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搜索文档
千里科技股价跌5.25%,工银瑞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81万股浮亏损失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02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19日千里科技股价下跌5.25%至12.10元/股 成交额5.92亿元 换手率1.05% 总市值547.05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及通用汽油机的研发生产销售 制造业收入占比98.14% [1]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 2010年11月上市 注册地位于重庆市北碚区 [1] 基金持仓变动 - 工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016942)二季度减持千里科技2.9万股 当前持股8.81万股 占基金净值1% 位列第四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因股价下跌产生浮亏约5.9万元 基金规模3127.44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41.01% [2] - 基金经理何顺任职1年336天 管理规模68.65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57.88% [3]
广州工业产业区块总规模增加至626.7平方公里 划定工业集聚区36个
广州日报· 2025-09-19 01:42
《方案》基于梳理的全市工业用地底图,按照各区纳入工业产业区块的工业用地面积占全区工业用地面 积比例不少于80%、单个工业产业区块工业用地占比不低于65%的原则,对现行工业产业区块方案进行 布局优化。工业产业区块总规模增加至626.7平方公里,较现有工业产业区块规模增加5.7平方公里。其 中一级工业产业区块471.1平方公里,二级工业产业区块155.6平方公里。 另外,基于工业产业区块优化方案,衔接各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资源等要素,统筹划定36个 工业集聚区。全市超70%的工业产业区块纳入工业集聚区,单个工业集聚区规模平均约26平方公里。 相关附件 近日,《广州市工业集聚区划定及工业产业区块优化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 局网站上进行公示。《方案》按照"总量要增、质量要高、存量要挖、浓度要纯"的原则,优化全市产业 空间布局,全市工业产业区块总规模增加至626.7平方公里,划定工业集聚区36个,推动落实"12218"现 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工业产业区块是工业用地的"管控线",通过优化工业产业区块空间布局,提高工业产业区块内工业用地 比例,严格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实现工业用地应保尽保。广州市 ...
前八个月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辽宁日报· 2025-09-19 01:33
工业增加值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 [1] - 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 制造业增长2.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1% [1] - 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股份制企业增长5.7%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2.2% [1] 重点行业与产品 - 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增长面达57.5% [1] - 变压器产量同比增长63% 化学试剂增长35.9% 民用钢质船舶增长32.1% 新能源汽车增长19.7% [1] - 电工器材出口增长14.6% 船舶出口增长23.1% 汽车零配件出口增长10.6% [2] 固定资产投资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3%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7% [1] -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0.4%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1% [1] - 亿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增长2.8% [1]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4.8亿元 同比增长4.6% [2]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 日用品类增长11.4% [2] - 智能手机销售增长1.2倍 可穿戴智能设备增长77.8% 一级/二级能效家电增长44.7% [2]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5019.4亿元 同比增长0.1% 其中出口2676.7亿元增长11.6% [2] - 农产品出口增长9.6% 钢材出口增长5.7%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4% [2]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8% [2]
8月经济“成绩单”出炉稳增长政策加码可期
期货日报网· 2025-09-19 00:49
生产端表现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较前值5.7%放缓 环比增长0.37% [2] - 1-8月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 集成电路和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速超20% [2] - 41个大类行业中31个保持增长 上游资源品生产增速回升 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设备维持高增速 [2] 消费端表现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 环比由负转正增长0.17% [3] - 1-8月累计零售额323906亿元 同比增长4.6% 餐饮收入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至2.1% [3][3] - 家电/家具/通信器材零售增速显著放缓 汽车和金银珠宝类消费表现突出 [3] 投资端表现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326111亿元 同比增长0.5% 扣除房地产后增长4.2% [5] - 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5.1%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亮眼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4.1% [5] - 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增长2.0%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 [5][6] 政策与展望 - 新一轮"以旧换新"国补资金预计10月下达 商务部等9部门推出服务消费刺激措施 [4] - 新增专项债将迎来发行窗口 沥青装置开工率大幅上升预示基建投资反弹 [6] - 一线城市优化限购政策 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6][7]
文化之约丨炉火淬初心 清风传正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9 00:08
作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辽宁率先恢复工业生产,输送机器设备、生产物资、技术人才支援全国 工业恢复,为新中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了坚强支撑,是公认的共和国工业奠基地。触摸老工 业基地的文明脉动,传承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廉洁基因,对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新时代 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廉洁奉公成为集体价值共识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的现实背景,承载着探索共和国工业化道路、建立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的时代使命,激昂着人们奋勇前进。这样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廉洁奉公的客观基础。 探索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时代任务,标定了廉洁的价值方向。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处于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之中。苏联工业化的历史与教训警醒着新中国工业化的 开创者必须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和中国的建设,都要依靠中 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为主","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确立了以国内力量为主,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时代任务。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必须走自 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辽宁以其独 ...
宋周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迈出新步伐
经济日报· 2025-09-19 00:05
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与战略合作 - 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北京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 强调坚守合作初心 排除外部干扰 推动三方合作高质量发展 [1] -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取得新进展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深化经贸务实合作 为区域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贸易规模与结构优化 - 中俄贸易额自2016年69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448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17% [1] - 2024年中蒙贸易额达186.2亿美元 同比增长10.1% 创历史新高 超出中国外贸总体增幅5个百分点 [1] - 中国作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中俄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超三成 [1] - 中国作为蒙古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蒙贸易额占蒙古国外贸总额近七成 [1] 投资领域与结构 - 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存量维持在百亿美元规模 覆盖采矿业、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领域 科研和技术服务领域投资增长明显 [2] - 蒙古国吸收中国外资存量达54.4亿美元 占蒙古国吸引外资总额16.3% [2] - 对蒙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 同时拓展贸易、服务、建筑业等合作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建成国家级一类口岸约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 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立体化网络 [2] - 2024年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货运量合计超4500万吨 中欧班列通行量合计超7700列 [2] 开放平台建设 -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实施"两国一区、境内关外、封闭运行"模式 [3] - 沿线布局30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包括16个综合保税区和14个保税物流中心 2024年进出口表现亮眼 [3] - 6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及自贸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构建多层次合作平台体系 [3] 未来合作潜力 - 三方在基础设施、能源开发、现代农业、跨境旅游、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3] - 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沿线地区融入国际物流体系创造新机遇 [3] - 需加强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 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 拓展绿色、创新、数字、健康等新兴领域合作 [3]
美国衰退将至?
虎嗅· 2025-09-18 23:01
美联储政策行动与立场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18日凌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1] - 此次降息被定性为“预防性降息”和“风险管理降息”,旨在应对潜在下行风险而非经济已显著疲软 [1][2] - 美联储内部意见分歧巨大,点阵图显示年内可能还有两次降息,但部分成员主张不再降息,部分主张大幅降息50个基点 [3] 美国经济基本面状况 - 劳动力市场风险上升,2025年7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仅7.3万个,远低于预期的11万个,8月进一步降至2.2万个,失业率升至4.3% [6] - 美国劳工统计局大幅下调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就业数据,共削减91.1万个岗位,相当于此前公布增长的三分之一 [6] - 通胀依然顽固,8月CPI同比上涨2.9%,核心CPI保持在3.1%,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关税对核心PCE贡献0.3–0.4个百分点 [3] - 9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跌至-8.7,远低于5.0的预测值,显示制造业状况令人担忧 [6] 政策影响与外部风险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大幅加征关税,通过推高进口商品成本和消费者物价抑制投资与消费信心 [7] - 据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警告,关税政策或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约200万人失业,每个家庭损失至少5000美元收入 [8] - 摩根大通将2025年下半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从25%上调至40% [8] 全球影响与资产表现 - 美国需求萎缩将严重冲击德国、日本、韩国和墨西哥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并令大宗商品价格承压 [9] - 决议公布后,COMEX黄金创下3744美元/盎司高点后急跌50美元/盎司,美股冲高回落,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先跌后涨 [5] - 黄金作为主要避险资产,其货币属性需求主要来自全球央行和主权基金,在经济衰退预期下可能受追捧 [11] - 美债因极佳流动性和美国政府信用支持,短期避险属性强,但长期面临债务货币化和美元购买力贬值风险,美国国债规模已超37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超1.2万亿美元 [11][12] - 美元指数可能呈现先涨后跌走势,短期因避险资金回流走强,长期因主权债务问题及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而弱势难逆转 [13]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迈出新步伐
经济日报· 2025-09-18 22:04
中俄蒙三国经贸合作发展态势 - 中俄蒙三方合作稳步发展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三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经贸务实合作 [1] - 中俄贸易额从2016年69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448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17% [1] - 2024年中蒙贸易额达186.2亿美元 同比增长10.1% 创历史新高且超出中国外贸总体增幅5个百分点 [1] 贸易伙伴地位与投资结构 - 中国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中俄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超30% [1] - 中国作为蒙古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蒙贸易额占蒙古国外贸总额近70% [1] - 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存量维持百亿美元规模 覆盖采矿/农林牧渔/制造/金融业 科研技术服务投资增长明显 [2] - 中国对蒙投资存量达54.4亿美元 占蒙古国外资总额16.3% 主要集中于采矿/贸易/服务/建筑业 [2] 基础设施与开放平台建设 -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成国家级一类口岸约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 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立体化网络 [2] - 2024年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货运量超4500万吨 中欧班列通行量超7700列 [2] - 沿线布局30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包括16个综合保税区和14个保税物流中心 2024年进出口表现亮眼 [3] - 6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与自贸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构建多层次合作平台体系 [3] 未来合作领域与发展前景 - 三方在基础设施/能源开发/现代农业/跨境旅游/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3] - 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沿线地区融入国际物流体系创造新机遇 [3] - 需加强战略对接与政策沟通 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水平 [3] - 拓展绿色/创新/数字/健康等新兴领域合作 深化人文交流 [3]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18 21:59
展望未来,我国民间投资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投资结构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转型,更多民间资本 将涌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随着各项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民间投资将在 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部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也给民间投资带来压力,但我国经济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将为民间投资不断提供广阔空间。民营企业的独特 优势也在市场考验中不断凸显,敏锐的市场嗅觉、灵活的应变机制和强大的创新活力,使其能够快速适 应市场变化,把握新发展机遇。民营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在积极布局绿色产业、人工智 能、具身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 展望未来,我国民间投资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投资结构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转型,更多民间资本 将涌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模式将更加多元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投资主体将更趋协同化,大型 民营企业引领创新,中小微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的投资生态。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民间投 资实现量质齐升。 ...
“2025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显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稳步提升 金融行业表现突出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19:05
□ 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 2025年度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为64.94,与上年度的64.87相比,增长了0.07。在构成中国上市公 司治理指数的六大维度中,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治理这三个维度均实现提升,而监事会 治理、经理层治理和信息披露这三个维度有所下降 □ 从行业和板块比较的视角来看,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表现突出,主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有待 进一步提高。具体来看,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最佳,治理指数平均值达67.32;科创板、北交所 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良好,治理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6.17、65.54和65.16 □ 为全面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质量,课题组提出了八项建议:建立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责的衔接机制, 有效防范监督"空窗期"治理风险;发挥无实际控制人的治理优势,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责任体系;以数字 化手段赋能治理活动,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公司 治理制度,开展针对性治理评价;倡导分类治理理念,适时实施分类,建立基于行业特色的差异化治理 指引;构建以治理为导向的市值管理体系,提升公司治理溢价;拓展投资者诉讼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