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硬件与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二季度共现身570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第一财经· 2025-08-29 01:09
险资持股概况 - 8月29日险资现身99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117.68亿股 合计持股市值1310.98亿元[1] - 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持股数量居前 险资分别持有26.86亿股、25.63亿股、24.03亿股[1] - 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持股市值居前 分别为560.91亿元、202.75亿元、91.07亿元[1] 险资二季度持股整体情况 - 截至8月29日险资二季度共现身570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689.5亿股 合计持股市值13400.06亿元[1] - 247只个股持股数量超千万 中国人寿、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持股数量居前 险资分别持有193.24亿股、112.45亿股、58.13亿股[1] 险资持股行业分布 - 险资持股主要集中在资本货物、材料Ⅱ、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 分别有112只、87只、63只个股[1]
南极光(300940):首次覆盖报告:Switch2背光模组独家供应商,业绩弹性凸显
国元证券· 2025-08-27 06:22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评级)[1]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Switch 2背光模组独家供应商,凭借0.3毫米超薄导光板技术(良品率99.6%)实现战略转型,业绩弹性显著[3][4][26] - Switch 2上市首月全球销量582万台,远超Switch 1的274万台及索尼PS5的340万台,首年目标销量1500万台,供不应求状态持续[4][57] - 公司深度受益于Switch 2放量,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1091.95%),每股收益1.1元/股[5][6] 业务与技术突破 - 公司专注背光显示模组领域,从手机背光向工控、车载、平板等高价值场景拓展,2024年背光模组业务收入占比98.30%[3][14][15] - 攻克0.3毫米超薄导光板技术,满足任天堂功耗降低25%及6000次微跌测试要求,通过群创光电供应Switch 2[26][46] - 产能充足:深圳厂区产能超200万片/月(高端产品),江西厂区超500万片/月,支撑订单放量[30][3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0.21亿元),2025E营收13.57亿元(同比+196.72%),毛利率28.35%[6][33][37] - 2025-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3.94/4.62亿元,每股收益1.1/1.8/2.1元/股[5][6] - 资产负债率维持低位(2025H1为27.97%),现金储备充沛[39][43] 市场与客户优势 - 下游客户包括群创光电、华星光电等,终端品牌覆盖任天堂、比亚迪、三星等[25] - Switch 2凭借独占游戏(如《马里奥赛车:世界》)及硬件升级(屏幕分辨率1920x1080)驱动需求[58][64] - 中短期内独家供应地位稳固,技术壁垒(超薄导光板)及供应链关系形成护城河[4][65] 研发与未来布局 - 研发方向包括Mini-LED背光源(用于车载、笔电等领域)及超薄化结构技术[67] - 通过Switch 2项目背书,加速开拓海外客户及AI相关领域[66]
联创电子(002036):半年报点评:集中资源聚焦车载光学,业务结构向好
国元证券· 2025-08-26 11: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42.20亿元,同比下降14% [1] - 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13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68% [1]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20.44亿元,同比下降1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长425% [1]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0.86亿元,2026年2.87亿元 [3][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05.58亿元,同比增长3.4% [4][8]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15.74亿元,同比增长9.62% [4][8] 业务分项表现 - 车载光学镜头/模组和高清广角镜头实现高速增长 [1] - 手机光学产品及触控显示业务明显收缩 [1] - 应用终端代工领域上半年收入增长4.6% [2] - 显示触控领域上半年收入下滑49% [2] 车载光学业务战略 - 集中资源持续聚焦车载光学赛道 [2] - 车载镜头及模组已成为光学业务主要份额贡献者 [2] - 预计2025年车载光学产品收入增速达70% [2] - 国内与比亚迪、华为、蔚来、吉利等车厂深化合作 [2] - 形成"镜头+模组+车载屏+HUD"完整解决方案 [2] - 墨西哥厂2024年下半年投产服务特斯拉等北美客户 [2] - 越南厂2025年3月试产配套东南亚及欧洲市场 [2] 其他业务领域 - 高清广角镜头在运动相机、无人机、警用监控领域扩大优势 [2] - 成为海内外头部客户镜头核心供应商 [2] - 手机镜头及模组领域收入预计明显收缩 [2] - 逐步剥离非盈利的非车载屏业务 [2] 财务预测指标 - 预计2025年毛利率14.52%,2026年提升至15.80% [8] - 预计2025年ROE为3.74%,2026年提升至11.21% [4][8]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64.88% [4][8] - 每股收益预计2025年0.08元,2026年0.27元 [4][8]
中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A(025186):AI产业加速发展,港股互联网迎配置良机
长江证券· 2025-08-25 12: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但指出港股互联网行业当前迎来配置良机,并强调AI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 [1][7] 报告核心观点 - AI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国内外市场呈现高速增长,尤其是国内AI应用在增速和多模态领域领先,但用户使用时长尚未形成刚需 [8][34][39] - 港股IPO市场自2024年9月起显著回暖,融资额和上市后股价表现强劲,赴港上市成为内地企业的新风向 [7][19][23]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聚焦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成份股兼具龙头属性与高成长性,且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具备投资价值 [9][60][78]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港股IPO市场复苏:2025年1-5月港股首次招股募资额达776.7亿港元,接近2024年全年总额(879.8亿港元),同比增长709.4% [23] - 上市后表现强劲: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上市的58只港股中,首日上涨概率62.1%,30日后上涨概率55.6% [20] - AH溢价回落:AH溢价率从2025年1月的153.6%降至2025年6月的136.5%,接近历史均值132.3%,港股重估空间显现 [27] AI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AI应用高速增长: - Web端TOP20产品总访问量从2024年1月的55亿次增至2025年4月的100亿次(增长82%) [30] - APP端TOP20产品总MAU从2024年8月的5.84亿增至2025年4月的13.09亿(增长124%) [30] - 国内AI应用增速领先: - Web端访问量从2024年1月的0.53亿次增至2025年4月的10.70亿次(增长1898%),远超全球增速(82%) [34] - APP端MAU增速达389.19%,显著高于全球增速(123.96%) [34] - 多模态应用突破:国内文生视频产品(如快手可灵)全球领先,图片生成应用占比26%(全球为14%),文本生成仍为主流(国内60% vs 全球74%) [39][42][44]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分析 - 行业分布:信息技术(43.08%)和可选消费(27.50%)合计权重70.58%,细分以软件与服务(30.02%)、技术硬件与设备(13.07%)为主 [9][52] - 成份股特征: - 市值分布均衡,7只超1500亿港元龙头股权重60.57%,23只中小市值股权重39.43% [56][58] - 前十大成份股权重70.94%,包括腾讯(14.93%)、阿里(13.86%)、小米(13.07%)等,加权预期净利润增速38.11% [60][61] - 盈利与回购: - 预期2025年营收增速12.72%,净利润增速27.65% [63][65] - 2021年1月至2025年6月成份股回购活跃,腾讯回购2343.69亿港元,指数加权回购金额404.34亿港元(远超港股平均2.39亿港元) [69][73] - 估值与业绩: - 当前PE(TTM)为23.91,低于历史79.30%时段,处于低位 [78] - 近六年累计收益44.76%,超额收益显著(恒生综指9.19%,恒生指数-3.98%) [74][77] 产品信息 - 中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A(025186)为被动指数型基金,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管理费率0.45%,托管费率0.10% [10][81][83] - 成立日期2025年8月15日,投资范围含港股通标的,股票资产占比不低于80% [81]
险资二季度动向:截至8月22日,共现身168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
第一财经· 2025-08-22 01:02
险资持股概况 - 8月22日险资现身40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7.07亿股 持股市值89.68亿元 [1] - 中国石化持股数量居首达3.23亿股 中国天楹0.96亿股 福能股份0.36亿股 [1] - 中国石化持股市值最高为18.23亿元 东阿阿胶10.10亿元 航天电器6.31亿元 [1] 二季度险资配置 - 险资二季度现身168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合计持股104.78亿股 市值878.34亿元 [1] - 73只个股持股数量超千万 中国联通31.90亿股 中国电信10.97亿股 南玻A6.50亿股 [1] - 行业集中分布于材料Ⅱ(34只)、资本货物(27只)、技术硬件与设备(18只) [1]
截至8月20日,险资二季度共现身120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第一财经· 2025-08-20 00:47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8月20日,险资现身28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12.98亿股,合计持股市 值达99.93亿元。农产品、海航科技、海油发展持股数量居前,险资分别持有5.09亿股、4.16亿股、0.90 亿股。从险资持股市值来看,农产品、海航科技、云天化排名居前,持股市值分别为32.50亿元、13.63 亿元、7.55亿元。 截至8月20日,险资二季度共现身120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94.89亿股,合计持股市值达 739.71亿元。其中,57只个股持股数量超千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南玻A持股数量居前,险资分别 持有31.90亿股、10.97亿股、6.50亿股。从险资持股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材料Ⅱ、资本货物、技 术硬件与设备,分别有27只、17只、14只。 ...
东华测试(300354):盈利能力向上,定增促进产业升级
国元证券· 2025-08-19 06:5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3亿元(同比+2.44%),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2.80%),扣非净利润0.76亿元(同比+2.84%)[1] - Q2单季度营收1.74亿元(同比+1.34%),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1.14%)[1] - 毛利率68.73%(同比+2.73pct),Q2毛利率68.77%(同比+3.54pct)[2] - 2025-2027年预测营收6.34/7.80/9.46亿元,归母净利润1.59/2.00/2.48亿元,对应PE 36.63/29.18/23.48倍 [4] 业务结构分析 - 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营收1.94亿元(同比+2.35%),贡献总营收增量的66.3%[1] - 电化学工作站营收0.28亿元(同比+10.33%),贡献营收增量的39.5%[1] - 结构安全在线监测及防务装备PHM系统营收0.34亿元(同比-13.03%)[1] 费用与研发投入 - Q2销售/管理/财务费率分别为11.74%/5.85%/0.05%,管理费用同比减少4.05pct(主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2] - 研发费率10.71%(同比+1.19pct),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 [2] 资本运作与产能升级 - 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1.5亿元,其中1.05亿元用于智能化测控产业升级项目(含厂房改造、先进设备引进)[3] - 项目将构建智能化生产测试线,提升产品产量与质量,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3] 行业与市场定位 - 国内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与电化学工作站解决方案领先提供商 [4] - 下游需求景气度旺盛,市场拓展空间广阔 [4]
大华股份(002236):营收实现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国元证券· 2025-08-19 05: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行业成长空间和公司业务的持续成长性 [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1.81亿元,同比增长2.12%,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36.80%,扣非归母净利润17.96亿元,同比增长1.91% [1] - 半年度毛利率41.61%,环比一季度上升1.48pct,同比上升0.69pct,主要受益于汇率正面影响、项目筛选机制和成本管控策略 [1] - 调整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至335.03、356.72、377.99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5.13、33.54、35.91亿元 [4] 业务表现 - 国内业务营收75.53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政府业务18.51亿元(+4.68%),企业业务42.19亿元(+8.17%) [2] - 海外业务营收76.28亿元,同比增长1.91%,发达国家及地区市场回暖 [2] - 创新业务营收30.23亿元,同比增长22.83%,汽车电子、热成像、消防、机器视觉增长显著 [2] 研发与技术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84亿元,同比增长4.37% [3] - 更新星汉大模型2.0版本,构建语言、多模态、视觉三大能力的智能体形态,推出全栈大模型系列产品 [3] - 相关解决方案已在城市治理、电力等行业落地 [3]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EPS预测为1.07、1.02、1.09元/股,对应PE为17.02、17.83、16.65倍 [4][7] - 2025年预计ROE为9.23%,毛利率38.64%,净利率10.49% [7][9] - 2025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36.6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1.98亿元 [9]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8.19元,52周最高/最低价分别为19.86元和13.03元 [6] - 流通市值384.89亿元,总市值597.86亿元 [6] - A股流通股2115.96百万股,总股本3286.76百万股 [6]
90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兔宝宝目标涨幅达36.59%
第一财经· 2025-08-19 00:36
券商买入评级概览 - 8月18日共有90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 其中20只个股公布目标价格 [1] - 兔宝宝 川投能源 小商品城目标涨幅居前 分别达36.59% 33.96% 32.41% [1] - 89只个股评级维持不变 1只个股为首次评级 [1] 多券商关注个股 - 13只个股获多家券商关注 [1] - 东方电缆 华友钴业 石头科技获评级数量居前 分别有4家 3家 3家券商给予评级 [1] 行业分布特征 - 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最多 达17只 [1] - 材料Ⅱ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次之 达16只 [1] - 资本货物行业买入评级个股数量第三 达12只 [1]
南下资金,买爆了
格隆汇· 2025-08-17 08:45
恒生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盘中攀升至25680点创年内阶段新高 随后两日回调累计跌幅达1.8% [1] - 市场热度不减 南下资金在回调期间持续流入 8月15日净买入358.76亿港元创历史单日最高纪录 [1][5] 南下资金动向 - 8月14日、15日南下资金分别净买入86.3亿港元、358.76亿港元 沪港股通净流入197.12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流入161.65亿港元 [5] - 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381.21亿港元 环比增长75% 主要净买入阿里巴巴14.54亿港元、腾讯控股14.07亿港元、美团12.47亿港元 [5] -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超9389亿港元 远超2024年全年8078.7亿港元 近三月净流入近3000亿港元 [8] 行业与板块资金分布 - 港股通资金主要流入技术硬件与设备、软件与服务、零售业、生物医药板块 [6] - 外资主要买入科技、消费等长期增长潜力板块 认为港股科技企业具全球竞争优势 消费企业受益中国庞大市场 [10] 港股市场融资与IPO - 截至7月末港股市场整体融资规模达3318.8亿港元 资金需求旺盛 [8] - 超50只新股上市累计募资1280亿港元 同比增长超6倍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8家A股巨头在港上市募资893亿港元 [8] ETF与基金动态 - 港股主题基金2025年新成立规模达850亿港元 [8]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长230多亿半年翻倍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规模增长140多亿较年初翻近三倍 [9] - 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总值14.7% 被动型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市值达4044.6亿元环比抬升588.4亿元 [9] 外资与机构动向 - 7月外资净流入港股市场约33.8亿美元 被动基金净流入33亿美元为主要驱动力 [10] - Michael Burry清空中概股看跌期权 反手买入阿里巴巴、京东看涨期权 Dodge&Cox加仓京东 毅恒资本增持京东看涨期权28.49% [10] 港股估值分析 - 恒生指数动态市盈率11.3倍处于近十年中上水平 恒生国企指数动态市盈率10.2倍对应87.0%分位数 [12] - 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21.5倍处于19.5%分位数历史低位 公用事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等行业估值仍较低 [12] 机构后市观点 - 莲华资管洪灏认为港股下半年将达三年来新高 回调是加仓时机 [13] - 兴业证券张忆东团队认为港股进入"漫长的夏天" 互联网行业估值合理偏低 AI应用、新消费、高股息央国企具配置价值 [13][14] - 高盛上调港股评级至"持股" 认为美联储宽松周期下港股将受益 上调MSCI亚太(除日本)指数目标至700点 [14] 市场总结 - 港股2025年展现强大活力 估值优势、产业升级红利与政策托底形成三重支撑 [16] - 科技产业周期上行、中报业绩验证及流动性宽松背景下 稀缺性强、业绩稳健的优质龙头企业将持续获资金青睐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