发、生产、销售 [16] - 所属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行业 [17] 灿勤科技业绩预告 - 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2.86亿元至2.90亿元 同比增长52.12%至54.25% [17] - 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30万元至5530万元 同比增长50.14%至61.85% [17]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930万元至4330万元 同比增长65.45%至82.29% [17] - 公司主营高端先进电子陶瓷元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17] - 所属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行业 [17] 大亚圣象租赁协议 - 全资子公司签订刨花板生产厂房及设备租赁合同 [18] - 年租金1700万元 租赁期限3年4个月 [18] - 公司主营人造板和木地板生产和销售 [19] - 所属轻工制造–家居用品–瓷砖地板行业 [20] 中再资环人事变动 - 董事、总经理张海航辞去所有职务 [20] - 副总经理吕洁冰暂代总经理职责 [20] - 公司主营废电回收与拆解处理 [20] - 所属环保–环境治理–固废治理行业 [21] 富维股份业务进展 - 获知名自主豪华品牌座椅项目定点 [21] - 项目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预计49亿元 [21] - 预计2026年3月和9月开始批量供货 [21] - 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 [21] - 所属汽车–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行业 [21] 中公高科人事任命 - 聘任潘宗俊为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22] - 曹江和徐全亮分别被聘任为副总经理 [22] - 公司主营工程咨询服务 [22] - 所属建筑装饰–工程咨询服务Ⅱ–工程咨询服务Ⅲ行业 [23] 奥精医疗产品注册 - 人工骨修复材料在越南获批注册 [23] - 注册证有效期自2025年7月16日起永久有效 [23] - 公司主营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及相关医疗器械 [23] - 所属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行业 [24] 宏鑫科技业务合作 - 与头部飞行汽车公司签订技术开发及零部件采购合同 [24] - 负责多个车型壳体及车轮开发、制造、调试及交付 [24] - 公司主营汽车锻造铝合金车轮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5] - 所属汽车–汽车零部件–轮胎轮毂行业 [26] 美力科技融资进展 - 可转债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26] - 后续需通过深交所审核及证监会同意注册 [26] - 公司主营高端弹簧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6] - 所属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行业 [27] 金智科技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宜 [27] - 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7] - 公司股票自7月21日起停牌 [27] - 公司主营智慧能源业务和智慧城市业务 [27] - 所属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网自动化设备行业 [28] 中天科技分红方案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 [28]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24日 [28] - 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7月25日 [28] - 公司主营能源网络业务、通信网络业务 [29] - 所属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行业 [30] 华海诚科分红方案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002元 [30]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28日 [30] - 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7月29日 [30] - 公司主营半导体封装材料生产、销售 [30] - 所属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行业 [31] 达实智能中标项目 - 中标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二期综合监控系统项目 [31] - 合同金额1.22亿元 [31] - 项目采用全自动运营模式 [31] - 公司主营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及智慧服务 [31] - 所属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行业 [32] 东岳硅材火灾事故 - 合成三期B床发生火灾事故 [33] - 未造成人员伤亡及次生灾害 [33] - 厂房、设备及存货不同程度受损 [33] - 恢复生产经营时间尚不确定 [33] - 公司主营有机硅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34] - 所属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有机硅行业 [35] 陕国投A业绩快报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67亿元 同比下降2.95% [35] - 净利润7.26亿元 同比增长5.74% [35] - 公司主营信托业务、固有业务和投资顾问等中介业务 [36] - 所属非银金融–多元金融–信托行业 [37] 一博科技股东减持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37] - 减持期间2025年8月11日至2025年11月10日 [37] - 公司主营PCB设计服务和PCBA制造服务 [38] - 所属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 [39] 熙菱信息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宜 [39]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21日起停牌 [39] - 公司主营大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 [39] - 所属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安防设备行业 [40] 天力锂能股东减持 - 股东拟大宗交易减持4.55%公司股份 [40] - 减持系因经营期限即将届满 [40] - 公司主营锂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41] - 所属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行业 [42] 四会富仕股东减持 - 2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42] - 减持系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43] - 公司主营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和销售 [43] - 所属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 [43] 金马游乐股东减持 - 实控人等拟合计减持不超4.83%公司股份 [43] - 减持系个人资金需求 [43] - 公司主营大型游乐设施研发、制造、销售 [44] - 所属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行业 [45] *ST紫天退市风险 - 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45] - 股票自2025年7月21日起停牌 [45] - 公司主营互联网广告业务、云服务业务和电商贸易业务 [46] - 所属传媒–广告营销–广告媒体行业 [47]
全球与中国氮化镓自支撑单晶衬底市场深度监测及发展动向分析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7-19 16:52
氮化镓自支撑单晶衬底市场概述 - 产品类型分为2英寸、4英寸和6英寸三种规格,全球销售额呈现增长趋势(2021-2031)[4]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通信、能源、电子、汽车等,全球应用销售额持续增长(2021-2031)[4] - 行业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将保持增长趋势[4] 全球市场规模分析 - 全球产能、产量和需求量预计持续增长(2021-2031)[4] - 中国产能和产量同步增长,市场需求量稳步上升(2021-2031)[4] - 全球市场销售额和销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价格走势平稳(2021-2031)[4] 区域市场分析 - 主要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和印度,均保持销量和收入增长(2021-2031)[5] - 中国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重要增长区域[5] - 北美和欧洲市场保持稳定增长[5] 主要厂商分析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NovelCrystal Technology、Flosfia、Kyma Technologies等国际企业[6][7] - 中国主要厂商有苏州纳维科技、无锡吴越半导体、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等[7][8] - 2025年全球前五大生产商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7] 产品与应用分析 - 不同产品类型销量和收入持续增长,6英寸产品市场份额较大[14] - 各应用领域销量和收入均保持增长,电子和通信领域占比较大[14] - 产品价格走势平稳,不同应用领域价格差异较小[14]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料供应、中游制造和下游应用[9] - 制造工艺技术持续改进,提升产品性能[9] - 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和汽车领域[9]
高盛:全球半导体晶圆和基板展望
高盛· 2025-07-19 14: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硅晶圆价格持续下降预计2027年趋于稳定,氮化物和碳化硅价格也呈下降趋势,电动汽车是中国碳化硅应用主要驱动力,碳化硅设备基板制造商市场前景乐观,地缘政治因素对半导体行业有影响,投资者需谨慎权衡,英飞凌在碳化硅战略上表现出色,诺拉、兴义、桑科兴和SICC等股票值得关注 [1][2][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走势 - 2024年中国硅晶圆价格下降17%,2025年下降8%,2026年预计下降5%,2027年价格将趋于稳定,氮化物2024年价格下降20%,2025年和2026年预计下降近10%,碳化硅2024年同比下降16%,2025年预计下降17% [4][5] 中国企业发展情况 - 中国晶圆市场由五家公司主导,占全球市场份额57%,中高端应用获五大互联网参与者支持,供应商技术质量提升显著,300毫米晶圆市场中国设备制造商本地化比例预计达54%,未来升至57% [5] 碳化硅衬底市场 - 电动汽车是推动中国碳化硅采用率的重要因素,2025年渗透率可达28%,2026年可达40% [6][7] 碳化硅设备基板制造商市场 - 市场前景乐观,基板约占碳化硅设备供应部件价值的50%,中国市场本地产能可覆盖超100%需求,欧洲市场利润率较高,本地领导企业占年度销量的60% [8] 美国制造业 - 特朗普政府将制造业本土化作为重点工作,美国目前主要依赖进口,新华公司计划大幅增加产能,全球报告显示投资金额从3.5亿美元扩大到7.5亿美元,但需提供激励措施并关注技术重点 [8] 行业整合 - 硅晶圆行业现存五家主要公司,中国碳化硅研发公司近年来有所放缓,但亚洲企业领导人仍在扩展产能 [9] 公司业绩与战略 - Jeannette公司占据34%的国际市场份额,第二业务线利润率约为42%,预计营业利润将有所增长 [10] - 罗马公司减少SiC投资,处于成本削减或重组模式,试图改变商业模式,关注高利润产品,10月将宣布中期业务计划 [11] - 瑞纳斯停止SIC研发,避免更多损失,但确定了即将到来的季度报告中的损失 [12] - ST微电子选择垂直整合策略,在特斯拉市场占据强势地位,英飞凌选择不垂直整合,专注研发并从中国采购晶圆,目前与ST微电子并列领先 [13]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 地缘政治因素对半导体行业有显著影响,投资者需谨慎权衡关税、美中政策等因素带来的顺风和逆风 [14] 股票推荐 - 诺拉、兴义、桑科兴和SICC等股票值得关注,这些公司在本季度财报中表现良好并给出积极指引 [2][15] 英飞凌优势 - 英飞凌在碳化硅战略上表现出色,能生产IGBT和硅晶圆,生产AI电源芯片,在数据中心领域涉及多种材料,具有系统级知识和材料组合方面的专长 [16]
在摸索与创新长跑中前行:恒坤新材的半导体材料突围战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15:45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少数能够实现SOC、BARC、KrF等光刻材料规模量产并稳定供货的企业 [1] - 2022至2024年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从1.24亿元增长至3.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6.89% [3] - 2024年自产产品占比达到63.77%,引进销售占比逐年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5] 发展历程 - 1996年创业初期从事随身听、收录机、家电配件代工生意 [2] - 2008年金融危机促使公司转型,2014年开始涉足半导体材料领域 [2] - 2017年7月30日拿下英特尔大连工厂首张订单,进入全球头部晶圆厂供应链 [3] - 已累计投入超10亿元用于设备采购、产能建设和技术研发 [7] 行业特性 - 光刻胶验证周期长达3至5年,需经历开发、验证、小试、中试到大规模量产等环节 [3] - 晶圆厂需对光刻胶厂商的工厂和原材料供应商进行验证,时间成本极高 [3] - 客户集中度高是行业特性,需与头部客户深度绑定进行定制开发 [4] - 已与境内大多数12英寸晶圆厂客户开展业务合作,但实际放量出货的仍是几家头部客户 [4] 发展战略 - 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通过引进销售获得现金流支持研发 [5][6] - 逐步打通自主研发产品从试产到量产的产业链闭环 [6] - 在厦门、漳州、大连等地建设多个光刻胶和前驱体材料生产基地 [7] - 科创板募投项目拟聚焦先进光刻胶材料和前驱体材料扩产、高精度技术研发 [7] 行业机遇 - 中美贸易摩擦、供应链不稳定和技术封锁背景下,国产替代成为国家战略 [7] - 客户主动邀请参与产品开发,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 [7] - 设备采购周期长达两年,调试需要半年,需提前布局 [7]
恒坤新材IPO:客户集中等问题遭质疑,募资“缩水”背后隐忧重重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16
公司IPO进展 -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于2024年12月26日获得受理,2025年1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 [1] - 公司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遭到客户集中、收入、采购及供应商、技术研发等7大问题追问 [1] - 新版招股书(2025-05-19)拟募集资金约10.07亿元,较首版招股书(2024-12-26)的12亿元缩减近2亿元 [3][4] 募投项目调整 - 新版招股书删减了"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实现1亿元SiARC产品销售额 [3][4] - 募资用途调整为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3] - 上交所曾要求公司说明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新增产能消化风险 [4] 产能利用率情况 - 2024年前驱体材料(TEOS)产能利用率为46.47% [4] - 2024年光刻材料中SOC、BARC、KrF光刻胶和i-Line光刻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7.42%、21.43%、17.55%和46.67% [4] - 公司未来三年资金缺口预计达16.28亿元 [5] 客户集中度问题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22%、97.92%、97.20%,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34.17%、36.22%、35.92% [6] - 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72.35%、66.47%、64.07% [6] - 近三年客户减少数量分别为2家、9家、9家,新客户开拓进展缓慢 [6] 毛利率表现 - 2022-2024年自产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分别为33.52%、30.29%和28.97% [8] - 自产光刻材料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39.17%降至2024年33.47% [8] - 自产前驱体材料毛利率持续为负,2022-2024年分别为-329.59%、-19.91%和-1.56% [8] 存货与减值风险 - 截至2024年末TEOS产成品账面余额816.94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0] - TEOS产品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从2022年69.57%降至2024年0.00% [10] - 公司表示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合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