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造

搜索文档
全球股市疯涨!驱动市场的不再是“贪婪”,而是对AI的“FOMO”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09:57
全球股市上涨趋势 - 全球股市呈现惊人上涨势头 尽管面临贸易争端 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下滑等多重挑战 [1] - 美国股市市值占GDP比率已达历史新高 英国富时100指数也创下历史新高 [1] - 市场非理性繁荣背后是对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劳动力市场 资本运作方式甚至重新定义"人类"的广泛预期 [1] AI热潮与科技股表现 - AI热潮推动科技股飙升 估值脱离基本面 [2] - 科技股疯狂买盘将英伟达市值推至超过4万亿美元 [3] - 前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为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思考机器实验室"筹集大量资金 但几乎不透露具体业务 [3] 市场情绪与历史教训 - "错失恐惧"(FOMO)取代"贪婪"成为市场主导情绪 [4] - 2000年互联网泡沫崩盘给英国投资者造成49%实际损失 花了六年多时间才收回损失 [4] -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英国股市实际下跌47% [4] - "错失恐惧"(FOMO)和"损失恐惧"(FOL)是投资行为主要情绪驱动因素 尤其在革命性变革叙事流行时 [4] 加密货币与SPAC现象 - 体系内过剩流动性催生狂热加密货币投机 越来越多将加密资产作为贷款抵押品的行为 [3] - 特朗普家族媒体公司等企业囤积加密资产 意图利用特朗普"让美国成为加密货币之都"的承诺 [3]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现象蔓延 特朗普媒体公司通过SPAC捷径上市 [3]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组合多元化至关重要 增加对无聊资产的配置是明智之举 [7] - 现金在通胀后已恢复实际收益 [7] - 加密货币应留给疯狂的赌徒 洗钱者和欺诈者 [8] - 尽管AI代表重要技术革新 但需警惕被FOMO情绪过度影响 回归基本面分析和风险评估 [9]
全球股市疯涨!驱动市场的不再是“贪婪”,而是对AI的“FOMO”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07:36
全球股市上涨趋势 - 全球股市今年呈现惊人上涨势头 尽管面临贸易争端 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下滑等多重挑战 [1] - 美国股市市值占GDP比率已达历史新高 英国富时100指数也创下历史新高 [1] - 投资者对各类风险反应越来越平淡 似乎已经习惯了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1] 市场非理性繁荣驱动因素 - 市场非理性繁荣背后是对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劳动力市场 资本运作方式甚至重新定义"人类"的广泛预期 [3] - 投资者认为人工智能将为企业利润和股市估值提供难以想象的动力 [3] - 这些现象与历史上多次泡沫前夕的"非凡的大众幻觉与群体疯狂"惊人地相似 [3] AI热潮与科技股表现 - AI热潮推动科技股飙升 估值脱离基本面 [4] - 科技股疯狂买盘将英伟达市值推至创纪录的超过4万亿美元 [4] - 前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为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思考机器实验室"筹集大量资金 却几乎不透露具体业务 [4] 市场情绪转变 - "错失恐惧"(FOMO)取代"贪婪"成为市场主导情绪 [5] - 投资者行为往往受到情绪驱动而非有效市场假说 [6] - 2000年互联网泡沫崩盘给英国投资者造成49%实际损失 2008年金融危机又导致英国股市实际下跌47% [6] 泡沫风险与投资策略 - 当前高估值环境下 投资者承担风险可能无法获得相应风险溢价回报 [7] - 投资组合多元化至关重要 增加对无聊资产的配置是明智之举 [7] - 加密货币应留给疯狂的赌徒 洗钱者和欺诈者 其损失最终可能是毁灭性的 [7]
英特尔首次警告考虑放弃研发下一代尖端芯片,美媒:可能是美芯片制造业末日的开端
环球网· 2025-07-25 04:41
英特尔14A芯片研发危机 - 英特尔警告可能因财务问题停止研发下一代14A芯片(1.4纳米工艺)[1] - 公司明确表示若无法获得大型外部客户将暂停或终止14A及后续节点研发[3] - 这是英特尔首次公开评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的可能性[3] 对美国芯片制造业影响 - 14A研发终止将对美国芯片制造业造成致命打击[1][3] - 将加剧美国对海外芯片生产的依赖 目前全球最先进半导体主要在美国境外制造[3] - SemiAnalysis警告可能导致"美国制造"半导体彻底消亡[3] 全球半导体格局变化 - 终止研发将强化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强地区的半导体制造优势[3] - 14A作为当前最先进芯片生产工艺 其停滞将重塑全球技术竞争格局[1][3]
AI领域为何成全球反垄断执法的新战场?监管利剑指向何方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3:37
全球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法的实践与展望 - 人工智能将成为反垄断执法的核心关注,执法机构将审查AI价值链关键节点及大型科技企业与AI初创公司的非传统合作关系 [1][2] - 全球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实践处于历史性十字路口,旧的规则正在失效,新的范式正在形成 [1][6] AI价值链与反垄断审查 - 执法机构加强对整个AI价值链的审查,重点关注研发环节,美国、欧盟、英国、德国、法国均对巨头与AI初创企业的投资合作展开调查 [2] - 微软对OpenAI的投资、亚马逊和谷歌对Anthropic的投资均面临反垄断调查 [2] - 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微软、谷歌)因同时提供计算基础设施和开发AI模型而受到严格审查 [3] - 英伟达市值两年内从1万亿美元飙升至4万亿美元,但面临多国反垄断审查,包括捆绑销售等排他性行为 [3][4] 反垄断目标与监管趋势 - 反垄断目标正从传统"消费者福利"标准转向关注公平、机会、财富分配、可持续性及创新保护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5] - 事前监管模式向全球扩散,日本、印度、巴西已推出本土化方案,更多国家考虑引入类似"守门人"制度 [7] - 反垄断救济措施演化,数据可携性和互操作性将成为核心组成部分,执法机构将强制要求平台开放数据接口 [7] - 隐私保护与竞争法协同深化,数据保护机构与反垄断机构合作成为常态,侵犯隐私可能作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证据 [7] 数字经济全球化与监管挑战 - 全球数字贸易与数据流动高速增长,但治理规则碎片化,大型科技企业能更好应对复杂法规,初创企业面临高昂合规成本 [6] - 监管行动可能客观上提高市场准入壁垒,形成矛盾局面 [6]
国际芯片巨头,预计下半年裁员超20000人!
第一财经· 2025-07-25 02:29
英特尔重大重组计划 - 公司宣布启动重大重组计划,拟裁撤约15%员工,取消在欧洲投资数百亿美元建设新厂的规划,集中资源发展AI芯片与核心制程技术 [1] - 截至6月30日员工总数为96400人,预计年底削减至75000人,较2024年底水平减少约22%,裁员集中在中层管理层,削减近50%组织层级 [3] - 暂停俄亥俄州新工厂建设,取消德国、波兰工厂项目,未来将在"芯片需求确实存在"情况下推进产能建设 [3] 运营调整与战略转变 - 整合全球封装业务,将哥斯达黎加封装工厂并入越南、马来西亚现有运营体系,放弃长期维持多地运营以增强供应链弹性的战略 [3] - 新任CEO强调不再开空头支票,每一笔投资都必须符合经济逻辑,将亲自审查所有重大芯片设计方案 [1][3] - 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逾3%,市场对重组计划反应积极 [1] 财务表现与业务现状 - 第二季度总营收1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高于市场预期的119.2亿美元,净亏损扩大至29亿美元,为连续第六个季度亏损 [5] - PC芯片部门营收79亿美元同比下降3%,数据中心与AI芯片业务营收增长4%至39亿美元,合约制造部门营收增长3%至44亿美元但亏损扩大至32亿美元 [5] - 公司面临35年来最长连亏纪录,PC和服务器市场份额遭到侵蚀,错失AI芯片发展机遇而落后于英伟达、AMD等竞争对手 [5]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继续推进18A与14A先进制程工艺开发,18A主要用于自研产品,14A寄望吸引外部大客户 [6] - 若无法为14A吸引足够多外部订单,公司可能被迫退出部分制造业务 [6] - 专注于推动具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的模型开发相关AI芯片,但尚未披露具体产品路线图,主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品落地 [6]
颠覆通用CPU,全球最省电处理器,正式发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5 01:44
产品发布与架构创新 - Efficient Computer正式发布首款产品E1处理器,宣称开创通用计算效率新时代,彻底颠覆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依赖 [1][2] - E1基于Fabric空间数据流架构,消除指令提取、解码和寄存器文件移动开销,能效比传统低功耗CPU提升高达100倍 [4][9] - 架构采用静态调度数据流模型,无程序计数器或全局调度器,通过计算块(tile)网格执行运算,编译器将C++/Rust代码转换为数据流图 [11][13][14] 技术细节与性能指标 - E1支持32位浮点运算,集成4MB MRAM、3MB SRAM和128KB缓存,提供QSPI/UART/SPI/I2C等接口 [15][16] - 工作模式分低压(25MHz/6 GOPS)和高压(100MHz/24 GOPS),支持动态功耗管理,活动RISC-V核心可独立断电 [18][19] - 能效达1 TOPS/W(8位整数运算),公司称其比ARM Cortex M33/M85/A5内核高10-100倍,核心指标为"每焦耳操作次数" [9][27] 软件生态与开发工具 - 发布编译器工具链effcc,基于LLVM/MLIR,兼容标准C/C++/Rust代码,支持Make/CMake/VS Code等现有开发环境 [22][23] - 编译器通过AI驱动的模块化优化框架(MOF)静态调度数据流,提供交互式Web Playground模拟执行 [23][24] - 宣称支持PyTorch/TensorFlow/JAX等机器学习框架,但未明确手动干预程度 [23] 市场定位与行业挑战 - 目标市场为嵌入式/边缘AI场景,如航空航天、工业传感、可穿戴设备,强调长电池寿命与低维护需求 [26][30] - 面临嵌入式市场对可靠性/供应链的严苛要求,需验证编译器成熟度与硬件稳定性 [31] - 学术专家认可其能效创新,但指出需解决经济效益问题并挖掘差异化功能以应对低价微控制器竞争 [27] 未来规划与行业影响 - 路线图包括第二代E2及高端Photon P1,计划扩展至边缘计算和低端数据中心 [26][30] - 若成功,可能成为首款非传统演化的通用CPU,但需独立验证实际工作负载表现 [29][31]
买80亿美国货,日本认怂了?
虎嗅· 2025-07-25 00:29
美日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协议聚焦半导体设计制造、天然气及造船厂合作领域 [2] - 日本承诺立即增加75%美国大米进口量,并签署80亿美元采购合同(含玉米/大豆/化肥/生物燃料) [2] - 日本确认采购100架波音商用飞机 [2] - 美国对日汽车零件关税从25%降至15% [3] - 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重点领域包括半导体和国防设备 [3][38] 美国精准打击策略 - 以8月1日加征25%关税为威胁,精准锁定日本大米市场作为突破口 [7][9] - 日本大米市场具有政治敏感性:关税保护使米价达国际10倍水平,涉及农民票仓和传统文化 [11][23] - 策略从全面关税战转向"痛点识别",用最小代价撬动最大让步 [18][19] - 通过大米施压换取日本在半导体/国防等战略领域的让步 [41][42] 日本农业结构性危机 - 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超65岁),耕地碎片化(平均不足2公顷) [26][27] - 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成本达国际数倍,完全依赖政府补贴和保护 [27][29] - 极端天气导致连年减产,暴露气候脆弱性 [30] - 农村人口萎缩削弱政治保护基础,使保护体系难以为继 [28] 美国战略意图分析 - 推动5500亿美元投资实现半导体产业链"友岸外包",削弱中国供应链地位 [38][39] - 深化美日军工体系融合,强化军事同盟 [40] - 通过粮食依赖增强对日政治影响力,为台海等议题铺垫 [44][46] - 贸易政策转变为大国竞争工具,核心目标是遏制中国 [47] 行业投资启示 - 识别受保护但存在政治风险的"文化-政治-经济"敏感领域(如法国AOC葡萄酒、韩国韩牛) [53] - 关注供应链韧性溢价:多元化采购/本土化生产/冗余备份成为估值新标准 [56][57] - 粮食安全相关企业(农业科技/储备体系)将获得市场青睐 [59] - 关键矿物(稀土/电池材料)和核心制造业(芯片/国防)的地缘布局决定投资价值 [59]
突发爆雷!刚刚,暴跌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10:26
特斯拉财报表现 - 特斯拉股价盘前暴跌超6%至312美元,较前日收盘价下跌20.56美元 [2][3] - Q2汽车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6%至167亿美元,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且低于分析师预期 [4][5] - 关键财务指标不及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0.4美元(预期0.43美元),总营收225亿美元(预期227.4亿美元) [5] - 汽车监管积分收入同比腰斩至4.39亿美元(去年同期8.9亿美元) [5] - Q2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14%至38.4万辆 [6] - 公司总市值1.07万亿美元,市盈率176.71倍,当日成交额306.73亿美元 [3] 特斯拉业务动态 - 马斯克称公司将进入过渡期,主推Robotaxi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业务 [7] - 计划年底前让50%美国人口使用自动驾驶服务(需监管批准) [8] - 面临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终止(7500美元补贴9月底结束)的冲击 [7] 意法半导体业绩 - 股价单日暴跌10%,创一年最大跌幅,Q2营业亏损1.33亿美元(预期盈利5400万美元) [10][12] - Q3毛利率指引33.5%低于市场预期的35.4% [12] - Q2营收同比下降14%至27.7亿美元,Q3营收预期31.7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 [12] - 汽车芯片销售低于预期,但个人电子和工业业务部分抵消影响 [14] 行业环境 -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受贸易战关税扰动,客户囤货导致需求不确定性 [12][14] - 特斯拉贡献意法半导体约6%收入,其业绩疲软传导至供应链 [12] - 公司已启动裁员6%的成本削减计划,Q2包含1.9亿美元重组支出 [14]
黄金:全球变局下的战略避险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07:58
黄金的战略地位 - 地缘政治紧张、通胀不确定性和央行策略调整推动黄金成为关键战略资产[1] - 全球化退潮背景下黄金作为中性资产地位提升,填补美元体系弱化空白[1] - 黄金不涉及信用风险且供应缺乏弹性,开发新产能需7-20年[2] 历史表现与危机时期特性 - 1972-1976年通胀期间金价飙升302%,最终累计回报174%[7] - 2007-2015年金融危机期间金价峰值上涨154%,最终上涨85%[7] - 2020-2025年周期金价已较基准上涨90%[7]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指标与金价呈正相关关系[8] 需求驱动因素 - 印度排灯节和中国农历新年推动季节性需求,两国占全球珠宝消费60%以上[13] - 2024年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较2021年增长132%,新兴市场主导[15] - 亚洲地区黄金储备增长18%,中国增加17%,印度增加38%[17][23] - 科技行业黄金需求增长7%,受AI和半导体制造推动[25] 投资组合作用 - 黄金与环球股票相关性仅0.31,与原油相关性-0.03[29] - 60/20/20组合(股票/债券/黄金)年化回报7.5%,夏普比率0.38[38] - 传统60/40组合年化回报6.3%,夏普比率0.25[38] - 黄金在2022年股债双杀期间有效缓冲组合下跌[36] 结构性变化 - 央行黄金储备占比从2020年9%升至2025年13.5%[18] - 黄金从周期性商品转变为战略工业原材料[25] - 去全球化推动黄金作为储备资产重要性提升[26]
德州仪器继续暴跌,17年最惨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4 00:46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德州仪器股价周三下跌13%,创下自2008年7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1][2]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营业利润15.6亿美元,同比增长25%[12] - 第三季度营收预计44.5-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上季度放缓[2][12] - 第三季度每股利润预计1.48美元,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2] - 公司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34.66,高于竞争对手ADI的27.64[10]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关税和贸易争端引发供应链担忧,可能导致客户提前下单的"拉动效应"[1][5][12] - 汽车行业复苏滞后,其他市场均有所改善[3][4]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收入增长32%,但增速"略显疲态"[5] - 半导体行业面临芯片制造设备成本上升和客户支出减少的压力[5][8] - 美国制造业扩张政策给公司利润率带来压力[8]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计划投资600多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建设/扩建7个芯片制造工厂[9] - 公司对长期增长保持信心,预计最终突破200亿美元年营收峰值[2][14] - 公司拥有半导体领域最广泛产品线和最长客户名单,是行业需求重要指标[13] - 新工厂建设短期内削减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完成后将重新聚焦股东回报[14] 市场反应与分析 -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语气明显转向谨慎,引发股价进一步下跌[1][3][12] - 分析师指出公司对地缘政治和关税的立场变化"感觉有些突然"[5][13] - 公司承认第二季度需求激增可能部分源于客户为避关税增加库存[12][13] - 行业同行ASML和台积电也已对关税不确定性发出警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