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饮料

搜索文档
关税缓和,资金回流!股市如何让小钱变成大钱?用好钱的“繁殖力”
券商中国· 2025-05-17 23:20
投资理念与财富积累 - 储蓄和节俭是投资路上的起始点,量入为出才能积累初始资本 [2] - "慢慢变富"是财富增值的护身法宝,追求"一夜暴富"可能落入财富陷阱 [2] - 复利效应能使小钱变成大钱,固定增长率逐年变大时数字会发生爆炸性增长 [2]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 - 巴菲特以复利思维看待消费,认为30年后的投资回报远高于即时消费 [3] - 避免高利率债务,信用卡最低还款会导致债务失控,年利息高达20% [4] - 对于能升值的资产持肯定态度,抵押贷款可以是正面的单向下注 [5] 复利与资本运作 - 钱具有强大的"繁殖力",复利投资是慢慢变富的本质 [6] - 巴菲特利用浮存金和现金流不断买入优质资产,形成正循环 [6] - 可口可乐投资案例:13亿美元投资赚取100亿美元以上回报 [6] 投资策略与行业选择 - 投资于"两高一低"(高现金流、高股息率、低估值)的天然垄断企业更可靠 [7] - 普通人应优先投资于"不会改变的公司"而非"改变世界的公司" [7] - 传统行业巨头如银行、保险、饮料等长期持有仍能创造巨大财富 [6][7] 初始资本积累案例 - 巴菲特早期通过送报赚取5000美元(相当于现在53000美元)作为初始资本 [4] - 避免财务失败循环的关键是收入大于支出,防止高利率债务累积 [4][5]
食品饮料行业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综述:白酒处于调整期,零食景气度较高
华龙证券· 2025-05-17 0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食品饮料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较2024年趋缓,业绩分化加剧,白酒稳健增长,软饮料、零食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居前 [4][14][15] - 白酒处于筑底阶段,零食延续高景气,啤酒2025Q1量价修复,旺季有望复苏,软饮料景气度高,乳品持续修复,调味品持续复苏 [4] - 食品饮料板块估值震荡筑底,在扩大内需政策导向下有望复苏,各子板块均给出关注建议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食品饮料: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趋缓 - 2024年申万一级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营收10877.93亿元,同比增3.91%,归母净利润2171.12亿元,同比增5.51%;2025Q1营收3264.12亿元,同比增2.52%,归母净利润815.45亿元,同比增0.27% [14] - 2024年白酒营收同比增速7.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7.41%;2025Q1营收同比增1.6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26%;大众品中,2024年零食/软饮料/调味品营收正增长,2025Q1零食/啤酒/调味品/软饮料/肉制品/乳品营收正增长 [15] 子板块:持续分化,龙头更具韧性 白酒:2025Q1业绩实现小个位数正增长 - 2025Q1白酒上市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小个位数增长,增速低于2024年,行业处于筑底阶段,旺季助库存去化 [22] - 高端白酒盈利能力稳健,2025Q1贵州茅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个位数增长 [23] - 次高端价格带分化,山西汾酒表现较好,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化7.72%和6.15% [24] - 地产酒古井贡酒、今世缘和金徽酒表现较好,2025Q1古井贡酒和今世缘增速居前 [25][26] 啤酒: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旺季修复可期 - 2025Q1需求端环比改善,2024年受餐饮和天气影响营收承压,利润增速优,2025Q1量价修复,旺季有望复苏 [30] - 青岛啤酒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91%和7.08%,经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延续抬升 [31] - 重庆啤酒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增1.46%和4.59%,2025年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32] - 燕京啤酒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6.69%和61.1%,大单品燕京U8保持30%以上高增速 [33] - 珠江啤酒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0.69%和29.83%,产品结构优化,增长势能有望延续 [33] 零食:品类和渠道红利共振,景气度较高 - 2024年零食板块业绩增速亮眼,2025Q1高基数下分化加剧,盐津铺子、有友食品增长亮眼 [34] - 盐津铺子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5.69%和11.64%,魔芋品类增长快,2025年将扩产 [35] - 有友食品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9.23%和16.25%,与头部渠道合作,新品和新渠道带来增长空间 [36] 软饮料:营收端表现分化,东鹏饮料持续高增 - 2024年/2025Q1软饮料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2.61%/2.41%,原材料成本下降,夏季旺季景气度有望向上 [41] - 东鹏饮料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9.23%和47.62%,深化全国化和全渠道战略,探索出海 [42] 乳品:行业仍处于调整期,龙头企业更具优势 - 2024年/2025Q1乳品板块营收同比变动-8.03%/+0.15%,2025Q1收入改善,利润降幅收窄,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45] - 伊利股份2025Q1营收同比增1.46%,全年有望实现较好业绩 [46][47] - 新乳业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0.42%和+48.46%,坚持“鲜立方战略”,盈利能力增强 [48] - 妙可蓝多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6.26%和+114.88%,收购蒙牛奶酪后有望协同提升 [49] 预加工食品:板块整体面临报表端压力 - 2024年/2025Q1预加工食品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94%/4.54%,2025Q1业绩降幅增大,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挑战 [53][54] - 安井食品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13%和10.01%,新品策略调整,B端和C端差异化发展 [55] 调味品:2025Q1业绩持续修复,实现稳健增长 - 2024年/2025Q1调味品板块营收同比增长8.56%/3.36%,原材料价格下行,行业享受成本红利,龙头更稳健 [59] - 海天味业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8.08%和14.77%,成本红利释放,业绩稳健增长 [60] 投资建议 - 白酒关注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今世缘 [4] - 啤酒关注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 [5] - 零食关注盐津铺子、有友食品 [5] - 软饮料关注东鹏饮料 [5] - 乳品关注伊利股份、新乳业 [5] - 调味品关注海天味业 [5]
养元饮品: 养元饮品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12:17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5年5月16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会议由姚奎章主持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5月9日通过电子邮件发出,召集和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董事会人事任命 - 姚奎章当选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范召林当选副董事长,任期与董事会一致,两项议案均获全票通过(9票同意) [1][2] - 范召林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马永利被聘任为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两项任命均经提名委员会审查且全票通过 [2][3] - 杨瑞宏、祖鹏飞被聘任为证券事务代表,议案全票通过 [4][7]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构成 - 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姚奎章(主任)、范召林等5人组成 [2] - 审计委员会由杨小舟(主任)、张丽梅等3人组成 [2] - 提名委员会由江连洲(主任)、杨小舟等3人组成 [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张丽梅(主任)、江连洲等3人组成 [2] - 各委员会委员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一致 [2] 高管背景信息 - 范召林持有公司股份163,253,660股,曾任衡水老白干销售经理及养元保健饮品副总经理 [5] - 马永利持有公司股份7,774,859股,历任公司财务经理、董事会秘书等职,2023年11月起兼任财务负责人 [5][6] - 证券事务代表杨瑞宏曾任江西鹰潭养元财务经理,祖鹏飞具有法律职业资格并负责法务及信披工作 [6][7] 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马永利及证券事务代表联系方式统一,地址为衡水经济开发区,电话0318-2088006,邮箱yangyuanzhengquanbu@hbyangyuan.com [3][7]
食饮24年与25年一季度业绩综述:业绩分化加大,经营战略重要性凸显
联储证券· 2025-05-16 10: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食饮行业业绩分化加大,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与业务战略重要性凸显 [3] - 2024 年食品饮料板块业绩稳健增长,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放缓,需求下滑压力仍存 [3][10] - 以饮料、零食子行业为代表的结构性增长有亮点,部分产品/渠道同比增速超 30% [3] - 消费刺激政策值得期待,食饮消费结构升级仍具潜力,需求恢复与结构调整后有望“年胜一年” [4][41] 各部分总结 食饮整体 - 2024 年食饮行业营收 10877.93 亿元,同比增长 3.91%(放缓 4.06pp),扣非归母净利润 2104.49 亿元,同比增长 6.07%(放缓 10.35pp),25Q1 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 2.52%、2.98% [10] - 24 年零食、软饮料营收增速领先,分别为 56.06%、12.61%,调味品、白酒实现全年营收个位数增长,其他子板块营收下滑;归母净利润方面,肉制品、软饮料、零食、啤酒、调味品和白酒实现正增 [15][16] - 2024 年食饮半数子行业盈利能力提升,部分子行业因上游包材和原料成本回落利润改善,部分因产品或渠道结构调整利润承压 [18] 白酒 - 2024 年白酒行业营收利润同比增长均超 7%,A股 上市公司中营收利润双增者过半 [21] - 高端白酒产品结构下沉,毛利率略降,费用投放增加,自营、直销渠道增多,茅五泸 24 年均保持业绩增长 [21] - 中高端白酒竞争加剧,销售费用率普遍提升,次高端增长承压,400 元以下价格带产品增长占优,区域龙头相对占优 [22][24] - 大众白酒受消费降级影响,白酒业务实现个位数增长,经营侧重于向外拓展 [24] 软饮料 - 24 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的 A 股上市公司仅东鹏饮料和承德露露,东鹏饮料全渠道精耕、多品类布局、规模效应提升,增长领先 [26] - 其他软饮料公司营收下滑因茶饮市场竞争、消费需求变化、销售渠道单一 [26] - 建议关注积极迎接健康化、功能化趋势,加快渠道端转型布局的公司 [27] 休闲食品 - 2024 年零食行业增速优先,烘焙食品其次,熟食相对落后,出圈和调整企业兼而有之,部分企业靠渠道扩张和产品策略实现增长 [29] - 线下门店商超客流量下滑,烘焙食品和熟食营收压力大,部分零食企业面临产品迭代压力,部分渠道调整企业利润承压 [30] - 25 年零食量贩领域渠道扩张或放缓,建议关注平台/渠道型公司和生产型公司相关情况 [30] 调味品 - 24 年调味品行业增长优于 25Q1,24 年受益于成本下降和复合调味品市场扩容,60%上市公司业绩不错,一季度动销偏弱,库存有望去化 [32] - 海天味业进行渠道改革和品类多元化,安琪酵母收缩制糖业务,专精酵母领域,拓展国外市场 [32] 啤酒 - 啤酒消费升级放缓,腰部企业增长,行业龙头并购动作频频,产品创新有望加速 [34] - 25Q1 各酒企业绩“开门红”,行业进入补库存周期,传统啤酒产品增长有压力,精酿啤酒等多元化需求有潜力 [35] - 建议关注有新品研发、联名合作且市场培育有成效的公司 [35] 乳制品 - 乳制品行业传统液奶和冷饮产品需求遇冷,原奶价格低位改善毛利率,乳企业绩盈亏不一 [37] - 营收利润双增企业有贝因美、一鸣食品和海融科技,龙头企业减负前行,区域乳企新业务/渠道/产品推动进程不一 [37][38] - 行业增长 25Q1 整体优于 24 年,固态产品销售增速优于液态,龙头经营有韧性,渠道下沉或加大区域乳企竞争压力 [39] 投资建议 - 白酒战略性投资地位减弱,有望估值修复,关注需求培育,高端白酒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区域龙头或有亮眼表现 [4][41] - 调味品关注餐饮恢复和连锁化带来的龙头市场集中度提升机会,关注功能性、复合性产品研发销售 [4][41] - 乳品有望迎来品类升级带来的国产替代和需求扩容机会,常温奶需求下滑或给部分区域乳企造成压力 [4][41] - 软饮料全渠道和多元化布局胜率大,传统饮料企业转型后有望逆境反转 [4][41] - 啤酒关注国产替代环境下的新品突围和结构性升级进程 [4][41] - 休闲食品关注平台型企业规模扩张后的利润增长,生产型企业新增渠道营收增速和新品迭代进展 [4][41]
沪深300食品饮料指数报25115.4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泸州老窖等
金融界· 2025-05-16 07:34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 40% 沪深300食品饮料指数报25115 40点 [1] - 沪深300食品饮料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 16% 近三个月上涨7 78% 年至今上涨2 99% [2] 指数构成 - 沪深300食品饮料指数十大权重股为贵州茅台(51 86%) 五粮液(13 12%) 伊利股份(9 68%) 山西汾酒(5 17%) 泸州老窖(4 78%) 海天味业(3 64%) 东鹏饮料(2 92%) 洋河股份(2 1%) 今世缘(1 82%) 古井贡酒(1 36%) [2] - 指数样本按行业分为11个一级行业 35个二级行业 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2]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 0点为基点 [2] 行业分布 - 沪深300食品饮料指数中白酒占比80 20% 乳制品占比9 68% 调味品与食用油占比4 59% 软饮料占比2 92% 啤酒占比1 31% 肉制品占比1 30% [3]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3] 市场板块分布 - 沪深300食品饮料指数持仓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6 40%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3 60% [2]
美国营养科学的悲剧
虎嗅· 2025-05-15 13:28
营养科学与食品行业利益关联 - 美国近一半成年人(1.33亿人)患有饮食相关慢性病,占年死亡人数的70% [2] - 12%患五种以上慢性病的成年人消耗全国40%医疗支出 [3] - 康奈尔大学万辛克教授因数据造假辞职,暴露食品研究领域系统性P值篡改问题 [3][5] - 食品公司通过资助研究将心脏病归因于饱和脂肪而非糖,1967年哈佛教授收受制糖业4.9万美元(现值)撰写倾向性报告 [17][18] 政府膳食指南的科学性争议 - 美国膳食指南直接影响25%人口,每年食品援助计划耗资超1000亿美元 [9] - 2015版指南收到2.9万条公众评论,是上版的14.5倍,被《英国医学会期刊》批评依赖企业资助数据 [12] - 指南委员会成员与联合利华、通用磨坊、百事可乐存在利益关联,主席首次由健康产业人士担任 [16] 饮料与糖果企业的科学操纵 - 可口可乐2014年成立全球能量平衡网络,斥资350万美元将肥胖归因于运动不足而非糖分 [20][27] - 糖果协会资助研究得出"吃糖儿童更瘦"结论,研究者与家乐氏等企业合作发表20余篇倾向性论文 [34] - 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获400余家企业资助,在17国影响政策制定,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 [31] 营养主义的商业策略演变 - 制糖业19世纪通过关税和立法确立"精制糖"标准,20世纪推动研究聚焦分子层面而非食物整体 [35][36] - 1982年食品行业成功将"少吃红肉"建议改为"减少饱和脂肪摄入",模糊具体食物差异 [39] - 企业主导的营养主义话语体系使多酚、胡萝卜素等术语取代传统食物名称 [40]
农夫山泉:跟踪报告:潜力充足,提速催化,上调至“强推”评级-20250515
华创证券· 2025-05-15 0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至“强推”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农夫作为饮料行业平台化龙头典范,卡位优质赛道且经营能力扎实,中长期稳健增长确定性突出,当前增长基数走低而水饮消费旺季将至,公司系列举措显效下经营即将加速修复 [6] - 公司卡位包装水、无糖茶两大高景气细分赛道并均成为龙一,有力保障长端增长潜力;年内渠道库存健康且营销策略更显灵活,预计包装水份额稳步修复、无糖茶有望维持 20%+高增 [6] - 考虑公司中长期高质高增有望持续兑现,而年内旺季加速在即、业绩具备超预期潜力,上调 25E 目标 PE 至 35X,对应目标价 48 港元,上调至“强推”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E 主营收入分别为 42,896 百万、49,356 百万、55,196 百万、60,933 百万,同比增速分别为 0.5%、15.1%、11.8%、10.4% [2] - 2024 - 2027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123 百万、14,204 百万、16,115 百万、17,932 百万,同比增速分别为 0.4%、17.2%、13.5%、11.3% [2] - 2024 - 2027E 每股盈利分别为 1.08 元、1.26 元、1.43 元、1.59 元,市盈率分别为 33.3 倍、28.4 倍、25.1 倍、22.5 倍,市净率分别为 12.5 倍、11.1 倍、10.0 倍、9.2 倍 [2]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124,646.64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503,466.64 万股 [3] - 总市值 4375 亿港元(当前)、5,139.64 亿港元(未提及时间),流通市值 1958 亿港元(当前)、2,320.98 亿港元(未提及时间) [3] - 资产负债率 39.3%(当前)、47.63%(未提及时间),每股净资产 2.87 元(当前)、1.79 元(未提及时间) [3] - 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45.81/24.35(当前)、52.03/31.94(未提及时间) [3] 中长期业务分析 - 包装水赛道长景气,我国内地 23 年包装化率 14.4%,对标美国近 60%仍有较大空间,未来行业有望维持中高个位数复合增长;农夫作为行业龙一,24 年虽有短期份额波动,但调整后份额稳步回升,且对包装水基本盘更为重视,预计中长期份额有望稳步提升 [6] - 无糖茶契合健康化趋势且可作为“水替”,消费需求稳定且潜力空间充足,23 年我国减糖茶消费量占茶饮整体低于 20%,而日韩高达 85 - 90%,2020 年后我国无糖茶赛道加速扩容;公司 2011 年推出东方树叶并持续培育近乎成为品类代名词,2021 - 2024 间核心大单品东方树叶销售规模快速爬升至百亿体量,市占率稳定在 70%以上,未来预期仍将持续享受行业扩容红利 [6] - 农夫秉持长期主义前瞻布局 NFC 果汁、即饮咖啡等潜力赛道,深耕供应链且重视产品调性,持续培育新品,未来具备放量潜力,中长期成长性进一步强化 [6] 年内业务分析 - 包装水方面,25 年公司经营重心重回红水并辅以费用支持,增加大包装水重视度,上新矿泉水丰富产品矩阵,经营策略积极良性,预计旺季份额有望持续修复,全年包装水有望维持高双位数增长 [6] - 无糖茶方面,公司积极落地“一元乐享”活动,终端覆盖率较高,推出 1.5L 大包装产品满足聚饮需求,加大冰柜及餐饮渠道推广,系列激励拉动下预计 Q2 起销售环比提速;考虑 24 年 3 月舆情事件扰动经营,低基数下公司旺季销售有望明显提速,规模效应恢复叠加成本红利延续,叠加公司整体费投相对理性,全年业绩具备超预期潜力 [6] 附录: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E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 2,416 百万、7,494 百万、11,492 百万、13,821 百万等多项数据 [13] - 利润表:2024 - 2027E 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3,084 百万、49,556 百万、55,416 百万、61,175 百万等多项数据 [13]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E 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1358 百万、19469 百万、19746 百万、21583 百万等多项数据 [13] - 主要财务比率:2024 - 2027E 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0.5%、15.1%、11.8%、10.4%等多项数据 [13]
农夫山泉(09633):跟踪报告:潜力充足,提速催化,上调至“强推”评级
华创证券· 2025-05-15 04: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至“强推”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3月起舆论事件、竞争加剧等致公司包装水业务承压,但农夫品牌渠道积淀深厚,今年市场策略灵活积极,作为饮料行业平台化龙头典范,卡位优质赛道且经营能力扎实,中长期稳健增长确定性突出,当前增长基数走低而水饮消费旺季将至,系列举措显效下经营将加速修复 [6] - 中长期扎根长景气赛道,高质增长有望持续兑现,包装水赛道长景气,农夫份额有望稳步提升,无糖茶渗透潜力仍足,东方树叶品类代名词有望充分共享扩容红利,且长期主义前瞻布局,新品具备放量潜力 [6] - 年内旺季提速有望催化,业绩具备超预期潜力,包装水旺季份额有望持续修复,全年有望维持高双位数增长,无糖茶Q2起销售环比提速,低基数下旺季销售有望明显提速,规模效应恢复叠加成本红利延续,整体费投相对理性,全年业绩具备超预期潜力 [6] - 公司卡位包装水、无糖茶两大高景气细分赛道并均成为龙一,保障长端增长潜力,年内渠道库存健康且营销策略灵活,预计包装水份额稳步修复、无糖茶有望维持20%+高增,维持25 - 27年EPS预测1.26/1.43/1.59元,对应25 - 27年PE分别28/25/23X,上调25E目标PE至35X,对应目标价48港元,上调至“强推”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42,896|49,356|55,196|60,933| |同比增速(%)|0.5%|15.1%|11.8%|10.4%| |归母净利润(百万)|12,123|14,204|16,115|17,932| |同比增速(%)|0.4%|17.2%|13.5%|11.3%| |每股盈利(元)|1.08|1.26|1.43|1.59| |市盈率(倍)|33.3|28.4|25.1|22.5| |市净率(倍)|12.5|11.1|10.0|9.2|[2] 公司基本数据 |指标|数据| |----|----| |总股本(万股)|1,124,646.64| |已上市流通股(万股)|503,466.64| |总市值(亿港元)|4375(当前),5,139.64| |流通市值(亿港元)|1958(当前),2,320.98| |资产负债率(%)|39.3(当前),47.63| |每股净资产(元)|2.87(当前),1.79|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45.81/24.35(当前),52.03/31.94|[3]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416|7,494|11,492|13,821| |应收款项合计|1,800|1,656|1,852|1,984| |存货|5,013|4,057|4,860|5,648| |流动资产合计|19,072|23,343|28,644|32,208| |固定资产净额|21,083|23,752|25,693|27,107| |非流动资产合计|34,088|36,467|38,085|39,079| |资产总计|53,160|59,810|66,729|71,287| |应付账款及票据|1,499|1,732|1,974|2,232| |流动负债合计|19,985|22,730|25,613|26,732| |非流动负债合计|888|678|706|741| |负债总计|20,873|23,408|26,319|27,473|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2,287|36,402|40,410|43,814| |股东权益总计|32,287|36,402|40,410|43,814|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53,160|59,810|66,729|71,287|[13]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43,084|49,556|55,416|61,175| |主营业务收入|42,896|49,356|55,196|60,933| |其他营业收入|188|200|220|242| |营业总支出|29,120|32,916|36,357|39,859| |营业成本|17,980|20,054|22,083|24,163| |营业开支|11,140|12,517|13,887|15,270| |营业利润|13,776|16,641|19,059|21,315| |净利息支出|-775|-857|-947|-1,047| |非经常项目前利润|15,813|17,797|20,286|22,652| |非经常项目损益|813|700|700|700| |除税前利润|15,788|18,497|20,986|23,352| |所得税|3,665|4,293|4,871|5,420| |净利润|12,123|14,204|16,115|17,932| |EPS(摊薄)|1.08|1.26|1.43|1.59|[13]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1358|19469|19746|21583| |净利润|12123|14204|16115|17932| |折旧和摊销|2875|3650|4061|4304| |营运资本变动|-2602|2771|796|684| |投资活动现金流|-14363|-6033|-5688|-5296| |资本支出|-6461|-6447|-6125|-5818| |融资活动现金流|1545|-8358|-10060|-13958| |借款增加|505|505|765|-765| |股利分配|-8547|-9878|-11207|-12471|[13]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增长率|0.5%|15.1%|11.8%|10.4%|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增长率|0.4%|17.2%|13.5%|11.3%| |毛利率|58.1%|59.4%|60.0%|60.3%| |净利率|28.3%|28.8%|29.2%|29.4%| |ROE|39.8%|41.4%|42.0%|42.6%| |ROA|23.7%|25.1%|25.5%|26.0%| |资产负债率|39.3%|39.1%|39.4%|38.5%| |流动比率|1.0|1.0|1.1|1.2| |速动比率|0.7|0.8|0.9|1.0| |每股收益|1.08|1.26|1.43|1.59| |每股经营现金流|1.01|1.73|1.76|1.92| |每股净资产|2.87|3.24|3.59|3.90| |P/E|33.3|28.4|25.1|22.5| |P/B|12.5|11.1|10.0|9.2|[13]
食品饮料行业观察及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
联合资信· 2025-05-15 0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需求疲弱但总体平稳发展 2025年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呈现市场规模扩容与竞争格局重构特征 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差异化发展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况 - 食品饮料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行业 处于产业链中下游 多数子行业产品有消费刚性 进入壁垒低 竞争激烈 产销量和产品结构与居民收入相关 [5] - 2024年受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影响 行业需求疲弱 但在政策助力下保持平稳发展 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4.1% [5] - 行业定义宽泛 产品繁多 本文选取白酒 屠宰及肉类加工 乳制品 休闲食品和软饮料子行业分析 [5] 2024年细分行业运行分析 白酒行业 - 2024年总需求下降 产量降1.80% 消费结构优化 行业集中度提高 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 但经营者两极分化加剧 [6][7] - 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明显 部分企业营收 毛利率和利润总额增长 部分下降 [8] - 2025年产销有望弱势复苏 需求缓慢回升 产业集中度提高 两极分化局面持续 弱势企业有被淘汰风险 [9][11] 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 - 2024年整体运行平稳 产量基本持平 猪牛羊禽肉总产量9663万吨 同比增0.2% 猪肉产量5706万吨 同比降1.5% [12][13] - 行业集中度和发展质量逐步提高 但仍存在问题 头部企业收入略降 利润改善 中小企业面临波动风险 [14][15] - 行业规模有增长空间 规模化企业优势大 政策推动产业链向“集中屠宰 冷链运输 冰鲜上市”发展 [18] 乳制品行业 - 2024年景气度下行 销售额和产量下降 全渠道销售额降2.7% 产量降3.6% 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18][19] - 高端巴氏奶销售增速高 但常温奶占主导 酸奶进入平稳阶段 奶酪有突破 行业呈“两超多强”格局 [22][23] - 行业有发展空间 人均奶类消费量低 经济增长和健康意识增强有望促进行业恢复 [24] 休闲食品行业 - 2024年市场规模9330亿元 同比增4.6% 追求质价比和健康化 细分市场中炒货食品及坚果等占比居前 [25] - 行业增长与品类升级 成本控制和渠道多元化有关 销售渠道融合 为企业带来机遇 [26][27] - 未来具备多元渠道布局和强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有提升市占率机会 [27] 软饮料行业 - 2024年产量同比增7.5%至18816.88万吨 近十年总规模变化不大 处于存量竞争阶段 [28] - 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复购意愿强 减糖饮料销售额提升 体现健康化诉求 [31] - 行业集中度高 CR5超60% 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创新 品牌提升和精准营销巩固地位 [32][34] 政策及展望 - 2024年行业需求偏弱 政策助力需求改善 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减轻成本压力 2025年行业成本端压力不大 景气度有望修复 [35] - 行业将呈“哑铃型”发展格局 企业需紧扣三大主线 以创新驱动竞争 以社会责任构建价值 [36] - 2025年行业有望规模扩容 格局重构 头部企业整合巩固优势 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获发展空间 [38]
欧睿国际:中国低糖茶饮料2024年销售额增速超40%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5 00:26
全球软饮料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软饮料市场销售额预计达1.1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6914亿人民币 [1] - 2019-2024年全球软饮料总销售额增长21%,驱动因素包括单价提升和消费者偏好变化(功能性、健康化需求) [1] - 行业战略转型聚焦健康、热量控制和环保包装,新兴市场推动销量增长,成熟市场侧重功能性产品 [1][4] 功能性饮料增长表现 - 2024年全球能量饮料和电解质粉销售额增长8%,运动饮料增长6%,低糖碳酸软饮增长7% [2][4] - 含维生素和适应原等健康成分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2] 中国低糖茶饮料市场动态 - 2024年中国低糖茶饮料销售额增速达41%,远超软饮行业6%的整体增速 [4][5] - 低糖茶在瓶装茶市场占比从2024年20%预计提升至2029年30% [5] - 健康潮流推动需求,30%消费者每日摄入健康补剂(2016年仅19%) [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19-2024年全球前五大厂商零售量份额从29%降至26%,本土高性价比品牌抢占市场 [4][5] - 无糖/低糖茶同质化严重,厂商需通过添加传统草本等差异化元素突围 [5] 未来增长方向 - 重点领域包括DTC渠道、包装优化和健康细分领域创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