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

搜索文档
各地工商联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当好桥梁纽带 赋能民企发展
新华网· 2025-08-18 23:2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1]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1] -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1] 惠企政策宣传与落实 - 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联举办"科创'政'开讲"政策宣讲会,吸引新兴科技企业参与 [2] - 河北省工商联累计走访企业1456家,解决诉求387项,开展政策宣讲240场次 [2] - 广东省工商联与税务局开展"春雨润苗"行动,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 [2]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工商联构建助企体系,精准收集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等诉求 [2] 企业供需对接平台 - 湖南省宁乡市工商联组织产销对接沙龙,促成50余对企业合作 [3] - 河北省秦皇岛市工商联开展资源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 [3] - 湖北省武汉市推出"金桥计划",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搭建对接桥梁 [4] 民营企业创新赋能 - 全国工商联在广州举办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活动,近200人参会 [5] - 多家智能制造企业展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科研成果 [5] 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 - 江苏省海安市通过"法院+商会"机制成功化解跨市企业合同纠纷 [6] -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商会调委会累计化解经济纠纷2000余起 [6] - 全国工商联系统已成立商会调解组织超6900家,拥有调解员1.6万名 [7] -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商会创新"订制调解+"模式,提升调解质效 [7] - 重庆江南商事调解中心组建24个顾问团队,定期开展"法治体检" [7]
被误读的“社保新规”和担心的中小企业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08:17
社保政策解读 - 《解释二》第十九条并非"社保新规",而是重申2008年《劳动合同法》关于企业必须缴纳社保的既有规定,强调劳资双方不缴社保的约定无效[3][12] - 政策核心在于为社保纠纷提供统一司法裁判标准("口径一":企业需补缴社保并支付N+1经济补偿),但实际征缴仍由人社/税务部门监管[10][12] 企业成本影响 - 餐饮企业案例:足额缴纳社保将使月成本增加1.6万元(服务员4000元/月+厨师8000元/月,按25%费率计算),接近门店全部利润[5][15] - 制造业案例:300人规模工厂若足额缴纳社保(7000元/月基数),年成本将增加600万元[9] - 企业可能采取降薪(如将5000元工资拆分为4000+1000社保补贴)、裁员或关停等方式应对成本压力[16][17] 劳动力市场反应 - 低收入劳动者更倾向短期现金收入:服务员缴纳社保后到手工资减少400元/月,可能流向不缴社保的企业[15][23] - 制造业农民工普遍优先考虑当期收入,上市企业案例显示即使缴纳公积金,员工仍选择按月提取[23] 政策实施现状 - 2022年职工养老保险遵缴率降至80.8%,中小微企业"应参未参"缺口显著[20][21] - 税务部门虽掌握工资数据但未强制对接社保系统,实际执行中对小微企业存在选择性执法[25][26] 长期发展趋势 - 社保现收现付制需扩大缴纳覆盖面维持可持续性,但短期强推可能引发企业倒闭潮[28] - 配套措施不完善制约政策效果,税务部门缺乏明确的征缴执法权[26]
被误读的“社保新规”和焦虑的中小企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05:18
社保新规背景与争议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解释二》第十九条,规定即使企业与个人约定不缴纳社保,员工仍可主动离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 [2][9] - 部分市场声音误读为"全民社保"时代来临,但专家指出社保强制缴纳规定早已存在,并非新规 [3][4][13] - 《解释二》主要目的是为社保缴纳纠纷提供统一判定标准,采用"不缴纳社保约定无效"口径 [10][12][14] 对企业的影响 - 餐饮业案例显示,足额缴纳社保将使企业利润归零:服务员4000元/月、厨师8000元/月工资下,餐厅每月需额外支出1.6万元社保费用 [17] - 制造业案例显示,为300名员工足额缴纳社保(平均工资7000元/月)将导致年成本增加600万元 [8] - 企业可能采取降薪(如将5000元月薪拆分为4000元工资+1000元社保补贴)、裁员或关停等措施应对成本压力 [19] 社保缴纳现状 - 中国职工养老保险遵缴率从2011年85.2%降至2022年80.8%,中小微企业"应参未参"缺口较大 [23] - 北京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6821元/月,低于此标准的职工每月最低社保支出682.1元 [25] - 农民工等群体更关注短期收入,某制造业上市公司上市前未缴社保,上市后员工仍选择提取公积金 [26] 政策执行现实 - 税务部门掌握职工工资数据但未与社保部门对接,因严格征管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5][27] - 劳动监察条例规定2年追溯期,但社保法允许无限期追缴,形成政策矛盾 [20] - 实际执行中对小微企业存在"选择性执法",避免造成大规模失业 [27][28] 长期趋势 - 社保现收现付制需要扩大缴纳人群维持可持续性 [31] - 养老保险能提供退休保障和社会风险共担,但需平衡短期收入与长期福利 [29] - 专家建议历史问题企业可通过设立新主体实现风险隔离 [21]
2025年第一季度迪拜GDP达1197亿迪拉姆,同比增长4%
商务部网站· 2025-08-15 16:08
迪拜2025年第一季度GDP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迪拜GDP达1197亿迪拉姆,同比增长4% [1][2] - 经济增长得益于多个战略行业的强劲表现 [2] 各行业增长情况 - 房地产行业增长7.8%,增速领先 [2] - 金融和保险行业增长5.9%,表现突出 [2] - 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增长4.5% [2] - 信息和电信业增长3.2% [2] - 住宿和餐饮服务行业增长3.4% [2] - 制造业增长3.3% [2] - 运输和仓储行业增长2% [2]
税收数据显示:“两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呈现三方面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51
政策效果亮点 -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行一年多来效果持续显现 在促进转型升级 提振消费需求 畅通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 - 政策呈现三方面亮点包括设备更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以旧换新带热多元消费需求 供需畅通促进经济良性循环[1] 设备更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7.3% 其中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8%[1] - 信息传输软件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27.8% 科技服务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28.3%[1] - 民营企业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9.3% 设备更新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1] 以旧换新带热多元消费需求 - 日用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44.5% 视听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22.8%[1] - 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30.1% 卫生洁具零售额同比增长13.6%[1] - 服务型机器人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1.1% 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1.7%[1] 供需畅通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 政策形成政策驱动-需求释放-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2] - 两新政策叠加直接拉动全国零售业需求增长反作用于供给端 带动制造业企业推进设备更新升级[2] - 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 经济内循环更加顺畅[2]
人口回流给希腊提出改革新课题
经济日报· 2025-08-14 22:09
人口流动趋势逆转 - 2010-2023年希腊外流人口约60万(占总人口6%)[1] - 2023年首次实现净流入1.5万人[1] - 约40万外流人口已回流[1] 政府激励政策 - 对回流及新引进人才减免50%个人所得税(最长7年)[2] - 医疗/科学/工程人才提供最高2000欧元工资补贴[2] - 简化海外医生工程师执业资格互认流程[2] - 在欧洲及美国举办招聘路演活动[2]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 - 2025年一季度岗位空缺5.2万个(同比降26.5%)[3] - 企业端实际空缺或达30万个[3] - 旅游/建筑/农业/制造/能源/IT/运输/医疗行业存在数十万空缺[3] - 科技与高端制造岗位供不应求[3] - 就业机会集中在雅典、塞萨洛尼基及旅游热点地区[3] 薪酬与生产力挑战 - 仅17%回流者薪资与海外相当[2] - 希腊单位工时购买力居欧盟末位[2] - 税费结构与生产率水平制约中低收入群体实际收入[2] 人口结构压力 - 过去10年中位年龄上升约4岁[3] - 2030年或成欧盟最老龄化国家之一[3] - 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升至37%[3] - 8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翻倍至14%[3] 改革方向建议 - 需配套降低社保负担/提高生产率/行业集体协商改革[4] - 重点发展能源转型/数字基建/医疗/交通物流领域高技能岗位[4] - 完善职业资格互认与再培训体系[4] - 增加儿童保育资源/改善教育/伴侣就业服务/远程办公设施[4]
司法解释可否加一条:企业破产避免夫妻连带责任
吴晓波频道· 2025-08-13 00:29
民营经济促进法背景 - 法治化进程显著进步,相比十年前行政文件治理方式,《民营经济促进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破产法》等法规推进体现法治化思路[2][22] - 全球首个为民营经济单独立法的国家,此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未出现在《公司法》《民法典》等重量级法规中[4] 民营企业困境 - 普遍面临银行断贷抽贷、客户拖欠款、融资难等问题,典型案例显示500万元扩产资金因抵押不足被拒,最终300万元贷款被提前收回[2] - 客户拖欠款现象严重,数百万元货款以质量瑕疵为由拖延支付,最终仅支付30%并核减20%合同金额[2] - 调研显示企业主要难题:市场需求不足、成本费用高、政策环境不佳、执法频率高、招标采购不公平等[4] - "三角困境"突出:政策承诺不兑现、融资渠道不稳定、纠纷解决成本高[4] - 超1/3失信人为创业者,90%失信企业为民营企业[16] 法规核心内容 - 最高法院25条指导意见聚焦司法实践统一,确保类似案件类似处理[6] - 三大关键点: 1) 公平竞争:落实"非禁即入",打破市场壁垒[7] 2) 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及个人财产保护[7] 3) 融资支持:规范金融机构断贷抽贷行为,缓解融资难[7] - 其他重点条款: - 第22条:健全失信惩戒与信用修复机制,区分"失信"与"失能",建立动态调整机制[19] - 第4条:确认非典型担保法律效力,如融资租赁保留所有权担保[20] 专家解读 - 常东岳指出三大价值规定: 1) 平等准入与竞争审查:负面清单外领域平等开放,清理隐性壁垒[25] 2) 政务诚信约束:禁止政府以换届等理由违约,需合理补偿[25] 3) 规范涉企执法:禁止"小过重罚",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5] - 鲍乐东建议补充: 1) 建立企业家个人破产制度,参考美国Chapter 7和Chapter 11[27] 2) 简化融资担保程序,探索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方式[27] 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银行风控导致"强制担保"潜规则: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法人夫妻连带担保,有限责任变无限责任[10][11] - 企业主个人与公司财产混同现象普遍,加剧连带责任风险[15] - 破产制度执行不足,需建立"企业经营者个人债务豁免机制"[28] - 法治化需实现政府守约、银行去"连坐"、破产非"社会性死亡"[29]
日媒:缓解员工育儿焦虑,日本一企业暑期帮忙“带孩子”
环球时报· 2025-08-12 22:50
企业负责人表示,项目每日运营时长近10小时,从早8时30分开放至晚6时。课程设置丰富,涵盖编程、 英语等学科知识,还会安排公司参观、运动场馆锻炼等特色活动,员工子女可在公司食堂享用午餐。自 项目推出以来,每日25至30个名额均被"秒抢",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项目运营方透露,有关"企业内儿童托管项目"的咨询与委托数量持续攀升。运营方认为,需求暴增的核 心原因在于线下办公常态化与"儿童入托难"的双重压力。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随着线下办公的全面复苏,加之儿童保育资源长期紧张,日本一家企业推出的暑 期"企业内儿童托管项目"正成为不少职场父母的"救命稻草"。 据日本《朝日新闻》12日报道,日本一家制造企业于7月28日至8月1日期间,在公司总部开设面向员工 子女的"企业内儿童托管项目"。7月30日,24名1至6年级的员工子女参加点心制作活动,现场欢声笑语 不断。 日本儿童家庭厅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东京学童保育的注册儿童为147258人,等待入托儿童为3375 人。尽管课后儿童俱乐部这类官方保育场所面向双职工及单亲家庭提供临时托管,但仍无法满足实际需 求。这使得许多平日依赖灵活工作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不得不在暑期寻 ...
航天动力:尹从军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3:35
公司人事变动 - 财务总监尹从军因工作变动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制造行业96.19% 其他业务4.4% 建筑安装0.45% 内部抵销-1.04%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101亿元 [1] 行业高管任命动态 - 广田集团聘任李辉担任财务总监 [2] - 万里股份聘任王菲担任财务总监 [2] - 五矿资本聘任叶志翔担任财务总监 [2]
航天动力:尹从军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3:19
公司人事变动 - 财务总监尹从军因工作变动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2] 财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制造行业占比96.19%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4.4% 建筑安装业务占比0.45% [2] - 内部抵销项目占比-1.04% [2] 基础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SH 600343 当前收盘价15.84元 [2] - 公告发布日期为8月11日晚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