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饮料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板块2024年报&2025一季报总结:结构分化,重视成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07 01: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板块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食品饮料板块收入和利润降速,25Q1整体业绩微增,大众品部分领域边际改善,白酒高端引领、表现平稳,大众品部分板块已出现改善迹象、弹性相对更大 [2][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食品饮料:降速运行,部分大众品率先走出调整 - 2024年食品饮料板块整体收入10898亿元、同比+2%、增速同比-4.9pct,净利润2202亿元、同比+4%、增速同比-12.7pct;25Q1板块收入3243亿元、同比+1%,净利润827亿元、同比+0.2%;24Q4+25Q1食饮板块收入同比+1%、净利润同比-6% [7] - 2024年食饮行业受需求因素压制明显,呈现前高后低特征,子板块中收入增速改善明显的主要是调味品、零食、黄酒等领域,利润端软饮料板块增速最快且相较2023年提速;从24Q4到25Q1食饮子版块啤酒和乳制品出现趋势性改善,白酒板块增速整体平稳,软饮料、调味品、速冻食品、零食边际降速明显 [8] 子板块:表现分化,结构性增长 白酒:需求承压行业去库,分化加剧 - 行业整体迈入去库阶段,结构分化延续,份额集中、价位分化延续,大企业优势明显,次高端中小企业相对承压,渠道权重持续凸显,量更刚性 [12][13] - 2024年高端白酒、次高端及区域性酒企营收分别同增12%、3%、0%,利润分别同增11%、-1%、-7%;24Q4+25Q1,高端、次高端及区域性酒企营收分别同增+7%、-5%、-11%,业绩分别同增+8%、-10%、-32% [14][15] - 24Q4&25Q1白酒销售费用率略增,盈利能力小幅波动,头部企业盈利平稳,二三线酒企净利率波动加大,部分出现单季亏损,优势区域酒表现较优 [27] 啤酒:销量景气修复吨价承压,成本优势利润率持续改善 - 2024年A股啤酒板块收入685亿元,同比下降2%,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7%;2025Q1单季度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1%;1Q25行业销量景气修复,吨价承压 [47] - 2024年A股啤酒板块毛利率42.4%、同比+1.6pct,25Q1单季毛利率43.4%、同比+2.0pct;2024年净利率同比+0.9pct至10.7%,25Q1净利率达12.5%;2024年12月31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股息率青岛啤酒2.96%,重庆啤酒4.15%,珠江啤酒1.61%,燕京啤酒1.46% [48] 软饮料:继续保持较好景气度,龙头亮各有亮点 - 2024年软饮料板块收入363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66.35亿元、同比+38%;25Q1板块收入109亿元、同比+3%,归母净利润20.37亿元、同比+1% [56] - 龙头公司中东鹏饮料业绩保持高成长,李子园盈利能力&股东回报向好,香飘飘即饮业务稳定增长,承德露露新品值得期待 [57] 食品综合:零食成长性凸显,食品综合板块分化明显 - 2024年零食板块收入306亿元、同比+24%,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24%;2025Q1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2%、-24%,预计受高基数、春节提前等短期因素影响增速阶段性下降 [70] - 2024年零食板块毛利率27.8%、同比+0.1pct,净利率8.7%、同比持平;2025Q1毛利率26.7%、同比-2.9pct,净利率6.2%、同比-3.5pct [79] - 2024年食品综合板块收入1495亿元、同比-2%,归母净利润99亿元、同比-20%;2025Q1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5%、-9% [82] 乳制品:度过调整期,毛销差边际改善 - 2024年A股乳制品板块收入1780亿、同比-7%,净利润92亿元、同比-27%,毛利率同比+0.8pct至30.3%,净利率同比-1.4pct至5.2% [98] - 24Q4、25Q1A股乳品收入分别同比-5%、持平,收入增速环比修复;24Q4、25Q1净利润分别同比转亏、-16%,整体上收入和毛销差均在边际改善,盈利逐步修复 [107] 调味品:2024年板块收入边际改善,25Q1业绩稳步增长 - 2024年调味品板块营业收入677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2%,毛利率同比+1.8pct至33.8%,净利率同比-1.2pct至16.4% [119] - 2025Q1调味品板块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3%,归母净利润35.67亿元,同比+7%,毛利率同比提升1.6pct,净利率同比提升0.7pct [123] 持仓分析:2025Q1板块配置比例环比回落 报告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投资建议:结构分化,重视成长 - 白酒建议增持动销较好标的山西汾酒、今世缘、贵州茅台,以及相对稳健标的五粮液、古井贡酒、迎驾贡酒、泸州老窖 [4] - 大众品建议增持零食三只松鼠、盐津铺子、有友食品、劲仔食品、洽洽食品,港股卫龙美味;啤酒、饮料建议增持东鹏饮料、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百润股份,港股农夫山泉、华润饮料、华润啤酒;食品添加剂成长品类建议增持百龙创园;调味品及餐供建议增持海天味业、宝立食品、千禾味业、中炬高新、安井食品 [4]
中国消费品4月需求报告:多数行业增速小幅改善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6 1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海天味业、伊利股份、泸州老窖、东鹏饮料、洋河股份、青岛啤酒、双汇发展、古井贡酒、今世缘、燕京啤酒、迎驾贡酒、安琪酵母、重庆啤酒、盐津铺子、珠江啤酒、水井坊、安井食品、口子窖、舍得酒业、百润股份、金龙鱼评级为Outperform;古井贡酒评级为Neutral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通国际预测25年4月重点跟踪的8个行业中5个正增长,2个负增长,1个持平;个位数增长行业有乳制品、餐饮、软饮料、调味品和速冻食品;下降行业为大众及以下白酒和次高端及以上白酒;啤酒行业持平;与上月比,6个行业增速改善,2个变差;整体需求未明显增长也未明显下降;结合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修正部分数据,各子行业2024年最大偏差不到3%;好于预期行业主要是白酒和乳制品,低于预期行业主要是速冻食品 [3][10] 各行业情况总结 白酒 - 次高端及以上白酒:4月收入264亿元,同比下滑1.5%;1 - 4月累计收入1670亿元,同比增长0.3%;4月超高端价位多数下跌,高端价位多数持平,次高端价位跌多涨少;随着一季度末厂家发货到位且需求进入淡季,多数名酒库存较上月底上升但低于去年同期,预计二季度报表增长压力加大 [4][14] - 大众及以下白酒:4月收入150亿元,同比下滑10.7%;1 - 4月累计收入752亿元,同比下滑13.9%,从24年2月开始连续15个月负增长;3月白酒产量37.8万吨,同比下滑0.8%;1 - 3月累计产量103.2万吨,累计同比下滑7.3%;名酒产品(300元以下)跌多涨少;库存分化,名酒核心产品动销快库存健康,名酒开发产品和非名酒产品动销慢库存大 [4][16] 啤酒 - 4月收入140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 - 4月累计收入606亿元,同比微降0.2%;1 - 3月全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854.1万千升,同比下滑2.2%;3月产量312.8万千升,同比增长1.9%;当前行业库存低位,渠道为销售旺季做准备;4月天气转暖但月中寒潮有极端天气,随着气温回升叠加二季度低基数效应,预计销量增速逐步改善,但吨价提升有压力,各酒企经营分化或更显著 [5][19] 调味品 - 4月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2.3%;1 - 4月累计收入1554亿元,增长1.3%;餐饮端需求复苏节奏趋缓且面临成本压力传导,调味品动销偏弱;行业处于存量竞争阶段,龙头厂商节奏各异,海天通过经营改革获更多市场份额;复调产品打开B端市场和线上渠道带动行业增长;基础调味品中高端与低端产品表现优于中端产品,C端产品有消费升级趋势;头部厂商加大餐饮渠道投入 [5][21] 乳制品 - 4月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3.4%;1 - 4月累计收入1560亿元,同比下滑0.6%;去年Q2行业去库存致下滑双位数,今年4月在低基数下转正;各厂商合理调降出货目标,出货平稳,渠道库存良性 [6][23] 速冻食品 - 4月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1.5%;1 - 4月累计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1.3%;2024年以来C端消费频次与客单价降低,消费者对餐饮产业链产品更理性谨慎,性价比竞争加剧;厂商在销售与产品方面调整,推出新品并拓展渠道;传统米面与火锅料类产品动销承压,冷冻烘焙品类恢复增长;进入传统淡季,行业需求或低位维持并消化高基数影响 [8][25] 软饮料 - 4月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2.7%;1 - 4月累计收入2356亿元,同比增长2.3%;天气转热进入旺季,旅游出行热度高,4月增速环比3月提振;多家企业推出大包装新品和小包装“1元乐享”活动,竞争激烈 [8][27] 餐饮 - 4月国内餐饮上市公司总计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3.1%;1 - 4月累计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2.6%;1Q25餐饮数据回暖,茶饮与西式快餐表现优于行业整体;龙头企业经营韧性强但价格战趋缓未体现在营业额中;外卖平台格局变化或对餐饮商家有正面影响,京东美团外卖竞争升级,京东采用商家0佣金入驻等策略,星巴克等品牌已入驻 [8][29]
李子园首季营收降去年净利降 2021上市2募资共13.7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5-06 06:5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0.22%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下降5.55% [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07亿元,同比下降5.24%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60亿元,同比下降12.92% [1] - 2025年Q1营业收入3.20亿元,同比下降4.30% [1]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6616.55万元,同比增长16.17% [1] - 2025年Q1扣非净利润6178.58万元,同比增长5.11% [1] -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1亿元,同比增长62.12% [1] 费用支出 - 2024年销售费用2.01亿元,同比增长19.72%,主要因广告费和市场推广费用增加 [1] - 2024年研发费用1962.28万元,同比增长1.48% [1] 资本运作 - 2021年IPO发行3870万股,发行价20.04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76亿元,净额6.91亿元 [2][3] - 2023年发行6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募集资金净额5.98亿元 [4] - 累计通过IPO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13.76亿元 [5]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1] - 2023年实施每10股派3元现金并转增3股 [5] - 2022年实施每10股派4.5元现金并转增4股 [6] - 2021年实施每10股派5元现金并转增4股 [6] 业务发展 - IPO募集资金投向鹤壁、云南和浙江三地食品公司建设项目 [3]
大众品综述:24年承压,25年改善可期
华泰证券· 2025-05-06 04: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大众品行业在波动中收官,2025年各细分行业有望迎来改善,如乳制品盈利能力提振、休闲食品受益渠道与品类红利、啤酒板块乘势而上、软饮料期待旺季表现、调味品龙头变革成果显现、速冻食品期待餐饮需求回暖 [1][24][33][52][64] 各行业总结 乳制品行业 - 2024年板块营收/归母/扣非净利同比-7.2%/-27.0%/-43.3%,2025Q1同比+0.4%/-15.7%/+24.4%,龙头乳企渠道调整结束,库存健康,利润端成本利好与价盘压力减弱,盈利能力提振 [2][16] - 伊利股份2025Q1液奶收入降幅收窄,奶粉及奶酪业务增长,冷饮业务旺季有望正增,毛利率和扣非净利率提升;蒙牛乳业2024年液奶业务承压,但OPM提升 [17] - 展望2025年,原奶成本红利延续、竞争格局缓和,费用投放或减少,推荐伊利股份/蒙牛乳业 [24] 休闲食品行业 - 2024年板块营收/归母/扣非净利同比+2.8%/-1.9%/-1.6%,2025Q1同比-4.8%/-34.6%/-41.6%,24年传统龙头渠道效率下降,量贩等渠道红利延续,25Q1因春节错期和成本上涨承压 [3][29] - 24年成本压力缓解带动毛利率提升,24Q4-25Q1成本压力渐显,毛利率下降,费用率和扣非净利率也有相应变化 [32] - 展望2025年,渠道与品类红利有望持续兑现,推荐盐津铺子、甘源食品、卫龙美味 [33] 啤酒行业 - 2024年板块营收/归母/扣非净利同比-1.5%/+6.8%/+14.5%,2025Q1同比+3.7%/+10.9%/+9.6%,24年因天气、餐饮和去库存因素承压,25Q1低库存和餐饮企稳拉动增长 [4][42] - 24年性价比消费趋势下龙头升级放缓,25Q1部分企业吨酒收入有不同表现,盈利端成本红利显著,盈利能力持续上行 [43][47] - 2025年消费场景复苏有望驱动板块乘势而上,推荐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青岛啤酒AH/华润啤酒 [52] 软饮料行业 - 2024年板块营收/归母/扣非净利同比+15.7%/+49.9%/+53.5%,2025Q1同比+5.5%/-0.4%/+11.8%,24年收入韧性凸显,25Q1淡季平稳,部分礼赠属性公司收入承压 [5][56] - 24Q4和25Q1毛利率和扣非净利率有不同变化,24年以来成本红利持续释放,盈利能力同比提升 [63] - 展望2025年,出行需求带动行业成长,期待旺季催化,关注新品趋势和竞争格局,推荐农夫山泉、康师傅控股/统一企业中国 [64] 调味品行业 - 2024年板块营收/归母/扣非净利同比+7.7%/+1.3%/+12.6%,2025Q1同比+2.2%/+6.3%/+7.0%,24年需求平淡,B端复苏偏弱,竞争加剧致费率提升,但成本下降盈利提升 [6] - 海天味业率先变革,份额提升;中炬高新、千禾味业仍在变革期,经营承压 [6] 速冻食品行业 - 2024年板块营收/归母/扣非净利同比+1.6%/-11.0%/-14.1%,2025Q1同比-5.1%/-13.4%/-20.8%,24年以来餐饮需求弱,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盈利能力承压 [7] - 期待后续餐饮需求回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7]
食饮 2024年报及25一季报总结
2025-05-06 02: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包含白酒、大众品类、啤酒、保健品和添加剂、饮料、餐饮供应链、调味品、休闲零食、乳制品等细分行业) - **公司**: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今世缘、古井贡酒、迎驾贡酒、珍酒李渡、水井坊、洋河、口子窖、金种子、伊力特、金徽酒、保利食品、蜡笔小新食品、威龙、延津、劲仔、万辰集团、白龙创元、东鹏饮料、安井、千味央厨、宝利食品、立高、海龙、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华润啤酒、百威、海天、安琪酵母、中举公司、天天味、盐津、友友、卫龙、万城、松鼠、良品铺子、甘源、洽洽、桂龙、广元、进展、天润乳业、伊利、蒙牛、新乳业、中国飞鹤、三元股份、阳光乳业、燕塘乳业、康比特、民生健康、百户股份、百龙创园、晨光生物、承德露露、欢乐家、香飘飘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白酒行业 - **行业阶段与表现**:处于摸底阶段,整体降速、费用提升,24Q4 和 25Q1 合计白酒板块收入增长 1.5%,利润增长 0.2%;高端白酒营收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7.4%和 7.9%,展现较强韧性,其他价格带白酒有下滑[1][11][12] - **费用投放策略**:存量竞争下,酒企普遍采用费用投放保市场份额,24Q4 与 25Q1 合计销售费用率约 9.7%,同比增加 0.4 个百分点,区域性品牌在宴席投放投入多[1][13] - **盈利能力分析**:综合盈利能力下降,原因是费用率上升和毛利率波动;古井贡酒、迎驾贡酒和老白干因费率优化和产品结构升级保持稳定[16][17] - **现金流与回款情况**:现金流受渠道回款压力影响,销售收现和合同负债较低;2025 年 Q1 高端合同负债同比双位数增长,次高端及区域龙头同比下滑 1 - 2 个百分点;狭义回款高端增长,次高端与区域白酒下滑[18][19] - **线上销售趋势**:2024 年已披露公司到 2025 年线上销售收入合计 103.8 亿元,同比增长 10.8%,远超行业整体增速[3][20] - **投资建议**:关注头部标品批价动态和旺季;投资主线推高端稳健品牌、次高端份额提升品牌、渠道库存低基本面改善品牌及区域经营优秀品牌;2025 年中秋和国庆板块表现或分化[22][25][23] 大众品类 - **春季表现**:2025 年三四月份春季表现出色,是牛市主要增长点,但调味品及偏餐饮链方向财报压力大[1][6] 啤酒行业 - **行业状况**:销量承压,价格升级速度变慢,24 年度收入端普遍承压,25 年第 1 季除百威外其他品牌销量开门红;吨价结构升级持续但 ASP 增速放缓[1][5][35] - **成本与利润表现**:2024 年吨成本普遍下降,各公司下降幅度有差异;毛利率普遍提升,销售费用率 2024 年普遍提升,2025 年 Q1 普遍节省;燕京与珠江利润率提高,重庆、华润及百威下滑[38][40][41] - **展望**:二季度有望在低基数上延续复苏,期待消费政策刺激,关注青岛、燕京及珠江[42] 保健品和添加剂赛道 - **发展前景**:中长期扩张,伴随人口结构变化持续增长,具备研发能力的 ODM/OEM 企业有稳定性和竞争力[7] 饮料行业 - **分化现象**: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公司推出新品,东鹏数据好;无糖茶饮 2025 年竞争压力加大,产品形态迭代频繁[9] 餐饮供应链行业 - **现状与趋势**:2024 年需求承压,企业主动调整,通过布局新品和拓展渠道寻求增量;2025 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净利率回升,毛利率承压;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29][30][34] 调味品板块 - **市场表现**:处于存量竞争阶段,动销环境偏弱,原材料成本红利延续,利润预期好于收入预期;海天、安琪酵母业绩表现较好[43] 休闲零食板块 - **业绩分化**:生产型企业受益于品类红利,渠道型企业表现较好,新渠道挤压传统渠道;多数零食公司毛利率下滑[46] - **发展趋势**:受新兴渠道、性价比趋势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各公司需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和优化产品结构[49] - **投资建议**:下游关注折扣业态和性价比战略公司,上游优选产品渠道导入能力强的公司,关注魔芋与鹌鹑蛋品类[53][54] 乳制品行业 - **需求情况**:部分品类需求改善,如奶粉、奶酪和低温乳制品,常温液奶有压力;期待育儿补贴政策促进需求恢复[55] - **原奶供给**:2025 年国内原奶产能降速加快,产能去化持续,原奶周期预计见底向上;关注天润乳业等标的[56] 营养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领域 - **关注标的**:关注康比特、民生健康、百户股份、百龙创园、晨光生物等品牌和企业[57] 软饮料板块 - **行业情况**:整体分化明显,旺季行情有望提升;东鹏饮料、承德露露、欢乐家、香飘飘等企业表现突出[5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消费趋势从 2 月底到 3 月初出现高端消费向低端消费转变,投资者更理性筛选消费品公司[2] - 白酒企业在调整周期仍给予投资者稳定且强劲的分红与股息,高端品牌年度静态股息率从 23 年的 2.45%提升至 24 年的 3.5%[21] - 2024 年餐饮供应链行业实现营收 316 亿元,同比增长 5%,规模净利 27.8 亿元,同比下降 3%[29] - 零食企业毛利率提升主要因规模效应,销售和管理费用也有影响;研发和财务费用整体平稳,个别公司有变化;归母净利润分化受多因素影响[50][51][52]
印度卫生税形势诊断(英)
世界银行· 2025-05-06 02: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印度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消费带来重大公共健康和经济挑战,健康税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财政政策工具,但印度现行间接税体系存在复杂性和不一致性,需改革以提高税收合规性并引入基于产品相对危害的新税收结构 [13] - 健康税可纠正市场失灵、减少消费、增加财政收入,且对年轻人影响更大,特定消费税比从价税更有效,能带来更好的健康结果 [28][30][40] - 印度不健康产品消费情况存在性别、地区和社会经济差异,且不同产品的消费趋势和销售情况各异,同时这些产品的消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45][59][72][8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印度每年因酒精、烟草和含糖饮料消费导致约160万人死亡和493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非传染性疾病占比从1990年的35.9%升至2019年的64.9% [22] - 对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等非必需品征税可减轻必需品和原材料的税收负担,消费税作为健康税可降低这些产品的可负担性,减少消费并增加政府收入 [23][24] - 报告旨在概述印度健康税格局,分析现行消费税体系,识别挑战和变革领域,为行政工作和政策改革提供依据 [27] 2. 为何健康税重要 2.1 扩大健康税的理由 - 非必需品市场存在负外部性和内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征税可纠正这些问题,减少消费至社会有效水平,且税收可用于医疗保健或其他发展项目 [28][30][31] - 负外部性如二手烟、酒精引发的家庭暴力和酒驾等,负内部性源于消费者对产品危害认识不足和缺乏自控力 [29] 2.2 健康税作为财政政策工具 - 不健康产品具有价格敏感性,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的需求价格弹性表明税收可有效减少消费 [32] - 消费税是健康税的典型形式,特定消费税比从价税更有效,能更好地解决外部性和内部性问题,且对穷人可能具有累进性 [34][40][41] - 全球多个国家通过实施健康税有效控制了非必需品的危害,预计未来50年可预防超5000万例过早死亡并增加超20万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43] 3. 印度不健康产品的消费情况 3.1 烟草消费 -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烟草消费国,约2.67亿人使用烟草,消费形式多样,吸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农村和弱势群体消费率较高 [45][46] - 过去几年烟草使用流行率持续下降,2015 - 2016年至2019 - 2021年,男性和女性总体烟草使用流行率分别相对降低13%和43% [53] - 过去十年,卷烟和无烟烟草的销量持续下降,卷烟销量下降13%,无烟烟草销量下降53%,但卷烟销售价值因价格上涨而增长 [57][58] 3.2 酒精消费 - 2019年印度成年人酒精消费流行率为17.1%,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3%和1.6%,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消费率较高 [59] - 不同州的酒精消费流行率存在显著差异,2015 - 2016年至2019 - 2021年,男性酒精消费流行率从29.2%降至18.7%,女性从1.2%升至1.3% [63] - 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印度酒精饮料销量持续增长,2022年销量达62亿升,但销售价值实际下降3.5%,表明平均单价下降 [65][68] 3.3 含糖饮料消费 -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糖生产和消费国,人均年糖消费量约25.17千克,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72] - 2019 - 2021年,15.6%的女性和24.6%的男性每周至少消费一次碳酸饮料,不同州的消费流行率存在差异 [73] - 过去十年,软饮料销量增长49%,但碳酸饮料销售价值实际下降3%,果汁销售价值增长125%,与销量增长一致 [80][81] 4. 不健康产品消费相关的经济负担 - 全球因减少烟草、酒精和含糖饮料消费可预防超1100万例死亡,印度每年约160万人因这些产品消费死亡,其中77%归因于烟草,21%归因于酒精,2%归因于含糖饮料 [85][86] - 烟草消费每年导致印度约123万人死亡和339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经济成本达17734亿卢比,占GDP的1.04% [90][92] - 酒精消费每年导致印度34.4万人死亡和147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2013 - 2014年经济成本约314亿美元,占GDP的2.26% [94][96] - 含糖饮料消费每年导致印度2.5万人死亡和76.8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与肥胖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增加有关 [98] 5. 印度的健康税情况 5.1 印度的间接税体系 - 中央政府有权对烟草和其他商品征收消费税,但酒精消费税由州政府征收,商品及服务税(GST)于2017年实施,统一了全国烟草和含糖饮料的税率,但酒精税率仍因州而异 [99][100] 5.2 不健康产品的税收情况 - **烟草税收**:GST实施前,烟草产品的消费税包括基本消费税、国家灾难应急税和健康附加税,不同州的增值税存在差异;GST实施后,烟草产品征收28%的GST和额外补偿附加税,但税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卷烟、比迪烟和无烟烟草的总含税负担分别约为51%、22%和64%,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75% [101][103][106] - **酒精税收**:州政府有权对酒精产品征收消费税和销售税/增值税,酒精不纳入GST范围,不同州的税收和监管政策差异较大,消费税是州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部分州的消费税占州自有税收收入的比例较高 [117][120][125] - **含糖饮料税收**:GST实施前,含糖饮料需缴纳中央消费税和州级增值税;GST实施后,大多数含糖饮料适用28%的最高税率,部分产品还需缴纳12%的补偿附加税,但税收与产品含糖量无关,偏离了国际最佳实践 [134][136] - **GST对不健康产品的显著特征**:GST使税收税率更加稳定,但自2017年实施以来税率未变;GST税率调整需GST委员会达成共识,难度较大;GST主要是从价税,不利于调节不健康产品的消费;GST对不健康产品的歧视性不如传统消费税,且某些不健康产品的税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143][146][147] 6. 印度健康税的挑战与机遇 报告未提及相关内容
国泰海通|食饮:结构分化,重视成长——食品饮料板块2024年报&2025一季报总结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05 14:15
大众品:表现分化,结构性增长。 1 )啤酒: 25Q1 收入同比 +4% 、净利润同比 +11% , 销量景气修 复吨价承压,成本优势利润率持续改善。 2 )软饮料: 25Q1 收入同比 +3% 、净利润同比 +1% ,继 续保持较好景气度,龙头亮各有亮点。 3 )零食: 食品综合板块分化明显,其中新渠道和新品类驱动下 零食成长性凸显, 24Q4 、 25Q1 收入分别同比 +18% 、 +2% , 25Q1 受高基数和春节提前等因素影 响业绩增速阶段性下滑。 4 )乳制品: 2024 年( A 股)收入同比 -7% 、净利润 -27% ,度过调整期 后 25Q1 景气度和毛销差边际改善。 5 )调味品: 2024 年板块收入边际改善, 25Q1 业绩稳步增长, 收入同比 +3% 、净利润同比 +7% 、毛利率同比 +1.6pct 。 6 ) 餐饮供应链: 竞争加剧导致 2024 年 板块利润承压, 25Q1 收入同比 -5% 、利润同比 -13% 环比降速。 风险提示: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成本进一步上涨、食品安全问题。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5年5月5日发布的 结构分化,重视成长——食品饮 ...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业绩稳健收官,持续关注零食等景气催化
国金证券· 2025-05-05 04: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兑现度不错契合预期 当下处于消费淡季 动销或短期回落 待政策落地拉动需求 中期伴随政策落地有潜在进攻性 看好配置意义 [2][3][11] - 软饮料逐步进入旺季 景气度向上 关注旺季催化和竞争格局改善 推荐东鹏饮料、农夫山泉 建议关注百润股份 [4][13] - 休闲零食行业景气度高 驱动力转向品牌品类 关注健康食材品类和新渠道红利 推荐盐津铺子、卫龙美味 建议关注甘源食品、劲仔食品 [4][13] - 调味品餐饮需求承压 景气度底部企稳 龙头有韧性 复调行业有成长性 推荐海天味业、安琪酵母 建议关注颐海国际 [5][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业绩稳健收官,持续关注零食等景气催化 - 白酒板块业绩兑现度好 当下营销重心转移 宴席动销尚可 团购商务和聚饮承压 短期动销或回落 配置建议关注高端酒、稳健区域龙头和顺周期弹性标的 [11][12] - 软饮料进入旺季 24年传统品类竞争加剧、新兴品类爆发力强 后续关注旺季催化和竞争缓和 推荐东鹏饮料、农夫山泉等 [13] - 休闲零食行业景气度高 驱动力转变 关注健康食材和新渠道红利 推荐盐津铺子、卫龙美味等 [13] - 调味品餐饮需求承压 24年收入回暖 龙头有韧性 复调有成长性 推荐海天味业、安琪酵母等 [14] 行情回顾 - 本周(4.21 - 4.25)申万食品饮料指数收于17708点(-0.54%) 沪深300等指数有不同表现 一级行业涨跌幅前三为传媒、计算机、美容护理 [15][16][17] - 食品饮料子板块涨跌幅前三为其他酒类、乳品、零食 个股涨跌幅居前有万辰集团等 靠后有天味食品等 [19][21] 食品饮料行业数据更新 - 白酒2025年3月产量37.80万千升 同比-0.80% 5月3日飞天茅台等批价有变动 [26] - 2025年4月25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3.07元/公斤 同比-10.5% 环比-0.3% 1 - 3月奶粉进口量和金额有变化 [29] - 啤酒2025年3月产量312.80万千升 同比+1.9% 1 - 3月进口数量和金额有变化 [33] 公司&行业要闻及近期重要事项汇总 - 吕梁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白酒下降 2024年欧盟酒类出口情况 宜宾一季度"4 + 4 + 4"产业酒类增长 [35][36] - 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将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或临时股东大会 [36][37]
大众品板块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总结:新品红利释放,龙头韧性增长
国金证券· 2025-05-04 1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大众品需求疲软,25Q1受春节错期影响表观收入增长乏力,但部分板块有亮点,如小零食和软饮料龙头业绩高增长 [2] - 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呈现龙头业绩韧性增长、高景气品类引领增长两大特征,后续看好品类景气度高和餐饮链修复弹性两条主线 [2] 各行业总结 休闲零食 - 24年维持高景气,25Q1内部分化加剧,生产型企业24年收入高增长,25Q1分化明显,渠道型企业收入分化极大 [5][7] - 电商、零食量贩、会员商超等渠道持续引流,魔芋、蔬菜、鹌鹑蛋、鸭掌筋等单品满足健康需求 [14] - 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扰动利润率下行,多数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下滑,部分企业加大费用投放力度 [22][24] - 推荐盐津铺子、卫龙美味,建议关注甘源食品、劲仔食品、绝味食品 [3] 连锁卤味 - 需求持续承压,门店数大幅收缩,营收端休闲卤味承压更显著,餐桌卤味业态表现较好 [15][21] - 成本显著优化,毛利率企稳修复,24年毛利率持续改善,25Q1基本企稳,费用端销售费率增长,净利率持平略降 [25][28] 调味品 - 需求逐步改善,龙头具备经营韧性,基础调味品24年多数企业收入正增长,25Q1部分个股受春节错期影响表现承压,复合调味品营收增速快于基调,B端需求优于C端 [32][45] - 原材料成本下行,费用率略有增加,基础调味品核心原材料价格同比下滑,龙头企业毛利率改善,复合调味品核心原材料采购价下行,但部分企业被压价对冲成本利好 [46][53] - 看好龙头挤压式增长,关注餐饮链修复弹性,推荐海天味业、安琪酵母,建议关注颐海国际、宝立食品 [58][60] 软饮料 - 传统品类承压,东鹏具备强阿尔法,行业呈现传统品类价格竞争加剧、新兴品类爆发力强的特征,东鹏表现亮眼,新品类驱动相关企业收入增长 [61][64] - 原材料成本下行,毛利率显著改善,随着PET、白糖、纸箱等原材料价格下行,板块个股毛利率持续改善 [69][71] - 需求边际改善,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关注旺季催化和竞争格局改善,持续推荐农夫山泉、东鹏饮料,建议关注华润饮料、百润股份 [76][78]
美国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3%,特朗普仍嘴硬:关税没错
观察者网· 2025-04-30 15:40
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表现 - 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环比按年率计算下滑0.3%,为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收缩,幅度超过预期的-0.2% [1][3] - 去年第四季度GDP环比按年率计算增长2.4%,与一季度形成显著反差 [1][5] - 净出口拖累GDP近5个百分点,创有记录以来最多,进口激增41.3%为近五年最大增幅,出口仅微增1.8% [3] 消费与通胀数据 - 占GDP三分之二比重的消费者支出仅增长1.8%,创2023年年中以来最低增速,不及前值4% [3] - 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初值3.5%,超出预期的3.1%,前值为2.6% [3] - 部分消费者为规避涨价提前消费,例如3月汽车销量激增,但恐慌性购买可能透支未来需求 [5] 企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美国航空、百事可乐、宝洁等企业CEO警告特朗普关税政策扰乱商业计划并动摇消费信心 [5] - 通用汽车因汽车关税撤回了2025年盈利预测,高露洁CEO下调全年盈利预期称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焦虑 [5]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跌幅扩大,纳指期货日内跌1.39%,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95%,道指期货跌0.45% [1] 政策与经济学家观点 - 经济学家普遍预测未来数月支出和投资将放缓,因关税推高价格且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企业投资 [5] - 高盛指出3月商品贸易逆差扩大主因关税上调前消费品进口"抢跑",导致库存积累加速 [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关税短期可能导致"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令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