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搜索文档
使用无证网约车,曹操出行关联公司杭州优行被处罚
齐鲁晚报网· 2025-08-05 12:21
行政处罚事件 - 曹操出行关联公司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因提供服务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被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罚款5000元 [2][3][4] - 涉事车辆苏AAA0297在未取得运输证的情况下于2025年6月13日至16日期间通过平台完成19单营运 [3][4] - 违法行为类型为"网约车平台公司提供服务车辆未取得运输证或线上线下车辆不一致" [4] 行政处罚细节 - 处罚决定书文号为宁交路执(2025)1453号,处罚依据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 [4] - 处罚机关为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7月28日 [4] - 信用江苏网站显示该公司累计行政处罚信息达51条 [5] 公司基本信息 - 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17日,注册地址为南京市雨花台区玉兰路88号2号楼205A [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满威,注册地为北京市 [2]
网经社刘俊斌:持续“内卷”不符合消费者 商家和国家利益 需引起重视
搜狐财经· 2025-08-05 02:14
调查行动背景与目标 - 网经社发起“破‘卷’立新 重塑生态”平台经济“反内卷”调查行动,旨在破解平台经济深陷的“低价竞争”和“补贴大战”泥潭 [1] - 该行动是继去年“仅退款”调查后,发起的一项更全面、深度的调查,旨在通过多维度举措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 行动组织了高校教授、协会、智库专家、投资人、律师、分析师等,对平台经济“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度解读 [1] 内卷的负面影响 - 平台长期内卷会降低其利润率,并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风险 [4] - 内卷行为要求商家配合,影响商家正常运营,部分厂商会降低商品品质,这与物美价廉的市场需求背道而驰,不符合消费者、商家和国家利益 [4] 从流量内卷转向价值创造的路径 - 平台管理者需意识到恶性竞争对自身运营的风险,并承担社会责任,从服务性方面下功夫,有效保护平台消费者和商家利益,提供良好体验和便捷服务 [5] - 平台应在法律法规框架下推动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平台、商家、消费者多赢,形成“价值链”关键一环 [5] - 平台需从低价格营销俗套中突破,按照现代营销4C原则,提高顾客满意度、正确理解客户成本内涵、提高便捷性、完善客户沟通关怀维系机制 [5] 政府监管与平台自主经营的平衡 - 政府可根据价格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平台服务规范性文件和价格指导 [6] - 平台可在一定框架下自主实施经营,同时政府需监测和监管平台行为,判断是否违规并及时纠正 [6] 调查行动的具体范围与平台 - 调查重点关注零售电商平台,包括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唯品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小红书等 [16] - 调查覆盖本地生活(即时零售)平台,包括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外卖、抖音本地生活等 [16] - 调查涉及跨境电商平台,包括亚马逊、速卖通、Temu、SHEIN、TikTok Shop、Lazada、阿里巴巴国际站等 [16] - 调查包括网约车平台,如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哈啰出行、高德、百度地图等 [16] - 调查涵盖在线酒旅平台,如飞猪、携程、去哪儿、途牛、同程、艺龙等 [16] 调查行动的核心举措 - 动态追踪:实时监测交易类平台经济企业的“内卷”问题及优化整改 [9] - 平台联动:广泛调研平台企业在政策响应、规则优化、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反内卷”实践 [10] - 专家解读:联合数十位专业人士深度解析政策、剖析行业痛点、探寻破局之道 [10] - 立体传播:网经社将联合全国5000+记者多形式全渠道发声,最终拟发布《2025平台经济“反内卷”分析调查报告》 [10] 网经社背景 -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提供媒体、智库及媒介三大服务,致力于打造大数据驱动的“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 [13]
1家1000辆,百度联手Lyft、Uber推动Robotaxi全球化
36氪· 2025-08-05 01:05
百度与Lyft战略合作 - 百度旗下萝卜快跑与网约车平台Lyft达成战略合作 通过Lyft平台在欧洲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计划于2026年率先在德国和英国部署第六代无人车 并逐步扩大规模至数千辆[1] - 与Uber合作重点在亚洲和中东地区 与Lyft合作目标先是英国和德国 最终目标是欧洲 两项合作均计划部署数千台无人驾驶汽车[1] - 双方合作指向千辆规模 对于Robotaxi是不小的野心[8] Lyft市场地位与战略布局 - Lyft在全球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Uber和滴滴 在北美市场是仅次于Uber的存在[2][4] - Lyft此前在欧洲市场份额较小 但通过收购宝马和奔驰联手创建的出行平台FreeNow 获得覆盖9个国家超190座城市 630万活跃用户基础的根据地[4] - 在国际网约车市场 Uber份额25% Lyft份额约8% 领先优势并不明显[6] 自动驾驶技术实力与成本 - 萝卜快跑基于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技术重构自动驾驶 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13] - 第六代无人车应用"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方案 通过10重安全冗余方案 6重MRC安全策略确保稳定可靠 成本降至25万元左右[13] - 业务覆盖15个城市 累计出行订单超1100万单 全球部署1000多辆运营车辆 在武汉运营范围覆盖3000多平方公里[13] 萝卜快跑国际化进展 - 7月15日与Uber达成合作 计划将数千辆无人驾驶汽车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 初始目标为年底前在中东市场部署[9] - 2025年3月与迪拜签署协议部署超1000台无人车 5月开启道路测试 与阿布扎比合作打造当地规模最大无人车队[10] - 6月18日获批在香港东涌指定路段和时段开展测试 安全行驶里程超15000公里[10] Robotaxi行业发展态势 - 特斯拉Robotaxi在奥斯汀启动试运营后进入旧金山 并申请扩大运营区域[14] - 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牌照 百度 小马 文远知行等企业获得示范运营或测试牌照[14] - 美国 德国 日本等多个国家针对自动驾驶立法 英国《自动驾驶汽车法案》为产业发展建立全套法律框架[14] 商业化进展与盈利前景 - 文远知行二季度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 同比增长836.7% 创公司单季度新纪录[15] - 市场分析预测文远知行 小马智行和Waymo有望分别在2028年 2029年和2030年盈利[16] - 百度曾预计2024年武汉单城市运营盈亏平衡 2025年可望盈利 目前看到清晰盈利路径[16]
网约车聚合平台调查:“服务失序”频发 如何保障乘客权益
中国青年报· 2025-08-04 22:45
网约车聚合平台行业现状 - 网约车聚合平台模式类似"打车超市",整合多家中小网约车公司及出租车资源,用户通过单一界面即可呼叫多平台车辆[1] - 2025年5月行业数据显示,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收到7.7亿单订单,其中聚合平台完成2.79亿单,占比超36%[1] - 主流平台包括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花小猪打车等[1] 消费者投诉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近30天花小猪打车投诉量达1819起,高德地图打车投诉量925起,主要涉及司机多收费、绕路、服务态度差[6] - 典型案例包括司机违规收取返程费、虚假到达后取消订单、重复收取高速费(如28.5元实收30元)等[1][4][5] - 存在线上线下车辆不一致现象,违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6] 平台责任与监管漏洞 - 聚合平台服务协议普遍将责任转嫁给第三方网约车公司,仅提供"必要协助"但未明确具体措施[7] - 行业专家指出商业模式导致责任边界模糊,平台与网约车公司相互推诿,乘客维权成本高[7][8] - 部分城市已出台政策强化平台责任,如广州要求建立首问负责制,成都推动"聚合生态示范区"建设[14][15] 资质审核与合规风险 - 部分平台合作方违规操作:帮助超龄车辆(如20年车龄)通过人工审核注册[10][11] - 司机"双证"(人证+车证)办理存在漏洞,有服务机构声称可解决案底问题并收取300-400元/月"挂靠费"[11][12] - 实际运营中无证司机抽查率低,部分平台审核不严导致不合规车辆持续接入[12][13] 行业监管建议 - 专家建议将聚合平台纳入运营监管范畴,明确其作为第一服务主体的责任[16][17] - 建立智能监管体系:强化信息共享机制,实施非现场核查,推行信用考核与黑名单制度[16] - 参考电商平台保证金制度,设立维权保证金账户优先保障乘客权益[17]
网约车空调费纷争如何解
经济日报· 2025-08-04 22:08
网约车行业空调收费争议 - 特惠快车司机要求乘客扫码支付3元才能开启空调 并标注"特惠订单不含空调 自愿消费" 引发网络热议 [1] - 多数网约车平台规则明确禁止司机因开空调加价议价 且《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规定驾驶员应根据乘客意愿使用空调 [1] - 多地交通运输部门要求网约车必须按乘客意愿提供空调服务 但平台对违规司机的处罚仅限扣服务分、暂停运营等 未解决根本问题 [1] 行业结构性矛盾分析 - 网约车行业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现象 多地发布运力饱和预警 司机面临收入下滑困境 [1] - 平台通过低价订单吸引乘客 但对司机抽成比例未降低 进一步压缩司机收入空间 [1] - 部分平台推出高温补贴但存在时段限制、金额较小等问题 对改善司机收入作用有限 [1] 行业改进建议 - 平台应探索运价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气温、里程等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空调附加费 [2] - 建议优化高温补贴规则 实现按单实时结算 同时细化服务标准形成统一流程 [2] - 行业需从低价竞争转向精细化运营 建立清晰规范的标准体系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2]
氪星晚报 |滴滴顺风车联合上海闵行警方,打击多款顺风车外挂;瑞可达:人形机器人产品现已开始小批量供货,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约1000万;LG化学将在韩...
36氪· 2025-08-04 11:02
丰立智能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2.42亿元 同比增长0.25% [1] - 归母净利润322.44万元 同比下降68.79% [1] - 基本每股收益0.03元 [1] 瑞可达业务进展 - 人形机器人产品开始小批量供货 [2] - 预计2025年该业务销售收入约1000万元 [2] - 该收入占2024年营业收入比例为0.41% [2] 宇通客车销售数据 - 7月销售量3219辆 同比下降4.05% [4] - 1-7月累计销售量2.45万辆 同比增长2.63% [4] 粉笔业绩预告 - 预计上半年营收不少于14.72亿元 [5] - 预计净利润不少于2.15亿元 [5] - 经调整净利润不少于2.60亿元 [5] 企业合作与收购 - 匹克与飞书达成合作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 [6] - 安踏对收购锐步传闻不予置评 [7] - LG化学将在韩国建设首座加氢植物油工厂 年产能30万吨 [7] 投融资动态 - 中湾国际联合领投圆币科技4000万美元A2轮融资 [7] - 参与机构包括众安国际 红杉中国等多家投资机构 [7] 自动驾驶服务 - 小马智行在上海浦东启动Robotaxi常态化运营 [8] - 服务覆盖核心商圈和地铁站等区域 [8] - 运营时间为工作日早7:30至晚9:30 [8] 行业运行状况 - 上半年机械工业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占比68.9% [9] - 产品产销形势整体好于去年同期 [9] 市场监管动态 - 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保健功能或疾病预防治疗功效 [9] - 严禁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 [9] - 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 [9]
氪星晚报 |滴滴顺风车联合上海闵行警方,打击多款顺风车外挂;瑞可达:人形机器人产品现已开始小批量供货,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约1000万;LG化学将在韩国建设首个加氢植物油工厂
36氪· 2025-08-04 10:47
公司业绩 - 丰立智能上半年营业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0.25% 归母净利润322.44万元同比下降68.79% 基本每股收益0.03元 [1] - 宇通客车7月销售量3219辆同比下降4.05% 1-7月累计销售量2.45万辆同比增长2.63% [4] - 粉笔预计上半年营收不少于14.72亿元 净利润不少于2.1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不少于2.60亿元 [5] 业务进展 - 瑞可达人形机器人产品开始小批量供货 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约1000万元 占2024年营收比例0.41% [2] - 小马智行在上海浦东启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运营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早7:30至晚9:30 覆盖金桥和花木地区核心商圈 [9] - 滴滴顺风车联合上海闵行警方打击外挂软件 查获5款外挂涉案资金200余万元 [3] 战略合作 - 匹克与飞书达成合作 全面引入飞书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 [6] - 中湾国际联合领投圆币科技4000万美元A2轮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众安国际、红杉中国等 [7][8] 行业动态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表示上半年机械工业产品产销形势好于去年同期 重点监测的122种产品中84种产量同比增长占比68.9% [10] - LG化学将在韩国建设首座加氢植物油工厂 年产能30万吨 预计2027年建成 [7] -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消协联合提示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保健功能 需认准"蓝帽子"标志 [10]
港股异动丨Robotaxi催化叠加有望纳入港股通 曹操出行涨近10% 股价续创上市新高
格隆汇· 2025-08-04 07:53
股价表现 - 曹操出行午后继续拉升 一度涨9.52%至47.86港元 股价续创上市新高 市值站上260亿港元 [1] 行业动态 -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在第八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放 [1] - 浙商证券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Robotaxi量产元年 全球产业迎多重催化:1)商业化运营推广加速 头部企业营收快速增长 2)量产车型陆续下线 单车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3)全球运营范围持续扩大 [1] 资金面动向 - 恒生综合指数半年度审议考察期于6月30日结束 调整名单预计8月22日公布 9月5日实施 9月8日生效 [1] - 华泰证券预计包括曹操出行在内的19只港股或于9月初被纳入港股通 [1] - 申万宏源9月潜在港股通纳入预测名单包含曹操出行 [1] 公司战略 - 曹操出行董事会主席杨健表示将借助吉利集团资源优势深度参与网约车定制研发 优化车辆性能和服务功能 [2] - 公司全力推进自动驾驶网约车的研发和上市 [2] - 在换电补能、循环再制造、醇氢能源网约车运营、AI管理等方面构建更完善的出行生态 [2]
港股异动|曹操出行(02643)午后拉升逾9%再破顶 公司积极展开Robotaxi试点工作 计划于26年底推出L4车辆
金融界· 2025-08-04 07:11
股价表现 - 曹操出行午后股价拉升逾9% 盘中触及47.78港元创上市新高[1]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7.73%至47.1港元 成交额达4433.13万港元[1] 行业前景 - 美国Robotaxi市场预计2035年达365亿美元规模 由特斯拉和Waymo主导[1] - 中国Robotaxi产业快速发展 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45亿美元[1] - 2025至2035年中国Robotaxi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6%[1] - 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将推动硬件成本快速降低[1] 公司战略 - 公司计划2025年2月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2] - 募集资金将用于下沉市场开拓、司机补贴及聚合平台佣金支付[2] - 资金同时投入Robotaxi自动驾驶技术研发[2] - 2026年底计划推出基于L4级别的Robotaxi车辆[2] 竞争优势 - 背靠吉利汽车获得整车制造能力支持[2] - 通过拓展城市覆盖提升市占率[2] - 聚合平台订单增长来自地图和本地服务等多渠道[2] - 自动驾驶技术布局受益于Robotaxi商业化运营前景[2]
曹操出行午后拉升逾9%再破顶 公司积极展开Robotaxi试点工作 计划于26年底推出L4车辆
智通财经· 2025-08-04 06:35
股价表现 - 曹操出行午后股价拉升逾9% 盘中最高触及47.78港元创上市新高 收盘涨7.73%报47.1港元 成交额达4433.13万港元 [1] 行业前景 - 美国Robotaxi市场预计由特斯拉和Waymo主导 2035年市场规模预估达365亿美元 [1] - 中国Robotaxi产业受益完善供应链体系 硬件成本将快速降低 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45亿美元 [1] - 中国Robotaxi市场2025至2035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6% [1] 公司战略 - 公司计划2025年2月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 2026年底推出基于L4级别的Robotaxi车辆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下沉市场开拓、司机补贴、聚合平台佣金支付及Robotaxi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2] - 背靠吉利汽车 借助头部车企整车制造能力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 [2] 市场机遇 - 通过拓展多城市业务和增加地图/本地服务聚合平台订单 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 [2] - 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将为公司带来成长性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