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设计
icon
搜索文档
168家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告翻倍,产品涨价与行业景气度成胜负手
第一财经· 2025-07-13 11:19
A股半年报业绩预告概览 - 截至发稿507家A股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预告,其中203家预增、36家略增、55家扭亏、4家续盈,预喜合计298家,占比58.8% [1] - 业绩分化明显:54家预减、91家续亏、53家首亏、7家略减,亏损及下滑公司合计205家,占比40.4% [1] - 业绩翻倍公司达168家,集中分布于硬件设备(20家)、化工(19家)、机械(10家)、生物医药(11家)、食品饮料(13家)、有色金属(10家)、电气设备(10家)七大行业 [2] 有色金属行业表现 - 紫金矿业预计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54%,碳酸锂产量7315吨同比+30倍,主因铜/金/银产量分别+10%/+17%/+6%且销售价格普涨 [3] - 北方稀土归母净利润9-9.6亿元同比+1882%-2014%,广晟有色扭亏为盈实现净利7000-8500万元,均受益稀土价格上涨及产能释放 [4] - 西部黄金净利1.3-1.6亿元同比+96%-142%,金岭矿业等企业明确将业绩增长归因于产品涨价 [4] TMT及硬件设备行业亮点 - 澜起科技营收26.33亿元同比+58%,净利11-12亿元同比+86%-102%,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PCIe Retimer等新品贡献显著 [5][6] - 瑞芯微净利5.2-5.4亿元同比+185%-195%,AIoT产品线高速增长;移远通信等企业提及消费电子需求复苏驱动业绩 [6] - 中金研报指出科技硬件板块呈现高景气,AI相关芯片及设备需求旺盛 [7] 化工与能源行业分化 - 钒钛股份首亏1.8-2.2亿元,主因钒/钛产品价格下跌及业务模式调整 [8] - 双环科技净利转亏1000-1400万元,纯碱/氯化铵价格同比大幅下滑 [8] - 郑州煤电亏损2.16亿元因动力煤售价-19%,盘江股份亏损超460万元 [9] 消费与零售行业承压 - 来伊份净利亏损4700-7000万元,因门店结构调整导致收入下降 [9] - 中央商场亏损700-1050万元,传统商超渠道消费下滑致收入毛利双降 [9] - 中金研报提示消费整体需求待提振,以旧换新政策覆盖领域或存机会 [7] 地产及建筑装饰行业 - 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明确提及地产、建筑装饰等行业因需求低迷导致业绩续亏或首亏 [10]
力合微:7月9日接受机构调研,东方证券、民沣资本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7-11 10:39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8901.68万元,同比增长8.59% [2] - 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182人,占总人数57.59% [2] - 核心技术包括OFDM通信技术、低信噪比数字信号处理、Mesh组网通信、低功耗芯片设计等 [2] - 参与制定多项国际国内标准,包括GB/T31983.31、IEEE1901.1/1901.3等 [2] - 自主研发PLCP物联网通信协议,构建开放互联的PLC产品生态 [2] 光伏领域产品布局 - 开发面向光伏新能源接入产品,已在山东、湖南、江西等省份批量供货 [3] - 推出符合北美SUNSPEC标准的PLC光伏组件快速关断芯片及模组,国内首家通过国际认证 [3] - 针对欧洲市场开发符合EN50065-1标准的窄带PLCSOC芯片及模组 [3] - 基于欧洲标准芯片开发的光伏组件级监测及安全关断系统已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 [3] 电力线通信技术特点 - PLC技术利用既有电线实现智能设备通信,具有穿墙越壁优势 [3] - 被定位为物联网"最后1公里"的有效通信解决方案 [3] 财务与订单情况 - 2025Q1营业收入9778.77万元,同比下降24.70% [4][6] - 2025Q1归母净利润1259.32万元,同比下降46.08% [4][6] - 毛利率47.29%,负债率28.13% [6] - 3月底在手订单93亿元,预计当年确认收入 [5][6] 非电网业务发展 - 2024年非电网业务收入3224.29万元,同比增长39.81% [5] - 当前非电网业务营收占比10%以内 [5] - 重点布局智慧光伏、智慧电源、智能家居等领域 [5] - 计划打造PLBUS PLC统一通信接口,建立芯片领先品牌 [5]
青岛造芯新势力突击“联动”无锡国资,21亿巧取长龄液压控制权
钛媒体APP· 2025-07-11 10:18
长龄液压易主案核心要点 - 公司复牌首日一字涨停 股价强势反弹源于年内二度易主事项落地 收购方为青岛造芯新势力"核芯互联"主导 交易总金额21.1亿元 实控人将变更为清华背景的胡康桥 [2] - 无锡国资与核芯互联形成"突击联动" 不仅助力股权变现和资金筹措 还直接参与收购 合计投入资金超8亿元 [2] - 收购方案设计巧妙 通过"协议转让+部分要约收购"组合 精准避开30%全面要约红线 最终控制41.99%股权 [3][4] 收购方案设计细节 - 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协议转让29.99%股权(34.39元/股) 第二步部分要约收购12%股权(36.24元/股) 总代价21.1亿元 [3][4] - 方案优势在于可自主控制后续收购比例 降低收购成本 且通过预受要约安排确保成功率 [3] - 收购完成后 原实控人持股比例降至28.94% 新实控方合计持股41.99% [4] 资金结构与杠杆分析 - 总资金21.1亿元中 6亿元来自股权转让款 9.5亿元为自筹资金(含7.5亿元并购贷款和2亿元借款) [5] - 若剔除临时变现的6亿元股权转让款 实际收购本金仅5.6亿元 杠杆倍数达3.77倍 [5] - 江阴国资通过新澄核芯突击收购核芯互联青岛部分股权 投入6亿元 并在收购环节直接出资2.47亿元 [6] 收购方背景与战略动机 - 核芯互联青岛成立于2018年 专注数模混合信号链芯片设计 产品型号达1600多种 在电力领域与上海贝岭竞争 [7][8]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团队均为清华电子工程专业出身 曾计划2022年冲击科创板 [7][8] - 江阴高新区正打造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芯片设计是其重点发展板块 这解释了国资联动的战略意图 [10] 区域产业布局特征 - 核芯互联总部设在青岛崂山区("青岛芯谷") 看重当地政策支持与产业集聚度 [8] - 公司成立至今完成4轮融资 总额超6亿元 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同创伟业等知名机构 [10]
富瀚微累募12亿仅分红1.8亿 实控人方套现17亿拟继续减持
长江商报· 2025-07-10 23:32
股东减持情况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杰智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目前持股比例为4 93% [1][4] - 杰智控股减持原因为基金到期退出安排 表明其将清仓退出 [2][6] - 若以47 01元/股计算 顶格减持可套现3 24亿元 [5] - 杰智控股曾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持股22 42% 通过协议转让和二级市场减持累计套现约17亿元 [2][7][10][12] - 另一股东朗瀚公司近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1 63%股份 套现1 77亿元 [1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年归母净利润3 98亿元 2023-2024年下滑至2 5亿元左右 2025年一季度剧降至1463 95万元 [3][1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9 46% [17] - 2017年上市以来累计融资12亿元 累计分红仅1 8亿元 分红率约10 31% [3][17] 客户集中度风险 - 海康威视为第一大客户 2024年贡献营收占比达66 69% [16] - 海康威视二股东龚虹嘉的妻子陈春梅持有公司13 22%股份 与实控人构成一致行动人 [16] 历史业绩表现 - 2020-2022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3 72%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12 64% [17] - 2023-2024年营收连续下降 同比降幅分别为13 65%和1 76% [17]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6 58% 2024年恢复性增长2 04% [17] 行业背景 - 公司专注于视频编解码SOC芯片、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芯片设计 应用于安防、智能硬件、汽车电子领域 [15]
蓝思科技、峰岹科技登陆港股,今年的上市“A+H”公司增至10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1:18
A+H股上市动态 - 蓝思科技和峰岹科技于7月9日成功登陆港股 成为今年第9家和第10家实现"A+H"上市的A股公司 [1] - 两家公司上市首日均录得涨幅 蓝思科技H股收盘涨9.13% 峰岹科技H股涨16.02% [1] - 上市首日收盘价显示 A股对H股溢价显著 蓝思科技溢价25.49% 峰岹科技溢价43.04% [1] - 目前160只A+H股中有3只出现价格倒挂 包括恒瑞医药(A折价9.83%) 宁德时代(A折价22.82%) 药明康德(A折价2.88%) [3] 蓝思科技IPO及业务概况 - 全球发售2.62亿股 发行价18.18港元 集资47.68亿港元 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获16.68倍认购 [1] - 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 认购总额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 包括小米集团 世运电路 瑞银 橡树资本等 [1] - 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行业领先企业 智能汽车交互系统解决方案行业排名前列 [2] -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智能手机 电脑 穿戴设备)和智能汽车(中控屏 仪表盘 智能B柱等)两大领域 并布局人形机器人 AI眼镜等新兴领域 [2] 峰岹科技IPO及业务概况 - 发行价120.5港元 募资总额22.59亿港元 基石投资者包括泰康人寿 保银 华夏基金等 合计认购1.12亿美元 [2] - 中国首家专注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厂商 2023年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市场份额达4.8% 排名第六且为前十中唯一中国企业 [3] A+H上市趋势展望 - 毕马威预测A+H上市将持续升温 2025年前6个月已录得47宗新上市申请 远超2024年全年的5宗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44家A+H上市申请公司中43家为市值超1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A股企业 [4] - 中金公司预计 若排队A+H企业年内完成上市 将新增融资约3400亿港元 增厚港股总市值0.8% [4]
上半年基金成绩放榜:医药与AI双风口分化下,资产如何配置?
搜狐财经· 2025-07-10 02:01
宏观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呈现生产强于消费的结构性分化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制造业PMI回升0.5%至49.5% [3] - 消费端K型复苏 5月社零同比增长6.4% 家电和通讯器材消费增速分别达53.0%和33.0% 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驱动 [3] - 通缩压力持续 5月CPI同比降0.1% PPI同比降3.3% 反映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双重挤压 [4] 政策动向 - 货币政策宽松 5月央行降准50BP 1年期LPR降息10BP至3.35% [4] - 财政政策发力 5月政府债券融资1.46万亿元 新增专项债8000亿元投向基建和新能源 带动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长5.6% [4] - 政策传导存在行业差异 流动性溢价更直接利好AI和创新药等技术密集型板块 [4] 基金市场表现 - 全市场12897只公募基金中超八成净值增长 多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超80% [5] - 上半年新成立672只基金 募集规模5408.48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滑20% [5] - 权益类基金表现突出 QDII、偏股混合型和普通股票型基金领涨 [5] 权益类基金 - ETF贡献显著 上半年成立387只股票型基金 发行份额1880.59亿份 同比增长183% [7] - 医药主题基金强势 上半年业绩TOP10中7只为医药主题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收益率达85.64% [8] - 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A股创新药概念上涨26.1%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大涨50.65% [9] AI板块动态 - AI板块先扬后抑 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半年收益-20.57% 排名垫底 [10] - 科技成长主题活跃 DeepSeek指数上半年涨幅42.51% 人形机器人指数涨超20% [10] -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20倍 处于历史低位 修复空间显著 [10] 固收类基金 - 6月债券基金发行回暖 单月成立30只 发行份额513.44亿份 创年内新高 [11] - 上半年债券基金发行规模2478.51亿份 同比下滑54% 新发占比自2022年来首次低于50% [11] - 信用债受追捧 11只信用债ETF总规模达2130亿元 近一月净申购超800亿元 [12] 可转债市场 - 二季度中证转债上涨1.30% 万得全A下跌0.59% [13] - 转债百元溢价率26% 处于5年61%分位数 债性转债估值分位数83% 股性转债46% [13] 下半年配置建议 - A股建议逢低配置 关注农业、交运、石油、非银等高ROE资产 [15] - REITs需关注流动性和行业轮动影响 商品配置侧重贵金属、工业金属与原油 [15]
峰岹科技募22.6亿港元首日涨16% 实控人兄弟新加坡籍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3:19
上市表现 - 峰岹科技在港交所上市,开盘报130.8港元,涨幅8.55%,收盘报139.8港元,涨幅16.02% [1] - 公司发售股份数目18,744,400股,其中公开发售8,149,800股,国际发售10,594,600股 [1][2] 发行结构 - 最终发售价为120.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2,258.70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122.38百万港元后净额2,136.32百万港元 [4][5] - 上市时已发行股份数目111,107,780股(行使超额配股权前) [2] 保荐机构 - 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整体协调人包括中银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与研发,在BLDC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行业具有强大市场地位 [5] 募资用途 - 募资将用于增强研发创新能力、丰富产品组合及扩展下游应用、扩展海外销售网络、战略性投资及收购、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5] 基石投资者 - 基石投资者包括泰康人寿、保银、3W Fund等10家机构,其中泰康人寿获配1,628,600股,占全球发售股份8.69% [5][6] - 其他主要基石投资者持股比例在2.78%-5.21%之间 [6] 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BI LEI、BI CHAO和高帅,其中BI LEI与BI CHAO为兄弟关系,BI LEI与高帅为夫妻关系 [6] - BI LEI和BI CHAO为新加坡籍,高帅为中国籍 [6]
翱捷科技跌1.79% 2022年上市超募42亿元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08:45
翱捷科技股票表现及发行情况 - 公司股票收报74 00元 跌幅1 79% 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股票数量4183 0089万股 发行价格164 54元/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 盘中最高价130 11元 为上市以来最高价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8 83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5 46亿元 比原计划多41 66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23 80亿元 用于新型通信芯片设计 智能IPC芯片设计等多个项目 [1] - 发行费用总额3 37亿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 10亿元 [1] 国泰海通证券重组更名 - 2025年4月11日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上市仪式在上交所举行 [2] - A股证券简称由"国泰君安"变更为"国泰海通" 证券代码"601211"保持不变 [2] - 证券简称变更标志着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完成全部程序 [2]
异动盘点0709|Fortior首挂涨超12%;宁德时代涨超 3%;英特尔因大裁员涨超7%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09 04:01
港股市场表现 个股异动 - 中国罕王 (03788) 飙升近20%,年内累计涨幅达3.2倍,公司建议分拆罕王黄金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1] - 北海康成-B (01228) 再涨超50%,近三日股价翻倍,公司为港股罕见病领域第一股 [1] - 香港中旅 (00308) 再涨超24%,年内股价翻倍,市场炒作稳定币跨境支付场景 [1] - 瑞安房地产 (00272) 早盘涨超4%,前6月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57% [1] - 丘钛科技 (01478) 现涨超7%,6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3264.8万件,同比增加1.5% [1] - 德康农牧 (02419) 升6%,天风证券给予目标价154港元,新周期逻辑持续强化 [1] 行业板块 - 博彩股继续走高,永利澳门 (01128) 涨6.49%,新濠国际发展 (00200) 涨6.15%,澳博控股 (00880) 涨5.15%,银河娱乐 (00027) 涨1.44% [2] - 铜业股早盘普跌,洛阳钼业 (03993) 跌6.04%,紫金矿业 (02899) 跌4.35%,中国有色矿业 (01258) 跌2.76%,江西铜业股份 (00358) 跌1.66% [2] 新股及产品动态 - 大众口腔 (02651) 首挂上市,早盘高开20%,公司为华中地区领先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 [3] - 蓝思科技 (06613) 首挂上市早盘高开3.85%,公司在全球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排名领先 [3] - 粉笔 (02469) 涨超9%,AI刷题系统班迎来重磅升级,公司持续丰富AI产品矩阵 [3] - 越疆 (02432) 涨超7%,今日正式发布六足仿生机器狗 [2] - FORTIOR (01304) 首挂上市,早盘高开8.55%,现涨超12%,公司为BLDC细分领域国产芯片设计头部企业 [2] 美股市场表现 个股异动 - 稳定币概念股延续涨势,老虎证券 (TIGR.US) 涨逾8% [4] -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 (DJT.US) 涨逾2%,公司寻求SEC批准蓝筹加密货币ETF [4] - Wolfspeed (WOLF.US) 继续走高,股价涨超9% [4] - 法拉第未来 (FFAI.US) 涨逾1%,FX系列B端预订量达4100台 [4] - 英特尔 (INTC.US) 涨超7%,启动全公司范围裁员 [4] - 极光 (JG.US) 涨近5%,与加密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HashNut达成战略合作 [4] - 京东 (JD.US) 涨逾2%,京东外卖宣布正式启动"双百计划" [4] - 香港建筑分包商Masonglory (MSGY.US) 登陆美股市场,股价涨超6% [4] 行业板块 - 黄金股走低,黄金资源 (GORO.US) 跌近10%,美国黄金公司 (USAU.US) 跌逾4%,哈莫尼黄金 (HMY.US)、纽曼矿业 (NEM.US) 跌逾4% [4] 产品与技术 - 特斯拉 (TSLA.US) 涨超1%,xAI计划周三发布Grok-4 [5]
上市大涨7.97% 峰岹科技在港挂牌上市
巨潮资讯· 2025-07-09 02:43
上市及股价表现 - 峰岹科技于7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为120.5港元/股,截至发稿股价为130.10港元/股,上涨7.97% [2] - 公司此前于2022年4月在科创板上市,截至7月8日A股股价为183.21元/股,总市值169.22亿元 [3]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45.94%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27.18% [3]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59.17% [3] 主营业务结构 - 电机主控芯片MCU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39.97%,占总营收64.17% [3] - 电机主控芯片ASIC收入8474.76万元,同比增长75.63%,占总营收14.14% [3] - 电机驱动芯片HVIC收入8426.78万元,同比增长26.92%,占总营收14.06% [3]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7.86%,占营收比重19.44% [4] - 研发成果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 [4] - 公司在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领域具备核心技术优势 [4] 市场拓展与增长潜力 - 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3713.08万元,同比增长125.19% [4] - 工业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产业推动BLDC电机控制芯片需求增长 [4] - 公司通过全球化战略和新兴领域布局强化长期竞争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