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

搜索文档
美元被抛弃了吗?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8-20 07:35
美元指数走势分析 - 美元指数DXY从年初110左右下跌至8月98左右,8个月内跌幅达11% [3] - 市场出现"去美元化"声音,但实际并非资本外逃,而是外汇对冲操作增加 [2][5] 外资对美国资产的投资动态 - 4月以来非美国投资者累计买入超5450亿美元美国资产,包括国债和股票 [5] - 海外投资者通过远期合约、掉期、期权等方式对冲汇率风险,形成"持有资产+卖出美元"操作模式 [5] - 欧元区、日本和瑞士机构因本币利率低于美元,套保成本下降,推动对冲需求 [5] 美国信用市场表现 - 8月美国投资级公司债信用利差压缩至73个基点,创本世纪最低水平 [6] - 低风险溢价表明市场对美国企业债券极度乐观,与资本外逃论相反 [6]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稳定在4.3%,市场流动性和交易量保持健康 [6] 全球金融新现实 - 欧洲和日本利率上升使套保后收益率比较成为关键考量 [7] - 日本保险公司等机构通过掉期对冲后,持有美债仍能获得优于本国国债的回报 [7] - 美元资产净买盘强劲与美元汇率卖压形成"美元走弱+美国资产走强"现象 [7] 投资者启示 - 美元走弱反映投资者更精细的风险管理,而非对美国经济的看衰 [7] - 需警惕未来对冲成本上升风险,如美联储加息导致掉期点差走阔 [8] - 当前市场逻辑自洽:资金持续流入美国资产,信用利差和国债市场表现印证资本留守 [6][8]
宏观金融数据日报-20250820
国贸期货· 2025-08-20 0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实现单日净投放,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海外美国关税政策增加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部分经济体通胀有粘性,国内物价水平温和回升积极因素增多,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4] - 昨日股指冲高回落,当前估值层面仍有支撑,沪深300市盈率回升但股权风险溢价处于较高水平,股债投资相对性价比高,汇金提供流动性托底,宏观需关注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及对国内潜在降息空间的影响 [5][6] 各部分总结 货币市场 - DROO1收盘价1.47,较前值变动2.26bp;DR007收盘价1.55,较前值变动3.08bp;GC001收盘价1.70,较前值变动46.50bp;GC007收盘价1.60,较前值变动10.50bp;SHBOR 3M收盘价1.55,较前值变动0.10bp;LPR 5年收盘价3.50,较前值变动0.00bp [4] - 1年期国债收盘价1.39,较前值变动0.44bp;5年期国债收盘价1.63,较前值变动 - 0.56bp;10年期国债收盘价1.77,较前值变动 - 1.82bp;10年期美债收盘价4.34,较前值变动1.00bp [4] 股票市场 - 沪深300收盘价4223,较前一日变动 - 0.38%;上证50收盘价2812,较前一日变动 - 0.93%;中证500收盘价6655.3,较前一日变动 - 0.19%;中证1000收盘价7242.8,较前一日变动0.07% [5] - IF当月收盘价4216,较前一日变动 - 0.5%;IH当月收盘价2815,较前一日变动 - 1.2%;IC当月收盘价6600,较前一日变动 - 0.1%;IM当月收盘价7177,较前一日变动 - 0.1% [5] - IF成交量109269,较前一日变动 - 27.3;持仓量258257,较前一日变动 - 5.6;IH成交量62436,较前一日变动 - 15.8;持仓量103724,较前一日变动 - 3.3;IC成交量102352,较前一日变动 - 22.3;持仓量220750,较前一日变动 - 2.3;IM成交量236188,较前一日变动 - 19.4;持仓量376950,较前一日变动 - 4.0 [5] - 沪深两市成交额25884亿,较昨日缩量1758亿,行业板块涨多跌少,汽车服务、酿酒行业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电子化学品等板块跌幅居前 [5] 期货升贴水情况 - IF升贴水当月合约2.00%,下月合约1.75%,当季合约1.75%,下季合约1.84%;IH升贴水当月合约 - 1.25%,下月合约 - 0.70%,当季合约 - 0.66%,下季合约 - 0.52%;IC升贴水当月合约9.79%,下月合约9.18%,当季合约8.65%,下季合约8.12%;IM升贴水当月合约10.64%,下月合约9.93%,当季合约9.39%,下季合约9.26% [7]
理财资金“弃债投股”潮起 资产多元配置能否助力理财子“留客”
经济观察报· 2025-08-20 06:09
市场波动与资产配置 - 当前市场波动成为常态,单一资产的线性思维难以为继,多元配置能力成为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1][5] - 理财子公司需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通过多元资产配置获取新收益 [5][14] - 长期持仓+押注债券价格单边上涨的单一投资策略已难以维系,未来理财产品收益将来自资产多元化配置 [5][13] 股市上涨对理财资金的影响 - A股指数创近10年新高,含权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混合类与权益类理财产品平均过去1个月年化收益率达6.52%与37.14% [3][7] - 现金管理类与纯固收类理财产品面临资金净流出压力,平均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仅1.46%与2.38%,跑输沪深300指数3.5%涨幅 [3][7] - 部分投资者将10%-20%理财资金转向股市,更多资金从固收类转向含权理财产品 [3][9] 理财资金流向变化 - 8月以来日开型现金管理类与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出现资金净流出,年化回报低于1.5%的产品赎回压力较高 [8] - 理财资金流出压力相对可控,因部分资金转向含权理财产品,且银行存款资金重返理财市场对冲流出压力 [9] - 7月债券基金赎回增加,36只债券基金因大额赎回提高净值精度,赎回力度与去年8月债市回调期间相当 [5] 理财子公司应对措施 - 加大含权理财产品线上推广,引导资金"体内循环" [11] - 考虑调降固收类/现金类产品费率,增加权益类/混合类产品推介力度 [11] - 预留资金应对理财资金搬家,管理债券价格下跌风险,增加高分红高收益资产投资 [9] 资产配置转型挑战 - 理财子公司需对债券、商品、股票等多元资产具备卓越投研能力 [15] - 需摒弃经验主义转向量化分析,转变产品定位从"类存款"到真正资管产品 [15] - 缺乏量化投资专业人才和搭建高回报投资组合经验,权益类投资人才引进困难 [16] 行业趋势与观点 - 固收增强型产品规模与占比持续提升,成为理财行业新增长点 [11] - 债券收益率将从单边下行转向双向波动,需寻找其他高收益优质资产 [13][14] - 理财公司需提升多资产多策略配置能力,推动产品从债券投资为主向多资产配置发展 [14]
稳定币的宏观冲击波
华创证券· 2025-08-20 03:12
金融机构参与稳定币生态 -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链上存款和提供储备托管服务应对存款流失[1][3] - 资产管理公司为稳定币发行商管理国债等储备资产规模达千亿美元级别[3][6] - 支付公司利用用户基础和支付网络构建稳定币生态闭环[3] 稳定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全额储备1:1是M2总量不扩张的关键[1][5] - 付息稳定币扩展到日常支付将显著侵蚀银行存款基础[6] - 部分准备金制将使稳定币获得货币创造权导致M2扩张[6][8] 稳定币对美债市场的影响 - 稳定币为美债市场提供持续增量需求持有短期国债规模达千亿美元[7][18] - 挤兑风险下稳定币抛售美债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冲击[7][19] 监管与历史经验 - 美国《天才法案》要求稳定币1:1储备并禁止算法模型[34] - 稳定币部分准备金制可能类似"尼克松冲击"打破黄金锚定[8][21]
A股“虹吸”效应加剧,债市一度大跌后压力仍不小
第一财经· 2025-08-19 23:58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8月18日突破3700点 创十年新高 8月19日微跌0.02%报3727.29点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75万亿元 创历史第三高纪录 仅次于2024年10月涨势 [7] - 高盛交易台数据显示A股成为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最多的市场 单日资金流入达近四周日均值的6倍 [7] 债券市场动态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8月18日单日上涨约5BP至2.1%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BP至1.775% [3] - 30年期国债ETF单日跌超1% 债券基金出现净值回撤 [5][9] - 央行8月19日开展5803亿元逆回购操作 实现单日净投放4657亿元以缓解流动性压力 [5] 资金流动与配置变化 - 居民超额储蓄规模超7.2万亿元 M1与M2剪刀差收窄显示资金流动性增强 [9] - 融资余额达2015年以来新高 债券基金遭遇赎回压力 资金向股市轮动 [12] - 险资权益类投资规模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达4.7万亿元 平安举牌太保H股持股比例升至5.04% [14] 机构观点与预期 - 高盛预计3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升至2.2%~2.3% 与去年货币政策转向前水平相当 [3][13] - 瑞银认为新发公募基金规模滞后于股市表现 偏股公募基金今年回报率达17% 与万得全A指数持平 [13] -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新增"防止资金空转"表述 信贷支持重点从地产基建转向五大新兴领域 [9]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环境 - 7月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增速放缓至1.6% 制造业/基建/地产投资单月均负增长 [16] - 社零同比增3.7% 餐饮/汽车/家电消费放缓 地产销售及投资持续负增长且未现企稳迹象 [16] - 央行维持适度宽松政策取向 LPR短期难调整 政策重点聚焦经济结构优化而非总量刺激 [17]
每日债市速递 | 财政部公布多项数据
Wind万得· 2025-08-19 23:00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8月19日开展580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全额中标,单日净投放4657亿元(当日到期1146亿元)[1] 资金面 -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小幅收敛,隔夜回购加权利率盘初突破1.50%后回落至1.47%,X-repo隔夜报价1.60%且供给稀少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6%[3] 同业存单 - 全国及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成交利率1.67%,较上日持平[7] 利率债与国债期货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9] - 国债期货集体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3%,10年期涨0.03%,5年期涨0.07%,2年期涨0.03%[13] 财政数据与政策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0.1%),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0.3%),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62.5%)[14] - 前7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出2.89万亿元,带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31.7%[14] - 广东省拟在澳门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含绿色债券及全运会专项债券[14] 国际评级与债务 - 标普确认美国主权信用评级AA+/A-1+,预计净政府债务接近GDP的100%,2025-2026年经济增速约2%[15] 地方债与融资动态 - 贵州省计划下半年加快隐性债务清零,湖南省拟制定融资平台转型退出指导意见[17]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将招标100亿元30年期铁路建设债,安徽省计划发行877.5244亿元专项债[17] - 农发行将增发不超过355亿元金融债[17] 债券负面事件 - 上海陆家嘴集团等10家发债主体涉及中债隐含评级下调或违约事件,包括华夏幸福、国厚资产等[17] - 8月城投非标资产风险事件涉及民生信托、中融信托等8起违约或风险提示案例[18]
2025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22:26
2025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 总体情况 - 2025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1] 分项数据 人民币贷款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1万亿元,同比少增694亿元 [1] 外币贷款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725亿元,同比少减245亿元 [1] 委托贷款 - 委托贷款减少689亿元,同比多减116亿元 [1] 信托贷款 - 信托贷款增加1592亿元,同比少增1480亿元 [1] 银行承兑汇票 -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196亿元,同比少减1243亿元 [1] 企业债券融资 - 企业债券净融资1.43万亿元,同比少1849亿元 [1] 政府债券融资 - 政府债券净融资8.9万亿元,同比多4.88万亿元 [1] 股票融资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212亿元,同比多767亿元 [1] 统计调整说明 - 自2023年1月起,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调整了"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 [1]
在关税逆风中艰难前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辨析
新华网· 2025-08-19 13:25
世界经济总体表现 - 世界经济在多重挑战中艰难前行,美国关税战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削弱世界经济增长动能[1] - 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地区和国家之间增长分化明显[2] - 加强合作应对挑战成为共识,许多经济体着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贸易多元化、加强地区协作[1] 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 - 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二季度GDP增长部分缘于"抢进口"效应减弱后的基数调整,但个人消费支出(PCE)仅增长1.4%,内生需求疲软[2] - 美国就业增长来源收窄,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开始显现,消费支出开始熄火[2] -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计,受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实际GDP增速今明两年将分别下降0.5个百分点[2] - 欧元区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1%,创下2024年年初以来最低季度环比增幅[3] - 日本将2025财政年度实际GDP增速从1.2%下调至0.7%,仅约三分之一日本大企业预期日本经济会继续增长[3] - 韩国经济第一季度出现负增长,内需复苏乏力,美国关税重挫出口[3] 亚太地区经济表现 - 亚太地区国家展现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成为引领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4] - 东亚和南亚成为逆流中的砥柱,不少亚太地区国家展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动力[4] - 中国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5.3%,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9] - 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等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9] 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 - 美国关税战扰乱全球正常经贸活动,跨境投资波动下行,产供链碎片化风险上升[5] - 英国央行指出,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全球贸易冲突加剧,世界经济面临极大不确定性[5] - 联合国贸发会议警告,关税不确定性正阻碍贸易和投资等商业决策,损害全球供应链[5]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引发负面"连锁效应",令全球最不发达国家承受严重冲击[5] 美国经济与信用受损 - 美国关税政策令美国企业面临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巨额直接成本,导致企业被迫涨价、裁员、停止招聘或降低利润率[6] - 美国各类关税措施将导致该国物价水平短期内上涨1.8%,相当于平均每户家庭损失2400美元[7] -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打击人们对美国政府的信心,削弱美国市场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7] -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预测,由于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2025年年底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7] 全球南方的崛起与合作 - 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9] - 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增长4.6倍,占全球比重从30%提高到45%,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9] - 东盟国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多边协议释放更多红利,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8] - 非洲国家加强区域贸易合作,努力建立抵御全球贸易震荡的"安全网"[8] - IMF强调,各经济体务实合作至关重要,应致力于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8] 中国的经济表现与开放 - 中国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推进世界经济的"稳定源",共享发展机遇的"引力场"[9] - 中国政府宏观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国家级展会"矩阵"持续发力,彰显中国增强经济韧性与活力的底气[9] - 主权财富基金对华投资热情高涨,不愿错失中国由科技驱动的经济发展机遇[9] - 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进口带动区域出口,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绿色能源转型、产业链协同发展[10]
【笔记20250819— 房价新低,物价便宜,股市新高】
债券笔记· 2025-08-19 13:04
资金面与央行操作 - 央行开展580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3457亿元,创单日较高规模[2] - 税期最后一天资金面偏紧,DR001报1.47%,DR007报1.55%,资金利率延续上升[2] - R001成交量达59629.10亿元,占银行间市场总成交量86.32%,但环比减少1092.39亿元[3] 债券市场动态 - 10Y国债利率震荡下行,早盘最高1.783%,尾盘回落至1.766%,全天下行0.40bp[4] - 国开债10Y品种(250210)利率下行1.60bp至1.8740%,成为全场交易最活跃品种[4][7] - 超长债(20Y以上)中,国债利率下行0.85bp至2.0285%,国开债下行0.50bp至2.1050%[7]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青年失业率升至17.8%,较6月上升3.3个百分点,创11个月新高[4] - 总理强调需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并持续激发消费潜力[4] 股债联动效应 -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利率债走势与股市震荡呈现反向波动[4] - 股市微跌背景下,债市情绪缓和,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1-2bp[4][7] 信用债市场表现 - AAA级1Y信用债利率上行2.66bp至1.7500%,3Y品种仅上行0.28bp至1.8400%[7] - AA+级3Y信用债利率异常下行3.21bp至2.3800%,显著偏离市场整体趋势[7] - AA-以下评级债券交投清淡,6M品种利率跳升4.68bp至2.3000%[7]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8-19)
金十数据· 2025-08-19 12:01
黄金价格预测 - 瑞银将2026年3月底黄金目标价上调100美元至每盎司3600美元 将2026年6月底目标价上调200美元至每盎司3700美元 并预测2026年9月底目标价为每盎司3700美元 [1]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罗素投资认为杰克逊霍尔会议可能冷却降息预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或不如市场预期鸽派 强调FOMC内部分歧及就业下行与通胀上行风险交叉 预计9月降息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 [1] - 中金公司认为美联储降息决策将保持谨慎 不支持大幅降息 因美国面临"类滞胀"风险 货币政策以稳定通胀预期为核心 就业放缓与通胀粘性并存导致政策路径变数提升 [4] - 华泰证券预计美联储大概率9月重启降息周期 三季度关税推高核心通胀但对2025年降息制约有限 维持中长期美元面临贬值压力观点 [7] 债券市场动态 - 加皇银行指出美国对欧英加征关税导致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趋陡 投资者要求更高期限溢价 自8月7日关税生效后欧洲债券收益率曲线趋陡化加速 [1] - 中信证券认为债市短期受外部扰动为主 长债利率震荡抬升 对股市及商品市场情绪外溢定价较多 央行流动性投放或推动曲线陡峭化 资金面供强需弱延续宽松基调 [10] 通胀与汇率影响 - 德商银行表示美国企业可能将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 推高通胀并导致美元走弱 加剧经济担忧 预计欧元兑美元稳步上涨至2026年底 [2] - 华泰证券预计三季度关税温和推高美国核心通胀 但传导未必超预期 短期对美债收益率影响有限 [7] 经济增速风险 - 惠誉称美国对印度征收25%关税(8月7日生效)及额外25%关税(8月27日生效)可能威胁印度本财年6.5%经济增速预测 若供应转移至印度市场 钢铁和化学品等产品国内价格面临下行风险 [3] A股估值分析 - 中金公司认为A股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沪深300动态市盈率12.2倍(2010年以来69%分位数) 全球主要股市中处于中等水平 市值100万亿元与GDP比值全球中等偏低 总市值/M2约33%(历史60%分位) 沪深300股息率2.69%较十年国债有吸引力 但需关注交易量超2.8万亿元及换手率超5%带来的短期波动 [5][6] 理财市场增长 - 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主因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及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 非银存款增量和配置存款规模预计超8000亿元 现金类贡献低而"固收+"成为黑马 8月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 全年预计达33.5万亿元以上 [8] 稀土与材料需求 - 中信证券指出镁合金为轻量化理想材料 单车用镁量有望高速增长 人形机器人成远期需求核心驱动 镁铝比处历史低位推动镁价长期上行 镨钕价格强势运行 新能源汽车/空调/消费电子需求增长及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打开稀土永磁需求空间 稀土价格有望稳中有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