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

搜索文档
瑞银:降上海石油化工股份目标价至1.8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2 03:59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跌9% [1] - 上半年净亏损4.62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净亏损扩大至3.72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资产减值亏损4.17亿元人民币 [1] 产能建设与业务发展 - 公司下半年将继续推进碳纤维产能建设 [1] 行业环境展望 - 内地提炼及化工行业反内卷推进 石化行业经营环境将见改善 [1]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瑞银下调公司2024年盈利预测至2100万元人民币 [1] - 下调2026至2027年盈利预测2%至18% [1] - 目标价由1.93港元降至1.8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瑞银:降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目标价至1.8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3:5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9% [1] - 上半年净亏损4.62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净亏损扩大至3.72亿元人民币 主要因资产减值损失4.17亿元人民币 [1] 公司运营规划 - 下半年继续推进碳纤维产能建设 [1] 行业环境展望 - 内地提炼及化工行业反内卷推进 [1] - 石化行业经营环境将见改善 [1] 机构预测调整 - 瑞银下调公司2024年盈利预测至2100万元人民币 [1] - 下调2026至2027年盈利预测2%至18% [1] - 目标价由1.93港元降至1.89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转债投资机构行为分析手册
天风证券· 2025-08-22 0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对不同类投资机构的转债投资策略及偏好进行详细拆解,形成转债投资机构行为分析手册,聚焦转债投资机构行为分析手册概览及公募基金篇,从多维度分析不同机构对转债的投资特点和偏好 [1][9] 分组1:转债投资机构与分析方法概览 - 公募基金、企业年金是转债直接投资主力军,截至2025年7月末,公募基金持有沪市转债面值1419.79亿元占比35.56%,深市转债市值1061.35亿元占比33.31%;企业年金持有沪市转债734.97亿元占比18.41%,深市转债占比13.23% [10] - 保险机构、证券自营在转债投资者结构中占主要位置,截至2025年7月末,保险机构持有沪市转债353.05亿元占比8.84%,深市转债市值210.55亿元占比6.61%;证券自营持有沪市转债289.20亿元占比7.24%,深市转债占比5.60% [10] - 转债发行人原始股东等也是重要直接投资者,但目标与专业机构有差异,不作为分析重点;基金及券商专户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持券占比普遍低于5% [11] - 与2021年末比,公募基金、保险机构“话语权”增强,企业年金占比下降,券商自营等投资占比提升,一般机构投资者持有规模占比明显下降 [13] - 不同类型专业机构投资者在转债投资限制、偏好及投资策略方面有区分,公募基金注重相对收益,养老金等注重安全边际和收益确定性 [19] - 可根据基金季报分析公募基金转债持仓偏好,根据转债发行人半年报、年报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分析其他投资机构转债持仓 [20] 分组2:公募基金投资转债特点 公募基金转债持仓概览 - 2023Q4以来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及占比持续微降,25Q2持有转债市值环比降3.35%至2728.25亿元,占比降至0.80% [24] - 投资转债的公募基金数量整体下滑,但参与度整体提升,2025年以来数量重回上升通道,25Q2末有2229只基金持有转债 [24] - 从行业分布看,公募基金超配金属、化工等行业转债,低配石化、钢铁等行业转债 [3] - 从价格估值、评级等角度看,2025Q2末超配120 - 130元区间和150元以上、AA及AA - 转债,低配其余 [3] - 公募基金在全市场转债投资者结构中占比约30%,在不同行业、价格及评级转债细分结构中话语权有差异 [3] 各类基金转债持仓差异 - 二级债基是转债主要配置力量,2023Q3持有转债市值达历史最高,此后连续减持,25Q2环比降8.66%至858.67亿元 [44] - 转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2025Q1达历史最高,25Q2环比降3.44%至866.50亿元;一级债基持有市值环比增9.26%,25Q2达726.56亿元创历史新高 [44] - 偏债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25Q2分别减持转债19亿元、12亿元,分别达146亿元、71亿元 [44] - 转债基金转债仓位25Q2升至91.41%续创历史新高,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偏债混合的转债仓位25Q2分别下降 [46] - 2025Q2,转债基金对石化、公用事业等行业转债增持,对煤炭、钢铁等行业转债减持 [48] - 25Q2转债基金超配金属、交运等行业,对银行转债由减配改超配,对电子转债由超配改减配,持续减配石化等行业 [51] - 2025Q2转债基金超配120 - 130元区间、转股溢价率20%以下、AAA及AA - 转债,减配其余 [57] 绩优基金转债持仓特点 - 选取2025H1区间表现好且基金份额超2亿份的4只基金分析,富国久利稳健配置持仓集中,华商丰利增强持仓分散 [72][73] - 富国久利稳健配置持仓集中在电力设备等行业,民企转债占比高,偏好高等级和120 - 130元、平衡型转债 [74] - 华商丰利增强以制造类转债为主,民企转债占比高,偏好130元以上、偏股型转债 [74] - 嘉实稳怡银行转债规模占比高,央国企转债占比超65%,持仓集中在110 - 130元区间 [75] - 兴证全球兴晨持仓集中在电力设备等行业,民企转债占比78.48%,持仓集中在110 - 120元区间,偏债型转债规模占比高 [75] 分组3:非公募类转债投资分析 从个券“前十大持有人”出发 - 根据转债持有人名称等信息,将转债投资者分为11大类、24小类 [86] - “前十大持有人”合计持有的转债规模约占转债市场的40%,“公司相关机构”等合计持有规模约占“前十大持有人”合计规模的80% [87] - 2024年以来,“公司相关机构”持有转债规模锐减,“公募基金”占比大幅提升,“养老金类”等占比约5% [88] 非公募类机构转债投资初探 - 从行业分布看,“私募资管”持有电力设备转债多,对顺周期行业转债持仓低;“证券自营”对部分行业持仓占比与市场有差异;“保险”持仓分散 [97] - 从评级分布看,“私募资管”、“QFII”对低评级转债容忍度高,“保险”、“证券自营”持仓中AAA评级转债占比高 [97] - 从价格分布看,“私募资管”持仓100元以下占比超15%,“证券自营”集中于100 - 120元区间,“保险”等以110 - 120元为主 [98]
化工 战略看多石化行业反内卷
2025-08-21 15:0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石化行业(炼化、乙烯、烯烃、芳烃、涤纶长丝、锯片)[1][3][9] * 公司: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宝丰能源、卫星化学、新凤鸣[2][9] **核心观点与论据:政策驱动行业结构优化** * 政策从“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 对炼化和乙烯等高耗能子行业提出更严格能耗标准 加速行业结构调整[1][3] * 政策要求摸排20年以上老旧装置 以20年为限 炼油产能占比约32% 乙烯产能占比约17%[1][3] * 200万吨以下炼油装置占全国总产能6.5% 30万吨以下乙烯装置占比15% 老旧装置面临加速淘汰[1][3] **核心观点与论据:市场供需与海外出清** * 石化市场处于宽松底部震荡 产品价差和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具备安全边际[1][4] * 海外炼油产能因高油价和绿色转型退出 欧洲23年炼能较疫情前19年减少80万桶/天 日本减少27万桶/天[1][5] * 欧洲23年炼能较20世纪初减少310多万桶/天 日本减少190万桶/天[6] * 预计2024年至2027年底欧洲将退出约400-500万吨乙烯产能 日本也将退出部分几十万吨产能[1][6] **核心观点与论据:行业风险与整合** * 行业面临破产和整合风险 例如英力士、壳牌欧洲、日本装置及韩国YNCC的200多万吨产能面临经营压力[7] * 韩国石化行业考虑自救 反映市场竞争激烈 老旧产能被新增产能市场化出清[7] * 芳烃领域新增一体化项目审批严格 预计后续新增有限[7] **核心观点与论据:原料成本与布局时机** * 油价回调至约65美元/桶 较前期80美元阶段风险释放[1][8] * OPEC增产 美国页岩油新井成本至少在60美元以上 油价向下空间有限[8] * 当前是逐步关注产业链布局的时间窗口[8][10][11] **核心观点与论据:投资建议与关注领域** * 建议关注先进炼能企业:恒力石化(提质增效推进分红)、荣盛石化(国际布局)、东方盛虹(搭建炼化平台发展下游精细品)、桐昆股份[2][9] * 建议关注烯烃企业:宝丰能源(煤制烯烃)、卫星化学(气头乙烷制烯烃) 两者成本优势显著[2][9] * 建议关注下游: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高 自律土壤良好)如桐昆股份、新凤鸣 以及供给格局集中的锯片子行业[9] **其他重要内容:行业前景** * 在需求恢复平稳增长后 有望逐步修复前期新增产能 实现价差修复[7] * 政策严格审批限制新增项目 市场竞争导致老旧产能出清 新兴需求逐步恢复 原料价格稳定回调 行业处于较好布局窗口[10][11]
化工日报:韩国石化业或削减产能,化工板块上涨-20250821
华泰期货· 2025-08-21 05: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受石化产业反内卷消息及韩国石化行业削减产能和重组担忧影响,周三下午化工板块大幅上涨,若韩国石化产业重组或减停产波及PX,影响较大,目前影响集中在石脑油裂解,需关注后续影响是否扩大 [1] - 成本端需关注美乌峰会,PX基本面环比转弱但整体仍处低库存状态,PXN下方有支撑;TA需求端最悲观时期已过,短期检修下供需好转,但主流供应商出货打压价格,仓单集中注销下老货供应充裕 [2] - 聚酯开工率回升,需求淡季最悲观时候已过,局部订单好转,短期负荷预计持稳回升,大幅提升需关注终端纺服订单集中下达时间或瓶片检修装置集中重启时间 [3] - 单边策略上,PX/PTA/PF/PR中性,需关注成本端原油及宏观情绪变动;跨品种策略为逢高做缩PTA加工费、逢低做多PR加工费;跨期无策略 [4][5] 各目录总结 市场要闻与数据 - 韩国第三大乙烯生产商丽川NCC株式会社或因无法筹措运营资金违约,韩国石化“四大巨头”盈利转亏损,若萧条持续,3年后仅50%企业能维持经营 [1] - 十家韩国石化企业同意重组业务,大幅削减石脑油裂解产能,年产能将减少270 - 370万吨,占总产能达25% [1] 市场分析 - 成本端关注美乌峰会,上上个交易日PXN为261美元/吨,环比变动 - 1.75美元/吨,中国PX负荷恢复,PTA检修增加,PX平衡表转松平衡,基本面环比转弱,但PX整体低库存,PXN下方有支撑 [2] - TA主力合约现货基差 - 2元/吨,环比变动 + 6元/吨,PTA现货加工费151元/吨,环比变动 - 12元/吨,主力合约盘面加工费364元/吨,环比变动 + 1元/吨,需求端好转但主流供应商出货打压价格,仓单注销老货供应充裕 [2] 需求方面 - 聚酯开工率89.4%,环比 + 0.6%,需求淡季最悲观时期已过,局部订单好转,织造加弹负荷反弹,上周末涤丝终端集中备货,本周聚酯负荷小幅回升,短期预计持稳回升,大幅提升需关注终端纺服订单下达或瓶片检修装置重启时间 [3] - PF现货生产利润87元/吨,环比 - 16元/吨,需求小幅改善但有限,近月合约受强制注销仓单逻辑压制 [3] - PR瓶片现货加工费394元/吨,环比变动 + 16元/吨,8月主要工厂装置维持减停产,预计瓶片负荷短期平稳,加工费修复后回归区间震荡 [3][5] 策略 - 单边:PX/PTA/PF/PR中性,关注成本端原油及宏观情绪变动 [4] - 跨品种:逢高做缩PTA加工费(PX - 0.655PTA),逢低做多PR加工费(PR2511 - 0.855PTA2601 - 0.335MEG2601) [5] - 跨期:无 [5]
化工日报:韩国石化业或削减产能,关注EG成本端影响-20250821
华泰期货· 2025-08-21 03: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单边中性,供需均为增加趋势,基本面矛盾不大,低库存下关注成本变动;跨期和跨品种无投资建议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期现货方面,昨日EG主力合约收盘价4477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变动+93元/吨,幅度+2.12%;EG华东市场现货价4502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变动+47元/吨,幅度+1.05%;EG华东现货基差90元/吨,环比-3元/吨 [2] - 韩国MEG大多产能已停产,目前运行四套装置共55万吨产能,消息对EG直接影响小,影响集中在石脑油裂解装置,市场担忧影响成本端乙烯价格 [2] - 生产利润方面,乙烯制EG生产利润为-49美元/吨,环比+4美元/吨;煤制合成气制EG生产利润为-116元/吨,环比+7元/吨 [2] - 库存方面,CCF数据显示MEG华东主港库存为54.7万吨,环比-0.6万吨;隆众数据显示为53.5万吨,环比+4.9万吨;上周主港到货14.1万吨,周度小幅累库;本周华东主港计划到港5.4万吨,副港计划到港4.3万吨 [3] - 整体基本面供需逻辑,供应端国内EG总开工预计回升至70%以上,海外8月后进口预期回升至65万吨附近;需求端淡季最悲观时候已过,预计短期聚酯负荷持稳小幅提升;8 - 9月平衡表略累库,供需均增加,8月初外轮集中到货但港口库存回升缺乏持续性,中旬外轮到货减少,主港贸易罐库存偏低,供需矛盾不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与基差 - 涉及乙二醇华东现货价格和基差相关内容 [5][6] 生产利润及开工率 - 包含乙二醇乙烯制、煤基合成气制、石脑油一体化制、甲醇制毛利润,以及乙二醇总负荷和合成气制负荷相关内容 [5][6] 国际价差 - 指乙二醇国际价差(美国FOB - 中国CFR) [5][6] 下游产销及开工 - 涵盖长丝、短纤产销,聚酯、直纺长丝、涤纶短纤、聚酯瓶片负荷相关内容 [5][6] 库存数据 - 涉及乙二醇华东港口、张家港、宁波港、江阴 + 常州港、上海 + 常熟港库存,中国聚酯工厂MEG原料库存天数和乙二醇华东港口日出库量相关内容 [5][6]
纯苯苯乙烯日报:韩国裂解去产能预期提振价格-20250821
华泰期货· 2025-08-21 0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韩国石化企业或削减270 - 370万吨石脑油裂解产能,提振国内烯烃衍生物下游价格,韩国裂解纯苯占海外纯苯产能3.5%影响有限,韩国苯乙烯占海外苯乙烯产能16%或支撑海外价格,但两品种现实库存压力大,价差方面对EB供应潜在影响多于BZ;纯苯港口库存高位小幅回落,基差企稳走强,8 - 9月韩国芳烃检修进口压力未增,下游开工偏高带动去库但幅度有限;苯乙烯港口库存累积,下游部分开工回升但现实库存压力仍存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纯苯与EB的基差结构、跨期价差 - 纯苯主力基差 -110元/吨(-23),华东纯苯现货 - M2价差10元/吨(+5元/吨);苯乙烯主力基差 -10元/吨(-64元/吨) [1] 二、纯苯与苯乙烯生产利润、内外价差 - 纯苯CFR中国加工费173美元/吨(-4美元/吨),纯苯FOB韩国加工费158美元/吨(-4美元/吨),纯苯美韩价差54.6美元/吨(-15.1美元/吨);苯乙烯非一体化生产利润 -331元/吨(-5元/吨),预期逐步压缩 [1] 三、纯苯与苯乙烯库存、开工率 - 纯苯港口库存14.40万吨(-0.20万吨),开工率情况未提及;苯乙烯华东港口库存161500吨(+12700吨),华东商业库存76500吨(+7000吨),开工率78.2%(+0.5%) [1] 四、苯乙烯下游开工及生产利润 - EPS生产利润98元/吨(+5元/吨),开工率58.08%(+14.41%);PS生产利润 -102元/吨(+5元/吨),开工率56.70%(+1.70%);ABS生产利润 -46元/吨(+20元/吨),开工率71.10%(+0.00%) [2] 五、纯苯下游开工与生产利润 - 己内酰胺生产利润 -1820元/吨(-25),开工率93.72%(+5.31%);酚酮生产利润 -751元/吨(+0),开工率77.00%(+0.00%);苯胺生产利润 -161元/吨(-262),开工率71.57%(-1.89%);己二酸生产利润 -1336元/吨(+50),开工率61.70%(+7.30%) [1]
韩国石化业去产能预期提振丙烯价格
华泰期货· 2025-08-21 0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韩国石化业去产能预期提振丙烯价格,盘面价格反弹,但供需基本面供应仍偏宽松,下游需求支撑有限,成本端原油价格反弹支撑回升,建议单边观望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丙烯基差结构 - 涉及丙烯主力合约收盘价、华东基差、华北基差、01 - 05合约、市场价华东、市场价山东等情况 [7][10][12] 丙烯生产利润与开工率 - 包含丙烯中国CFR - 石脑油日本CFR、产能利用率、PDH制生产毛利、PDH产能利用率、MTO生产毛利、甲醇制烯烃产能利用率、石脑油裂解生产毛利、原油主营炼厂产能利用率等内容 [18][25][30] 丙烯进出口利润 - 涉及韩国FOB - 中国CFR、日本CFR - 中国CFR、东南亚CFR - 中国CFR、丙烯进口利润等情况 [34][38] 丙烯下游利润与开工率 - 涵盖PP粉、环氧丙烷、正丁醇、辛醇、丙烯酸、丙烯腈、酚酮等下游产品的生产利润与开工率 [41][43][46] 丙烯库存 - 包括丙烯厂内库存和PP粉厂内库存 [68]
规模最大的化工ETF(159870)开盘涨超1.2%,机构称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8-21 01:54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强势上涨1.25% [1] - 成分股中核钛白上涨8.76% 荣盛石化上涨5.24% 东方盛虹上涨3.24% [1] - 化工ETF上涨1.23% 最新价报0.66元 [1] 行业景气度驱动因素 - 碳排放双控推进与能耗要求提升推动行业供给结构优化 [1] - 老旧落后产能出清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1] - 行业自律机制形成反内卷尝试 [1] 细分领域投资机遇 - 炼油行业领军企业受益于新项目审批趋严带来的新增产能趋缓 [1] - 石化行业领军企业受益于老装置改造带来的供给端积极变化 [1] - 涤纶长丝行业领军企业受益于行业自律的反内卷尝试 [1] - 化工行业核心资产受益于供给侧能耗标准提升 [1] 指数成分与结构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万华化学 盐湖股份 巨化股份等十家企业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54% [2] 产品信息 - 化工ETF紧密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 [2] - 场外联接A代码014942 联接C代码014943 联接I代码022792 [3]
对二甲苯:原油反弹,需求改善,单边偏强,PTA:成本有支撑,短期偏强,MEG:海外供应存收缩预期,短期偏强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8-21 01: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二甲苯、PTA、MEG短期均偏强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隔夜原油库存大幅去化,油价强势反弹,PX有成本端支撑,需求预期改善,预计单边价格反弹;PTA成本支撑偏强,单边价格偏强;MEG进口到港下降,乙二醇边际去库,单边偏强 [1][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基本面数据 - 期货方面,PX主力昨日收盘价6844,涨跌幅1.03%;PTA主力昨日收盘价4778,涨跌幅0.93%;MEG主力昨日收盘价4477,涨跌幅1.20%;PF主力昨日收盘价6504,涨跌幅1.12%;SC主力昨日收盘价482.8,涨跌幅 -0.29% [2] - 月差方面,PX9 - 1昨日收盘价88,涨跌 -4;PTA9 - 1昨日收盘价 -56,涨跌 -2;MEG9 - 1昨日收盘价 -50,涨跌 -10;PF9 - 1昨日收盘价 -62,涨跌8;SC9 - 10昨日收盘价 -6.9,涨跌0.4 [2] - 现货方面,PX CFR中国昨日价格838美元/吨,涨跌2.83;PTA华东昨日价格4686元/吨,涨跌 -4;MEG现货昨日价格4502,涨跌47;石脑油MOPJ昨日价格575.5,涨跌1;Dated布伦特昨日价格67.56美元/桶,涨跌0.23 [2] - 现货加工费方面,PX - 石脑油价差昨日价格255.5,涨跌2.5;PTA加工费昨日价格197.31,涨跌 -10.67;短纤加工费昨日价格175.93,涨跌43.46;瓶片加工费昨日价格27.32,涨跌4.44;MOPJ石脑油 - 迪拜原油价差昨日价格 -6.01,涨跌0 [2] 市场动态 - PX尾盘石脑油价格上涨,20日PX价格上涨,亚洲收盘时近月ICE布伦特原油10月期货上涨46美分/桶 [2] - 因担心中国产能过剩致下游PTA需求困境,盘中PX现货价格疲软,但市场寄望冬季涤纶服装需求消化库存 [3] - 20日PTA现货价格维持在4690元/吨,主流基差在09 - 2;韩国石化将削减产能并重组;马来西亚一套75万吨/年的MEG装置近期重启;江浙涤丝20日产销整体回落,20日直纺涤短销售大多一般,19日江浙涤丝尾盘产销局部放量 [5] 趋势强度 - 对二甲苯、PTA、MEG趋势强度均为1 [6] 观点及建议 - PX短期单边下方空间或有限,预计单边价格反弹,关注11 - 01正套,9月供需偏紧格局暂无明显走弱迹象,但远月01合约以后的PXN仍有下行压力,需持续关注韩国石化削减产能对PX装置的连带影响 [6] - PTA成本支撑偏强,9 - 1反套持有,终端纺服需求环比改善,PTA单边价格偏强 [7] - MEG短期维持偏多思路,9 - 1月差维持 -50 ~ 0区间操作,中长期01合约面临新装置投产,供应压力大限制上方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