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上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在福建,看清洁能源如何与海洋经济浪漫“邂逅”
新华财经· 2025-06-20 06:53
海上风电产业发展 - 福建省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过1.2亿千瓦,截至2025年5月装机容量达383万千瓦 [2] - 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在福清市江阴产业园建设,为产业链提供科研攻关、试验验证等服务 [2] - 新能源发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上风电联合实验室揭牌,聚焦海上风电并网、运行控制、智慧运维等技术攻关 [2] 海岛微电网建设 - 宁德市霞浦县西洋岛建成风光储微电网,包括3台2000千瓦风机、1000千瓦/2000千瓦时储能装置和20.74千瓦光伏设备 [3] - 2024年西洋岛微电网发电量达1500万千瓦时,满足全岛用电需求并有富余电力输送回陆地电网 [3] - 微电网显著提升海岛供电可靠性,替代海缆成为第一电源 [3] 电力基础设施与海洋经济 - 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通过电力改造新增10千伏线路5千米和变压器3台,支持海产品养殖、加工电商等产业 [5] - 澳角村现有电商企业117家,年销售额达3.5亿元 [5] - 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2024年船舶岸电供应达119.2361万千瓦时,推动绿色港口建设 [7] 绿色能源应用 - 厦门港、福州港推进"岸电入海",为船舶提供清洁电能替代燃油发电 [6] - 西洋岛微电网项目为发展海岛全域绿色低碳旅游奠定基础 [4]
国网福建电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9 04:30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设 - 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基地——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进入叶片试验车间建设冲刺阶段 [1] - 该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 建成后可开展世界最大容量风电机组和最长尺寸风机叶片的检测试验 [1] - 基地将进行大容量海上风机装备实证研究 网源友好型风电并网技术研究等多领域国际前沿技术研究 [1] 福建省海上风电产业优势 - 福建省拥有全国第二长的陆地海岸线 海岸线曲折率居全国第一位 [1] - 福建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过1.2亿千瓦 截至2024年底装机容量达381.8万千瓦 [1] - 风电利用小时数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位 已形成从风机 电机到叶片 钢结构等的完整产业链 [1] 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 -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将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科研攻关 试验验证 交流共享等全方位服务 [2] - 基地建设将推动形成完整产业生态 加速产品研发升级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 - 国网福建电力提出"三大三先"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电网蓝图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 清洁能源技术研究 - 国网福建电科院完成"面向清洁能源消纳的水蓄多尺度联合优化调节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项目 [3] - 项目提出多能互补优化调度策略 为水电和抽水蓄能资源优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3] - 研究成果已在国网福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示范应用 为电力调度运行决策提供参考 [3] 海岛电网建设 - 国网福建电力在湄洲岛建成海岛级光纤差动自愈配电网 故障自愈时间缩短至毫秒级 [4] - 围绕新能源友好并网 分层分群调控 布局了一批微电网示范项目 [4][5] - 打造城镇 海岛 园区 乡村 校园等多类型微电网(群)示范形态 [4][5] 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福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5.5% 发电量占比达52.7% [6] - 福建正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描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7]
威海实施产业集群提升行动,力争新增1个省“雁阵形”集群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04:05
产业集群发展 - 威海市实施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 持续做大做强八大产业集群 加快构建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1] - 2024年全市制造业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实现平稳增长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 [1] - 威海市发改委将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 坚持扩量与提质并重 传统与新兴协同 [1] 优势产业培育 - 聚焦10个已获批省级"雁阵形"集群培育 持续壮大高区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高性能复合材料 乳山海上风电高端装备等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 - 争取新增1个省"雁阵形"集群 更多产业集群入选省支柱型雁阵集群 [2] - 突破发展新能源产业 布局核 风 光 储等多领域能源板块 加快推动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 乳山半岛南海上风电 临港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 [2] 动能转换与产业融合 - 市级层面设立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资金投资补助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3] - 累计激励15家企业开展重大技术突破 业态模式创新 今年将继续加大省重大产业攻关项目实施力度 [3] - 推进14个省级以上"两业"融合试点 12家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建设 定期培育推荐"两业"融合试点企业 [3] 骨干企业培育 - 实施新一轮重点企业培育工程 优化建立百家企业培育方阵 落实兑现冲击新目标惠企政策 [4] - 累计争取12家企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其中4家获批省首批"头雁"企业 [4] - 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 "亲清发改会客厅"等活动 跟踪解决政策兑现 用地用能等需求 [4]
财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9
财信证券· 2025-06-19 00:26
报告核心观点 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对市场情绪形成提振,但中东局势不确定性仍存,当前市场风险偏好仍偏谨慎,成交额未能明显放量,指数层面维持震荡,题材板块轮动较快;短期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走势,中期 A 股市场整体处于 924 行情以来的上涨中继阶段,呈现宽幅震荡走势,后续增量政策再次出台期或将是市场走出宽幅震荡区间的关键;操作上,短期建议以哑铃策略为主,关注热门板块和题材的低吸机会,适当潜伏政策主题 [8][9]。 财信研究观点 市场策略 - 市场层面:分市场看,万得全 A 指数涨 0.00%,上证指数涨 0.04%,科创 50 指数涨 0.53%,创业板指数涨 0.23%,北证 50 指数跌 0.65%;分规模看,上证 50 指数跌 0.15%,中证 A100 指数涨 0.01%,沪深 300 指数涨 0.12%,中证 500 指数跌 0.09%,中证 1000 指数跌 0.10%,中证 2000 指数跌 0.28%;分行业看,电子、通信、国防军工涨幅居前,建筑材料、房地产、美容护理跌幅居前 [6][7] - 估值层面:上证指数市盈率(TTM)估值为 14.67 倍,处于历史后 31.75%分位,市净率(LF)估值为 1.33 倍,处于历史后 9.9%分位;科创 50 指数市盈率(TTM)估值为 132.96 倍,处于历史后 97.73%分位,市净率(LF)估值为 4.43 倍,处于历史后 29.85%分位等 [7] - 资金层面:万得全 A 指数 1812 家公司上涨,3475 家公司下跌,涨停公司 49 家,跌停公司 13 家,全市场成交额 12217.64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 153.72 亿元 [8] - 市场策略:大盘探底回升,算力硬件方向走强;陆家嘴论坛政策释放,市场情绪回暖,三大指数小幅上涨;算力硬件方向因 AI 发展需求增加,行业景气度高;军工板块因中东局势反复活跃,后续需关注局势;当前市场风险偏好谨慎,短期延续震荡,中期处于上涨中继,操作上短期以哑铃策略为主 [8][9] 基金研究 - 6 月 18 日,LOF 基金价格指数上涨 0.05%,ETF 基金价格指数上涨 0.03%;上证 50ETF 下跌 0.11%,沪深 300ETF 上涨 0.08%等;两市 ETF 总成交额约 2080 亿元,日内油气类、通信、半导体类 ETF 品种表现突出 [11] 债券研究 - 6 月 18 日,1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 1.0bp 至 1.36%,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 0.2bp 至 1.64%,1 年期与 10 年期国债期限利差走阔 1bp 至 28bp;国债期货 1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1%,5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1%,2 年期主力合约涨 0.01%等 [13] 重要财经资讯 宏观经济 - 6 月 18 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 1563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 1.40%,当日 1640 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 77 亿元 [15] 财经要闻 - 国家外汇局将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一揽子外汇创新政策,包括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扩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等 10 项便利化政策 [17] - 金融监管总局将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推出鼓励上海在科技金融等领域创新试点等务实举措 [18] - 中国证监会主席表示将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推出深化科创板改革“1 + 6”政策措施,构建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20]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举措,如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 [22] 行业及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 国家医保局印发《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 101 项美容整形项目,不改变价格市场调节价管理方式,旨在统一价格项目,规范定价行为 [24] - 6 月 17 日,中油资本等拟向参股公司昆仑资本增资 32.75 亿元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27] - 华润汕尾红海湾五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货物及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明阳智能为中标候选第一名,投标报价 147850 万元,折合单价 2957 元/kW [29] - 2024 年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达 128.4 点,同比增长 8.0%,全国广告业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 15464.1 亿元,同比增长 17.9%;数字广告成为核心引擎 [31] 公司跟踪 - 雅化集团拟以全资子公司为平台,将 5 家涉及锂业务子公司股权无偿划转,整合锂矿业务,实现纵向一体化 [33] - 赢合科技向国内某头部电池企业发货的核心固态电池设备顺利到达客户现场,公司推出全新固态电池装备解决方案 [35] - 海天味业 H 股发售价为 36.30 港元/股,预计 6 月 19 日开始在联交所主板买卖,预计发售约 2.79 亿股,募集资金约 101 亿港元,用于产品开发等用途 [37] 湖南经济动态 - 2025 年前 5 个月湖南“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增长 55.5%,合计出口 68.4 亿元;民营企业是主力,出口主要集中在长沙;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巴西为前三大出口市场 [40][41] 近期研究报告集锦 宏观策略类 - 2025 年陆家嘴论坛发言点评:深化双创板块改革,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强化股债联动,发展科创债;构建开放包容资本市场生态;投资可关注前沿科技领域优质公司 [43][44][45] - 经济金融高频数据周报(06.16 - 06.20):全球经济活跃度上行,通胀走高;国内制造业 PMI 回升,物价平稳;工业生产开工率涨跌不一;消费中汽车消费走低;投资总体走高;出口运价指数上涨;新兴行业半导体景气度上涨 [47][48][49]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6-14 22:50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去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 9% [1]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同比增长5 4% 成为全国首个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 [3] - 青岛去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513 2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33%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 9% [5] 科技创新与装备突破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 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 [1] - 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投运 具备抗台风能力并开展鱼种筛选试验 [2] -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达62 62自然箱/小时 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2] 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 - 大连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800亿元 海珍品全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 [3] - 湛江建成4个深海网箱养殖集聚区 总养殖水体1788万立方米 年新增渔获量2000吨 [4] - 汕头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端化 绿色化发展 湛江推动"湛江湾1号"大型养殖平台下水 [4] 政策支持与金融配套 - 青岛出台政策聚焦8个海洋重点产业 近两年批准281宗用海项目 面积1 98万公顷 [5] - 广东通过《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推出17条海洋牧场支持政策 [5][6] - 大连金融机构为船舶制造 渔业等提供41 98亿元信贷 覆盖27家国家级海洋牧场 [6] 创新生态与平台建设 - 青岛集聚全国30%涉海院士 40%涉海高端研发平台 [1] - 广东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个省实验室 49个省重点实验室 [1] - 中广核"伏羲一号"开展关键技术试验 发挥海上科研实证平台功能 [2]
技术引领、产业升级、政策保障——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6-14 21:39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 [1]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5.4%,成为全国首个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 [4] - 青岛去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513.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9% [6] 科技创新与重大项目 - 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运营,实现160余项技术突破 [2] - 青岛构建"院士—平台—技术"三位一体创新生态,吸引全国30%涉海院士和40%涉海高端研发平台 [2] - 广东全省海洋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室3个、省重点实验室49个 [2] - 中广核"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具有抗台风能力和风渔融合示范意义 [2]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以每小时62.62个自然箱刷新世界装卸效率纪录 [3] 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 - 大连2024年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800亿元,海珍品全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 [4] - 湛江建成4个深海网箱养殖集聚区,总养殖水体达1788万立方米,新增渔获量2000吨/年,产值超2亿元 [5] - 汕头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海洋强市格局初步形成 [5] - 大连辽参集团日加工鲜活海参70万斤,实现捕捞到加工无缝衔接 [4] 政策支持与金融助力 - 青岛近两年批准281宗项目用海,面积1.98万公顷,推进10个创新平台和20个重大项目 [7] - 广东出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及17条海洋牧场支持政策 [7] - 农行大连分行服务27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交行大连分行为相关行业提供41.98亿元信贷 [8]
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市场化竞速期
海上风电市场发展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 新增与累计装机容量连续4年全球第一 占全球总量50%以上 [1][3] - 行业进入市场化竞速期 呈现深远海化开发加速 技术持续升级 多产业融合发展三大趋势 [1] - 截至今年4月底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351万千瓦 [3] 深远海风电开发进展 - 三峡大丰800兆瓦项目刷新国内海上风电离岸距离纪录 达85.5千米 将安装98台金风科技机组 [2] - 项目采用GW191-6MW GWH230-8.5MW GWH252-13.6MW三种机型 定制化设计适应7.9米/秒年平均风速 [2] - 预计年发电3500小时 年产能超28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237万吨 [2] - 深远海开发验证可行性 拓展风能利用边界 每向大洋推进1公里风能开发边界提升 [2] 技术装备突破 - 国产26兆瓦海上风电机型下线 海底柔性直流输电与深远海升压站技术效率提升 [4] - 明阳集团突破漂浮式风机核心技术 推出"三峡引领号""海油观澜号""明阳天成号"等创新项目 [4] - 金风科技研发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120米碳纤维叶片 并运用AI算法优化运维路径 [4][5] - 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全要素数字化重构 动态优化运维窗口期 [5] 行业发展挑战 - 深远海开发面临复杂气象地质条件 如台风频发 地震烈度高 海床沉积层差异 [6] - 海洋腐蚀问题严峻 金属结构腐蚀速率达陆用设备5-8倍 浪花飞溅区腐蚀速度0.5mm/年 [6] - 需提升机组关键部件寿命至25年以上 构建全生命周期可靠性保障体系 [6] 未来发展路径 - 聚焦漂浮式基础研发 柔性直流/低频交流技术应用 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7] - 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等业态空间集约利用 提升海洋经济综合价值 [7] - 加强跨部门协同与国际技术交流 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7]
中广核参加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并分享全球实践经验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3:38
中广核海洋清洁能源发展 - 公司应邀出席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主题论坛并作主旨发言,分享海洋清洁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企业实践[1] - 公司海上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474万千瓦,包括近20个海上风电和光伏项目,预计年发电量148亿千瓦时可满足80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2] - 创新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产业融合模式,在山东建成中国首个304MW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2] - 在广东汕尾打造全球最大单体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可抗17级台风,预计年产值5400万元[2] - 已累计打造水上、海上、陆地融合发展项目50余个[3]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 法国绿色海洋研究院发布《中广核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系统阐述公司海洋生态保护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4] - 公司形成"共生、互生、再生"的海洋生态保护理念,在多个核电基地建立完整生态监测评估体系[5] - 大亚湾核电基地周边发现200多种动植物物种和15种中国二级保护石珊瑚,建立珊瑚保育区[5] - 防城港核电基地构建红树林保护机制,自然增长面积超15公顷,人工培育45亩[5] - 阳江核电基地附近海域常见中华白海豚,太平岭核电基地连续多年开展海龟保护行动[5] 国际合作与行业影响 - 法国专家对"海洋能源+蓝色粮仓+生态健康"发展思路表示认可,认为可创造巨大经济价值并促进渔业支持[6] - 公司举办"蓝色守护·共生未来"海洋生态保护成果展,展示珊瑚修复、生物监测、红树林建设及风渔融合四大板块实践[7][8] - 法国科研机构负责人称赞公司实践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清洁能源开发和生态修复一体化的系统性解决方案[8]
连云港:激发“后发先至”的“蓝色动力”
新华日报· 2025-06-11 06:24
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连云港积极响应省委要求"努力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1] - 2024年连云港海洋生产总值达1200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25%以上 [2] - 连云港市管辖海域面积7516平方千米 海岸线总长度195.88公里 拥有江苏唯一基岩海岸和集中连片砂质海岸 [2] 海洋产业布局 -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做优海洋渔业 做特海洋文旅 做强特色园区 [3] - 新兴产业发展:依托国家级石化基地发展大型临港产业 推进海上风电 海洋油气装备等产业 [3] - 高技术船舶领域:灌南特种船舶基地8.5万吨大型散货船下水 6200吨LNG双燃料项目交付 [4] - 新能源领域:连云港港纯电动拖轮产业示范基地投产 开展"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研究 [4][5] 科技创新驱动 - 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集聚海洋创新人才 突破海上风电制氢 海水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 [3] - 省海洋药物活性分子筛选重点实验室完成肿瘤 感染 精神类疾病高通量药物分子筛选 [4] - 南极磷虾产业链:磷虾油加工线常态化运营 总投资3亿元高端调味品项目签约 [4] 港产城融合 - 发展思路为"加快融入长三角发展 做足陇海线文章" [4] - 全面提升港口能级 打造国际竞争力"蓝色"新材料产业集群 [5] - 推动"绿电+算力""海洋+低空"等新模式 助力产业驶入新赛道 [5] 文旅融合发展 - 整合山海风光 海岛风情 海湾湿地等生态资源 [5] - 融合海洋 淮盐 西游等文化禀赋 提升滨海城区特色风貌 [5] - 滨海旅游成为亮点 如秦山岛"S"形"秦山神路"景观 [1][5]
广东发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11 06:15
政策法规框架 - 广东省首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将于7月1日施行 共七章五十三条 [1] - 法规围绕海洋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开放合作 综合服务与保障五大方面系统设计 [1] - 要求沿海县级以上政府统筹开发陆海资源 实施海岸线分类保护与利用 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 [1] 产业培育方向 - 引导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 提升高端海洋电子装备研发能力 加快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应用 [2] -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 重点突破深潜器 无人船艇 水下机器人等新型装备关键技术 [2] - 编制海上风电发展规划 完善产业链 推动深远海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 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 [2] 海洋牧场建设 - 明确现代化海洋牧场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用海保障措施 建立养殖用海审批联动机制 [2] - 推动同步核发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和水域滩涂养殖证 制定深远海养殖装备规范标准 [2] -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试验区 开发海上水产养殖保险品种 [2] 生态保护机制 - 提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总体要求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 [2] - 加强海洋生态空间管控 提高海岸线利用效率 拓展深远海发展空间 规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 [3] - 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 探索海上风电 海洋养殖 海底管线等分层用海模式 [3] 环境修复措施 - 要求加强红树林 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的系统保护 推进滨海湿地 海湾等海洋生态屏障修复 [3] - 建立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 完善整治修复资金投入机制 推进美丽岸线建设 [3] 资源管理优化 - 开展海洋资源基础调查和测绘 加强海洋数据空间建设 促进数据汇聚共享 [4] - 依法保障涉海项目用地用海用岛用林需求 探索优化用海用岛项目审批程序 [4] - 细化海域使用权价值评估制度 完善招标 拍卖 挂牌出让机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