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聚胶股份:股东郑朝阳拟减持不超过约241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2:04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郑朝阳持有公司股份约34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28% [1]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80万股 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61万股 [1] - 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约24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3% [1]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中卫材热熔胶占比99.31% 其他业务占比0.69% [1] - 公司当前市值33亿元 [1] 市场环境 - A股总市值突破116万亿元 [1]
信德新材:股东尚融宝盈及其一致行动人尚融聚源拟合计减持不超过约303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1:55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5%以上股东尚融宝盈及其一致行动人尚融聚源合计持有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约615万股 占剔除回购专户后总股本6.0955% 占公司总股本6.0322% [1] - 股东计划自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约303万股 占剔除回购专户后总股本3% 占A股总股本约2.97% [1] 股权结构 - 尚融宝盈持有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约585万股 尚融聚源持有约31万股 [1] 业务构成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构成中其他业务占比56.9% 负极包覆材料占比43.1% [1] 市值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38.61元 总市值39亿元 [1]
宏源期货农产品早报-20250924
宏源期货· 2025-09-24 11:34
| 金 | 应 | 和 | 据 | 港 | 二 | 前 | 为 | 明 | 吨 | 悲 | 美 | 供 | 依 | 息 | 过 | 节 | 乙 | 别 | 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8229500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偏 | 醇 | 信 | 者 | 不 | 但 | 分 | ...
黑色产业链日报-20250924
东亚期货· 2025-09-24 10: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钢材当前基本面偏弱制约反弹空间,原料成本支撑与宏观预期延缓下行节奏,钢价短期震荡运行,负反馈压力持续积累,向下突破阻力小于向上 [3] - 铁矿石短期政策不及预期,市场投机情绪或回落,回归基本面交易,矛盾不大,供应发货恢复,需求紧平衡,预计价格震荡运行 [20] - 煤焦下游节前补库,焦煤库存结构改善,现货止跌反弹,焦炭二轮提降落地,节前三轮提降难度大,市场预期改善,但钢材供应压力大,弱现实压制煤焦价格反弹高度 [30] - 铁合金期限结构改善利于上涨,但原料焦煤期限结构未改善,远期交易逻辑在于反内卷预期,下跌空间有限,市场是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 [46] - 纯碱市场情绪反复增加波动,远期供应压力大,刚需企稳,供强需弱格局不变,上中游库存高位限制价格 [59] - 玻璃上中游库存高位,需求疲弱限制价格,供应端日熔暂稳有回升预期,市场处于弱平衡到弱过剩状态,缺乏明确趋势和交易逻辑 [84] 各行业相关总结 钢材 - 螺纹钢01、05、10合约2025年9月24日收盘价分别为3164元/吨、3227元/吨、3071元/吨,热卷01、05、10合约收盘价分别为3357元/吨、3365元/吨、3414元/吨 [4] - 螺纹钢汇总价格中国为3306元/吨,上海3280元/吨,北京3180元/吨等;热卷汇总价格上海3400元/吨,乐从3370元/吨等 [7][9] - 01螺纹/01铁矿、05螺纹/05铁矿、10螺纹/09铁矿比值均为4;01螺纹/01焦炭、05螺纹/05焦炭、10螺纹/09焦炭比值均为2 [17] 铁矿石 - 01、05、09合约2025年9月24日收盘价分别为803.5元/吨、783元/吨、762元/吨;01基差 -9.5元/吨,05基差11元/吨,09基差32元/吨 [21] - 2025年9月19日日均铁水产量241.02万吨,45港疏港量339.17万吨,全球发运量3324.8万吨等 [24] 煤焦 - 焦煤仓单成本(唐山蒙5)1200元/吨,焦炭仓单成本(日照港湿熄)1583元/吨等;盘面焦化利润 -94元/吨,主力矿焦比0.465 [33] - 安泽低硫主焦煤出厂价1500元/吨,蒙5原煤(288口岸)自提价1040元/吨等;即期焦化利润58元/吨,蒙煤进口利润(长协)365元/吨 [34] 铁合金 - 硅铁基差(宁夏) -18元/吨,硅铁01 - 05为 -102元/吨等;硅铁现货宁夏5430元/吨,内蒙5480元/吨等 [46] - 硅锰基差(内蒙古)198元/吨,硅锰01 - 05为 -42元/吨等;硅锰现货宁夏5680元/吨,内蒙5730元/吨等 [49] 纯碱 - 纯碱05、09、01合约2025年9月24日收盘价分别为1394元/吨、1448元/吨、1307元/吨;月差(5 - 9) -54元/吨 [60] - 华北重碱1300元/吨,轻碱1200元/吨;华南重碱1400元/吨,轻碱1350元/吨等 [62] 玻璃 - 玻璃05、09、01合约2025年9月24日收盘价分别为1356元/吨、1424元/吨、1237元/吨;月差(5 - 9) -68元/吨 [85] - 2025年9月19日沙河产销88%,湖北产销102%,华东产销99%,华南产销102% [86]
红宝丽:异丙醇胺应用领域较广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10:12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异丙醇胺应用领域广泛 包括合成表面活性剂 工业与民用清洗剂 石油天然气炼制中的脱硫剂等行业 [1] - 产品应用于医药中间体 农药中间体 丙二胺 钛白粉 电子清洗 金属切削等行业 [1] - 产品还涉及涂料 固化剂 水泥外加剂 新能源等行业应用 [1]
德联集团:截至2025年9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1018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09:4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1018户 [1]
液冷材料:混合及浸没式液冷方案驱动氟化液需求增长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液冷散热解决方案 特别是数据中心和算力集群的散热技术[1] * 核心公司包括英伟达(芯片制造商) 新宙邦(液冷材料供应商) 洲邦(全屋净米技术提供商)[3][12][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芯片功耗提升驱动液冷方案迭代 英伟达新一代Ruby系列芯片散热需求已超出单向冷板能力范围[1][2] * 混合式液冷方案结合冷板与浸没式散热 冷板承担约70%热量 浸没液体处理剩余30% 此设计降低了对浸没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并简化了维护流程[1][4][5] * 混合式方案显著降低氟化液用量至每个机柜约500-600千克(半吨) 成本约为15-20万元 在性能与成本间取得平衡 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应用[1][6][7] * 双向冷板技术依赖氟利昂相变散热 R134A散热效能最高且成本较低(约5万元) 但面临全球配额缩减风险 氢氟醚是可调沸点的替代选择 但长期运行可能产生腐蚀[1][9] * 纯浸没式液冷有三种选型方向 高端电子氟化液(如全氟聚醚 全氟胺)因其优异性能成为国家级重点项目及大型算力集群的首选[1][10] * 混合式方案对液体兼容性要求更高 高端电子氟化液成为最优选择 若落地应用 一个机柜需半吨至600公斤 以30万元/吨计 市场需求潜力可达200亿元[3][11] **其他重要内容** * 新宙邦在液冷材料产能布局领先 现有产能近2500-3000吨 正建设专用于液冷的5000吨产能(可扩至万吨) 其他国内玩家产能多在500-1000吨水平[14] * 新宙邦主业估值约300亿人民币 液冷业务可带来约200亿估值 2025年服务业利润可能达77.75亿人民币[15][16] * 洲邦的全屋净米技术(半导体温控)在全球市场份额近30% 其技术优势可平移至液冷散热领域 并已与阿里巴巴 字节跳动等企业进行超过3年的验证[12][13]
新宙邦&阿科力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新宙邦为综合性化工新材料公司 业务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新材料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化学品 有机氟化学品 电容化学品 半导体化学品四大系列[3] * 阿科力为民营企业 原有业务为聚醚胺生产 用于风机叶片固化剂 是风电重要材料 目前正进行业务转型 研发环烯烃共聚物(COC)新材料[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新能源材料市场 * 当前新能源材料价格处于历史底部 六氟磷酸锂从2021年最高60万元/吨跌至五六万元/吨 电解液价格从最高13-14万元/吨跌至2万元/吨左右[6] * 2024年国内六氟磷酸锂表观消费量达13万吨 同比增长30%以上 预计2025年受益新能源汽车储能发展 同比增速有望达20%-30%[2][6] * 宁德时代预测到2026年国内储能需求接近翻倍 带动上游材料高速增长[6] * 供给层面因过去扩产较多导致产能过剩 预计2026年扩产减速带来小幅供给改善 行业景气度回升[6] * 新能源行业市场容量较小且装机速度放缓 导致行业出现过剩 2024-2025年行业净利润呈小幅亏损状态 每年亏损约千万元[15] 有机氟化学品 * 有机氟化学品为黄金产业 下游用于医药 农药 染料 半导体 新能源等行业 含氟聚合物如氟橡胶和树脂在汽车 电力 食品 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7] * 新宙邦通过打造完整生产链条和设立福建生产基地 实现较高水平一体化生产能力[2][7] * 美国3M计划关停相关工厂 在PFAS领域每年销售额约13亿美元 其退出将腾出市场空间 新宙邦有望扩大市场份额[2][7][11][12] 液冷技术与电子氟化液 * 液冷技术为未来数据中心理想冷却解决方案 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优异 适用于高功率单机柜数据中心 随着AI行业发展对散热需求增加 液冷有望成为主流[2][9][10] * 全球电子氟化液市场由外资企业主导 包括美国3M 苏威 旭硝子和科慕等 3M退出后国内企业如金路邦和君华股份有望抢占市场份额[11] 公司业务与竞争力 * 新宙邦拥有全面产业布局与全球市场覆盖 截至2024年底在全球拥有10个生产基地(国内9个 欧洲1个) 国内配套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比亚迪等优质客户 海外与三星等建立合作[2][5] * 受益新能源储能 汽车及AI行业发展 锂电池材料有望量价齐升 预计2026年公司业绩复合增长可能超20%甚至达30%以上[2][5][12] * 阿科力研发的COC材料为国内实现化工材料进口替代的最后一个百亿市场容量的材料 主要应用于光学镜头(占全球需求60%以上)和医药包装(占30%多)领域[4][16] * 全球仅日本四家公司能生产COC 欧美未能生产 阿科力自2014年研发 2024年5月建成3000吨小型工业化装置 11月投产 已解决颜色偏黄问题并通过下游测试[17] * 阿科力计划2026年底建成1万吨规模生产装置 2027年再扩建2万吨产能 已获得小批量药品包装订单(价值200多万元) 光学领域产品价格高且成本低 公司毛利空间较大[4][18][19] * 国内仅一家未上市公司探索类似产品 其他企业尚未具备工业化装置 阿科力已突破技术瓶颈 具有显著竞争优势[20] 孵化业务与产品应用 * 新宙邦孵化业务推出多种氟化物产品 包括氢氟饱和化合物 氢氟不饱和化合物 含氟饱和化合物和不包含氟产品 应用场景广泛 电子氟化液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 传热性 材料相融性和电绝缘性 可用于电子测试 清洗 制冷和干燥等 终端应用包括半导体 精密设备 航空航天和医疗等[8] 其他重要内容 * 研究新宙邦需关注周期性产品价格波动和有机氟材料销量预估 需跟踪行业趋势如电影业供需关系及下游数据中心发展动态[13] * 阿科力原有聚醚胺业务因国内技术扩散和新产能增加面临挑战[14]
财新周刊-第37期2025
2025-09-24 09:35
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 [https://a.caixin.com/2yc4VU5d](https://a.caixin.com/2yc4VU5d) 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能源行业(特别是电力、煤炭、油气、新能源)[5][6][9] * 电力设备与电网行业[17][27][30] * 化工与钢铁行业[19][78][82][83] * 评估与法律行业(涉及陕西榆林恒硕矿业评估案)[36][37][46] * 提及的公司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宝钢股份(600019 SH)、德勤、阿克苏诺贝尔等[17][82][8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能源转型的宏观背景与目标 *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最后五年,是能源转型的攻坚阶段和战略机遇期[5][7] * 中国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5%以上,能源领域占总碳排放70%以上,是减碳主战场[13][14] * 能源发展目标包括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2024年为28 6%)[12][13] 能源结构调整与投资趋势 *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显著,2024年煤炭消费占比53 2%,较2015年下降10 8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含天然气)消费占比上升10 7个百分点至28 6%[12] * 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三分之一,较十年前接近翻倍[20] * 预期“十五五”期间中国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超2亿千瓦,到2030年总装机规模较当前再翻一番,突破30亿千瓦[21] * 2024年风光总装机占比达42%,首次超过煤电,但发电占比仅为18%,凸显消纳问题[23][24] * 投资重心转向清洁能源,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80%[20] 煤炭与化石能源的未来角色 * 煤炭角色加速从“主体能源”转向电力调峰、容量保障和能源安全[18] *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有望在2028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持续约5-10年,“十五五”和“十六五”是转型关键期[20] * 化工用煤是主要增长点,过去几年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9 7%[19] * 国内石油消费预计2030年前达峰,汽油与柴油消费已达峰,石油将更多作为石化原料[26] * 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消费量预计稳步提升,2030年达6000亿立方米峰值平台期[26] 电力系统改革与市场建设 * 中国电气化率接近30%,高于欧美约22%的比例,“十五五”期间将持续攀升[17] * 全社会用电量“十五五”时期年均增速预计约4 5%[17] * 构建灵活、低碳、智能、韧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五年发展重点[17] *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20年40%提升至2024年连续稳定在60%以上[31]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30] * 面临挑战包括系统灵活性不足、省间交易壁垒、成本疏导机制不健全等[29][30]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技术成为重构能源格局的关键力量,重点关注AI、钙钛矿电池、氢能、固态电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等[75]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从1%–2%提高到3 5%–4%[82] * 钢铁、化工等过剩行业聚焦淘汰落后产能、产能置换和绿色升级,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82][83][84] * 绿氢成本高、下游应用(如钢铁、交通)意愿不足,短期内面临较大挑战[77][78] 评估案揭示的风险与挑战 * 陕西榆林恒硕矿业评估案暴露了资产评估行业在矿业权评估资质、程序合规性及司法执行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36][46][52] * 案件关键点:评估公司无相应资质、采用利害关系人提供的不实数据(可采储量165万吨 vs 官方查明储量837万余吨)、司法执行程序瑕疵[46][47][57] * 该案导致评估师获刑,相关法官被调查,案件进入执行监督程序,凸显了能源资源资产估值及交易中的法律与合规风险[37][53][66] 其他重要内容 * 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将深刻影响制造业与能源业发展[16] * 绿电直连政策出台,引导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但各地实操落地仍待破局[72] * “出海”与反“内卷”成为企业战略重点,通过兼并重组、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寻求增长[85][87] * 强调合规管理与质检升级,为进一步开放做准备[87] * 能源投资需关注投资回报率(ROI),在过度投资与谨慎投资间寻找平衡[86]
聚胶股份:马来西亚工厂在建设计产能6万吨/年,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竣工投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9:22
产能利用情况 - 公司总部工厂 仙村工厂及波兰工厂三个工厂2024年度总产能利用率约为68% [1] - 马来西亚工厂在建设计产能6万吨/年 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竣工投产 [1][3] 产能释放策略 - 后续结合订单与市场需求情况有序释放产能 [1] - 通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客户开拓力度积极消化新增产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