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

搜索文档
制约固态电池量产的关键瓶颈:等静压设备如何成为固态电池的“必过关卡”?
材料汇· 2025-09-03 15:52
等静压技术概述 - 等静压技术利用流体介质不可压缩性和压力均匀传递特性 向被压材料各方向均匀施压实现致密化 工艺包括包套密封 升温 抽真空 加压 保压 降压 降温等环节 [9] - 技术历经70年发展 1955年Battelle研究所首创热等静压 现有冷 温 热三类技术路线并行 装备从实验室扩展到直径2.4米工业级 工艺标准完备 已成为航空航天 医疗 汽车 电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8] - 按成型温度分为三类:冷等静压(CIP)工作压力100-630MPa 室温操作 致密化率85-92% 温等静压(WIP)工作压力50-500MPa 温度50-500°C 致密化率90-95% 热等静压(HIP)工作压力100-200MPa 温度800-2200°C 致密化率超99.8% [13] 等静压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价值 - 等静压是固态电池中道新增核心工艺 用于电芯成型后致密化环节 通过均匀多向压力消除固固界面空隙 提升电解质与电极接触质量 改善离子传导率和循环性能 [18] - 相比传统单轴辊压仅85%致密度 等静压可实现三维各向致密化 温等静压可在85°C 500MPa下实现超95%致密度 规避边缘效应和层间滑移问题 以硫化物体系为例 压制后界面接触面积提升超40% 界面阻抗下降50%-70% [28] - 经过等静压处理 离子电导率可提升30%以上 内部电阻率降低20%以上 循环寿命提升约40% 成为固态电池生产核心增量设备 [25] 技术路线对比 - 温等静压是当前最优工艺路径 其中温区间(50-500°C)与固态电解质稳定性契合 能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改善界面质量 设备能耗和成本相对较低 具备产业化潜力 [32] - 冷等静压致密化程度有限 ACS Energy Letters实验显示其孔隙率可降至1.8% 但无热作用界面改善有限 多作为前处理手段 热等静压虽致密度超99.8% 但温度过高导致电极材料烧结溶解 破坏结构稳定性 [32] - 冷/温等静压仅需A6类超高压容器制造许可证 热等静压还需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因液体介质压缩率仅30%泊松比较高 爆炸风险低于气体介质的热等静压 [33] 产业化进展与空间 - 全球固态电池产能将从2024年17GWh提升至2029年190GWh 新增约173GWh 单GWh设备投资额从2025年5-6亿元降至2029年2.5亿元 等静压设备占整线价值量13% 2029年市场空间达29亿元 [48] - 宁德时代采用硫化物+卤化物复合电解质双技术路线 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达500Wh/kg 2024年7月完成10Ah(450Wh/kg)等静压样品 2027年实现全固态小批量上车 已公开10件等静压相关专利 [46] - 韩系玩家LGES计划2026年量产聚合物方案 2027年导入硫化物固态电池 三星SDI 2025年Q2完成Φ500mm等静压工位验证 2027Q2启动6-9GWh硫化物产线 2028年扩建至20+GWh [107] 设备厂商竞争格局 - 瑞典Quintus是全球高压技术领军者 固态电池专用温等静压机最高压力600MPa 最高温度145°C QIB180产品年产能达22.6GWh 正在研发内径>300mm 容积2000L级卧式设备 [78] - 国内传统玩家川西机器累计制造设备1400-1700台套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 钢研昊普推出国内首台Φ1850×3500mm超大型热等静压设备 包头科发已交付600MPa卧式温等静压整线 [85][81][86] - 锂电设备商先导智能创新推出卧式等静压设备 工作压力600MPa±2%精度 温度150°C±5°精度 腔体尺寸≥Φ400×4000mm 容积≥500L 利元亨已实现固态电池整线制造全覆盖 2024年6月完成广汽硫化物中试线首批交付 [94][103] 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 生产效率瓶颈在于加压(2-12分钟)和保压泄压(1-30分钟)环节耗时较长 解决方案包括前处理工艺优化降低温度压力要求 将目标温度从200°C降至120°C可缩短升温时间至20分钟 [57] - 增大压力容器容积可提升装载效率 Quintus实验显示容器直径增大使装载效率从不足20%提升至超60% 容积从100升扩大至2000升时 每千瓦时加工成本下降10倍以上 [61] - 立式腔体设计依赖行车上下料 自动化程度低 卧式结构便于与机械臂 输送线对接 降低厂房高度要求 但每轮需清除介质 可通过自动化介质回收与保温系统克服 [73] 进出口管制环境 - 等静压设备进出口受瓦森纳协议管制 冷/温等静压设备在设计压力≥69MPa且腔径≥152mm时需申领许可证 热等静压设备在设计压力≥69MPa且工作条件≥600°C且腔径≥254mm时触发管制 [35] - 管制主要针对军工用途 固态电池等一般用途申请许可证即可 不构成实质出口限制 中欧美进口均无清单管制 仅需常规报关并满足安全环保要求 [35]
罚没375万元!擅自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电芯,安普瑞斯被罚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13:37
行业信任危机事件 - 2023年6月充电宝行业爆发信任危机 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话题登上热搜[2] - 罗马仕子公司名下多款快充移动电源3C认证证书状态于6月14日变更为暂停[2] - 罗马仕召回三款移动电源共计约49.17万台 安克创新召回七个型号超71万个产品[2] 安普瑞斯违规行为 - 安普瑞斯存在擅自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的电芯行为 包括销售其他公司代工生产的未经认证电芯[1] - 在CCC证书暂停、撤销期间擅自销售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1] - 获证产品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发生变更 未经认证机构重新检测合格即擅自出厂销售[1] 处罚决定 - 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安普瑞斯罚没款合计3745914.77元[1] - 没收违法所得3515914.77元 罚款23万元[1] - 处罚依据为《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二项[1] 产品质量问题根源 - 多家厂商表示召回原因是部分原材料来料出现问题[2] - 安普瑞斯违规替换电池阴极与阳极间隔膜的原材料 导致电池正负极隔膜存在失效风险[2] - 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隔膜绝缘失效引发过热甚至燃烧[2] 公司背景与变动 -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由美国安普瑞斯全资子公司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共同出资组建[3] -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及其部件的生产销售业务[3] - 2023年7月22日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AMPRIUS (HONG KONG-2) LIMITED 原控股股东AMPRIUS LIMITED已解散[3] - 股东变更同时高管人员发生大面积变更 多名原有董事、监事遭到替换[3]
充电宝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被罚没超374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11:22
公司违规处罚事件 - 安普瑞斯因未按规定申请认证证书扩展并擅自销售目录产品 被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合计3745914.77元 包括没收违法所得3515914.77元和罚款23万元 [1][2] - 公司主要违法事实包括擅自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的电芯 以及在CCC证书暂停或撤销期间销售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 [2] - 公司原材料生产企业发生变更后 未经认证机构重新检测合格即擅自出厂销售 [2] 公司业务与客户关系 - 安普瑞斯是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和安克创新的电芯供货商之一 [2] - 公司由美国安普瑞斯全资子公司与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主要从事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及其部件的生产销售 [2] 监管措施与行业影响 - 安普瑞斯拥有的74张3C证书均被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 [2] - 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公司生产的锂电池产品实施全部封存 [2] - 今年6月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均宣布召回充电宝 并在召回原因中提及电芯问题 [2]
野马电池:余谷峰拟减持1.50%
新浪财经· 2025-09-03 11:11
股东减持计划 - 实际控制人陈一军、余谷峰、陈科军因个人资金需求拟减持公司股份 [1] - 陈一军计划减持不超过195万股(占总股本0.75%) [1] - 余谷峰计划减持不超过392万股(占总股本1.50%) [1] - 陈科军计划减持不超过195万股(占总股本0.75%) [1] 减持方式分布 - 陈一军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65万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30万股 [1] - 余谷峰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30万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62万股 [1] - 陈科军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65万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30万股 [1] 时间安排 - 减持计划实施期间为2025年9月25日至2025年12月24日 [1]
野马电池实控人陈一军、余谷峰、陈科军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03 11:04
核心管理层减持计划 - 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陈一军计划减持不超过19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75% [1] - 实际控制人兼总经理余谷峰计划减持不超过39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5% [1] - 实际控制人兼副总经理陈科军计划减持不超过19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75% [1] 减持方式 - 三位实际控制人均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实施减持 [1]
亿纬锂能股价涨超12%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0:24
股价表现与催化剂 - 9月3日股价大涨12.08%至64.01元/股 总市值达1309.5亿元[2] - 股价上涨直接催化剂为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及"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2]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成功下线10Ah全固态电池"龙泉二号"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2] - 成都基地总面积11000平方米 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2] - 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2] - 已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4] - 规划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 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2.0产品[4] - 固态电池MWh产线规划在成都投建 预计年内建成[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82亿元 同比增长30.06%[3] -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减少24.9% 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 同比减少22.82%[3]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后 归母净利润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 扣非净利润17.70亿元同比增长18.06%[3] - 拟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5元 合计派发约5亿元[3] 业务出货量数据 - 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 同比增长58.58%[3] -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 同比增长37.02%[3] 盈利能力改善 - 上半年动力电池板块毛利率17.60% 较上年同期11.45%明显提升[5] - 二季度对国际车企交付逐渐起量 毛利率明显提升[5] - 产线改造完成后7月开始陆续投产交付 预计下半年盈利能力呈现稳定向上趋势[5] 技术发展战略 - 通过"龙泉"系列电池进行多路线开发 系统性推进技术迭代[2] - 目标2025年固态电池达成能量密度400Wh/kg、1000Wh/L的关键指标[2] - 公司在资金、设备和研发资源上全力投入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2]
峰璟股份:公司锂电池产品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检测
证券日报· 2025-09-03 10:15
公司锂电池产品验证流程 - 锂电池产品验证需结合企业自检和第三方机构验证进行 [2] - 公司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检测 [2] - 后续进展将依规进行披露 [2]
超400亿!中创新航拿下重要电池项目合作
起点锂电· 2025-09-03 09:56
印度Ashok Leyland与中创新航合作及电池制造投资 - 印度商用车制造商Ashok Leyland宣布与中创新航达成长期独家合作伙伴关系 计划未来7-10年投资超5000亿卢比(约404.5亿人民币)建设电池制造项目[2] - 投资将用于开发并制造面向汽车与非汽车应用场景的下一代电池产品 包括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以满足汽车和储能领域需求[2] - 该项目旨在推动印度本地化电池供应链建设 不仅为Ashok Leyland及其电动车子品牌提供配套 还将服务整个汽车行业及储能领域[2] 行业动态与活动信息 - 大圆柱电池龙头企业单月出货量超1000万只 显示行业产能快速提升[2] - 天津10GWh电池工厂正式投产 标志产能扩张进入新阶段[2]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9月26日在深圳举办[2]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定档11月8日在广州举行[2]
837174,30cm三连板!什么原因?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9:52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 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 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分两期建设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 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 [5][6]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面向人形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及AI高端装备领域 [5][6] - 公司目标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1000Wh/L [5] - 国轩高科全固态和准固态电池研发进度领先业内 首条全固态实验线正式贯通 设计产能0.2GWh 良品率高达90% 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5] 相关公司市场表现 - 北交所上市公司宏裕包材(837174)拿下连续第三个30cm涨停板 [1] - 亿纬锂能(300014)9月3日以12.08%涨幅收于64.01元/股 市值1309亿元 [1][3] - 国轩高科(002074)最近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26.82% [1] - 宏裕包材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3.21亿元 同比增长5.54% 净利润1221.03万元 同比增长147.37% [7] 产业链关联布局 - 宏裕包材采用流延成型与镀氧化铝加工工艺生产特殊功能膜材料 主要用于高阻隔食品及医药包装材料 动力电池铝塑包装材料 [9] - 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开发协议 在"锂离子电池聚烯烃基高性能隔膜设计及优化研究"领域进行共同开发 [9] - 公司上半年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1184.7万元 同比增长66.60% 营业成本1356.2万元 同比增长55.61% 毛利率-14.48% 较前期回升7.3个百分点 [9] 资金动向 - 宏裕包材近期股价异常波动主要受游资推动 9月1日至2日成交数量1767.41万股 成交金额5.42亿元 [7][8] - 买入主力包括中泰证券威海分公司(买入1617.16万元) 中信证券天津迎水道营业部(买入1440.71万元)等游资席位 [8]
LG新能源再获奔驰大单
搜狐财经· 2025-09-03 09:44
核心观点 - LG新能源获得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电动汽车电池供应订单,两份合同总供应量达107.5GWh,时间跨度至2037年底 [1][3] 合同详情 - 第一份合同约定在2035年底前向奔驰供应32GWh的电池 [3] - 第二份合同与奔驰关联公司签署,约定到2037年底前累计供应75GWh的电池 [3] - 2024年10月公司曾宣布获得奔驰50.5GWh的电池供应订单 [3]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未披露上述两份合同的具体金额 [3] - 公司正在美国和欧洲地区兴建电池工厂 [3] - 公司客户群体包括特斯拉、通用汽车及梅赛德斯-奔驰等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