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

搜索文档
什么是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17 11:40
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政策 - 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 [2] - 2017年《核安全法》明确核设施营运单位需缴纳乏燃料处理处置费用 [2] - 2019年1月1日起基金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2] 政策依据 - 基本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 [3] - 主要文件包括财综〔2010〕58号、财税〔2018〕147号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3号 [3] 征收范围与标准 - 征收对象为商业运行五年以上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核电厂 [4] - 按实际上网电量征收,标准为0.026元/千瓦时 [5] 预算管理 - 基金收入全额上缴中央国库,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科目103类01款66项) [6] 税务注销办理流程 - 登录电子税务局后通过【清税申报】功能办理注销,需预检未结事项 [16][17][18] - 符合即办条件时可直接确认注销并下载文书 [19][20][21] - 存在未结事项需逐项处理或签署承诺书 [22][23] 业务承接规范 - 流程包括环境评估、条件判断、签订协议及人员委派 [12] - 五类不予承接情形:目的不合法、资质不匹配、独立性缺失、能力不足、业务类别不明 [12][13] - 服务协议需明确9类条款,包括服务内容、方式、期限、费用等 [14]
艺术华彩礼赞“百千万工程”!百米长卷亮相汕尾开渔文旅活动现场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10:03
文旅活动与产业推介 - 汕尾市举办"2025年汕尾文旅活动暨项目推介签约开工投产仪式",通过4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展示从"靠海吃海"向"养海富海"的战略转型成果 [3] - 活动融合千年渔俗与现代产业动能,标志着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同时打造文旅盛宴,吸引市民与游客参与 [3] 艺术长卷《潮起新汕尾・凝萃百千万》 - 作为广东省首个献礼"百千万工程"的百米艺术长卷,以宏阔视野呈现汕尾蜕变,涵盖滨海地标、乡村振兴、产业崛起等主题 [4][6] - 画卷由百名汕尾籍画家共创,首次系统展示基础设施升级、产业转型、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核心成果 [8] - 创作采用"分区包干"模式,百名画家日均工作18小时,一个月内完成常规需耗时一年半载的巨作 [9][12] 产业与经济发展 - 画卷描绘陆河比亚迪生产线、陆丰核电、风电机组、高铁及汕尾高新区创新矩阵,展现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突破 [6] - 活动彰显汕尾在"百千万工程"驱动下的现代化进程,包括海洋经济、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多维度发展 [3][6] 创作过程与协作机制 - 汕尾市文联与美术家协会启动"分工协作机制",组织四地画家分区创作,科学统筹进度表并建立帮扶机制 [12] - 创作团队克服时间紧迫的挑战,一周定框架、半月成轮廓,最终完成艺术丰碑 [12]
00后女生用插画让更多人看见“核电”之美
中国青年报· 2025-08-15 23:12
行业科普创新 - 非专业背景人士通过插画形式实现核电知识大众化传播,搭建核领域与公众认知的"可视化桥梁"[2] - 核电科普采用"插画+专业内容"模式,使严肃知识呈现亲切感,提升公众接受度[6] - 科普形式多元化发展,涵盖VR游戏、3D建模动画等创新载体,如《游戏里的中国超级工程》耗时1个月完成华龙一号建筑构造还原[8] 核电技术发展 - 中国核电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迭代,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采用双层安全壳设计及堆腔注水冷却系统[4][6] -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在海南核电建设中,采用核反应堆模块化制造安装技术[4][7] - 第三代核电技术普遍应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可有效遏制熔堆事故[6] 国际影响力 - 中国模块化小堆技术通过插画传播引发国际关注,外国网友对"玲龙一号"的先进性表示惊叹[7] - 华龙一号的创新设计通过视觉化作品打破国际认知壁垒,作品被海外高校纳入教学素材[8] 公众认知转变 - 科普活动如"魅力之光"杯核科普夏令营有效扭转青少年对核能的恐惧心理,建立正确认知[4] - 插画将核反应堆模块组装类比家具组装,显著降低公众理解门槛[7]
北交所专题报告:中国核电总规模首次升至世界第一,建议关注北交所核电相关标的
东吴证券· 2025-08-15 08:47
全球核电发展现状 - 2024年核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9%[1]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17台,总装机容量3.77亿千瓦[1] - 中国核电总规模首次升至世界第一,商运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1] 中国核电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中国核电发电量2300.86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5.08%[67] - 核电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从2020年30%提升至2024年46.1%[1] - 2024年中国核电与中国广核平均上网电价分别为0.41、0.40元/千瓦时[1] 核电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核燃料循环(占比49%)、设备制造(压力容器占比23%)[74] - 中游由中核集团(45%)和中广核(48%)主导运营[91] - 下游通过电网售电,2024年市场化交易占比46.1%[1] 重点推荐标的 - 瑞奇智造:核能领域2024年收入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104.86%[100] - 克莱特:山东省唯一核电风机持证单位,2024年底核电在手订单1.41亿元[109] - 天力复合:核电复合材料国产化供应商,乏燃料处理项目供货金额达4000万元[123]
“两山”理念的核电实践:清洁能源绘就生态画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5 06:21
核能发展与环保理念 - 公司秉承"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环保理念,提出"共治、共生、共荣"公众沟通新"3C"理念,将可持续发展刻入企业基因 [1] - 核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1千克铀235裂变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全产业链碳足迹仅6.5克CO₂/kWh [1] - 全球核电已避免30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核电26台机组累计贡献清洁电力1.95万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5.5亿吨,生态效益等同530万公顷造林 [1] 核能综合利用 - "核能+"多用途应用包括浙江海盐核能供热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惠及4000户家庭并节省30%供暖费用 [2] - 江苏核电蒸汽供能项目年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减少标准煤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节省70万吨碳排放指标 [2] - "压水堆+高温气冷堆"方案获国家核准,将为石化产业提供清洁能源 [3] 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甘肃白银深部铜矿废石场100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1.5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光伏板兼具生态修复功能 [4][6] - 福建漳州核电采用盾构施工保护红树林,确保水温升高不超过1℃生态红线 [6] - 海南核电实施珊瑚迁地保护移植6.5万株,培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蝶贝,创新"贝蚝套养"模式 [6] 公众沟通与科普 - 打造"双C萌宠团"IP,推出首部核能生物多样性主题动画《核力出奇迹》和电影《核力总动员》 [7] 乡村振兴与零碳实践 - 浙江三核村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1800万度,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屋顶光伏使25户农户年增收2000元 [9] - 零碳智慧果蔬大棚基地帮助村集体收入从14万元跃升至百万元,获浙江省结对帮扶考核优秀称号 [9]
中国核电总规模首次升至世界第一,建议关注北交所核电相关标的
东吴证券· 2025-08-15 05:09
核心观点 - 中国核电总规模首次升至世界第一,截至2025年6月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2][48] - 核电作为高效清洁能源占2024年全球发电总量9%,具有能量密度高、单机功率大、土地利用率高等优势[2][23] - 核电产业链分为上游设备制造、中游建设运营和下游电力销售,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从2020年30%提升至2024年46.1%[2][71] 核电行业现状 - 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17台总装机容量3.77亿千瓦,中国占比最高达16%[2][40] - 2025年1-6月中国核电发电量2300.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6%,占全国发电量5.08%[48][52] - 三代核电机组单位造价15000-16000元/kW,但利用小时达7670小时显著高于其他能源[24][30] 技术发展 - 核电技术历经四代发展,第四代包括气冷快堆等六种类型,安全性经济性持续提升[14][15] - 压水堆占全球反应堆74%,中国主要采用华龙一号和CAP1000技术路线[19][20] - 核燃料循环前端涉及铀矿开采至燃料组件制造,后端处理放射性废物[56][60] 产业链分析 上游环节 - 核岛设备投资占比最高,压力容器23%、蒸汽发生器17%、核级阀门12%[63][65] - 核燃料成本占核电总成本14%,二氧化铀为主要反应原料[56][57] -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实现国产替代,应用于冷凝器管板等关键部件[90][94] 中游环节 - 中广核和中核集团垄断运营市场,分别占比48%和45%[70][71] - 2024年核电平均上网电价0.40-0.41元/千瓦时,较2019年稳中有升[73] 下游环节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市场化交易比例持续提升[2][71] 重点公司 - 瑞奇智造:核能领域收入2024年突破2亿元,增长104.86%[78][80] - 克莱特:山东省唯一核电风机持证单位,2024年订单1.41亿元[84][86] - 天力复合:乏燃料处理设备用复合材料供货金额达4000万元[94][97] - 基康技术:中标太平岭等核电站安全监测项目[103][105] - 球冠电缆:参与三门、秦山等核电项目电力电缆供应[110][113]
美股异动 | 核电板块走低 Oklo Inc(OKLO.US)跌超6.9%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5:45
核电板块表现 - 核电板块整体走低,多只个股出现下跌 [1] - 杜克能源(DUK US)下跌0 69% [1] - BWX Technologies(BWXT US)下跌0 87% [1] - Oklo Inc(OKLO US)跌幅超过6 9% [1] - NuScale Power(SMR US)跌幅超过5 3% [1]
大摩闭门会-The Nuclear Renaissance; Investor FAQs on Anti-Involution
2025-08-14 14:48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核电行业 - 全球核电投资显著增加,预计超过2.2万亿元,较去年预测的1.5万亿元大幅提升[1][2] - 核电设备和电厂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总回报率超过60%,相关股票总回报率超过40%,远超MSCI全球指数[1][2] - 全球核能装机容量预计显著增长,当前略低于400吉瓦,到2050年中国预计新增370吉瓦,中东欧地区和美国(150吉瓦)也是重要增长市场[2] - 摩根士丹利强调65个与全球核电主题相关的投资机会,包括发电、铀矿开采和设备制造商等细分领域[2] - 亚太地区中,韩国、印度和日本是关注重点,韩国公司在赢得合同方面前景积极,日本有望重启国内核电站[2][3] - 中国方面,中广核电力是龙头企业,直接受益于产能增长[3] 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国政策转向应对通缩,自2024年9月以来采取更直接措施遏制恶性竞争,结合需求刺激推动经济向消费平衡[1][4] - 政策制定者讨论遏制恶性竞争,通过供给侧清理与需求刺激相结合,解决市场参与者过多、同质化产品和价格战问题[7] - 已推出全国性生育支持措施(约1,000亿元)、免费学前教育措施(约300亿元)、养老服务支持及消费贷款补贴[7] - 预计四中全会将推动根本性改革,包括建立统一全国市场、改革税收体系和地方政府激励机制[7] - 经济基本面仍然疲软,预计年底经济增长放缓,通缩压力持续[5][6] - 上半年(2025年)增长具有透支性质,出口和前置实物动力导致下半年回调[6] 资金流动与市场表现 - 资金转移趋势显现,保险公司等机构从固定收益转向股票投资,家庭用含股票敞口理财产品替代定期存款[1][5] - 这种资金转移推动市场反弹,但规模仍处于初期阶段[5] - 恒生指数今年(2025年)收益率达28%,远超CSI 300的约10%[8] - 建议超配离岸中国股票,因离岸市场优质行业集中度高(互联网、金融和IT占MSCI约80%),盈利增长强劲,ROE水平高[8] - H股相比A股更具成本效益(恒生A股溢价指数年初约150%),香港IPO市场流动性更强(净募集资金约170亿美元 vs A股90亿美元)[8][9] - 人工智能和新消费股集中在香港市场,吸引更多流动性[9] 市场预期与策略 - 自7月以来策略转向偏好亚洲,因新消费领域需求压力、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性及政策局会议缺乏刺激措施[10] - 香港市场有望在夏季后恢复动力,美中贸易关税前景明朗或四中全会可能带来积极变化[10] - MSCI中国指数预计表现优于亚洲其他市场,因其行业组成更集中于高质量行业[12] - 主动型基金仍面临资金流出,自由流动性指数基数处于负值区域[12] - 2025年7月融资交易约人民币2万亿,人民币规模占比约5%(2015年为10%)[12] 反垄断与行业影响 - 反垄断行动更多是对实际产能削减进行多重评估,采取市场导向方式而非行政手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转折点[11] - 反周期执行表现较好的行业通常由国有企业主导,拥有过时产能且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是上游行业[11]
“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4:23
制造业规模与地位 - "十四五"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1]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涵盖大型客机、新能源汽车、高铁、邮轮等领域[1] - 国家发改委指出"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1] 技术创新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2吨级eVTOL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跨海飞行58分钟[5] - 中联重科发布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能力较2400吨级提升60%以上[5] -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实现93.4%设备国产化,研制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6] - 国机重装研制全球最大168兆牛热模锻压力机,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7][8]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 - 杰克科技积累3200多项有效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智能化设备应用广泛[3] - 全国5G基站达455万个,千兆网络端口3022万个,智能算力规模748 EFLOPS[10] - 亨通光纤通过5G+AI实现工厂效率提升66%,参数优化全流程自动化[10] - 中大创远立式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提升30%[9] 产业链配套能力 - 浙江三锋智能割草机器人依托激光雷达、智能算法等细分领域优势实现产业化[11] - 金田铜业再生铜低碳技术获高端新能源汽车订单,降低碳排放[14] - 雷茨智能装备风机海外市场拓展加速,1-7月出口同比增长70%[14] 国际贸易表现 -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从5万亿美元增至6万亿美元,增长32.4%[12]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12]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光伏装备、大飞机等成果领先[1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经费比"十三五"末增长50%,增量1.2万亿元[16]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26个,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16] - 中国移动发射全球首颗6G验证星,推进"天地一体"技术[10]
中广核电力A股可转债发行网上路演圆满举行 募资49亿赋能陆丰核电项目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募投项目 - 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49亿元 全部用于广东陆丰核电站5号和6号机组项目[2] - 两机组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单台装机容量1200兆瓦[2] - 机组分别于2022年9月和2023年8月全面开工 预计2027年和2028年投运[2] - 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预计达9% 将提升装机规模及市场竞争力[2] 行业地位 - 公司管理28台在运及20台在建机组 含委托管理8台[2] - 总装机容量超5600万千瓦 占全国核电总装机45% 稳居行业首位[2] - 核电发电量占比当前约5% 核能行业协会预测2035年将提升至10%[2] - 国家连续4年每年核准10台以上机组 2025年4月新批5个项目含防城港5和6号机[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113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93%[3]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受市场化电价下降和燃料成本及研发投入增加影响短期承压[3] - 2021至2024年分红比例从43.44%增至44.36 "十四五"期间分红比例逐年提升[3] 战略规划 - 陆丰项目是公司"十四五"期间重要布局 符合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战略方向[2] - 公司储备厂址资源丰富 将积极推动新项目申报支撑国家能源结构转型[2] - 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控股股东旗下惠州核电1和2号机组收购 兑现避免同业竞争承诺[3] - 通过精益化管理稳定度电成本 探索核能供暖等综合利用模式拓宽盈利空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