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拟推合作新模式?定位预计介于“Hi”与鸿蒙智行之间 车企“含华量”争夺战再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9:53
华为新合作模式Hi Plus - 华为计划年内发布全新车企合作模式 由车企主导 华为深度嵌入智能开发 生态连接与市场规划等多个维度[1] - 新模式被多家车企称为Hi Plus模式或Hi模式Plus 是Hi模式的提升或变体 合作范围更广 涉及用户洞察 产品定义 开发测试 整合营销服务等领域[2][3] - 与鸿蒙智行模式相比 Hi Plus模式品牌名称非"界"字辈 不进入鸿蒙智行渠道销售 销售工作由合作方新团队负责[5] 合作案例与进展 - 岚图汽车与华为共同探索Hi模式Plus 岚图自身承担更多研发工作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 - 阿维塔科技与华为推动Hi Plus模式 联合团队近千人入驻重庆总部 首款联合共创产品2026年下半年推出 计划2030年前推出17款新品覆盖MPV 跑车等细分市场[2]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华望汽车深度融合双方优势 对标华为IPD和IPMS体系构建新流程 覆盖产品定义 营销及生态服务环节[3] - 东风汽车与华为联合创立DH项目 面向整车开发 制造和营销环节 联合营销由双方主导 渠道销售 交付售后 生态运营深度参与[4]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更多传统车企希望通过与华为加深合作提升"含华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Hi Plus模式"含华量"接近鸿蒙智行的"五界"[3][5] - 华为合作车企名单迅速拉长 技术方案与营销卖点易被稀释 产品矩阵可能重叠 需在同一套"华为底座"上实现差异化[5] - 产品差异化可通过外观设计 个性化功能等实现 但智能化供应商需提供个性化 定制化服务以直接链接消费者[5][6] - 华为与车企合作车型在市场存在冲突属正常 目的是覆盖更多车型和市场 对技术研发 体系及收益有益[6]
华为汽车板块“朋友圈”扩容!八大国有车企在列
证券时报· 2025-09-03 09:11
华为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华为于2019年5月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车BU)正式进军汽车领域 [5] - 赛力斯成为华为首个深度合作伙伴 双方合作打造"问界"智能汽车品牌 [6] - 华为与车企合作形成三大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鸿蒙智行模式 [6] 华为汽车业务架构 - 零部件供应模式与Hi模式划归至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由华为、赛力斯、长安阿维塔分别持股80%、10%、10% [6] - 鸿蒙智行模式划归华为终端BG旗下 由余承东执掌 涵盖与赛力斯、北汽、江淮、奇瑞、上汽合作的"五界"品牌 [9] - 余承东表示"未来不会再有其他界" 标志鸿蒙智行模式基本成型 [9] 合作伙伴拓展 - 一汽红旗与华为达成合作 成为第八家与华为合作的国有车企 首款合作车型"红旗9系"预计2026年上市 [10] - 八大国有车企(长安、东风、北汽、广汽、上汽、江淮、奇瑞、一汽)已全部与华为建立合作关系 [10][11] - 德系豪华品牌宝马、奔驰接入鸿蒙生态 奥迪Q6L e-tron搭载乾崑智驾 日产、丰田等日系厂家通过合资企业与华为合作 [11] 业务进展与数据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其中问界品牌累计交付75万辆(问界M9交付22.6万辆 问界M8交付8万辆) 智界品牌交付11万辆 [11] -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辆 [11] - 乾崑智驾系统搭载量突破100万辆 [12] 产品规划与投入 - 华为与奇瑞集团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和超5000名研发人力共同打造智界汽车 [12] - 鸿蒙智行将于2024年9月16日发布首款旅行车享界S9T 9月23日发布预售价16.98万元起的尚界H5 覆盖十几万到上百万元价位段 [12] - 产品矩阵涵盖SUV、MPV、轿车、旅行车等各类车型 [12]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形成传统车企、比亚迪、"蔚小理"新势力、华为等多元竞争格局 [14] - 行业呈现传统车企加速转型、新能源新势力快速崛起、科技公司跨界渗透的态势 [14] - 智能驾驶领域面临比亚迪"天神之眼"、小鹏XNGP、特斯拉FSD V12等方案的竞争 [14] 行业影响与定位 - 华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加速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 帮助国内车企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 [15] - 华为在芯片、操作系统、5G等领域的积累为中国汽车供应链注入核心技术 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 [15] - 鸿蒙智行在中国40万元以上高端汽车市场占比最大 对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形成挤压 [15] 长期发展愿景 - 鸿蒙智行模式可能成为行业标杆 华为或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安卓式"平台提供商 [15] - 华为可能通过技术生态赋能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崛起 重塑豪车市场格局 [15] - 余承东表示汽车行业长远只有部分公司能生存 华为和比亚迪都有机会成为幸存者 [14]
赛道Hyper | 特斯拉AI升级重塑车载体验
华尔街见闻· 2025-09-03 07:15
核心观点 - 特斯拉Model Y L在国内搭载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和DeepSeek模型 实现从单一语音识别向多层次沉浸式交互的升级 标志着智能驾驶体验的关键进展 [1] - 双模型分工明确:豆包负责车辆功能操作与信息查询 DeepSeek专注情感交互与闲聊 形成"工具+伙伴"统一体系 [1][4][6] - 技术策略结合本土化合作与自研潜力 降低初期研发成本 加速市场响应 为投资者提供明确成长信号 [3][9] 技术架构与分工 - 豆包大模型承担导航 媒体播放 空调调节及车主手册查询等核心功能 整合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理解及车辆控制接口 实现端到端即时响应 [4][5] - DeepSeek模型通过多模态训练和复杂推理算法 提供上下文语境理解 情绪判断及个性化回应 增强用户陪伴感 [6][7] - 边缘端处理核心指令保证低延迟与驾驶安全 云端执行复杂推理与多轮对话管理 提升准确性与灵活性 [5][9] 市场竞争与生态布局 - 国内智能汽车竞争激烈 特斯拉通过火山引擎合作实现快速本土化部署 在多轮对话和情绪感知能力上较蔚来 小鹏等厂商具备优势 [2][9] - 云+端协作模式符合隐私合规要求 语音数据本地预处理加密传输 为增值服务及第三方平台接入提供生态基础 [9] - 双模型策略显著提升用户使用频率 品牌忠诚度及购车决策体验 可能增强车辆二手残值与长期品牌价值 [9] 行业发展趋势 - 车载AI向多模态融合 OTA智能升级 个性化场景交互及国际化适配发展 通过云端迭代持续提升功能与互动能力 [10] - 技术路径呈现全球化差异:国外强调自研掌控力 国内侧重快速响应与本地化优化 [9][10] - 特斯拉将车辆从交通工具升级为移动智能终端 重塑车内生活方式 为智能汽车产业提供深度参考坐标 [10]
德赛西威发布低速无人车品牌“川行致远”,S6飞翼款亮相
凤凰网· 2025-09-03 03:38
公司战略与品牌发布 - 德赛西威旗下低速无人车品牌"川行致远"正式发布 推出S6飞翼款与S6侧拉门款两款新品 [1] - 公司将低速无人车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重点切入末端物流、环卫及配送等服务场景 [1] - 新品牌致力于提供适应性强、高效智能的无人车解决方案 推动行业效能优化与智能化变革 [1] 产品技术特性 - S6系列采用车规级全线控底盘和模块化上装设计 涵盖七大核心亮点 其中六项为行业首发创新 [1] - 创新技术包括全车规级开发、智能轴向控制系统、25%爬坡能力、6年30万公里电池标准、车规级智驾套件及智能感知表皮 [1] - 产品搭载L4级自动驾驶算法 支持恶劣气象下全天候运行 提升爬坡高度和电池耐久性 [1] 应用场景与市场定位 - S6无人车可适配工业园区、物流配送、商超补货等多种应用场景 [1] - 旨在解决传统物流中装卸效率低、空间利用率不足及安全管理等痛点 [1] - 公司通过模拟工厂物流场景演示操作流程 探讨智慧物流发展路径与合作机会 [2]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以"川行致远"品牌为依托 拓展低速无人车在末端物流中的应用 [2] - 推动构建智能、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2]
牵手8大国有车企 华为汽车板块扩大朋友圈
证券时报· 2025-09-02 23:36
华为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2019年5月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正式进军汽车领域 [2] - 与赛力斯合作打造首个智能汽车品牌"问界"后扩展至奇瑞、北汽、江淮、长安、广汽等合作伙伴 [2] - 形成三大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鸿蒙智行模式(原智选车模式) [2] - 业务架构分为车BU业务(零部件供应与Hi模式)和终端BG旗下的鸿蒙智行业务 [2] 合作伙伴与市场覆盖 - 中国八大国有车企(长安、东风、北汽、广汽、上汽、江淮、奇瑞、一汽)已全部与华为合作 [1][3] - 德系豪华品牌奥迪Q6L e-tron搭载乾崑智驾 宝马和奔驰接入鸿蒙生态 [3] - 日系厂商日产和丰田通过合资企业与华为展开合作 [3] - 比亚迪方程豹豹8成为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 [3] 鸿蒙智行业务进展 - 累计交付突破90万台 其中问界品牌累计交付75万台(问界M9交付22.6万台 问界M8交付8万台) [5] - 智界R7/S7累计交付11万台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台 [5] - 产品矩阵覆盖十几万到上百万全价位段 包含SUV、MPV、轿车、旅行车等车型 [5] - 将于2024年9月发布享界S9T旅行车和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 [5] 技术成果与商业化 - 乾崑智驾系统搭载量突破100万辆 [6] - 与奇瑞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和超5000名研发人力共同打造智界品牌 [5]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涵盖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及乾崑车云服务等全栈技术 [3]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汽车行业形成传统车企、比亚迪、"蔚小理"新势力和华为等多方竞争格局 [7] - 未来竞争将演变为华为、比亚迪、造车新势力等智能汽车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8] - 在40万元以上高端汽车市场 鸿蒙智行占比最大 对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形成挤压 [9] - 华为技术帮助国内车企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 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 [8] 战略定位与发展前景 - 目标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安卓式"平台提供商 主导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标准 [9] - 通过技术生态赋能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崛起 重塑豪车市场格局 [9] - 业务模式多样 涵盖通信、芯片、智能驾驶等技术优势 [6]
牵手八大国有车企华为汽车板块扩大“朋友圈”
证券时报· 2025-09-02 23:35
华为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2019年5月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正式进军汽车领域[2] - 与赛力斯合作打造首个智能汽车品牌"问界"后扩展至奇瑞、北汽、江淮、长安、广汽等合作伙伴[2] - 形成三大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鸿蒙智行模式(原智选车模式)[2] 业务架构与股权结构 - 零部件供应与Hi模式划归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由华为持股80%、赛力斯与长安阿维塔各持股10%[2] - 鸿蒙智行模式归属华为终端BG 由余承东执掌 涵盖与赛力斯(问界)、北汽(享界)、江淮(尊界)、奇瑞(智界)、上汽(尚界)合作的"五界"品牌[2] - 余承东表示未来不会新增其他界 标志鸿蒙智行模式成型 合作将走向纵深化[2] 合作伙伴覆盖与行业认可 - 一汽红旗成为第八家合作的国有车企 基于华为乾崑解决方案打造旗舰车型"红旗9系" 预计2026年上市[1][3] - 八大国有车企(长安、东风、北汽、广汽、上汽、江淮、奇瑞、一汽)全部与华为合作[1][3] - 德系豪华品牌奥迪Q6L e-tron搭载乾崑智驾 宝马、奔驰接入鸿蒙生态 日系日产、丰田通过合资企业与华为合作[3] 商业化进展与产品矩阵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台 其中问界品牌累计交付75万台(问界M9交付22.6万台、问界M8交付8万台) 智界品牌交付11万台[4] -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台[4] - 鸿蒙智行车型覆盖十几万至上百万元价位段 涵盖SUV、MPV、轿车、旅行车等全品类[4] 技术落地与生态建设 - 乾崑智驾系统搭载量突破100万辆[5] - 华为与奇瑞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及超5000名研发人力共同打造智界汽车[4] - 华为通过通信、芯片、智能驾驶等技术优势提供智能驾驶方案与智能座舱体验[5]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汽车行业形成传统车企、比亚迪、新势力(蔚小理)、华为等多方竞争格局[6] - 智能驾驶领域面临比亚迪"天神之眼"、小鹏XNGP、特斯拉FSD V12等方案竞争[6] - 余承东表示华为与比亚迪有望在激烈竞争中成为幸存者[6] 市场影响与行业地位 - 鸿蒙智行在中国40万元以上高端汽车市场占比最大 对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形成挤压[7] - 华为技术助力中国车企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 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7] - 鸿蒙智行模式可能成为行业标杆 华为或成为全球智能化领域"安卓式"平台提供商[7] 产品规划与品牌发展 - 将于2024年9月16日发布享界S9T旅行车 9月23日发布预售价16.98万元起的尚界H5[4] - 智界品牌开启2.0时代 鸿蒙智行实现从入门到高端全细分市场覆盖[4]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3
湘财证券· 2025-09-02 23:32
电子行业核心观点 - 上周电子行业上涨6.28% 半导体上涨5.46% 消费电子上涨8.13% 元件上涨14.15% 光学光电子上涨1.16% [3] - 电子行业PE为60.63X环比上升3.53X PB为4.82X环比上升0.25X 处于近10年43.11%和57.77%分位数 [3] - 英伟达Q2收入467亿美元环比增6%同比增56% 数据中心收入411亿美元环比增5%同比增56% [4] - 英伟达预计Q3收入达540亿美元±2% 毛利率73.3%-73.5%±50基点 全年毛利率维持70%中位水平 [5] - 黄仁勋预计AI基础设施支出2030年达3-4万亿美元/年 目前约6000亿美元/年 中国市场有500亿美元商机且年增50% [5] - 消费电子延续复苏 AI基建需求高景气 端侧硬件升级推动SOC及散热材料景气度高企 [5] - 建议关注AI基建板块寒武纪/芯原股份/翱捷科技 端侧SOC板块瑞芯微/恒玄科技/乐鑫科技/中科蓝讯 [5] 汽车行业核心观点 -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连续14个月居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 [8] -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破12000辆 问界M9累计交付22.6万辆 问界M8上市4个月交付7万辆 智界R7/S7共交付超11万辆 [8] - 鸿蒙智行辅助驾驶里程突破16.7亿公里 累计避免碰撞超215万次 [8] - 新款智界R7售价24.98万元起 智界新S7售价22.98万元起 均新增后向固态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 搭载HUAWEI ADS 4 [7][8] - 问界M8纯电版售价35.98-44.98万元 车身尺寸5190×1999×1795mm 轴距3105mm 搭载宁德时代100kWh电池 CLTC续航705公里 [8] - HarmonyOS 5设备突破1200万台 [7] - 建议关注智能化零部件如智能座舱/HUD/线控制动 及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 推荐双环传动/北特科技 [11] 地产行业核心观点 - 上海取消外环外限购 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 本地家庭及单身/非沪籍1年社保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13] - 上海公积金贷款购买绿色建筑住房额度上浮15% 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新房首付 实行"又提又贷" [14] - 30城8月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0.5% 降幅较7月收窄8pct 1-8月累计同比下降6.4% [15] - 一线城市8月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5% 二线同比持平 三线同比下降10% [15] - 13城8月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持平 1-8月累计同比增12% [15] - 北京新政后三周新房日均成交套数同比增12.6% 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数同比增8.2% [16] - 建议关注头部房企如保利发展 及头部中介机构如我爱我家 [16] 中药行业核心观点 - 以岭药业2025H1营收40.40亿元同比下降12.26% 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26.03% [17] - 2025Q2利润端持续好转 毛利率59.48%同比上升6.11pct 净利率16.47%同比上升5.03pct [18] - 心脑血管类产品毛利率65.54%同比上升12.77pct 呼吸系统类毛利率70.90%同比上升5.22pct 其他专利产品毛利率64.33%同比上升12.82pct [18] - 2025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32亿元 较Q1末增加4.92亿元 [18] - 芪防鼻通片2025年1月获批上市 7月获澳门注册证书 4款中药新药处申报阶段 5款处Ⅱ期临床 [19] - 4款化生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苯胺洛芬注射液NDA获受理 XY0206片处Ⅲ期临床 XY03-EA片处Ⅱ期临床 G201胶囊筹备Ⅱ期临床 [19]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88.04/98.84/110.16亿元 归母净利润12.58/14.15/15.24亿元 [22] 化工行业核心观点 - 巨化股份2025H1营收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36%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25] - 2025Q2营收75.31亿元同比增长13.93%环比增29.84% 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38.82%环比增53.57% [25] - 制冷剂均价39372.45元/吨同比大幅增长61.88% [26] - HCFCs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HFCs实行生产配额制后库存消化充分 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 [26] - 4kt/a TFE及10kt/a FEP扩建项目建成投用 甘肃巨化氟氯新材料项目全面开工 高纯PFA项目获试生产批复 [2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0.66/60.38/70.53亿元 [28] 创新药行业核心观点 - 长春高新2025H1营收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30] - 金赛药业营收54.69亿元同比增长6.17%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下降37.35% [31] - 百克生物营收2.85亿元同比下降53.93% 归母净利润-0.74亿元 [31] - 研发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 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 [32] - 伏欣奇拜单抗及小儿黄金止咳颗粒步入商业化 美适亚被CSCO指南I级推荐 [32] - 双靶点ADC药物GenSci143/139预计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PD-1激动剂GenSci120获4项适应症临床批件 [3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同比增速-0.58%/3.62%/4.44% 归母净利润19.71/19.75/20.38亿元 [34]
牵手八大国有车企 华为汽车板块扩大“朋友圈”
证券时报· 2025-09-02 18:11
华为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2019年5月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正式进军汽车领域 [2] - 赛力斯成为首个深度合作伙伴并共同打造问界品牌 [2] - 逐步拓展奇瑞、北汽、江淮、长安、广汽等合作伙伴 [2] - 形成三大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Hi模式(全栈解决方案)、鸿蒙智行模式 [2] - 业务架构划分为车BU业务(引望公司持股80%)和终端BG旗下鸿蒙智行 [2] 合作伙伴与市场覆盖 - 中国八大国有车企(长安/东风/北汽/广汽/上汽/江淮/奇瑞/一汽)全部与华为合作 [1][3] - 德系豪华品牌奥迪Q6L e-tron搭载乾崑智驾 宝马/奔驰接入鸿蒙生态 [3] - 日系厂商日产/丰田通过合资企业与华为展开合作 [3] - 比亚迪方程豹豹8成为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 [3] 鸿蒙智行业务进展 - 累计交付突破90万台 其中问界品牌交付75万台(M9车型22.6万台/M8车型8万台) [4] - 智界品牌累计交付11万台 尊界S800上市87天大定1.2万台 [4] - 产品矩阵覆盖十几万至上百万元价位段 包含SUV/MPV/轿车/旅行车等车型 [4] - 享界S9T旅行车将于9月16日发布 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 [4] 技术成果与行业影响 - 乾崑智驾系统搭载量突破100万辆 [5]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成为行业技术底座 覆盖智能驾驶/鸿蒙座舱/车控/车云服务 [3][5] - 在40万元以上高端汽车市场占据最大份额 对德系豪华品牌形成竞争压力 [7] - 推动中国汽车供应链技术自主化 减少对外部技术依赖 [7] 战略投入与生态建设 - 与奇瑞集团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和5000名研发人员共同开发智界品牌 [4] - 鸿蒙智行模式定位为行业标杆 未来或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安卓式"平台 [7] - 通过技术生态赋能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崛起 可能重塑豪华车市场格局 [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形成传统车企/比亚迪/新势力/科技公司多方竞争态势 [6] - 智能驾驶领域面临比亚迪"天神之眼"、小鹏XNGP、特斯拉FSD V12等方案竞争 [6] - 行业长期或将演变为不同智能汽车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6]
德赛西威首发车规级低速无人车品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0:35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德赛西威旗下品牌"川行致远"发布S6飞翼款和S6侧拉门款低速无人车 开启低速无人车行业车规级时代 [1] - 公司计划以低速无人车为核心开辟第二战场 聚焦最后几公里物流、环卫、配送服务的智能化变革 构建移动服务生态并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1] - 公司面向2030年定义"稳基盘、勇出海、智拓界、促协同"四项战略意图 判断未来十年智慧出行爆发点将出现在城市"毛细血管"领域 [1] 产品技术特性 - S6系列实现六项创新技术行业首发:全车规级开发、智能轴向控制系统、爬坡高度提升至25%、6年30万公里电池标准、全车规级智驾套件、全车智能感知表皮 [2] - 产品采用车规级全线控底盘和模块化上装设计 可满足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贸配送等多场景需求 [2] - 自研车规级"远行"电池完成2倍国标时长震动试验 正常运行可达6年30万公里以上 [2] - 搭载L4自动驾驶端到端算法并自建数据中心 能应对各种恶劣气象环境 [2] 市场应用与效益 - 无人车应用是对生产物流模式的战略性升级 使过程更加标准、安全、高效 [3] - S6系列解决传统无人车装卸效率低、空间利用率低、运输安全缺乏保障、人力成本高和管理难度大等痛点 [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44亿元同比增长25.25% 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 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80亿元 [3] 公司业务基础 - 德赛西威深度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领域全栈融合 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 公司近40年发展形成连续创业的成长飞轮 以"创领安全、愉悦和绿色的出行生活"为使命 [1]
与车企合作方式不断“进化”,传华为将发布“HI PLUS”模式
观察者网· 2025-09-02 08:55
华为新合作模式 - 华为将在年内发布全新车企合作模式 不同于现有HUAWEI INSIDE全栈技术供应商模式和智选车模式 新模式弱化销售端并加强开发端 [1] - 新合作模式可能被命名为"HI PLUS" 东风新能源越野品牌猛士被视为典型试点 广汽集团也可能基于新模式合作 计划于2024年11月广州车展发布 [3] 现有合作模式分析 - 智选车模式由终端BG负责 华为参与产品设计并利用自身渠道帮助车企卖车 已形成"鸿蒙智行"品牌 覆盖15万至100万元价格区间的广泛细分市场 [5][6] - HI模式向车企提供整套硬件、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但市场反馈一般 未能给合作车企财务状况带来助力 [6][9] - 传统TIER 1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主要提供电驱、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硬件 以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软件解决方案 [6] 合作成果与动态 - 鸿蒙智行合作模式最为成功 截至2024年8月累计交付量突破90万辆 合作方赛力斯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第四家实现全年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7][9] - 华为在2024年4月发布"华为乾崑"技术品牌 与"鸿蒙座舱"构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两大核心品牌 已与长安阿维塔、深蓝、东风岚图、猛士、比亚迪方程豹、广汽传祺及奥迪达成新合作 [9][11] - 与猛士的合作虽本质属于零部件供应模式 但比一般合作更加深入 包括联合营销、提供咨询顾问及门店建设和培训等服务 [6] 技术应用案例 - 东风猛士M817于2024年5月发布并于8月上市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5 [11] - 阿维塔06、岚图知音等车型成为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5的车型 [11] 合作模式演进 -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关系每天都在动态变化 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11] - 新合作模式的成功最终取决于落地车型的市场表现 随着更多搭载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的产品上市 时间将验证效果 [11]