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搜索文档
宏观经济专题:对等关税2.0后,行业关税或将成关键新变量
开源证券· 2025-08-20 11:44
已达成贸易协定概况 - 截至8月18日,特朗普政府与英国、欧盟、日本等10个国家和地区达成贸易协定,占美国2024年商品总进口的38.6%和商品逆差的49.8%(不含英国)[3][13] - 除美英协定较具体外,其他协定多为临时框架,缺乏实质内容且存在明显关税不对等现象[3][13] 主要贸易协定细节 - 美英协定:保留10%基础关税,对汽车等特定行业实行配额豁免(如汽车10万辆配额,税率从27.5%降至10%)[4][17] - 美越协定:对越南出口征收20%基础关税和40%转口关税,越南对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准入[4][24] - 美日/美欧协定:征收15%基础关税,要求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欧盟投资6000亿美元并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4][36][54] 关税政策核心目标 - 2025年4-7月美国关税收入达947.19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8.4%,部分实现补充财政目标[64] - 政策核心诉求为减少贸易逆差和促进制造业回流,而非单纯增加财政收入[64][68] 行业关税新趋势 - 钢铁、铝、铜行业已征收25%-50%关税,2024年涉及进口金额约707亿美元,衍生品达718亿美元[68][72] - 汽车及零部件(3856亿美元)、药品(2118亿美元)、半导体(627亿美元)可能成为下一批重点征税领域[74] - 2025年4月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持续负增长,可能促使进一步扩大行业关税范围或提高税率[84][87]
拉加德:欧元区经济增长可能放缓 贸易不确定性仍存
智通财经· 2025-08-20 09:12
欧元区经济展望 - 本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可能放缓 尽管欧美贸易协议降低不确定性但全球贸易形势仍不明朗 [1] - 欧元区20国经济第二季度意外增长0.1% 在贸易和地缘政治压力下展现韧性 [1] - 通胀率徘徊在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附近 [1] 欧美贸易关系 - 美国对大多数欧洲商品征收15%关税 略高于欧洲央行6月份假设水平但远低于极端税率设想 [1] - 针对药品和半导体行业的特定关税仍不明朗 政策环境不可预测导致不确定性持续存在 [1] - 欧洲央行将在9月份经济预测中考虑欧美贸易协议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 [1] 货币政策立场 - 市场预计欧洲央行9月会议将存款利率维持在2% [1] - 7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是自2024年6月启动降息周期连续八次降息后首次按兵不动 [1] - 大多数政策制定者认为当前利率水平适宜 既不抑制也不促进经济活动 [1] 领导层稳定性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明确表示将完成任期至2027年10月 否认提前转任世界经济论坛主席的传言 [2]
专家小范围 - 俄美会后,特朗普的战略布局和潜在影响?
2025-08-18 15:10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1 俄乌冲突与美俄关系** - 俄罗斯提出归还部分乌克兰领土(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以换取类似北约第五条款的安全保障,但未在领土要求上做出实质性让步[1][5] - 特朗普政府暂缓对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强调直接达成和平协议以避免冲突升级[6]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面临割让领土的压力,可能拒绝提议但受制于美欧施压[8] - 美俄关系若改善,美国可能将更多战略资源转向应对中国[10] **2 中美经贸摩擦与关税政策** - **关税协议延期**:中美关税协议延期90天,新增总进口产品关税维持在40%(20%芬太尼相关+20%对等产品),未来可能通过谈判调整对等部分至10%[1][12] - **谈判进展**:2025年三轮谈判成果包括取消91%报复性关税(整体从145%降至54%),关键矿物出口管制和民用领域放松仍在讨论[11][12] - **关税分层**: - 分摊零关税(20%全覆盖,2024年对美出口额4,389亿美元) - 对等关税(10%生效,覆盖3,000亿美元产品) - 行业关税(钢铝50%、汽车25%) - 301调查(成熟芯片领域)[15] - **豁免机制**:通过投资承诺换取豁免(如苹果承诺1,000亿美元投资,欧盟承诺6,000亿投资+7,500亿能源采购)[18][19] **3 半导体与关键行业调查** - **232调查**:涉及木材、半导体、消费电子、药品、关键矿物等,部分行业调查于2025年4-7月启动[16] - **301调查**:针对中国成熟芯片,预计2025年9月完成报告,若涵盖终端产品将冲击产业链[20] - **半导体措施**:基于IEPA法案加征紧急关税,包括芬太尼、关键矿物及敏感技术领域[13] **4 美国制造业与药品产业** - **制造业回流**: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连续两季度盈利,但长期效果需观察[23] - **药品战略**:美国原料药自给率仅10%,计划重建API储备,初期加征25%关税并逐步提高至100%[21][22] - **财政弥补**:关税年收入约3,000亿美元,填补大美丽法案3.4万亿美元赤字[24] **5 其他重要动态** - **三方会谈**:美俄乌计划8月底会谈,若失败可能引发新一轮附加费威胁[14] - **领导人会晤**:中美元首或在11月APEC会议会面,9月3日无计划[26][27] - **全球风险**:8月下旬至9月上旬风险偏好上升,但俄乌局势不确定性仍高[29] **6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推动AI、机器人、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技术自主[25] - 工信部组织防技术外流讨论,中美高科技产业链脱钩已成共识[25] (注:未提及具体公司财报数据,聚焦宏观政策与行业动态)
美俄会晤结束后,特朗普的一句话,让莫迪心碎,印度也彻底凉凉了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31
美印关税争端 - 美国对印度出口产品征收50%关税 包括25%基础关税和25%额外惩罚性关税 将于8月27日正式生效[10][19] - 印度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20% 金额达865亿美元 涉及纺织品 药品和IT服务等行业[12] - 美国代表团取消原定8月25日举行的第六轮贸易谈判 印度失去缓冲机会[9] 贸易影响评估 - 50%关税税率将使印度出口商利润腰斩 威胁数百万工人就业岗位[12] - 印度外交部批评美方做法"不公平 不公正 不合理" 声称将采取必要行动捍卫利益[17] - 莫迪政府推动"印度制造"应对关税冲击 但国际市场上效果有限[22] 地缘政治比较 - 美国宣布暂不对中国加征新关税 并将对华关税暂停措施延长90天[13] - 美俄阿拉斯加会晤后 美国对俄罗斯关税问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态度[14][18] - 印度成为唯一被征收高额关税的主要经济体 失去在大国博弈中的筹码[16][19] 行业暴露度 - 印度外贸体系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美国是其最重要贸易伙伴[12] - 关税措施可能导致印度与美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外贸企业持续受挫[24] - 印度自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但经济实际上仍高度依赖美国市场[16]
逢时科技澎湃“蓝色新质生产力”
齐鲁晚报· 2025-08-14 22:54
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于南极磷虾产业赛道,从功能食品扩展到具有维持血脂健康水平的"蓝帽磷虾油",推动产业从"蓝色粮仓"升级到"蓝色药库" [1] - 公司已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等多项荣誉,连续两年入选"亚洲品牌500强"榜单,品牌价值达391.99亿元 [1] - 公司以"海洋科技,医学营养"为战略方向,秉承"诚信为本,创新致远"的经营理念 [2] 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18000平方米透明工厂,配备十万级GMP净化车间,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2] - 公司产品海洋磷脂含量达56%,技术与挪威、美国同步,连续5年在国际权威检测机构ORIVO质量认证中抽检完全合格 [5] - 已获知识产权49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9项 [3] 研发布局 - 采用"三个三分之一"创新模式:自主研发、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海外收购 [3] - 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建立南极磷虾高值利用与质量检测联合研发中心 [3] - 以海洋生物医药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南极磷虾药用价值,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4] 市场表现 - 产品已销往英国、法国、德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 [3] - 在南极磷虾功能食品领域已成为行业佼佼者,正发力药用价值领域 [4] - 成立仅7年即成为南极磷虾赛道的"领跑者",展示全球磷虾油产品研制最高水准 [5] 行业背景 - 南极磷虾生物总量高达数亿吨,是全球单一物种蕴藏量最大的生物资源,被誉为"第四大可再生资源" [2] - 南极磷虾具有高蛋白、高磷脂特性,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营养元素,其海洋磷脂型Omega-3生物吸收利用率高 [2] - 全球对南极磷虾开发以功能食品为主,公司正推动向药用价值领域拓展 [4]
美国7月关税收入创新高 到底是谁在埋单?对美国人和美国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13 14:37
关税收入增长 - 7月单月关税收入飙升至28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激增273% [1] - 本财政年度累计关税收入达到1420亿美元 [1] - 2025财政年度关税收入占美国联邦总收入的3.1%,可能推高至5%以上 [1] - 特朗普政府若持续实施"对等关税率",本届政府任期内将产生1.3万亿美元新增收入,到2034年累计可达2.8万亿美元 [3] - 美国财长贝森特预计2025年全年关税收入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最终收入可能"远远超过GDP的1%" [3] 关税对行业的影响 - 服装和纺织品行业受冲击最为显著,鞋类和服装价格短期内分别暴涨39%和37%,长期维持19%和18%的高位涨幅 [4] - 半导体、药品等关键行业可能面临"232条款"调查带来的额外关税 [3] - 约25%的进口企业愿意压缩利润率消化关税成本,三分之一制造商和近半数服务企业计划将全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5] - 截至6月,美国企业承担了64%的关税价格上涨,消费者承担22%,预计10月消费者将承担67%的关税成本 [5] 关税对消费者的影响 - 美国消费者面临的平均有效关税率达18.6%,创1933年以来新高 [4] - 关税导致物价水平短期内上升1.8%,相当于每户家庭年收入减少约2400美元 [4] - 7月美国核心CPI环比升0.3%,同比升至3.1%,高于6月的2.9% [4] - 部分征税商品价格涨幅完全等同于关税税率,全部税负由美国家庭和企业承担 [4] 关税与财政赤字 - 美国国债规模已逼近37万亿美元,关税收入占比微乎其微 [6] - 《大而美法案》未来十年将耗资3.4万亿美元,同期关税收入为2.8万亿美元 [6] - CBO预测未来十年累计财政赤字高达21.8万亿美元,是预期关税收入的近8倍 [6] - 特朗普计划利用关税收入削减国债,但实际规模远不足以兑现承诺 [6] 政策风险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法院受到挑战,可能失去单方面实施"对等关税"的权利 [7] - 若法院裁决不利,新增关税收入将大幅减少,可能还需退还已收取的关税 [7]
美国7月关税收入创新高,到底是谁在埋单?对美国人和美国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13 11:06
关税收入增长 - 美国7月单月关税收入达280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激增273% [1] - 本财政年度累计关税收入达1420亿美元 占联邦总收入比例升至3.1% 为二战以来首次突破2% [1] - 若现行政策持续 2025年关税收入或达3000亿美元 占GDP比例可能远超1% [4] 关税政策影响机制 - 进口关税成本通过转嫁机制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进口价格指数7月环比微涨0.1% [1] - 高盛研究显示截至6月企业承担64%关税成本 消费者承担22% 预计10月消费者承担比例将升至67% [6]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仅25%进口企业愿压缩利润率消化成本 超80%企业计划三个月内完成价格转嫁 [6] 行业价格冲击 - 服装和纺织品行业受冲击最显著 鞋类价格短期暴涨39% 长期维持19%涨幅 [5] - 服装价格短期上涨37% 长期维持18%涨幅 [5] - 7月核心CPI环比升0.3% 创1月以来最大涨幅 同比升至3.1% [5] 财政可持续性矛盾 - 关税政策拖累经济增长 导致所得税等主要税源收入减少 当前经济增长率仅为年初预测值一半 [4] - 制造业回流政策与关税收入目标存在内在矛盾 国内生产增加将导致进口量及关税收入下降 [5] - 若"对等关税率"持续实施 本届政府任期内可产生1.3万亿美元收入 但相关政策正面临法律挑战 [4][8] 关税与财政赤字关系 - 美国国债规模达37万亿美元 关税收入占比微乎其微 [7] - 《大而美法案》未来十年耗资3.4万亿美元 超过同期预期关税收入2.8万亿美元 [7] - 未来十年累计财政赤字预计达21.8万亿美元 是预期关税收入的近8倍 [7]
恒生指数早盘涨1.88%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大涨3.77%
智通财经· 2025-08-13 04:11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470点至25439点 涨幅1.88%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35% [1] - 早盘成交额达1438亿港元 [1] 生物科技行业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大涨3.77% [1] - 医保双目录申报药品首次亮相推动行业战略转型 [1] - 中慧生物-B上涨24% [1] - 九源基因上涨8.99% [1] - 开拓药业上涨5.7% [1] - 信达生物上涨7.27% [1] - 和誉-B上涨7.38%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59% [2] - 德琪医药-B上涨超15% Claudin18.2ADC拟纳入突破性疗法 [3] 互联网科技板块 - 腾讯系企业业绩普遍超预期 [3] - 腾讯音乐-SW上涨15% [3] - 阅文集团上涨超15% [3] - 微盟集团上涨超7% [3] 制造业企业 - 重庆机电上涨8.9%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长约50% [3] - 丘钛科技上涨超8% 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1.67倍 [5] - 鸿腾精密上涨超9% 月内累计涨幅逾60% 上半年营收增长11% [6] - 五矿资源上涨超9% 上半年纯利暴增15倍 [7] 消费及特殊行业 - 中烟香港上涨超7% 境内卷烟出口免税业务经营地位不变 [4] - 361度下跌超10% 上半年净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 [8]
让经贸关系阶段性缓和,为后续磋商创造条件,中美“关税休战”再延90天
环球时报· 2025-08-12 22:37
中美关税休战延期 - 中美双方同意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保留加征剩余10%的关税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对中国的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 [1] - 这一举措稳定了两国贸易关系,缓解了关税战重燃的担忧 [1] 贸易关系阶段性缓和 - 中美经贸关系从4月的混乱逐渐回归基本稳定 [3] - 美国白宫称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富有建设性" [3] - 中美"关税休战"延期暂时缓和了全球经济面临的关税升级与出口管制威胁 [3] 双方诉求与底线明确 - 过去3个月里,中美双方明确了彼此的诉求和底线 [4] - 贸易"休战"延长为美国关键的圣诞季秋季进口争取了宝贵时间,尤其是电子产品、服装、玩具等商品 [4] 缓和信号与潜在因素 - 中方宣布对4月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17家美国实体继续暂停相关措施90天 [5] - 特朗普表示美中贸易协议已"非常接近达成" [6] - 美国政府放宽部分出口限制,允许英伟达、AMD等企业向中方重新销售某些芯片,但需上缴在华相关收入的15% [6] 下一步谈判重点 - 下一阶段磋商将以关税本身为核心,商讨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的减免方案 [7] - 钢铝、汽车、铜、半导体、药品、消费电子等行业关税将成为谈判焦点 [7] - 中方将要求美方取消不合理的投资和科技限制,美方可能继续提出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问题 [7] 贸易数据与出口趋势 - 今年上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总值1650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5% [7] - 美国对中国出口下降约20% [7] - 中国对美出口出现回升迹象,但总体仍面临下降压力 [8] - 中国通过开拓多元化市场、优化外贸结构来抵消外部不确定性 [8]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中证网· 2025-08-12 11:01
案例发布背景 - 最高人民法院于8月12日起分两批发布10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1] - 案例发布体现人民法院通过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合法权益的决心 [1] 案例覆盖行业范围 - 原告企业涉及绿化、通讯、旅游、能源、药品、装饰、文化传播等多个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 [1] 案例涉及行政管理领域 - 涉诉行政机关包括地方人民政府及文化旅游、消防管理、市场监管、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 [1] 案例法律问题焦点 - 涉及行政主体资格、法定职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信赖利益保护等法律适用标准的探索与完善 [1] 行政强制措施类型 - 案例涵盖查封设施、扣押财物等行政强制措施 以及行政强制执行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类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