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

搜索文档
A股平均股价13.00元 34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38
A股低价股整体情况 - A股平均股价为13.00元 低价股(低于2元)共34只 最低价为*ST高鸿0.84元 [1] - 低价股中ST股占比38.24%(13只) 行业分布集中于房地产(8只)、钢铁(4只)、基础化工(4只) [1][2] - 市场表现分化 9月4日8只上涨(*ST京蓝+3.35%领涨) 17只下跌(*ST高鸿-4.55%领跌) [1] 重点低价股特征 - *ST高鸿(通信业)股价最低仅0.84元 市净率2.19倍 当日换手率0.42% [1] - 房地产行业低价股数量最多 包括*ST金科(1.36元)、荣盛发展(1.49元)、绿地控股(1.82元)等8家企业 [1][2] - 部分个股估值显著偏低 永泰能源(煤炭)市净率0.66倍 *ST天茂(非银金融)市净率0.36倍 [1] 行业分布与估值对比 - 传统周期行业占比高 钢铁(4只)、煤炭(1只)、建筑材料(1只)合计占比17.65% [1][2] - 高市净率个股集中于建筑装饰行业 ST岭南市净率3.29倍 广田集团市净率13.69倍 [1][2] - 交通运输行业出现估值分化 海航控股市净率25.46倍 辽港股份市净率仅0.97倍 [1]
210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6股上涨空间超50%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36
210只个股今日获机构买入型评级,风神股份、兖矿能源最新评级被调高,15股机构首次关注。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今日机构研报共发布228条买入型评级记录,共涉及210只个股。长城汽车 关注度最高,共获4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 今日获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中,共有81条评级记录中对相关个股给出了未来目标价。以公布的预测目标 价与最新收盘价进行对比显示,共有6股上涨空间超50%,中兴通讯上涨空间最高,9月4日国泰海通预 计公司目标价为67.37元,上涨空间达64.96%,上涨空间较高的个股还有中航光电、新锐股份等,上涨 空间分别为63.44%、61.15%。 从机构评级变动看,今日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中,有16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涉及贝特瑞、滨江 集团等15只个股。今日机构评级调高的共有2条记录,涉及风神股份、兖矿能源等2只个股。 市场表现方面,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今日平均下跌1.13%,表现强于沪指。股价上涨的有79只,涨停的 有岭南控股等。涨幅居前的有鸿智科技、上能电气、天赐材料等,今日涨幅分别为21.92%、13.32%、 6.10%。跌幅较大的个股有仕佳光子、华峰测控、光迅科技等,跌幅分别为13.98% ...
【4日资金路线图】银行板块净流入超44亿元居首 龙虎榜机构抢筹多股
证券时报· 2025-09-04 10:2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整体下跌 上证指数收报3765.88点下跌1.25% 深证成指收报12118.7点下跌2.83% 创业板指收报2776.25点下跌4.25% 北证50指数下跌0.8%[1][2] - 市场成交额达25822.18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861.15亿元[2] 主力资金流向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676.8亿元 开盘净流出88.43亿元 尾盘净流出62.52亿元[3] - 近五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 9月2日净流出达1196.85亿元为最高[4] - 分板块看 沪深300净流出163.25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319.52亿元 科创板净流出15.99亿元[5] - 各板块近五日资金流向显示 创业板9月2日净流出524.41亿元为单日最高[6] 行业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8个行业实现资金净流入 银行业净流入44.29亿元居首且上涨0.39%[7] - 资金净流入前五大行业包括:商贸零售净流入17.84亿元涨2.40% 农林牧渔净流入13.48亿元涨1.29% 食品饮料净流入6.24亿元涨2.00% 美容护理净流入1.55亿元涨2.72%[8] - 资金净流出前五大行业包括:电子净流出375.40亿元跌3.45% 计算机净流出151.93亿元跌1.70% 机械设备净流出142.00亿元跌1.26% 医药生物净流出116.84亿元跌0.95% 汽车净流出105.17亿元跌1.21%[8] 龙虎榜机构动向 - 机构资金净买入天孚通信62283.64万元 新易盛40852.72万元 科新机电10430.98万元[12] - 机构资金净卖出数据港17603.33万元 沪电股份12911.73万元 上能电气10197.44万元[12][13] 机构关注个股 - 建发股份获国泰君安增持评级 目标价11.99元较当前10.53元有13.87%上涨空间[14] - 五粮液获国投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147.63元较当前125.51元有17.62%上涨空间[14] - 比亚迪获东吴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161.00元较当前104.00元有54.81%上涨空间[14] - 新锐股份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 目标价27.75元较当前17.22元有61.15%上涨空间[14]
震荡市里的暗线机会,顶流基金经理们在打这些“先手牌”
第一财经· 2025-09-04 07:11
核心观点 - 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和葛兰通过中报披露完整持仓 显示对科技消费和医药行业的深度布局与结构调整 反映长期机构投资者对下半年市场的预判逻辑 [2] - 张坤在易方达蓝筹精选中优化科技与消费行业持仓 加仓消费标的并新纳入多只信息技术个股 同时持股集中度显著提升 [2][3] - 葛兰在中欧医疗健康中大幅加码创新药领域 多只创新药个股持仓翻倍增长 前二十大持仓中创新药数量达11只 [9][12] 张坤持仓调整分析 - 易方达蓝筹精选股票仓位由94.14%降至92.63% 创近三年季报披露最低水平 持股数量42只较去年同期减少15只 显示持股集中度提升 [3] - 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提升至83.84% 为过去10个季度最高位 隐形重仓股(第11-20位)合计占比9.22% 较去年同期18.05%缩减一半 [3] - 主要隐形重仓股包括分众传媒(5.18%)、美团-W(2.94%)和香港交易所(1.09%) 其中美团-W连续四个季度减仓 上半年被减持780万股降幅46.43% [4] - 新进标的包括贝壳-W、超研股份、汉朔科技等7只个股 均为三年来首次出现在持仓名单中 [4] - 易方达优质精选呈现类似调仓逻辑 同步新进超研股份、汉朔科技等6只个股 退出新秀丽、巨子生物等持仓 [8] 葛兰持仓调整分析 - 中欧医疗健康持有142只个股 较去年同期增加28只 持股换手率61.3%同比上升25.53个百分点 [10] - 华东医药成为第一大隐形重仓股 持股2443.95万股市值9.86亿元 连续两个半年度增持 [11] - 创新药个股持仓大幅增长:艾力斯增持2627.32% 百济神州-U增持2152.55% 新诺威增持3540.37% 泽璟制药-U和百利天恒持仓数量翻倍 [12][13] - 传统重仓股被减持:爱尔眼科减仓61.20% 迈瑞医疗减仓77.18% [10][13] - 诺诚健华-U在2024年被清仓后重新纳入持仓 当前市值3.19亿元 [12] 行业布局与市场观点 - 张坤认为内需悲观预期值得商榷 居民消费能力仍在 但房地产价格下行和物价压力影响消费意愿 长期看好市场经济力量带动收入增长 [18] - 葛兰重点配置创新药械产业链、OTC及消费医疗领域 认为创新升级、消费复苏及国产替代是医药行业核心驱动力 [19] - 创新药领域政策支撑强化 投融资环境改善 国产创新药活跃管线数量全球前列 多种治疗范式海外授权交易持续 [19] - 消费医疗板块中医美、眼科等可选消费领域受益于健康意识提升与经济复苏 终端需求有望增长 [19] - 中欧医疗健康重仓股7月以来表现强劲 药明康德、华海药业区间涨幅超46% 基金区间回报达24.13% [16]
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报披露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06:48
核心业绩表现 - 沪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68万亿元同比微降1.3% 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 扣非净利润2.29万亿元同比增长0.7%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和0.1% 呈现季度上升势头 [1] 制造业与新兴产业 - 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9%和7.1% 增长值占剔除非银金融后整体比重分别为78%和50% [1] - 电子 通信 医药生物 轨交设备等新兴产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5%和6.5% [1] - 近五年新兴产业营收占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比重从39%增长至49% 利润占比从33%增长至50% [1] 集成电路与生物医药产业 - 沪市集成电路公司达138家 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上半年营业收入2466.75亿元同比增长14% 净利润189.43亿元同比增长57% [2] - 生物医药企业营收2511.09亿元同比增长1% 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增长14% [2] 消费与传统产业 - 食品饮料 家用电器等消费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和2% [2] - 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机械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1% 通过技术创新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2] 分红与研发投入 - 408家沪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红 现金分红总额5552亿元 公司数量和分红额同比分别增长12%和5% 其中14家公司分红超百亿元 [2] - 实体企业研发投入合计4326亿元同比增长1% [2] - 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841亿元同比增长6% 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达13% [2]
南向资金年内增持前10个股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5:38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截至9月2日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规模达10002.21亿港元 创2014年港股通开通以来新高 [1] - 2024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8079亿港元 为2015年1271.77亿港元的6.35倍 [5] - 高盛将2025年南向资金预测规模从1100亿美元上调至1600亿美元(约1.25万亿港元) [5] 历史资金流动趋势 - 自2014年互联互通开通以来 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达4.7万亿港元 [5] - 南向资金每日成交额占比从初期5%升至当前36% 月度占比持续维持在30%以上 [6] - 2015至2023年净流入规模呈波动上升态势 2020-2021年达阶段高峰(6721.25亿港元/4543.95亿港元) [5] 资金配置方向 - 年内增持前十大个股包括阿里巴巴(净买入126.7亿港元)、腾讯控股、美团等科技与金融板块 [8] - 重点配置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互联网公司、高分红价值股及创新生物医药公司 [8] - 主动股混基金在港股配置比例达15.59% 较2024年末上升3.99% 为所有板块中最大增幅 [10] 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港股估值优势显著 且拥有大型科技股、新消费股等独特投资标的 [6] - 高股息标的提供稳定现金流 央行互换便利政策间接提振高息股表现 [6] - 政策红利与IPO市场升温增强市场活力 人民币国际化及中概股回归提升长期配置价值 [6] 市场结构影响 - 南向资金从散户主导转变为公募、保险、私募等专业机构主导 投研能力大幅提升 [9] - 内地资金交易占比持续提升 成为港股市场"稳定器" 增强定价影响力 [9] - 推动投资格局转向关注科技等高成长性板块 优化估值逻辑与宏观经济联动性 [8][9] 行业配置偏好 - 资金集中布局金融、科技及生物医药行业 金融股具稳定股息收益 科技股受益AI发展与低估值 [8] - 主动股混基金加仓方向为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 港股配置比例显著上升 [10] 市场展望 - 若美元指数进入贬值通道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 港股或迎来阶段性表现机会 [10] - 2025年港股处于科技创新与资金流入共振窗口期 具备估值修复与盈利改善双轮驱动潜力 [9]
突变!科技股大幅回调 新能源赛道拉升
证券时报· 2025-09-04 04:48
今天(9月4日)上午,A股市场整体大幅调整,其中科创50指数盘中一度跌逾5%。多只前期热门股调整,拖累市场整体表现。 新能源赛道股票上午整体逆势走强,多股盘中涨幅超过10%,成为A股上午市场最大亮点之一。 电子板块也重挫,板块盘中跌幅一度超过4%,该板块多只股票盘中跌停或跌幅超过10%,该板块的龙头股寒武纪-U重挫,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3%,该股 最新股价已低于1300元。前几个交易日寒武纪-U股价曾超过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源杰科技、思泉新材、炬光科技、长光华芯等多只股票 盘中跌幅超过10%。 综合、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板块上午盘中跌幅也居于市场前列。 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纺织服饰、电力设备等板块盘中逆势走强。 A股新能源赛道逆势走强 新能源赛道股票上午整体逆势走强,中证内地新能源主题指数上午盘中涨幅一度接近4%,后涨幅收窄。 A股市场整体调整科创50指数盘中一度跌逾5% 今天上午A股市场整体大幅调整,主要指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上证指数盘中跌幅一度超过2%,深证成指盘中跌幅一度超过2.7%,创业板指数盘中跌幅 一度超过3.8%。科创50指数重挫,盘中跌幅一度超过5%。 行业板块和赛道方面 ...
海泰新光(688677): 2025 年中报点评:下游去库结束,看好出口修复
东方证券· 2025-09-04 03: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格56.94元 [1][7] 核心观点 - 下游去库结束,看好出口修复 [5] - 海外库存出清推动收入快速增长,25H1海外收入同比+28.6%至2.0亿元 [11] - 国内业务保持平稳,25H1国内收入同比+1.7%至0.7亿元 [11] - 公司通过泰国产能布局应对美国关税压力,并拓展德国合资手术器械业务 [11] - 研发投入持续增强,25H1研发费用3321.5万元(同比+7.8%),多项新产品进入试生产或注册阶段 [11]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2.7亿元(同比+20.5%),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5.5%) [11]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9.6%,其中医用内窥镜器械收入2.1亿元(同比+17.7%),光学产品收入0.6亿元(同比+34.6%) [11] - 调整后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1.46/1.69/2.04元(原预测1.51/1.79/2.23元) [7] - 预计2025年营收556百万元(同比+25.6%),归母净利润176百万元(同比+29.7%) [9] 业务进展 - 海外市场:泰国生产线已实现美国市场产品生产,并启动二期产线建设 [11] - 国内市场:销售费用同比+94.0%至0.2亿元,加速渠道和团队建设 [11] - 产品研发:新增宫腔镜器械注册证,推进AI内窥镜图像技术开发 [11] 估值与同业对比 - 基于39倍2025年PE给予目标价56.94元 [7] - 同业公司2025年PE平均值45.91,调整后平均39倍 [12]
海泰新光(688677):下游去库结束,看好出口修复
东方证券· 2025-09-04 03: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格56.94元 当前股价42.87元[1][7] 核心观点 - 下游去库结束 出口业务显著修复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8.6%至2.0亿元[5][11] - 国内业务保持平稳 收入0.7亿元(同比+1.7%) 医用光学产品国内销售增长48%[11] - 泰国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规避美国关税影响 并启动二期产线建设[11] - 与德国手术器械公司合资设立子公司 拓展微创手术器械产品线[11] - 研发投入3321.5万元(同比+7.8%) 多款新产品进入试生产或注册阶段[1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7亿元(同比+20.5%) 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5.5%)[11] - 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占比99.6%) 其中医用内窥镜器械2.1亿元(同比+17.7%) 光学产品0.6亿元(同比+34.6%)[11] - 销售费用0.2亿元(同比+94.0%) 系国内销售团队和渠道建设投入[11] -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至1.46/1.69/2.04元(原预测1.51/1.79/2.23元)[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速25.6%/21.1%/23.9% 净利润增速29.7%/15.3%/21.0%[9] 估值分析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 给予2025年39倍PE[7][12] - 当前市盈率29.3倍(2025E) 低于行业调整后平均39倍[9][12]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提升 2025-2027年ROE为12.5%/12.6%/13.4%[9] 业务进展 - 宫腔镜器械获注册证 扩充妇科产品体系[11] - 头颈外科镜体和器械提交注册检验 抗酸杆菌分析仪启动注册[11] - 开展AI技术提升内窥镜图像质量研发[11] - 泰国公司实现分析仪器整机设备生产[11]
社保基金持有79只科创板股:新进20股 增持21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2:17
社保基金科创板持股概况 - 二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79只科创板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量3.40亿股 期末持股市值154.70亿元 [1] - 持股变动显示新进20只 增持21只 减持20只 18只股持股量保持不变 [1] - 新进股中益方生物 金盘科技 新致软件等持股量居前 [1] 重点持股公司分析 - 传音控股为社保基金持股数量最多个股 持股量3826.40万股 持股市值30.50亿元 [2][3] - 西部超导持股量2058.09万股 持股市值10.68亿元 珠海冠宇持股量1804.68万股 [2][3] - 安达智能社保基金持股比例最高达11.90% 合合信息持股比例7.00% 聚和材料持股比例5.87% [2][3] - 合合信息获4家社保基金共同持股 合计持股195.87万股 包括汇添富社保17022组合等 [1] 持股行业分布特征 - 社保基金持股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20只 医药生物行业13只 机械设备行业12只 [3] 持股公司业绩表现 - 社保基金持有个股中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2只 [2] - 容知日新净利润1423.55万元 同比增幅2063.42% 海天瑞声净利润增长813.65% 源杰科技增长330.31% [2] 市场表现分析 - 获社保基金持有的科创板股7月以来平均上涨22.48% [3] - 源杰科技累计涨幅104.09% 杰普特上涨93.73% 鼎通科技上涨90.58% [3] - 东来技术累计下跌12.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