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IPO一周要闻丨香港上市井喷 北芯生命上会
金融界· 2025-07-20 00:22
港股IPO市场动态 - 本周共有3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包括老乡鸡、星源材质和澜起科技 [1] - 首钢朗泽启动招股但因纠纷再度叫停并延迟港股IPO [1] - 天赐材料、星宸科技和云天励飞宣布启动赴港IPO筹备工作 [1] A股IPO动态 - 北芯生命7月18日通过科创板IPO审核,拟募资9.52亿元 [2] - 北芯生命是本月第二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 [2] - 目前以第五套标准排队的科创板IPO企业共5家 [2] - 北芯生命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 [2] 新增上市企业 维立志博-B - 7月17日港股挂牌,募资10.1亿港元 [3] - 已完成8轮融资累计10.84亿元 [3] - 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疗法研发 [3] 澜起科技 - 7月16日港股上市,募资58.9亿港元 [4] - 2024年收入36.4亿元,净利润13.4亿元 [4] - 专注于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互连解决方案 [4]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9.2%至36.39亿元 [5] - 新产品贡献收入4.23亿元,为上年的8倍 [5] 星源材质 - 7月15日港股上市,募资33.1亿港元 [6] - 干法隔膜2024年全球市占率第一 [6] - 全球市场份额从2020年11.0%增至2024年14.4% [6] 老乡鸡 - 7月15日港股上市,募资15.5亿港元 [7] - 2024年中国最大中式快餐品牌 [7] - 门店总数1564家,直营911家,加盟653家 [7] - 2024年收入62.88亿元,两年增长39% [7] - 2025年前四月收入21.20亿元,同比增长9.9% [8] - 2024年净利润4.09亿元,2025年前四月1.74亿元 [8] 本周递表企业 微医控股 - 7月16日首次递表 [9] - 202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平台收入排名第二 [9] - 2023年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最大提供商 [9] 蜂巢能源 - 7月15日首次递表 [11] - 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六,国内第三 [12] - 长城汽车为第一大客户,2025年供货占比37% [12] 市场动态 - 温多利遮阳材料拟终止北交所IPO [13] - A股IPO已过会未获批文企业共计34家 [13]
2025H1:新能源汽车增速超四成,动力电池装车量近300GWh
高工锂电· 2025-07-19 09:41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达约700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市场渗透率攀升至44.3% [1][2] - 国内市场销量约588万辆 同比增长35.5% 出口量达106万辆 同比激增75.2%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 [2] - 插混车型出口表现尤为突出 1-6月出口39万辆 同比增长2.1倍 增速远超纯电动汽车的40.2% [5] 动力电池产业协同发展 - 2025年1-6月动力及其他电池累计产量约697GWh 同比增长60.4% 累计销量约659GWh 同比增长63.3% [3] - 动力电池销量485.5GWh 占总销量的73.7% 同比增长51.6% 与整车市场形成深度协同效应 [3] - 动力及其他电池累计出口127.3GWh 同比增长56.8% 其中动力电池出口81.6GWh 占总出口量的64.1% [5] 动力电池装车结构变化 - 新能源商用车销量35.4万辆 同比增长55.9% 出口4.9万辆 同比激增2.3倍 成为意外增长亮点 [4]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244GWh 占总装车量的81.4% 同比增长73% 三元电池装车量仅55.5GWh 占比18.5% 同比下降10.8% [4] - 磷酸铁锂在成本与安全性优势明显 但三元电池在高端车型与低温性能需求场景仍具不可替代性 [5]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更成为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基地 [5] - 技术竞争正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延伸 创新活力与产业链韧性将成为关键竞争优势 [7]
【2025链博会】宁德时代:聚力“全域电动” 探索绿色转型新路径
环球网· 2025-07-18 13:33
论坛背景与主题 - 论坛由宁德市政府牵头、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支持,主题为《宁德赋能·全域电动》,聚焦动力电池在"全域电动"领域的应用场景拓展[1] - 区别于传统新能源动力电池话题,论坛围绕"技术革新-标准共建-商业共振"框架,首次系统规划公路列车、电动游艇、电动飞行器三大场景产业化路径[1] 公路列车领域 - 宁德时代合作伙伴提出"分布式驱动+制动"技术方案,配合标准换电模块可将高速公路升级为"柔性铁路网"[2] - 多编组无人驾驶电动重卡预计实现单程运力提升200%、司机成本降50%、能耗降27%,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00万辆,带动产业链价值超万亿[2] 电动游艇领域 - 电动游艇运营成本仅为燃油船20%~30%,中国20万元级亲民产品将激活1.4亿人次消费需求,创造2.8万亿市场[2] - 以闽江千吨级货船为例,电动化改造后4年可收回300万增量成本,兼具居住、办公、文旅复合功能[2] 政府与企业协同 - 地方政府提出"生态磁石"理论,强调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从生存竞争转向生态共赢[2]
全国独角兽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1:40
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体情况 - 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72家 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 [1] - 11家超级独角兽企业贡献5385亿美元估值 占比超四成 [1] - 53家企业新晋成为独角兽 其中荣耀、长江存储、引望智能同时跻身超级独角兽 [1] 行业赛道分布 - 独角兽企业分布于41个赛道 集成电路、清洁能源等7个赛道各超15家企业 [2] - 集成电路赛道以56家独角兽居首 总估值1618亿美元 连续4年保持数量第一 [2] - 2024年集成电路赛道新增12家独角兽 成为新晋企业主阵地 [2] 地域与创新特征 - 北上深为独角兽主要集聚地 分别拥有75家、59家和42家企业 [3] - 288家独角兽合计持有27200件有效发明专利 95家企业申请1627件PCT专利 [3] - 人民币融资占比升至74.3% 国资参与度达60% 重点投向卡脖子技术领域 [3] 深圳独角兽企业表现 - 深圳42家独角兽总估值1599亿美元 其中4家超级独角兽贡献56%估值 [4] - 深圳新晋13家独角兽 数量全国第一 占全国新晋总量的25% [6] - 深圳独角兽中80%为全球化企业 通过海外设厂等方式拓展市场 [6] - 南山区集中48%深圳独角兽(20家) 宝安、福田、龙岗分别有7家、6家、6家 [7] 重点企业案例 - 欣旺达在匈牙利建设动力电池工厂 布局欧盟电动车市场 [6] - XREAL的AR设备获Google Play认证 海外营收占比超2/3 [6] - 拉普拉斯于2024年10月登陆科创板 [6]
赴港IPO生死局:亿纬锂能的资本突围战
钛媒体APP· 2025-07-18 11:13
行业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市场被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大巨头垄断,2024年前五个月合计市占率超60% [2][24] - 全球前十企业市占率达83%,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4] - 亿纬锂能2024年全球装机量排名第九,国内第五,市占率2.3%,较2023年国内第四位(4.45%)下滑 [7][8][9] - 二三线厂商技术同质化严重,竞争差距微乎其微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86.15亿元同比降0.35%,归母净利润40.76亿元同比微增0.63% [11]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6.7亿/45.2亿/42.2亿,净利率从10.1%降至8.7% [11] - 2024年毛利率17.4%,显著低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23.94%的水平 [12][13] - 资产负债率长期超60%,2025年一季度达61.98%,高于行业均值11个百分点 [20] 产能与资本运作 - 全球规划总产能超300GWh,现有8个生产基地+2个在建基地,但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69.2% [13][14][16] - 近五年完成7轮融资超260亿元,二级市场直接融资204亿元,借款272亿元 [18] - 匈牙利基地规划30GWh,马来西亚三期项目规划38GWh储能电池 [15][17] - 赴港IPO拟募资300亿港元,主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 [30] 技术路线与客户 - 技术布局全面覆盖磷酸铁锂、三元锂、4680大圆柱、钠离子及固态电池 [18] - 4680电池良品率超90%,但能量密度落后宁德时代麒麟电池2.0(255Wh/kg) [21] - 进入宝马/奔驰/现代起亚等23家车企供应链,手握超500GWh意向订单 [25]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39.9%降至2024年21.4% [26] 海外战略 - 海外业务毛利率21.23%,较国内高5.04个百分点 [30] - 采用CLS轻资产合作模式降低海外投资风险,通过技术授权实现本地化生产 [31] - 面临欧盟碳关税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政策压力 [15][31]
主力资金丨尾盘抢筹股出炉,3股最受青睐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11:11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256.41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121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35.7亿元 [2]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0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1个行业净流出 [2][3] 行业表现及资金流向 - 有色金属行业涨幅居首达2.1% 主力资金净流入14.9亿元 [2] - 基础化工 钢铁 煤炭和交通运输行业涨幅居前 [2] - 非银金融和交通运输行业分别获净流入4.37亿元和3.37亿元 [2] - 环保 电力设备和社会服务行业净流入均超4000万元 [2] - 传媒行业跌幅居首为0.98% 电子 轻工制造 公用事业 通信和建筑材料行业微跌 [2] - 电子行业净流出金额居首为67.07亿元 计算机 通信 传媒 机械设备和汽车等行业净流出均超10亿元 [3] 个股资金流向 - 44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 其中8股净流入均超3亿元 [4] - 多元金融股中油资本主力资金净流入10.44亿元 收盘涨幅5.98% [4]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入5.07亿元 高盛预计其Q2收入1047亿元 纯利156亿元 [4] - 麦格米特 北方稀土 东方锆业 四方精创 世纪天鸿等净流入均超3亿元 [5] - 9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 其中13股净流出均超3亿元 [6] - 常山北明净流出13.21亿元 创2025年2月13日以来新高 胜宏科技净流出11.13亿元 [7] - 恒宝股份 阳光电源 东方财富 东山精密 拓维信息等净流出金额居前 [8] 尾盘资金动向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9亿元 创业板尾盘净流入2.68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出4.99亿元 [9] - 25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000万元 其中13股净流入均超5000万元 [9] - 四方精创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尾盘净流入均超1亿元 [9] - 台基股份 天齐锂业 海立股份 赛升药业等尾盘净流入均超6000万元 海立股份涨停 [9] - 26股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3000万元 其中11股净流出均超5000万元 [9] - 胜宏科技 中际旭创和中文在线尾盘净流出均超1亿元 [9] - 沪电股份 天孚通信 润和软件 长亮科技 东信和平等尾盘净流出均超5000万元 [9] ETF动态 - 500质量成长ETF(560500)跟踪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 近五日涨0.59% 市盈率16.48倍 [11] - 最新份额4.8亿份 增加3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0.6万元 [11] - 估值分位60.16% [12]
全国独角兽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0:57
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体情况 - 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372家,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 [4] - 超级独角兽企业11家,合计估值5385亿美元,占总估值超四成 [4] - 新晋独角兽企业53家,其中荣耀、长江存储、引望智能3家直接跻身超级独角兽行列 [4] 行业赛道分布 - 集成电路赛道连续4年居首,拥有56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618亿美元,2024年新增12家 [5] - 清洁能源、创新药、动力电池等7个赛道各拥有超15家独角兽企业 [4] - 机器人、企业数字运营、新零售、人工智能等10个赛道各拥有超10家独角兽企业 [5] 地域分布与创新实力 - 北京、上海、深圳为独角兽主要集聚地,分别拥有75家、59家和42家企业 [5] - 288家独角兽合计持有有效发明专利27200件,95家企业申请PCT专利1627件 [5] - 人民币融资占比升至74.3%,国资参与度达60%,重点投向"卡脖子"技术领域 [5] 深圳独角兽企业表现 - 深圳42家独角兽总估值1599亿美元,其中4家超级独角兽贡献56%估值 [7] - 2024年深圳新增13家独角兽,数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新晋总量的25% [7] - 南山区集中48%深圳独角兽(20家),宝安区7家,福田区与龙岗区各6家 [8] 深圳企业全球化案例 - 欣旺达动力在匈牙利建新能源汽车电池工厂,布局欧盟市场 [7] - XREAL的AR设备获Google Play认证,海外营收占比超三分之二 [7] - 深圳80%以上独角兽为全球化企业,通过海外工厂或营销网络扩张 [7] 深圳新晋独角兽名单 - 13家新晋企业覆盖智能网联(引望智能)、VR/AR(元象XVERSE)、手术机器人(康诺思腾)等前沿领域 [8] - 集成电路领域新增礼鼎半导体、宏芯宇,清洁能源领域新增拉普拉斯(已科创板上市)和英飞源 [8]
孚能科技斩获10亿美元eVTOL订单独家配套
高工锂电· 2025-07-18 10:08
阿联酋采购中国eVTOL订单 - 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中国eVTOL制造商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采购协议,涉及350架E20型eVTOL,约合人民币超70亿元 [1] - 该订单旨在推动E20在中东、北非市场的低空旅游与空中出行商业化落地 [1] - 订单标志着中国高端制造出海重要一步,并凸显供应链核心企业孚能科技的关键作用 [1]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技术 - 孚能科技作为独家供应商为E20配套第二代半固态动力电池 [1] - 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与掺硅负极组合,引入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 [1] - 电池能量密度达330-350Wh/kg,循环寿命超4000次,若用于乘用车可支持1000公里以上单次续航 [2] eVTOL行业电池技术路线 - eVTOL对电池能量密度、瞬间放电倍率及安全性要求严苛,形成高技术壁垒 [1] - 行业普遍采取双重布局策略,如亿航智能同时采购4680大圆柱电池和锂金属固态电池 [3] - 大圆柱电池优势在于工艺成熟和安全性,但系统集成效率较低且适配性有限 [3] - 软包电池更有利于发挥高能量密度化学体系潜力,特别是高硅、锂金属负极膨胀场景 [4] 半固态软包电池突破 - 传统液态软包电池在340Wh/kg级别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厂商因此回归圆柱形态 [5] - 此次订单显示半固态技术软包路线已在安全性上取得重大商业突破 [5] - 半固态和固态技术可有效弥补软包在电芯层级的安全性劣势 [5] 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 按行业估算动力电池占eVTOL整机价值40%,10亿美元订单或为孚能科技带来超25亿元电池合同 [5] - 全球eVTOL市场竞争加剧,美国Joby Aviation计划2026年前推出空中出租车服务并扩建产能 [5] - 孚能科技此前已与Joby在eVTOL电池领域形成规模交付 [6] - 该订单被视为对"半固态+软包"技术路线的关键市场下注,为企业赢得先发优势 [6] - 结合GGII预测2030年全球30GWh eVTOL电池需求,此订单将成为观察行业格局演变的重要指标 [6]
新能源汽车销量+政策双轮驱动!泉果基金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1年涨幅超21%
新浪财经· 2025-07-18 08:39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8.2% [1] - 2025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 [1] -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9.8万辆,同比激增116.6%,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1.1% [1]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比重达10.27% [1]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 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281.8万台,支撑新能源汽车普及 [1] - 新能源汽车链保持快速增长,低端产能出清后行业边际改善 [2] - 动力电池板块宁德时代、科达利被基金重仓持有 [2] - 欧洲8国2025年6月电动车销量20.7万辆,同环比增长19%/16% [2] 投资机构观点 - 泉果旭源基金近1年收益达21.42%,重仓高端制造和港股科技龙头 [2] - 建议关注成本端受益于原材料低位的电池及结构件环节 [2] - 行业过剩产能逐步去化,领军企业将优先受益 [2] - 国内储能需求平稳,爆款车型上市带动7月排产明显提升 [2]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投资四川就是投资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18 07:50
四川投资吸引力分析 - 四川外资规模存量长期保持中西部第一,并深度融入产业链[1] - 产业、金融、人才要素聚集使四川成为投资热土[1] - 技术、产业与资本形成良性循环,企业价值成倍放大,投资回报率高[3] 四川产业优势 - 优势产业实力强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和医药健康[3] - 新兴产业多点布局:宜宾打造"世界动力电池之都",绵阳深耕科技城,乐山建设"绿色硅谷",自贡发展低空经济与无人机,攀枝花聚焦稀有金属和稀土[3] - 未来产业布局:商业航天(卫星、火箭、发射全产业链)、生命科学、核能等领域具有领跑优势,商业航天直指两万亿级赛道[3] 金融支持情况 - 成都金融发展水平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3] - 金融对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支持走在全国前列[4] - 金融发挥"加速器"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4] 人才与政策环境 - 万亿级新兴产业和未来赛道为创新创业提供广阔舞台[5] - 资金支持、人才认定、营商环境均处全国前列[5] - 乐观包容的城市气质吸引年轻人自由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